?

灣區芯城“四鏈融合”發展建議

2024-04-23 06:15劉九如
中國信息化 2024年3期
關鍵詞:專精灣區制造業

編者按

灣區芯城即深圳“燕羅國際先進制造生態城”,是廣東省首個“整街統籌”項目,規劃面積36.5 平方公里,目標是創新灣區標準,拓寬國際視野,以深圳寶安區燕羅街道為核心,鏈接濱海灣新區、光明科學城、松山湖科學城等三大創新極核,打造“面向世界、引領未來、全國示范”的粵港澳大灣區科創高地。

3月4?6日,深圳寶安燕羅街道黨工委、灣區芯城指揮部約請來自全國各地關注產業、投資、人才、創新等領域的多位專家來到寶安燕羅街道進行專題調研,圍繞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融合進行研討交流。專家們先后走訪了華潤微電子、鵬鼎控股、禮鼎科技、景旺電子、兆威機電、勁嘉集團、亞洲衛星通信、深圳青島純生等企業,并深入了解茅洲河的整治歷程和周邊生態環境,實地感受深圳建設速度與效率,共同暢想灣區芯城發展前景。國家智能制造專家委委員、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數字經濟專委會理事長劉九如,華信研究院副院長、本刊執行社長、數字經濟專委會副秘書長熊偉等參加了調研。以下是劉九如在調研過程中交流的一些觀點與建議,摘要刊發,供讀者參考。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八逆溔诤稀笔峭晟茋覄撔麦w系、構建新質生產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跒硡^芯城發展規劃與現有入住企業的調研情況,我認為“燕羅國際先進制造生態城”,立足前沿,定位清晰,以半導體產業為主導,以先進制造業為方向,不僅為深圳產業發展補上了半導體產業相對不足的短板弱項,而且多家世界一流企業智能工廠和數字化生產線的快速開工生產,為灣區芯城建設打下了良好基礎,促使深圳真正步入先進制造業發展的新階段。為進一步把握發展機遇,建設世界科創高地,發揮灣區芯城的虹吸效應,建議在“四鏈融合”上下真工夫,在以下方面進一步促進和加強:

一是創新觀念,以新思維發展先進制造業。要充分認識當前的先進制造業,已經不是過往的建廠房、布產線、招工人的制造業,而是數字化引領的智能制造、是機器人為主導的全自動化產線;工業小鎮也不是過去廠房林立、煙窗林立、車水馬龍的工業小鎮,而是創新與活力匯聚、綠色生態與宜居生活融為一體的美好小鎮。這樣的背景下,灣區芯城的投資要更側重創新、產業要更側重生態、人才要更側重復合型創新人才。最近三、四年受新冠疫情和國際大局影響,走出去引進來相對少了,外面的世界到底變化怎樣,歐美發達國家制造業出現了哪些新模式、新變化,我們可能了解不夠深入了,這就可能制約我們的觀念更新。工信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支持的先進制造商學院等機構,目前正在組織國內制造業企業高管到日本、德國、瑞士等實地參觀調研,了解這些國家最近幾年的創新發展情況,學習借鑒經驗、探討產業與人才合作,值得灣區芯城企業參與。建議灣區芯城有關機構創造條件讓相關企業跟蹤了解國外發達國家的創新做法和模式,跟上世界前沿與潮流。

二是改變模式,形成產學研用協同發展氛圍。調研發現,灣區芯城目前圍繞半導體產業上下游引進了眾多領先企業,形成了良好的產業布局。但從生態角度考量,燕羅還缺少支撐先進制造業創新發展的高等學校和研究機構,不利于產業鏈的進一步拓展和高端人才的匯聚,灣區芯城應改變現有招商模式,盡快整合資源,推動建立“新工科”高職以上學校和高端研究機構。數字經濟聯合會、華信研究院等可協助聯絡工信部“軍工七子”和電子信息產業領域“四郵四電”等知名院校和相關科研機構與燕羅合作;中國工信出版傳媒集團曾聯絡支撐了國內100多所面向電子信息和集成電路產業領域的“新工科”職業學校出版教材,也可幫助聯絡這些學校與燕羅合作辦學。通過學校和科研機構,形成產學研協同創新發展的良好氛圍。

三是協同發力,打破常規強化政策效應。調研發現,灣區芯城推動“四鏈融合”的相關政策已經比較齊全,已經推出的針對9個方面近40條的人才引進政策務實管用,關鍵是要切切實實執行落實好。制定新的政策不僅僅是發幾個文件,而是要一項一項可比較、可落實的具體措施;針對灣區芯城相關企業的特殊性,建議對重點企業實施“一企一策”,無論是產業投資還是人才引進,都要打破常規、有所側重。同時,建議將深圳市、寶安區的相關政策措施,與廣東省及國家部委的相關政策進行比對和對接,形成政策合力;建議灣區芯城在投資建設過程中積極與國家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基金、國家制造業轉型升級發展基金、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基金等進行對接,讓國家力量更深層次參與灣區芯城產業創新發展。

四是優化環境,營造綠色宜居的人文品味。灣區芯城建設是“整街統籌”,不同于一般的工業園區和高新技術開發區。在大力推動先進制造企業工廠車間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的同時,要積極營造生態環保、充滿生活情調和人文品味的社區環境。借鑒美國歌手“霉霉”(Taylor Swift)全球巡演,塑造“行走的GDP”的故事,灣區芯城應主動策劃針對科技與產業高端人才及其家屬、尤其是針對年輕群體的各類文藝體育活動;建議以園區企業——深圳青島純生為主題,籌辦燕羅國際啤酒節;同時,數字經濟專委會、華信研究院可配合灣區芯城,定期舉辦各種豐富多彩的科技與產業論壇,凝聚人氣,催生活力,讓灣區芯城展現無窮魅力。

五是專注創新,積極培育灣區芯城專精特新企業。灣區芯城最終能否成為全球科創高地,要看各類創新企業是否有效集聚和不斷涌現,積極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至關重要。工業和信息化部作為我國中小企業的協調管理部門,已經推出了眾多引導中小企業成為創新型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等梯級培育政策;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是中小企業的排頭兵,通過技術與產品的專業專注、管理的精細標準和品牌及經營模式的特色優勢,以及持續的創新研發投入、發明專利與知識產權的凝聚、數字化轉型等實現產業鏈與創新鏈的融合,可形成良好的標桿示范效應。數字經濟專委會、華信研究院等機構可配合灣區芯城開展優秀創新企業的培育工作,先進制造商學院可促進“總裁研修班”的數百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董事長、總裁與灣區芯企業交流;以此整合各方力量,促使灣區芯城不斷涌現更多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

(根據現場交流記錄整理,未經本人審閱。)

猜你喜歡
專精灣區制造業
聚焦硬科技領域 765 家專精特新“小巨人”已上市
山西新培育認定“專精特新”企業744戶
“專精特新”軸承企業之檢測與試驗初探
冰雪制造業的魯企擔當
灣區一起潮:時代中國深耕灣區22載 與灣區共成長
擎動灣區制高點,耦合前海價值圈!
李萬雄:灣區引擎,空港之芯
廣州南拓 發現灣區新機遇
一圖讀懂“專精特新”
喜看新中國七十年突飛猛進的制造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