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人大代表魏后凱: 欠發達地區政策應常態化

2024-04-24 16:56武鳳珠
人民周刊 2024年6期
關鍵詞:過渡期欠發達常態

武鳳珠

脫貧攻堅戰打贏后,國家對脫貧地區設置了延伸到2025年的過渡期,過渡期內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增強脫貧地區內生發展能力。

如今,過渡期即將結束。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魏后凱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提出建議:現行脫貧地區政策需要及時順利轉向常態化的欠發達地區政策。

首先,現行脫貧地區政策仍然是一種非常態化政策。這些政策大多由脫貧攻堅時期的主要幫扶政策延續而來,帶有明顯的過渡性特征,由常態化的欠發達地區政策所取代是大勢所趨。

其次,無論脫貧縣還是非脫貧縣均出現了分化趨勢。目前,部分脫貧縣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超過全國平均水平,也有一些非脫貧縣居民收入已經低于脫貧縣平均水平。在縣域分化的情況下,脫貧地區政策不能長期固化,否則將誘發新的地區不公平,影響國家區域政策的精準性和實施效果。

再次,國家對欠發達地區至今缺乏明確標準?!丁笆奈濉碧厥忸愋偷貐^振興發展規劃》將欠發達地區作為6類特殊類型地區之一,但主要聚焦脫貧地區。欠發達地區與脫貧地區是兩個不同概念,尤其是在縣域分化的情況下,顯然不能把欠發達地區等同于脫貧地區。

為此,魏后凱建議:

一是盡快明確欠發達地區的標準。欠發達地區是相對于發達地區、中等發達地區而言的,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低,低收入人口比重高,財政收支缺口大,公共服務供給不足,如果缺乏上級政府支持,到2035年將難以同步基本實現現代化。為此,要聚焦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目標,根據居民收入水平、低收入人口情況、地方財政能力和公共服務水平等因素,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低收入人口比重為核心指標,以人均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等為輔助指標,精準識別和劃定欠發達地區。

二是科學劃定欠發達地區的范圍。應以縣級行政區為基本地域單元劃定欠發達地區;對屬于“老少邊”的欠發達地區,可適當放寬入選標準,實行同等優先。欠發達地區的范圍不宜長期固化,可建立動態的進入和退出機制,在綜合評估的基礎上以5年為期進行動態調整。

三是研究制定“十五五”支持政策?!笆逦濉睍r期是實現過渡期脫貧地區政策向欠發達地區政策轉軌的關鍵時期,需要確定欠發達地區政策的對象、目標、工具和基本框架,建立常態化幫扶機制。為此,需要在明確欠發達地區標準和范圍的基礎上,研究制定“十五五”時期國家支持欠發達地區發展的目標、任務和財政、稅收、金融、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等方面的相關政策。

四是加強中央與地方間的職責分工。支持欠發達地區發展是中央和省級政府共同的責任,要處理好二者的職責分工。中央政府應聚焦支持中西部和東北省份的欠發達地區發展,對于東部發達省份的欠發達地區,應主要由省級政府制定實施相應支持政策。

五是實施欠發達地區創新驅動行動。創新是欠發達地區實現跨越趕超和內生發展的根本動力,但由于基礎薄弱和創新資源缺乏,欠發達地區要提升創新能力,除依靠自身努力,還需要中央和發達地區的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給予政策、資金等多種形式的支持。

猜你喜歡
過渡期欠發達常態
鹽改過渡期有效依法開展鹽政執法監管工作的探討
欠發達地區如何推進公立醫院改革
別讓欠發達地區的新能源項目成擺設
農業生產方式研究及過渡期預測
“新常態”需要新舉措
我眼中的醫改新常態
主動適應新常態 積極爭取新作為
欠發達地區如何推進農業現代化
新常態下的艱辛與希望
欠發達地區經濟報道策略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