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探究過程中習得“控制變量法”

2024-04-24 11:00周懷遠田春陽
湖北教育·教育教學 2024年4期
關鍵詞:控制變量法鐵塊浮力

周懷遠 田春陽

物理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引導學生“經歷科學探究過程,學習科學研究方法”。筆者以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第十章《浮力》中的實驗“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為例,談談如何引導學生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并掌握“控制變量法”這一教學重難點。

一、聯系生活經驗,引發學生猜想

日常生活經驗能引發學生的猜想,讓學生有探究的興趣?;诖?,教師可以創設與學生生活經驗密切相關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現實問題的驅動下猜想,并根據原有知識經驗合理推測,使學生的思維聚焦到決定浮力大小的因素上來。

課堂上,筆者出示兩張圖片(一張為木頭在水中漂浮,另一張為鐵塊在水中下沉),并提出問題:“我們知道浸在液體中的物體都受到了浮力的影響。圖片中的木頭和鐵塊卻一個漂浮一個下沉,你覺得浮力的大小可能和什么因素有關?”一名學生提出:“浮力的大小可能與浸在液體中的物體的密度有關。木頭密度小,受到的浮力小,所以漂浮在水上,鐵塊密度大,受到的浮力大,所以沉到水里。密度小的物體浮力小,密度大的物體浮力大?!惫P者肯定了該生的看法,繼續出示兩張變化了的圖片(將木頭的體積擴大10倍,木頭依然在水中漂??;將鐵塊體積縮小10倍,鐵塊依然在水中下沉),然后請學生思考:“你現在有什么猜想?說說你的理由?!绷硪幻麑W生提出:“木頭雖然密度小,還是漂浮在水上,但它的體積那么大,受到水的浮力應該大;鐵塊雖然密度大,在水中還是會下沉,但它的體積那么小,受到水的浮力應該小。因此,浮力的大小與浸在液體里的物體的密度無關?!?/p>

以上教學,教師通過創設兩組木頭、鐵塊浸在水中的真實情境,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提出猜想,培養了學生的推理能力。

二、控制變量,剔除不合理猜想

在上面的教學中,學生尚未認同“浮力與浸在液體中物體的密度無關”這一猜想,所以,筆者用實驗幫助學生剔除不合理的猜想。

課堂上,筆者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出鋁塊浸沒在水中所受的浮力,并詢問學生從中受到了什么啟發。學生認為,可以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密度不同的物體在水中所受的浮力,如果密度大的物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密度小的物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就說明浮力與浸在液體中物體的密度有關;反之,如果密度大的物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密度小的物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則說明浮力與浸在液體中物體的密度無關。筆者提示:“如果密度大的物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密度小的物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也可能說明浮力與浸在液體中物體的密度是負相關的。換一個思路,如果測量得出密度大的物體與密度小的物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相等,說明什么呢?學生紛紛表示:浮力與浸在液體中物體的密度無關。

然后,筆者組織學生選擇合適的器材進行實驗(實驗器材有彈簧測力計、盛有適量水的燒杯、體積相同的鋁塊和鐵塊等)。有學生提出,為什么鋁塊跟鐵塊的體積要一樣大?筆者引導學生探究,經過小組合作和探究,學生得出結論:體積不同的情況下,實驗中會出現兩個可能與浮力有關的因素,即物體密度ρ和物體體積V。要研究浮力與密度的關系,體積就要相同。如果體積不相同,密度也不同,就不容易找到它們之間的關系。這樣,學生明確了控制變量法的內涵,即把多因素的問題變成多個單因素的問題,并分別加以研究,最后再綜合解決問題。接下來,筆者讓學生用10㎝3的鋁塊和鐵塊做實驗,先設計實驗方案,然后根據方案測量出它們浸沒在水中所受的浮力,并記錄數據。學生發現用彈簧測力計分別測得的體積相同的鋁塊、鐵塊在水中所受浮力的大小相同,都是0.1N,最終得出結論:浮力的大小跟浸沒在液體中物體的密度無關。

教師通過一步步引導學生完善思維過程,幫助他們建立了變量的概念,指導他們初步建構了控制變量的思維模型,對接下來的探究起到導向作用。

三、遷移方法,運用變量控制法

教師通過設置遷移任務,引導學生運用控制變量法分析、解決問題,能加深學生對控制變量法的理解,以強化和鞏固所學。

該教學環節,筆者提出“浮力的大小跟物體的體積有關嗎”的猜想,并讓學生驗證。既然探究的是浮力的大小F與物體的體積V是否有關,那么物體的體積V這個因素就是變量,我們必須再找到至少一個因素,并讓這個因素保持不變,即讓它成為定量。我們可以找到哪個因素,讓它成為定量呢?一名學生提出,可以讓密度ρ成為定量,但泡沫和木塊的密度ρ不同,和體積V在一起研究,就成了兩個變量,無法進行研究,所以不能選擇密度ρ作為另一個因素。另一名學生提出讓物體的質量m成為定量,我們可以控制泡沫和木塊的質量m,使之相同,這樣就只有物體體積V一個變量了,容易得出探究結論。筆者肯定了該生的猜想,并組織學生進行實驗檢驗。學生通過畫圖、做受力分析,完成了表1的填寫。

筆者通過引導學生經歷提出猜想、研究猜想的過程,幫助他們找準變量,找出隱含的多個因素,設計定量,每次保持在一個變量下進行實驗或分析,綜合得出結論,使學生運用控制變量法探究新知,發展了他們的科學探究能力。

(作者單位:漢川市外國語學校)

責任編輯? 張敏

猜你喜歡
控制變量法鐵塊浮力
“浮力”知識鞏固
我們一起來“制服”浮力
浮力大小由誰定
鐵 匠
鐵 匠
重視“控制變量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細說“控制變量法”及其應用
“情景轉換”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案例
控制變量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重要性
神奇的浮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