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椒水稻新品種高產高效栽培及綠色生態防控技術應用研究

2024-04-24 12:02董浩孫軍
農民致富之友 2024年12期
關鍵詞:全椒縣秧田綠色生態

董浩 孫軍

水稻一直是全椒縣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是推動全椒縣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隨著經濟的發展與科學技術的不斷提升,水稻新品種不斷推陳出新,各種類型的優良水稻品種為推進全椒縣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利條件?,F階段,全椒縣的水稻新品種主要為兩優系列,新品種的出現不僅促進了水稻自身特性的提升,同時也提升了水稻種植戶的整體經濟效益。水稻新品種高效高產栽培技術和綠色生態防控技術的應用,是全椒縣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途徑,廣大農戶不僅要在水稻種植過程中,積極應用水稻新品種高產高效栽培技術和綠色生態防控技術,還要做好技術的推廣,從而為全椒縣的農業現代化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全椒縣水稻新品種高產高效栽培技術應用現狀

全椒縣位于安徽省東部,滁州市南部,地處江淮分水嶺東南側,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全椒縣屬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性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水充沛,為水稻生長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水稻作為全椒縣的主要糧食作物,每年產量在全椒縣整體糧食供應中的占主導地位,水稻的質量和產量都會直接影響到人們日常生活中對于糧食的基本需求。但是一些種植多年的水稻品種的質量、產量以及抗病蟲害的特性,都已無法適應目前的糧食需求以及社會現狀,選用水稻新品種成為解決糧食供應數量和質量問題的正確思路,能夠充分發揮出優質稻米在高產、高效方面的優勢。隨著現代農業科技的迅速發展,在對水稻新品種進行栽培的過程中,高產高效栽培技術在水稻種植中已獲得了較普遍的應用,其重點主要是通過機械設備將秧苗進行高規格栽插,在后期水稻田間管理的過程中科學使用水肥管理?,F階段,水稻新品種高產高效栽培技術已經成為全椒縣水稻增產增效的關鍵技術,特別是在產業結構調整之后,水稻新品種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的應用效果也更為顯著。

二、全椒縣水稻新品種高產高效栽培技術要點

1、科學選種

保證水稻的品質與產量,是滿足人民群眾生活基本需求、保障糧食安全的關鍵,同時也是促進農民群眾增加經濟收入的重要途徑之一。在對水稻進行栽培之前,做好水稻品種的選擇尤為重要,在選擇水稻新品種時應堅持"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則,同時根據區域氣候、土地墑情、雨量、濕度、農作物新品種的審定區域試驗結果等方面因素合理化選擇,以確保所選用的水稻新品種具有較強的抗逆性、耐病蟲害特性和優質高產的優點。以全椒縣為例,優選兩優9919、C兩優0861等高產優質品種。兩優9919是一種生育期較長、抗性強、大穗且具備一定高產潛力的中秈兩系雜交水稻品種,適宜在全椒縣作為一季優質水稻進行種植;C兩優0861是一種抗倒伏、高產優質的水稻品種,達到了國家優質稻谷三級標準,在栽種及時的條件下生長周期相對適中、長勢良好,平均產量可以達到620kg/667m2。

2、種植地選擇

選空氣清新無污染、自然環境優越,避開了高速公路、工礦區、鐵路干線等,且地形較為平緩、病蟲害發作次數較低的土地;土壤深厚,土質潔凈沒有受到破壞,土壤理化性質較好,具有豐富的有機質含量;水源條件好,排灌方便,根據實際生產條件,宜選擇在已經過高標準農田已改造的、硬件配套設施較齊全的田塊。產區的環境、水體和土地等環境的品質,必須符合與綠色食品生產相關的基本條件。

3、秧田準備

采取傳統濕潤育秧方式宜選用排灌便利、肥力上等的水田作秧田,并按1 ∶ 80或1 ∶ 100的配比留足秧田的面積。對秧田整地操作2-3遍后,在對秧田進行翻耕前,將施用1.5t/667m2的腐熟有機肥做為基肥,并間隔5-7周的時間進行二次翻耕作業,配合施用土地處理劑來抑制秧田雜草的生長。在播種前及對秧田進行翻耕的過程中,需要施入3.5-5kg/667m2的尿素、40-50kg/667m2含量為45%復合肥,一般為耕后耙前施用,整地耕勻。

4、種子處理

生產所需的種子需要在播種之前對其進行浸種處理,在浸種之前需要將其晾曬1-2d,但是絕對不能暴曬在光滑的板面上或混凝土模板上,而如果在氣溫較高、陽光充足的狀況下,則必須增加翻動水稻種子的頻次。在浸種的過程中可以使用清水,或者是在清水中加20%的鹽水,在鹽水浸泡后的種子也必須沖洗干凈,把種子上附著的鹽分也沖刷干凈,以防止水稻種子中殘留過多的食用鹽量,而對后期出苗速度形成影響;最后將種子放置于配有一定濃度的咪鮮胺的清水中消毒浸種,一般使用25%咪鮮胺2mL兌水4kg浸種1.5kg,水溫保持在11-12℃,注意浸種時,水應高出稻種10cm以上,積溫要達到100℃。待水稻種子露白即可結束種子處理工作。選種的主要目的在于將不飽滿的種子剔除,選出飽滿的種子進行播種,以此來提升水稻種子的發芽勢與發芽率,促進生產用種質量的提升,降低后期病蟲害的發生概率,為培育壯苗奠定良好的基礎。針對近兩年全椒縣細菌性病害白葉枯病和細菌條斑病發生面積日趨增加的趨勢,在水稻種子處理時可用碧生(20%噻唑鋅懸浮劑)200-250倍液浸種8-12h,撈出洗凈后,再用清水浸種12h。

5、播種

適宜播期需要根據具體水稻品種的抽穗期來確定,可以將水稻的灌漿期、抽穗期安排在當地水、光、熱條件最佳的階段,并根據品種的實際生育期來確定最為適宜的播種期。根據全椒縣的實際情況來看,水稻最佳播種時間應確定在5月中上旬左右,用種量為1.5-2kg/667m2,在播種的過程中應做到勻播、稀播。在播種之后需要對秧田進行嚴格的管理,避免出現高溫煮芽的情況;當水稻植株生長至一葉期時,在晴天的情況下需要每日在上畦放水1次;當水稻植株生長至二葉期時,在晴天的情況下需要再上畦放水,在雨天時將水放干;當水稻植株生長至二葉一心期時,視苗情噴施0.5%肥液50kg(100kg水加入45%復混肥0.25kg、尿素0.25kg),噴后及時用清水洗苗;當水稻植株生長至3葉期之后,需要開展間密作業,以幫助秧苗的均衡發育,并按照實際狀況及時拔除雜草,但不允許在秧田中應用抗除草劑。

6、移栽準備

在移栽前4-5d施好“送嫁肥”。根據苗情,用尿素2-4kg/667m2配成0.6%的肥液在傍晚時噴施,施后要淋清水,防止葉片灼傷。在移栽之前大田應根據田間肥力狀況、栽培品種以及目標產量施入充足的肥料,肥力中等的地塊施入19-21kg/667m2的純氮肥、12-14kg/667m2的五氧化二磷、15-17kg/667m2的氧化鉀;常規肥力的田塊施入22-24kg/667m2的純氮肥、13-15kg/667m2的五氧化二磷、15-17kg/667m2的氧化鉀,耕后耙前施用。當葉齡在4-5葉、秧齡在30d左右時可以開始栽插,并保證在6月20日之前完成移栽工作。移栽密度控制在20cm×26cm的范圍內,每穴插入1-2蘗,密度1.3-1.5萬穴/667m2,以保證有6-8萬株/667m2的基本苗。若使用機械插秧技術,要求達到漏插率不高于5%;傷秧率不高于4%;均勻度合格率高于85%;作業覆蓋面達98%。確保直行、足苗、淺栽,深度控制在1.5cm左右。機插后秧苗要求達到不漂不倒。

7、田間管理

在施肥方面應嚴格遵循“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的基本原則,讓有機態氧和無機態氧各占50%即可。合理施入足量的有機肥,不但能夠增加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還可以提升水稻的品質,增強水稻植株的抗逆性。在肥料的選擇方面應嚴格遵循國家標準要求,嚴禁使用氯基肥料、硝態氮肥以及工業廢渣肥料等?;收伎偸┓柿康?0%,分蘗肥占總施肥量的35%,穗肥占總施肥量的15%。早施分蘗肥,栽后活棵即可施用7.5kg/667m2的尿素,間隔7d再施一次;根據天氣和田間長勢情況巧施穗肥。在水漿管理上,大田移栽的過程中需要保持淺水插秧,避免出現曬枯苗的現象。大田苗數量穩定在80%左右時,需要適時曬田、露田,控制無效分蘗,斷水的次數,在2-3次之間,一直要延續到第3-4葉期。孕穗期注意田間建立水層。在出穗25天以后,采用間歇灌“跑馬水”,干干濕濕到老熟,收割前7天斷水。全椒縣空茬田秈稻大多在7月底8月上旬進入抽穗揚花期,此時常會遇到高溫熱害。若出現日平均氣溫高于30℃,最高氣溫超過35℃,并且連續超過3d以上,此時田間應灌8-10cm深水,降低穗層溫度,防御高溫熱害。

三、全椒縣水稻綠色生態防控新技術要點

1、提高水稻品種質量

水稻是全椒縣的優勢農作物之一,要想保障水稻在生長過程中不會受到病蟲害的威脅,不但需要做好水稻新品種的栽培以及管理工作,還需要在種植后期提升水稻綠色生態調控技術水平,所以在選擇品種時需要綜合考慮水稻新品種的抗病能力以及抗逆性,以此來減少水稻種植過程中發生病蟲害的概率。在水稻全生育期生長環境維系上,需及時清理田間的草類和其他雜物,是減少病蟲害發生概率、降低蟲卵數量和繁衍的重要手段。此外,通過改良土壤質地和實施科學的深層耕作,可以有效抑制雜草的生長,消除其與水稻間的營養競爭,同時確保水田排水系統暢通無阻,降低濕度,改善田間小氣候條件,這樣可以顯著降低水稻白葉枯病等病害的發生概率。此外,采用農業防控技術可以有效地減少害蟲的存在,至少能夠減少55%的害蟲卵數。

2、科學栽培

在水稻被正式移栽到田地之前,必須考慮土壤和氣候的特殊性,噴施相關生物葉面肥料及藥劑,做到“帶藥下田”,有助于水稻增強疾病防御能力和逆境抵抗力,從而實現其性能的提升和完善。采納科學的種植策略和田間管理方法將顯著提高水稻的產出,進而減少病蟲害的發生率。通過整合水肥技術,也可以有效控制病蟲害的出現,實現水稻病蟲害管理的環保、科學和生態化目標。

3、科學施藥技術

針對已經出現病蟲害的種植區域而言,必須針對性的選擇化學藥劑進行防治,并需要控制好施藥的次數與劑量。首先,盡可能地選擇低殘留、低毒的化學農藥,噴施的藥劑必須保證商標上存在微毒、低毒的標記,且不同農藥的使用次數和施入量都需要嚴格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和實際情況來進行,確保用藥處于綠色生態調控的范圍內;嚴格控制施藥用具的管理,在施藥的過程中應確保噴施位置準確,以此來提升藥劑防控的效率?,F階段,全椒縣水稻種植過程中常用的水稻病害為稻瘟病、稻曲病等。針對稻瘟病的防治而言,在水稻破口前7-10天可用40%稻瘟靈乳油80mL/667m2加43%戊唑醇懸浮劑12g/667m2加40%氯蟲·噻蟲噻水分散粒劑8g/667m2兌水30kg噴霧,兼治稻曲病、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等。針對稻曲病的防治而言,要嚴格掌在水稻“葉枕平”期(即全田30%以上倒1葉和倒2葉處于同一水平期)第一次用藥防治,5-7d后再用藥防治一次。防治藥劑可用5%井岡霉素水劑100-150g/667m2兌水40-60kg,或43%戊唑醇懸浮劑10-15g/667m2兌水30-40kg噴霧。

4、生物防控技術

選擇保護天敵的方式來保護稻田中的生物多樣性,通過保護并釋放寄生蠅、寄生蜂、瓢蟲等水稻害蟲的天敵,不僅能夠實現對稻田中生物多樣性的保護,還可以實現對稻田害蟲的有效防治與捕食。例如,在稻縱卷葉螟、三化螟的羽化初期至成蟲始盛期,選擇陰天人工釋放其天敵赤眼蜂,可以有效控制稻縱卷葉螟、三化螟的種群數,遏制其造成的損害。在水稻田周圍放養天敵如螳螂和青蛙,同樣能夠有效減輕土壤中害蟲對水稻造成的威脅;施放生物農藥也能有效地控制稻田中病菌的數量,不僅保障了防病治蟲的效果,還能減少化學殺蟲劑的使用,從而降低過度使用化學藥品對環境造成的污染。例如,春雷霉素和枯草芽孢桿菌可有效防治稻瘟病,井岡霉素可有效防治稻紋枯病,蘇云金桿菌、阿維菌素可有效防治稻縱卷葉螟和水稻三化螟等。

四、全椒縣水稻綠色生態防控新技術推廣措施

1、加強政策與資金的扶持

為了在政策層面更好地支持農業發展,不僅需要出臺各種激勵措施,還必須針對全椒縣具體情況,對既定的政策措施進行持續修訂和完善,為更多的水稻種植戶提供更強有力的政策支撐,并倡導其在水稻的種植過程中積極采納綠色生態防控新技術,從而推動水稻種植行業向著綠色化和生態化方向發展,拉動整個縣域糧食生產的快速發展。在資金來源上除了政府的財政補助和農戶個人的投入之外,還應探索新的途徑以吸引外部資金,通過引進其他外部資金可以帶來更先進的技術和推廣策略,同時也應鼓勵更多的農業企業加入綠色病蟲害防控技術的推廣活動中,營造出一個優質的外部環境,將有助于不斷提升水稻的產量和品質,為廣大種植戶帶來更豐厚的經濟回報,并推動全椒縣水稻種植產業向著更加現代化、科學化的方向發展。

2、加大推廣與宣傳的力度

推廣與宣傳綠色生態防控技術對水稻產量和農民收益提升而言,有著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能夠提升農民群眾對綠色生態防控技術的了解與接受度,鼓勵其在種植水稻時積極應用綠色生態防控技術,從而增強綠色防控技術在全椒縣推廣中的實際成效;拓寬推廣和宣傳的途徑,比如利用傳統媒介如電視、報紙、農村廣播等可以作為宣傳的焦點,并將之應用于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等多個方面;借助新媒體的廣泛影響力,通過互聯網、手機應用程序等現代方式來推廣綠色防控技術,有效地增強農民對水稻病蟲害綠色生態防控技術的意識,推動全椒縣水稻產業向著可持續發展的方向前進。

3、積極開展培訓工作

首先,動員農技人員、水稻種植大戶參與到現場的教育活動中來,借助于專業農業技術專家的知識,以分類講解水稻的病蟲害及其特征,并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切實可行防控方案。其次,要求涉農龍頭企業的骨干人員對廣大農戶進行培訓,通過指導、咨詢等各種形式來使農戶了解并掌握綠色病蟲害防控技術的基本知識,從而使農戶掌握科學的種植方法與綠色防控技術,切實提高水稻種植的產量與質量,實現全椒縣水稻產業的綠色發展。最后,提升基層干部的職業技能和全面素養,通過多種培訓方式讓其深刻理解綠色防控技術的精髓,使其掌握更豐富的農業技術知識及其理論基礎,參與到水稻綠色生態防控新技術的推廣活動中,無論是初期、中期還是后期,都能進行深入的宣傳與推廣工作,以確保水稻綠色生態調控新技術的推廣活動順利開展,為水稻綠色生態防控新技術奠定堅實可靠的人才支撐。

猜你喜歡
全椒縣秧田綠色生態
除草型麻地膜在水稻秧田的應用及對水稻的影響
水稻綠色生態種植技術探索與實踐
感懷
當代綠色生態服裝設計的反思探索
綠色生態園里的“小康”人家
綠色生態的企業擔當
安徽省家庭農場發展問題研究
全椒縣“浙油50”機械化栽培技術研究與示范
全椒縣生物防火隔離帶建設效果分析及建議
水稻機插秧育秧須選好秧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