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樹草履蚧蟲害傳統防治方法與新技術綜合應用研究

2024-04-24 12:36楊明進
農民致富之友 2024年12期
關鍵詞:若蟲楊樹樹干

楊明進

楊樹因適應性強、生長快、樹體高大、木材用途廣等在林業生產中具有較高的生態及經濟價值,同時也是阜陽市潁泉區的主要造林樹種之一,在當地已經推廣種植生產多年,雖經近幾年楊絮問題被采伐一部分,但因前期種植面積大,數量多,現在潁泉區仍占主導地位,又因這兩年的無絮楊品種的引進與推廣,群眾對楊樹種植熱情又處于新一輪上升勢頭。近年來,在楊樹營林管理期間,病蟲害的發生對楊樹的生長造成不良影響,特別是草履蚧害。草履蚧危害楊樹后,輕者會造成楊樹發芽時間延后、樹勢衰弱、生長緩慢、楊樹年生長量顯著降低,嚴重會造成整個楊樹植株枯死,影響林業生態和經濟效果。因此,為做好潁泉區楊樹草履蚧的防控,減少草履蚧對楊樹生產造成的不良影響,本文將以草履蚧的形態特征、發生規律、發生原因進行分析,同時提出幾點科學防控措施,以供參考。

一、草履蚧發生特征

1、外觀形態特征

草履蚧為典型的雌雄異體昆蟲,生長發育可分為四個階段,分別為卵、蛹期、若蟲期、成蟲期。

卵:外觀橢圓形,初產時色黃白,后期逐漸轉變為橘黃色,外層有白色棉狀卵囊覆蓋。

雄蛹:外觀圓筒形,為褐色,長度約5mm,在外層有白色棉狀物覆蓋,有翅芽。

若蟲:1齡期若蟲為近圓形,褐色,長度約1mm,體被覆蓋蠟絲;2齡期若蟲背部有白色臘層分布,外觀褐色;3齡期若蟲為棕紅色,足為黑色,背部有白色臘層分布;4齡期若蟲為棕褐色,全身有黃邊,外層有白粉。

成蟲:草履蚧雌成蟲體長約10mm,為扁平橢圓形,無翅,背部為棕褐色,腹部分布有橫皺褶及縱溝,體被有薄層白粉狀蠟質分泌物;有觸角8節,在節上分布多量粗剛毛;足為黑色,較粗大;體扁,沿身體邊緣分節,較為顯著,外觀呈草鞋底狀,故名草履蚧。雄蟲成蟲為紫紅色,體長5~6mm,翅展長約8.5~10mm;復眼突出,翅為淡黑色,觸角絲狀黑色,有10節,除第1和第2節之外,其余各節環生3圈細長毛;在腹部末端有枝刺17根。

2、危害特征

①傳播途徑

草履蚧在楊樹傳播危害期間,主要以1齡期若蟲爬行傳播為主,在此期間,外界風力可以起到推動傳播的作用。因此,草履蚧在楊樹上的發生通常為局部侵染受害,隨后逐步蔓延至整個楊樹樹體。草履蚧通常寄生在楊樹的新生幼嫩枝稍上,以1~2年生枝條寄生率最高,危害最為嚴重。

②取食特點

幼齡期草履蚧幼蟲危害楊樹主要以刺吸式口器吸食汁液為主,通常會選擇1~2年生的幼嫩枝稍,群居于幼嫩枝稍背面刺吸危害。草履蚧幼齡期幼蟲在通過二次蛻皮后危害能力提升,發生盛期為每年的4~5月期間,刺吸楊樹幼嫩枝稍部位的汁液,造成楊樹生長緩慢,甚至枯死。

③危害嚴重

受害楊樹的新生枝稍上方覆蓋大量群居的草履蚧成蟲、若蟲,致使樹勢生長緩慢、長勢衰退、芽眼無法正常萌發成新芽,最終導致楊樹出現成片枯死。

④繁殖速度快

草履蚧繁殖能力強,1頭雌成蟲可產卵200粒,在楊樹上危害時間可達100d以上,每年的2~6月上旬危害最嚴重。

⑤氣候因素

草履蚧若蟲孵化初期或產卵期間,其發生量通常會受到降雨條件的影響,降低種群量。在產卵期間,當出現強降雨,可以顯著降低草履蚧成蟲的產卵量及卵孵化率,孵化率降低至44%,并且若蟲致死率高達66%。當楊樹生長旺盛,植株之間較為郁閉,林區通風條件差,會顯著增加草履蚧的發生情況及危害效果。

3、生活史及習性

草履蚧在潁泉區1年發生1代,以卵在樹干基部、樹體周邊土壤、腐殖層、廢棄物等下方越冬或越夏。其中越冬卵在每年的1月下旬至2月上旬進入孵化期,初孵若蟲會停留在越冬場所中持續蟄伏。進入2月下旬后,環境氣溫上升,若蟲會持續在土中活動一段時間,白天會從樹干基部開始轉移上樹危害。若蟲上樹后會停留在樹干向陽面,爬行至1~2年生楊樹枝條的腋芽上進行刺吸式取食汁液危害。至2月底進入若蟲發生盛期,3月中旬若蟲發生盛期基本結束。雄蟲若蟲的首次蛻皮時間為每年的3月上旬至3月中旬,第二次蛻皮為3月下旬至4月下旬期間,隨后轉移至樹皮裂縫基部或雜草落葉下的土塊下成蛹,5月上旬蛹羽化為成蟲。成蟲具有一定的遷飛能力,但是相對較弱,有趨光性。成蟲逸出后會尋找雌成蟲交配,在變成雌成蟲期間,雌蟲需要完成三次蛻皮,雄成蟲在完成交配后會立即死亡。雌成蟲在楊樹上持續危害至6月份,6月份后,雌成蟲會下樹并分泌出卵囊,產卵粒至卵囊中,以卵越夏至冬季越冬。產卵地點通常在楊樹距離樹干基部60cm的范圍內地下0~10cm的土層中。

草履蚧多以若蟲聚集刺吸危害楊樹為主,當若蟲聚集密度較大的情況下,每平方厘米中有草履蚧百頭以上,蟲體重疊,密集量多。單株楊樹上草履蚧分布可達到上萬頭,受害楊樹幼樹有時還未開始發芽,就已經被吸食干汁液,出現枯死。草履蚧幼蟲在危害或蛻皮過程中,會殘留下大量的蠟粉、絮狀物,外觀十分顯著,易識別。在潁泉區,楊樹草履蚧蟲害一旦發生,危害從2月下旬至6月越夏,受害時間高達100多天,危害嚴重。

4、發生原因

①樹種結構單一

多年來,楊樹因適應性強、生長快、樹體高大、木材用途廣等是皖北群眾最喜愛的造林樹種,一度在潁泉區總林木面積中占到70%。近幾年雖因楊絮問題被采伐了一部分,但目前在潁泉區仍是主要樹種,加上這兩年無絮楊的引進和推廣,楊樹種植面積處于回升階段。多數大面積楊樹林林種結構、樹種單一,為草履蚧的發生與蔓延提供了適宜條件,促進了草履蚧的繁殖、生長及存活效果。并且,為提升林業生產經濟效益,部分造林者未合理安排楊樹栽植密度,導致楊樹栽植密度過大,生長至成年樹后,枝葉繁茂,樹體環境郁閉,草履蚧在郁閉的樹林環境中,發生嚴重度顯著提升。

②卵孵化率較高

草履蚧雌成蟲1年內可產卵200粒,繁殖能力強,孵化率高。同時,隨著近年潁泉區氣候條件的變化,冬季氣溫相對往年有一定的提升,暖冬條件下草履蚧越冬卵的孵化成功幾率顯著提升。春季氣候條件干燥,降雨量少,溫度高,為卵孵化創造了優質的環境條件。最后,雌成蟲產卵時,會分泌出卵囊作為保護,在春季剛孵化出的若蟲可在卵囊的保護下得以生存,提升孵化后若蟲的成活率水平。雌成蟲豐富的產卵量、較高的孵化成功率及若蟲成活率提升都為草履蚧蟲害的發生提供了優質的條件,增加草履蚧對楊樹的危害能力。

③錯失防治最佳時間

草履蚧在潁泉區發生較早,1年只發生1代。若蟲在出土上樹時多處于春節前后,并且若蟲蟲體小,無法及時發現,一旦上樹后防治難度較大。多數地區在草履蚧蟲齡生長至2齡期后才開始進行防治,而2齡期的草履蚧體表有一層蠟質覆蓋,用藥防治效果不顯著。

二、楊樹草履蚧防治技術

1、阻隔法

草履蚧在危害楊樹之前,通常以卵的形態在樹干基部土層、枯枝落葉、病殘體等上方越夏越冬,在孵化出土后,會先在樹下進行聚集,在條件適宜的情況下,再集中上樹危害。在若蟲出土后將其阻隔在樹下進行統一防控消滅,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同時,樹下阻隔法操作簡便、防治成本低,易被群眾接受。阻隔法的實施效果通常與執行時間、執行方式有密切的聯系。執行阻隔法的時間應當在若蟲上樹前,不可過早或過晚,過早會導致纏繞物出現積灰或掉落,影響實施效果;過晚若蟲已經上樹,無法達到理想的阻隔效果。

①塑料膠帶阻隔法

在若蟲上樹之前,每年的1月下旬至2月上旬期間,在距離地面高度80~100cm處的樹干部位,先使用濕泥巴(可用大桶到附近的溝塘邊挖?。┰跇涓缮贤磕ǔ?0~30cm寬的環形泥帶,均勻平整,隨后使用寬15cm的塑料膠帶在濕泥上均勻纏繞1~2圈即可。

在實施時,泥巴要濕潤適宜,過濕在涂抹后會出現順樹縫掉落的現象,太干則無法緊貼樹干易掉落。涂抹泥巴的量要適中,涂抹后楊樹的樹縫平整,無空隙。涂抹過多會造成膠帶掉落,太少樹縫無法填平,影響阻隔的效果,使用時可在泥巴中摻入少量的麥糠,提升黏附效果。

②樹干基部纏塑料布阻隔法

若蟲上樹前,使用新塑料布在樹干基部纏繞1周,纏繞寬度為60~80cm,下方使用泥土覆蓋嚴實,上方使用膠帶進行封口。纏塑料布阻隔法應用時,選用嶄新、潔凈、光滑的塑料布最佳,纏繞時外表平整,下方使用泥土壓實,不可有遺漏的位置。由于春季潁泉區常刮偏北風,所以塑料布接口不保留在偏北方向,避免風大吹散塑料布,影響效果。在實施期間,技術人員應當定期巡查膠帶覆蓋環及塑料布有沒有出現損壞、掉落、膠帶與樹皮之間是否有縫隙,塑料布是否被吹散等,一旦發現不良之處,及時補救。

③涂油環阻隔法

每年的1月下旬至2月上旬,在若蟲上樹前,使用廢機油:黃油依照4∶1的比例充分混合均勻,隨后將混合液均勻涂抹樹干,涂抹寬度為15~25cm,形成隔離帶,減少若蟲上樹成功率。

采取以上3種方式可以有效的將草履蚧阻隔在樹下,避免其上樹造成不良危害。應用阻隔法后,要定期清理樹下蟲體,在初孵階段,可間隔2~3d進行一次清理;當處于孵化盛期時或樹下蟲口密度較大的情況下,每天都需要進行清理。在清理期間,可在地面噴撒清水或洗衣粉水清理蟲體,降低其成活率水平。通過近年來的筆者實踐經驗分析,在執行阻隔法時應當堅持三個基本原則。首先,阻隔帶的綁縛時間要早,要在若蟲上樹前完成全部阻隔帶的綁縛,不可過晚。其次,阻隔帶需要定期檢查更換,當由于風吹、日曬、雨淋等情況下造成阻隔帶的脫落或外表光滑度下降時,及時更換、調整。最后,要做好全面防治,在1個林區范圍內,無論是發生嚴重或暫未發生草履蚧危害的樹木,每株都要設置阻隔帶,不可遺漏。

2、化學防治

①莖葉噴霧

此方式多應用于楊樹幼齡樹木,當若蟲上樹之后,可使用40%辛硫磷3000倍液、4.2%高效氟氯氰菊酯乳油2500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500倍液莖葉噴霧?;蚴褂米韪舴ê?,對樹下的若蟲群體使用藥劑噴施,借助化學藥劑的觸殺作用達到滅殺效果。

②打孔注藥法

該方法多應用于若蟲已經上樹后的楊樹大樹,在進入3月中旬后,樹液開始流動之后,可依據樹木植株的大小,在樹干基部分別打孔2~3個,往樹體內注射40%氧化樂果或甲胺磷原液,隨后使用濕泥封住樹孔。借助樹體流動將藥液輸送至草履蚧危害部位,草履蚧在刺吸帶有藥液的樹體汁液后,出現中毒致死。通常10cm粗胸徑楊樹用藥40%氧化樂果8mL左右,首次用藥后半個月左右,再注射用藥一次效果最佳。

③根埋藥法

進入3月中旬,可使用40%氧化樂果10倍液,將其裝置在飲料瓶容器中,并在樹干外圍挖出一條粗度為1cm左右的樹根,將根尖部分剪斷,并插入飲料瓶中。根尖插入飲料瓶底部,隨后使用塑料薄膜將瓶口堵住,將飲料瓶傾斜45°埋入土壤中。通常胸徑大小為20~30cm的樹體,單株單次用藥液量約200mL,可依據樹體的大小進行合理調整。

④鋪撒農藥法

2月上中旬草履蚧若蟲出土前后,在樹干基部周邊撒施藥土,將顆粒狀克百威原藥與土壤依照1∶1的比例充分混合,攪拌均勻后撒施。用藥量可依照楊樹樹體大小、蟲口密度確定,通常根莖范圍為20~30cm、蟲口密度較大的楊樹,每株楊樹用藥量約180~200g;根莖范圍為6~10cm、蟲口密度較小的楊樹,每株楊樹用藥量約80~120g。此種方式應用后效果較好,樹體下若蟲的死亡率多在80%左右,即使部分殘留若蟲成功上樹,但是其生命力相對較差,危害較輕。通常鋪撒農藥法在1個防治期只使用1次,當蟲口密度較大、降雨量較多時,可酌情再使用1次。

3、滅卵法

①誘殺滅卵

依據草履蚧成蟲生活習性,在5月下旬會下樹入土或在枯枝中產卵。此時可在楊樹的樹干基部培土15~20cm或鋪設枯枝敗葉,當雌成蟲下樹產卵后,將培土扒開消滅蟲卵,或收集枯枝落葉集中焚燒,減少樹下蟲卵基數。在實施期間,禁止將枯枝敗葉運送至林外,避免攜帶期間造成蟲卵傳播。

②夏季涼卵法

7月草履蚧雌成蟲完成產卵后,以樹干基部為中心,將半徑1m的范圍內土壤翻開,翻開深度15cm左右,均勻撒施一層生石灰,可以將蟲卵直接殺死或致使其失水死亡。

③冬季凍卵法

每年的12月至次年1月期間,以樹根的基部為中心,對半徑1m的范圍內土壤深翻20cm左右,可以借助外界低溫將大量的蟲卵凍死,降低土中的蟲卵基數水平,同時可促進楊樹的根系良好生長。對于部分受害嚴重的楊樹林地中,可采取全面冬翻土壤的方式,減少林間草履蚧蟲卵。在翻土時,可將土壤中的卵囊集中收集燒毀處理。

4、營林技術

對于夏季郁閉度高的楊樹林,在秋季楊樹樹體落葉完成后,加強撫育,及時開展透光伐、衛生伐,清理受害林木周邊的枯枝落葉、雜草等,集中燒毀,可以減少林間越冬的卵塊數量,降低翌年春季草履蚧若蟲孵出數量。

5、保護生物天敵

通過保護生物天敵的方式,可以有效控制草履蚧的危害。例如保護楊樹林間的瓢蟲,其幼蟲孵化后可以吮食草履蚧,減少草履蚧數量。對于成功阻隔在樹下的草履蚧害蟲,消滅時可使用人工或物理的措施進行,減少對化學藥劑的噴施量及次數,起到保護天敵的效果。

6、加強林木檢疫

草履蚧受限于自身條件,傳播速度相對較慢,遠距離跨地區傳播主要以人為遠距離運輸為主,因此,在執行楊樹草履蚧防控期間,應當加強對林木的檢疫管理。每年的2~6月份草履蚧上樹危害后至成蟲下樹前,禁止對已經發生草履蚧的楊樹林地進行人為砍伐、運輸,以免造成草履蚧的傳播危害。

綜上所述,草履蚧作為楊樹生長期間的主要病蟲害之一,發生后嚴重影響楊樹的正常生長,降低楊樹林業生產生態和經濟效益。在進行草履蚧防控期間,技術人員應當加強對該蟲害的生物學特征、發生規律、發生原因的了解與掌握,提升自身防控意識,并且基于草履蚧若蟲上樹、雌成蟲下樹產卵越夏越冬的習性,采取阻隔法、化學藥劑防治、滅卵法、營林技術、保護生物天敵、加強林木檢疫等各項措施實施科學防治,以減少其對楊樹生長造成的不良影響,維護楊樹林業生產可持續健康發展。

猜你喜歡
若蟲楊樹樹干
基于輕量級SSD模型的夜間金蟬若蟲檢測
11種殺蟲劑對透明疏廣蠟蟬3齡若蟲的毒力測定
為什么樹干不是方的?
跟蹤導練(五)
楊樹山漫畫作品欣賞
為什么要在樹干上刷白漿
為什么要在樹干上刷白漿
為什么要在樹干上刷一層白漿
不同日齡懸鈴木葉片對懸鈴木方翅網蝽若蟲發育及存活率的影響
田間常見8種有害蝽類若蟲齡期的區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