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路橋工程建設中路橋過渡段的施工處理

2024-04-25 15:02吳子藝
中華建設 2024年4期
關鍵詞:橋頭路堤路橋

吳子藝

路橋工程建設便利了人們的往來出行,是關系全社會民眾的重要基礎工程。只有保障路橋施工過渡段質量,才能更好地保障車輛的安全、舒適。一般情況下,地基沉降、橋臺的剛度和韌性都會影響到工程的質量安全。所以,施工技術的先進性和施工方法的科學合理,是保障路橋工程施工質量的重要條件,也是文中分析探索的主要方向。

路橋過渡段是在構造物、兩端路堤之間建立有效聯結,會在橋涵、通道等出現不均勻沉降臺階,并且在臺階數值超標后,造成車輛行駛過程中時常顛簸跳動。而不同的車輛荷載,會引起臺階呈現中間低兩邊高狀態。車輛行駛速度也會因橋涵兩端臺階做出調整。所以,做好施工設計是保障道路工程質量的基礎。

一、路橋過渡段常見病害及原因分析

1.地基沉降

橋涵大多分布在溝壑地段,路基地形呈現波動性,而地下水的高水位分布使土質構成中存在很多的不良軟土。這種土質條件下的填筑施工,很容易發生沉陷問題。另外,地基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會引發固結問題,上方路堤的修筑會在填土過程中,不斷增大荷載量,引起地基的沉降變形??傊?,路堤填土選擇的土質、高度都是引發沉降變形問題的因素。填土高就會增大容量,拉高了沉降變形過程中的具體幅度。

2.橋臺臺背路堤壓實度

臺背填土會出現在公路建設中的很多環節,如橋梁、明涵、通道等。在公路建設大量使用的填充材料滲透性強、空隙率大, 施工建設中很難完全消除。這就決定了公路投入使用后,公路重量、車輛壓力的綜合作用會降低空隙率,壓緊其中的填充材料,最終引發路基沉降問題,出現橋頭跳車情況。施工順序、所用材料、機械設備、人員經驗等因素,都會影響到臺背填土的緊實度,與工程設計要求不相符。

3.路橋過渡段設計不合理

橋梁建設的造價成本會占到公路總造價的很大一部分,這也造成施工設計中過分考慮造價問題,采用跨境尺寸收縮、增多搭板結構使用量的方式,導致橋頭跳車的發生概率更高。這主要是四個原因形成的:一是設計不完善。在高填方、路橋之間是會橋頭路堤沉降的多發地,且有限的搭板長度,會影響到相互之間的聯結性,橋頭跳車不可避免。二是搭板強度差。常有斷板,或是因橋頭線形突變出現錯臺,引起橋頭跳車。三是臺前、臺背防護工程設計缺乏力學分析,會因路堤填料力長期作用引起水平位移,使橋頭路基沉陷。四是橋頭路面水的處理方式不合理,路基接縫、裂縫處的水滲透量會更大。

二、路橋工程過渡段施工技術

1.土工格網加筋技術

土工格網加筋技術是西方國家創建、應用的一項技術,已經取得一些成效,能夠通過延長鋼筋長度的方式與橋梁坡度值相符合,起到了防沉降作用。在橋臺背處拉錨固定土工網格,利用礫石土、碎石土等填料,使填土有85%~90%的壓實度。為了保障路橋地基的穩固性,必須提高土工隔網的抗拉剛度,采用平面結構,而路堤等區域需要通過控制路基變形進行處理,避免因橋頭壓實度偏度產生附加形變。土工隔網加筋也可以借助輕質材料、柔性橋臺來增強穩定性。柔性橋臺的設置縮小了路堤、橋頭之間的剛度差,相對降低路橋高度,對過渡段銜接位置的形變問題起到良好的防控作用,使路橋工程延長使用年限,有利于施工階段造成成本的縮減,使企業擴大經濟、社會效益的重要方式。

2.臺北填料及壓實

路橋過渡段選擇的填充材料一般是沙土類,具有較大的干容量、滲水性優,而淤泥、沼澤土或含水量高、雜物多的土應禁用。臺背回填的特殊位置決定了壓路機等大型設備無法發揮很大作用,且機械振動幅度也會影響到臺墻。所以,臺背調料的壓實度必須控制好,避免因臺背回填沉降而出現橋頭跳車。礫石、巖渣等填充材料,壓實快、透水性好、強度高,更加適宜于臺背回填區。路橋工程建設明確規定了填土壓實標準,橋臺、橋涵背后、涵洞頂部等的壓實度都是95%,填料鋪灑必須為20cm以下的厚度;使用小型夯具時,調料鋪灑要將夯實厚度控制在15cm以內。

3.排水施工技術

路橋工程投入使用后,會因長期經受雨水沖刷,造成沉降段路基路面逐漸降低原有質量,需要施工人員在綜合施工方案和現場施工狀況后,合理選擇排水施工技術,保障高降雨區域內的施工建設進程,嚴格落實過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標準。一般情況下,路基排水設計必須與施工現場狀況相符合,確保設計方案的科學性與合理性。降雨量少、地勢平坦區域內,更加適用分散式排水設計;而降水量充沛、地勢復雜區域內,更為適用集中式排水設計,水流量排出效果更佳。合理設置溝槽,能夠加快多余雨水的排出速度,保障了施工質量;控制地下水位,是提高過渡段路基路面現場施工的必要方式,在綜合考慮路基高度升高方式后,規避雨水侵蝕作用下的消極影響。這就需要設計人員在實地勘察施工區域的地理條件后,以科學、完善的排水系統,通暢路基排水。

4.碾壓環節

碾壓技術的應用必須把控好細節。一是確保每一道碾壓環節的連接緊密;二是確保所用碾壓方式合理、有效。公路碾壓過程中大量使用的瀝青混凝土,必須控制好材料參數,分別從初壓、復壓、終壓三個階段控制施工質量,要求技術人員做好防控工作,避免出現漏壓、重復性碾壓等問題,以彩線標記不同施工狀況的方式,分類處理。具體來說,初壓階段的碾壓溫度、碾壓速度必須分別控制在135℃、2~3km/h以上;復壓階段為110℃、2.5~5km/h以上,且有2~3遍以上的碾壓頻率;終壓階段為90℃、2.5~5km/h,且經過2遍以上的碾壓。只有控制好壓路機的碾壓速度,才能保障碾壓質量,規避不合理施工情況。

5.臺后填筑施工技術

路基路面沉降過程中,固結、次固結沉降的可能性很大,施工人員要依據這一情況,利用臺后填筑施工技術和合理的填充材料,全面防控沉降問題。填充材料的性能、作用不符合實際需求,也是路基路面變形的直接原因,降低路基結構的整體承載力,發生沉降。臺后填筑施工技術的應用必須考慮各項影響因素,在技術規范的指導下,依次落實施工流程,維護路基路面質量,保障工程結構的安全穩定性??傊?,優化后臺填筑質量,要以技術參數規范、填充材料合理為前提,遵循施工方案要求,對路基路面施工實行全過程監管。

三、路橋過渡段的路基加固措施

1.橋頭地基處理

地基承載力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公路橋梁是否發生不均勻沉降。橋頭路基的土質是軟土層時,必須做好軟土層處理,合理利用排水固結法、高壓注漿法等。技術人員需要針對路基沉降進行加固處理,可通過改變結構傳力途徑,降低構件荷載效應,恢復受損橋梁結構的技術功能,而提升結構承載力,可改善整體結構的承載條件和使用功能。施工處理技術的選擇,要求技術人員以路基不均勻沉降程度為根本立足點。例如,路基的小沉降問題,需要及時進行修補、填充;較嚴重的沉降問題,需要對路基采取灌注、置換、壓實等處理方式。

2.路堤處理

土工格柵設置于路堤之上,就是與土體共同構建作用力,以改善土體受力形態的方式,向外擴散荷載力,增強土體沉降的控制力,使沉降長度延長,臺背與填土交接的沉降狀態也會從階梯狀向連續漸變狀轉變。車輛、土體的荷載量都會對土層產生影響,可以借助土工格柵與土體的共同作用力承擔起內外部荷載,在增強土體抗剪強度的同時,更好地防治了土體側向變形、路基填土側向位移等情況,進一步加固路基。

3.合理設計過渡段結構

施工建設所用材料的性能不同,路面強度也會有很大差異。瀝青混凝土的強度低,就需要更高強度的鋼筋混凝土。橋梁路面只有保持路基荷載的均勻分布,可以使路基土的承載力和路基穩定性全面提升,控制沉降問題。另外,土工格柵提高了長度、間隔設置的準確性,是路橋工程過渡段施工順利的必要條件,必須經過反復測量來保障數據結果。

四、路橋工程施工管理要點

1.施工材料和設備管理

原材料質量與道橋工程施工效果密切相關,需要管理人員嚴格施工建設的質量管理工作,科學檢測、歸類存儲瀝青材料和粗集料,合理制定施工建設過程中各種材料的采購數量和規格,在技術人員定期和抽樣檢測原材料質量后,出具檢驗報告,作為施工建設中使用采用和工程造價的直接憑證,方便相關人員的核查,合理控制路橋工程的成本投入。一旦發現工程施工所用材料、設備不達標時,必須立即上報處理,確保施工建設過程的規范性,通過定期檢車設備性能、運行狀態的方式,降低施工故障的發生概率,保障工期進度和施工質量。

2.施工人員管理

施工人員是決定道橋路基質量的重要因素,與道橋施工效益密切相關。施工人員承擔道橋路基建設,具體的專業素質對施工質量具有很大影響力。施工人員管理,要對人員意識、專業技能、綜合素養全面考慮。堅持以人為本原則,加大施工現場安全管理,以專業化培訓方式,幫助員工普遍樹立起施工安全意識,具備更高的專業素質。保障道橋工程建設質量,需要不斷優化施工技術,完善施工管理制度,為道橋施工新秩序的建立奠定基礎。加強人員日常施工狀況的監督、控制,踐行民主監督要求,能夠更好地規避偷工減料現象,規范施工單位和每一位施工人員的行為。

3.加強施工技術管理

一是前期的施工技術調查,即工程項目情況的實地探索,作為方案設計內容確定、修整和優化的基本依據。采取的施工技術種類必須以施工現場的周邊環境、地質水文等條件為基礎進行判斷。施工調查通常是在施工方、建筑方共同參與設計和文件審核下逐步展開,是施工擬文和技術工藝良好應用的必要準備,以便于制定合理的工程設計。二是審核圖紙設計內容。設計圖紙為施工建設提供指導,要求在指標測量、審核之后完成,確保工序流程的順利性。三是堅持技術創新。施工技術是決定路橋工程質量的重要因素,而高效率的施工技術可以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高效率的施工技術也能在保證施工質量的前提下,降低企業的費用支出。為此,企業要堅持創新施工技術,建立起科學合理的技術創新觀念,加大資源投入,使科研人員研發更新穎、更有效的施工技術。除此之外,管理人員還需要積極組織施工人員實現對創新性工藝技術的培訓和學習,以此更好地保障其能夠全面掌握新施工工藝要點,從而提高施工質量。

4.施工圖紙管理

現場施工的圖紙審核必須嚴格,要在圖紙內容和施工現場狀況相符后,依次落實設計標準,對兩者可能出現的偏差加強控制力。這就需要設計人員在圖紙編制時,細化工程項目實施區內的各項地理條件和施工技術標準,將地形地質、濕度氣溫等逐一標注出來,提高設計圖紙的總結性和實用性。設計人員只有嚴格整個分析對比過程,才能高效、準確地發現其中的不合理之處,快速做出調整。防控安全事故的發生是保障施工建設質量安全的最基本要求。整個過程中,設計人員必須兼備一定的專業能力、設計方法、管理方式,在與施工方、監理方的溝通合作下,提高圖紙設計的科學性。

5.后期養護

一是施工單位與業主協作,施行交通管制,使一些未成形路橋工程能夠免于被超重汽車碾壓。二是施工單位必須安排專人做好道路使用過程中的裂紋、打滑、波浪等問題的記錄工作,以便于及時進行技術處理。三是工程質量檢測過程中一旦發現不合格的數據指標,必須及時采取維護措施,在實踐中不斷調整和優化維護計劃,利用動態維護管理方式,避免發生路橋工程的過度使用情況。四是帶釘輪車輛需要限制行駛,保障工程使用壽命內的安全行駛。

6.加強施工監管

施工質量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整個工程項目質量。嚴格遵循“三檢制”標準,確保施工建設能夠順利開展;建筑材料、施工方法和人員、項目環境都屬于施工質量控制內容;注重施工準備階段的設計和檢查工作,嚴格把關工程項目的每一個環節,使質量監察要求貫穿始終;施工單位必須對技術標準、圖紙內容和工序流程的落實情況實行全面管理,在上級領導的監管之下及時更正不合理之處,給予適度懲罰。

路橋工程的設計、施工、竣工等不同階段,必須在上級部門的審查之下逐一完成。一是堅持以目標責任制,合理分配領導的工作范圍,加強項目管理力度;二是以法律規定程序為參照,科學評審、驗收工程項目的各個環節,嚴格制裁其中的不合理之處;三是定期巡回檢查施工階段的材料、機械使用情況,降低安全事故發生概率。

五、結語

隨著城市經濟的良好發展,民眾逐漸認識到了路橋工程質量對于社會長期發展的重要性。為了保障過渡段施工質量,必須做好過渡段的常見病害分析工作,方便后期的工程維護和管理;通過對施工技術、路基加固和施工管理的優化和改進,能夠有效地提升道橋工程的安全穩定性。

猜你喜歡
橋頭路堤路橋
河南萬里路橋集團
路堤下CFG樁復合地基穩定分析方法探討
級別分明
橋頭跳車研究
橋頭跳車現象防治措施
多年凍土區鐵路路堤臨界高度研究
“醉”美路橋
橋頭牧歌
煤矸石浸水路堤不均勻沉降研究
城投路橋人 援疆啟程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