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如何應用思辨性教學法

2024-04-25 03:45毛暉
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版 2024年3期
關鍵詞:思辨性生活化法治

毛暉

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不再局限于知識的傳授,而是要提升學生能力,培養學生核心素養。采用思辨性教學法能夠充分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開放性思維。筆者在本文以統編版道德與法治教學為例,探討思辨性教學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應用策略。

思辨主要鍛煉的是學生思考和辨析兩方面的能力,重點是對學生思維的訓練。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采用思辨性教學法,能夠鍛煉學生思維,深度開發學生潛力。因此,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要提升教學能力,轉換教學思路,在道德與法治課堂引入思辨性教學法,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內容,同時能夠通過教材的延展,引導學生對事物本質進行思考與探究,進而提升綜合能力。

一、創設生活情境,激發思辨興趣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要在課堂中創設生活化情境,引導學生進行思辨。創設的生活化情境要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能夠讓學生在情境中進行思考與辨析,能激發學生進行思辨的興趣,提高學生參與思辨的積極性。同時,教師也要對學生進行指導,鼓勵學生敢于思辨,從而使其在生活化情境中樂于思辨。在生活化情境中引導學生對知識點進行思辨,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例如,在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在集體中成長》的教學中,教師需要讓學生了解集體的重要性。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視頻,視頻內容為學校運動會集體性體育項目的比賽片段,如接力賽、拔河比賽、籃球比賽、足球比賽等,讓學生思考班級能夠取得勝利的原因是什么。經過充分討論,有的學生說是因為個別同學表現優異,也有的學生說是因為同學之間配合得好。教師要針對學生的思考結果進行指導,讓他們知道,個人能力雖然很重要,但是班級團結起來的力量更強大。

二、布置核心任務,明確思辨方向

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思辨,要在明確思辨核心任務的前提下進行。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中,概念性知識占比較多。而這種概念性知識,往往不易理解,容易使學生覺得學習過程枯燥。這時教師就可以以初中道德與法治中的某個概念性知識為思辨的核心任務,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通過對概念的充分理解,能夠透過現象分析事物本質,達到知識與能力的高度融合,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以統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理解權利義務》的教學為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明確權利與義務等相關概念,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例如,教師可以創設問題情境。甲是一名品學兼優的高中生,由于家庭原因沒能上大學,而是選擇入伍當兵,在義務兵役完成之后,回到家鄉自主創業,成為一名個體經營者。在此期間,甲一直都是誠信經營,積極依法納稅,受到一致好評,同時還帶領數名貧困戶脫貧致富。最后,甲被推選為鎮人大代表。通過上述案例,請思考:甲享受了哪些權利?又履行了哪些義務?此問題能夠讓學生明晰權利與義務的概念,并且讓學生主動思考,尋找答案。

三、開展拓展訓練,培養思辨意識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針對思辨性教學,要深入挖掘其形式與方法。要想充分鍛煉學生的思辨能力,培養學生的思辨意識,就不能僅僅在某一節課開展思辨性教學,而是應該對學生進行專門的思辨性教學拓展訓練,鍛煉其思辨能力。思辨性教學拓展訓練的形式是多樣的,教師應當針對學生發展特點和學習需求進行合理規劃,比如通過時政討論、辯論賽等形式對學生進行思辨性教學的拓展訓練。

以統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第二課《網絡生活新空間》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以“網絡是把雙刃劍”為主題組織辯論賽,將班級同學分為兩部分,正方觀點“網絡好處多”,反方觀點“網絡危害多”,讓正反方思考觀點,展開辯論。教師在辯論賽中起輔助作用,適時對學生進行引導,避免學生偏離主題。在辯論的過程中,學生不僅深刻體會到“網絡是把雙刃劍”,還能夠提升分析能力、語言組織能力。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與思辨性教學的緊密結合,有利于培養學生深度學習道德與法治學科的素養和能力,同時能夠使學生養成遇到問題主動思辨的意識。這種意識,對其他學科的學習也有著積極影響,實現能力上的遷移。

猜你喜歡
思辨性生活化法治
初中生活化寫作教學實踐
高中語文思辨性閱讀教學策略
送法進企“典”亮法治之路
如何讓數學教學生活化
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初探
思辨性閱讀不能忽視“小心求證”——關于論據的有效性探討
悖離核心素養涵育的非思辨性寫作
如何將數學知識生活化
反家庭暴力必須厲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