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需失衡疊加資本炒作致中藥材價格波動異常

2024-04-25 03:45韓丹王瑞祥
發展 2024年1期
關鍵詞:中成藥中藥材原材料

韓丹 王瑞祥

2023年以來,中藥材價格上漲幅度大、涉及種類多,尤其是進入6月份,中藥材市場一度呈現“淡季不淡,異常上漲”態勢,據康美·中國中藥材價格指數顯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甘肅中藥材產地價格指數為2135.71,較上年同期上漲47.26%,整體高位運行。為進一步了解中藥材價格“淡季不淡,異常上漲”態勢,通過對甘肅省27家中藥材涉藥企業、145戶種植主體展開調查,調查顯示:在中藥材藥食同源的大背景下,極端天氣頻發、種植成本高位、地產中藥材標準抬升導致供應偏緊,支撐中藥材價格持續攀升,而資本炒作則成為加劇中藥材價格暴漲的外部因素。伴隨“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民眾對于健康的關注度空前提升,中藥材價格持續上漲導致下游藥企原材料采購成本增加、利潤收窄,大大加重了企業生產經營負擔。展望后市,從供需基本面看,受氣溫變化、土壤退化及勞動力不足等因素影響,中藥材供應或持續偏緊;從長期來看,隨著市場監管加強,資本炒作得到遏制,中藥材生產逐步恢復,其走勢或將沖高回落逐漸回歸合理區間。

一、2023年以來中藥材價格“一路狂飆”

2023年以來,中藥材價格持續上漲,更是出現反季暴漲的現象。在安徽亳州中藥材市場上有100多品種出現異常上漲,有的品種已經漲了十幾倍,比如細辛從每公斤40元漲到400元,黃連也從幾十元漲到400元。據康美·中國中藥材價格指數顯示,截至2023年7月31日,甘肅中藥材產地價格指數為2189.43,較上年同期上漲59.77%。調查顯示,2023年上半年,甘肅道地藥材當歸、甘草、黨參總計漲幅分別達到300%、267%、227%,且市場交易活躍、走貨較快,甘肅定西首陽中藥材交易市場某負責人表示,往年每天發貨量在300噸左右,今年每天發貨量約570噸,同比上漲90%。

二、多重因素共同推升中藥材價格高位運行

一方面,民眾對健康消費需求增長明顯,另一方面,繼2022年10月之后,滋補類品種消費迎來需求旺季,相關中藥原料、中成藥及保健品需求出現快速增長。事實上,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國內中藥材價格便進入持續上漲通道,市場游資借機炒作加劇中藥材價格偏強運行、波動異常。

(一)極端天氣頻發導致中藥材產量下滑

據中藥材天地網數據顯示,2022年當歸產能約為12000噸,較上年同期減少7000噸,同比降幅約為37%。調查顯示,69.66%(101家)藥材種植主體反映受上年春霜凍、夏干旱、土壤退化等影響,使得甘肅產區正值生長期的當歸、黨參等出現爛根、死苗及黃心病等,64.82%(94家)的藥材種植主體不同程度出現減產減收,有33.1%(48家)的種植主體表示藥材長勢欠佳,同比減產50%以上。加之國家連續兩年實施保糧政策,產地種植面積逐漸萎縮,當歸、黨參單產同比減產3.13%、16.67%。

(二)種植成本上漲推升原材料價格上漲

43.44%(63家)的中藥材種植主體反映受種苗、肥料及灌溉成本增加影響,種植成本上升。漳縣廣益堂中藥材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反映,就黨參而言,因2022年高溫干旱致出苗率低,影響種苗價格同步攀升,每畝種植投入成本達5000-6000元,同比上漲逾40%。如岷縣藥材種植主體劉某表示藥材種子種苗翻了五六倍,根本種不起,原本預留種植當歸的土地已改種蠶豆了。岷縣某中藥材有限責任公司反映,農村年輕人大多數外出務工,人力成本水漲船高,同比上漲50%-125%。

(三)流感頻發之下帶動中成藥需求旺盛

近年來,中藥材的市場認可度明顯提升,群眾對大宗滋補類的中藥材需求量明顯大增,中藥配方和制劑的廣泛使用也刺激了中藥材價格的增長。甘肅九州天潤中藥產業有限公司表示,自2023年以來,政府陸續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中藥科學監管促進中藥傳承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中醫藥板塊受到資本市場高度關注,一系列利好中醫藥發展的政策方針刺激行業整體發展勢頭向好。

(四)地產中藥材標準抬升合格品價格

由于2020版《中國藥典》對中藥質量檢驗標準提高,以及現階段國內中藥材生產基礎仍相對薄弱,導致典型的甘肅品種如當歸、黨參等農殘不合格率上升,檢測費用幾百元至幾千元不等,推升合格品價格一漲再漲。如隴西縣某藥業有限責任公司收購經理表示,在多年粗放型種植模式下,部分土壤中農殘含量較高,受藥典標準限制,近兩年中藥材原材料抽檢不合格率有所上升,一定程度上助推了中藥材價格偏強運行。

(五)資本炒作藥材低進高出推升市場預期

近五年來,中藥材綜合指數平均震蕩幅度處于28.8%左右,遠超資金使用成本和其他投資領域。隨著中藥材價格的上漲,對于投機敏感度高的資本,自然會選擇利益追逐,看到漲價便加大采購,趁機囤貨,導致供需緊張,推升市場預期,加快上漲節奏及程度。調查顯示:有70.37%(19家)涉藥企業反映在中藥材市場持續賺錢效應下,導致商家預期大幅提高,藥商、藥企投機情緒明顯上升;有59.25%(16家)藥企表示部分游資進入中藥材領域,囤積藥材低進高出,部分經營商也轉化成為游資炒作中藥材“操盤手”,囤貨惜售,致使藥材價格出現極不正常的暴漲。另外,亳州中藥材專業市場附近大型冷庫經理反映,“當前冷庫靜態存儲量為5萬噸,皆為中藥材且滿倉狀態”。

三、中藥材價格高位對國內產業鏈造成較大沖擊

我國作為全球最大的中藥材生產和消費國,占據全球中藥材市場約70%。中藥材價格極端波動,嚴重影響了市場原有的穩定性,使得現貨企業失去了較為穩定的價格參考,對整個產業鏈,尤其是下游企業的正常生產交易影響較大。具體來看,中藥材價格異常波動將增加下游中成藥生產企業原材料采購成本、資金壓力,拖累生產節奏,推高藥企生產成本,利潤明顯收窄,致使市場觀望情緒濃厚。

(一)中成藥制藥企業面臨原材料緊缺、資金壓力和產能下降等挑戰

一是原材料采購成本增加。對于中成藥企業來說,中藥材行業價格本身呈周期性波動,各企業在采購和存貨儲備端有相對較為成熟的機制,但受中藥材價格持續上漲影響,毋庸置疑會打亂企業正常采購計劃,削弱企業本身的成本控制能力。二是加劇資金擠占壓力。之前中藥材價格平穩時,上游供應商對賬期要求相對寬松,而現在要么縮短,要么要求現金交付,但下游終端藥店等則仍要求按賬期進行付款,進一步加劇藥企資金緊張。三是企業被迫減產或停產。因原材料囤貨消耗殆盡,產成品出廠價格上調空間遠低于成本上漲幅度且上調周期長、后續影響大,終端市場需求擠壓藥企難以上調中成藥出廠價,部分中成藥生產企業出現減產。如某中藥配方顆粒生產企業表示,中藥配方顆粒的價格需保持合理價位,不能完全消化原料上漲部分,企業利潤擠壓。為應對原料短期劇烈上漲對企業的影響,只能選擇對于漲價幅度特別大的品種減量生產;對于成本價與銷售價“倒掛”的產品,則選擇暫停生產。

(二)部分中藥飲片、中成藥制藥企業面臨成本倒掛和經營考驗

在中藥飲片、中成藥及中藥配方顆粒等產品中,原材料的成本最高可占其成本構成的100%,因此,企業利潤受中藥材原材料價格波動影響較大。6月份,江蘇省醫藥行業協會中藥飲片專業委員會發布的《關于中藥材價格異常增長的情況報告》中顯示,在亳州、安國、成都大型交易市場,有超200個常規品種年漲幅超50%,100個常規品種年漲幅超100%,25個常用大宗藥材年漲幅超200%。若制藥企業按照當前價格采購原材料,大部分企業將面臨生產成本嚴重倒掛,生產經營舉步維艱。同時,中藥材原材料、中藥飲片等價格上漲使得下游藥企追高意愿不足,抑制下游企業消費需求。

一方面,除部分企業國貨不足,但因訂單剛需高位采購之外,多數企業持觀望態度,依靠現有庫存維持經營,減少新接訂單靜候價格回落;另一方面,生產成本上漲、利潤收窄,部分藥企紛紛提交撒網申請。在部分中藥材漲價數倍的行情下,沒有足夠資金囤積原材料的藥廠生產經營壓力陡增。據媒體報道統計,先后有甘肅、遼寧、江蘇等多地紛紛發布取消掛網通知,如河北百善藥業生產的元胡止痛片、黃連上清片,江西心正藥業生產的六味地黃丸等均在取消掛網名單中。如果中藥材價格按照目前漲勢,部分中成藥制藥企業成本壓力將進一步提升,尤其是主產成品中高位波動占比更多的大宗商品類中藥材原材料,其廣泛應用于多種中成藥及中藥配方顆粒等產品中,若中藥材綜合200市場價格指數不能盡快回歸合理區間,在高位時間越長,中下游產業鏈損失將日趨擴大。

就影響程度而言,鑒于成本向下傳導能力的差異,不同規模藥企面臨的生產經營壓力也有所不同。對于中藥上市公司而言,其大都擁有自己的原料種植基地,來保證主要原料的供應,加之其通過及時制定采購計劃、強化與原輔料廠商的對接溝通,最大限度對沖原鋪料價格上漲帶來的成本增加,且利潤損失相對有限。如資源品中藥——片仔癀就具備持續調價能力,其基于此次主要原料及人工成本上漲等因素,于2023年5月6日發布公告,片仔癀錠劑國內市場零售價從590元/粒上調至760元/粒,供應價格相應上調170元/粒,本次國內零售價提價28.8%且提價漲幅達到歷史之最。但對于本就在產業鏈中處于弱勢的藥企占比達到90%以上,若想通過提高產品價格降低源頭成本,則有面臨客戶流失甚至虧損的風險。

(三)市場終端消費市場亦然承壓,患者藥費負擔成倍增加

中藥材價格暴漲的蝴蝶效應正逐步向消費終端傳導,部分醫院“剛需藥材”缺貨,零售藥店也同樣面臨庫存壓力,伴隨進貨價格上漲,院方及零售市場同樣面臨缺貨或調價壓力。如合肥市某中醫院藥劑科主任表示,“中藥價格持續上漲導致醫院壓力驟增,雖和供貨商簽訂了協議價,當前價格尚未調整,但該醫院目前已有30余藥材缺貨,包括常用的當歸、柴胡、黨參、白術等,若中藥材價格高位不減,勢必會影響到廠家對醫院的供貨?!彼幤纷鳛殛P系國計民生的特殊產品,中藥材價格虛高不僅影響了醫院的正常使用,尤其是患有慢性疾病長期服用中藥的患者,藥費負擔愈加明顯。如鄭州長葛南席鎮居民魏某為常年喝中藥調理腸胃的父親抓藥(含當歸、藿香、白蔻、砂仁等),受近期中藥材漲價影響,2023年一個療程的費用已由上年的1180元上漲至1930元,漲幅63.55%,直言藥費負擔確實很大。

四、后續走勢預測

調查顯示,55.56%(15家)涉藥企業、50.34%(73戶)藥材種植主體預計短期內仍高位震蕩,全年中藥材價格上漲空間或在10%以上。展望后市,從供需基本面來看,供需偏緊格局短期難以改善。供給端,當歸從2021年開始減產50%以上,2023年由于前兩年氣溫變化、土壤退化等因素,出現大面積提早抽薹,且減產死亡還在加劇。加之此前種植戶盲目種植生產但中藥材價格長期低位造成“藥賤傷農”、勞動力青黃不接,出現大面積拋荒現象,短期供應仍然偏緊;需求端,群眾診療需求及保健需求上升,中醫藥下游市場規模提升,此外經濟復蘇也助推中藥材消費需求復蘇,進而推高中藥材市場價格??偟膩砜?,基于供需結構出現階段性不均衡,預計下階段生長周期較短、庫存相對充裕的中藥材價格應會逐漸回落,但生長周期較長諸如當歸、防風等品種,且市場低庫存的藥材價格仍存在高位震蕩可能。雖然游資炒作推升此次中藥材價格暴漲異常,但其并非是決定中藥材價格長期保持高位的核心因素,中藥材漲價是具有周期性的,隨著市場監管加強,資本炒作得到遏制,中藥材生產逐步恢復,沖高回落逐漸回歸合理區間必然是市場運行主流。

猜你喜歡
中成藥中藥材原材料
老年人便秘,中成藥如何選擇
水利工程原材料質量檢測控制探討
夏季中藥材田間管理做好這五點
中藥材促農增收
骨質疏松怎樣選擇中成藥
宋四清:種植中藥材 托起致富夢
觀點
知識無窮盡
骨質疏松怎樣選擇中成藥
DNA提取4種中藥材方法的篩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