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涼經濟發展形勢分析與對策建議

2024-04-25 03:45平涼經
發展 2024年1期
關鍵詞:平涼市增加值服務業

平涼經

近年來,平涼市緊扣“三基地兩區經濟發展形勢分析與對策建議”建設,深入開展“三抓三促”行動和“能力作風建設提升年”活動,集中精力抓項目、促招商、興產業,全力以赴強支撐、育動能、夯基礎,全市經濟承壓穩行,社會大局和諧穩定。但仍有一些困難問題和潛在隱憂不容忽視。展望2024年,平涼市將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全力穩住經濟發展基本盤,加快招商引資成果轉化,按照“煤頭化尾、農頭工尾、糧頭食尾、畜頭肉尾”全鏈條發展要求,不斷增強產業對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

2022年以來,面對嚴峻復雜的發展環境和交織疊加的風險挑戰,平涼市緊扣“三基地兩區”建設,深入開展“三抓三促”行動和“能力作風建設提升年”活動,集中精力抓項目、促招商、興產業,全力以赴強支撐、育動能、夯基礎,全市經濟承壓穩行,各項社會事業不斷進步,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一、經濟運行穩步增長

2022年末平涼市地區生產總值完成641.58億元,比上年增長8.2%,為近七年來最高,比“十三五”平均增速高近3個百分點。2023年前三季度平涼市地區生產總值480.08億元,同比增長5.9%。數據表明平涼市經濟大盤穩固、經濟運行持續穩步增長,發展態勢穩中向好。

(一)農業生產形勢良好

2022年平涼市糧食產量穩定增長,經濟作物蔬菜、中藥材、園林水果產量有了大幅度增長,農業產業結構日趨多元。2023年上半年建成高標準農田8.34萬畝,整治撂荒地4.7萬畝,平涼市農作物播種面積475.56萬畝,增長2.6%。牲畜存、出欄增長較快,牛、豬、羊存欄分別增長5.3%、2.5%、8.4%,出欄分別增長10.9%、6.2%、13.9%,增幅居全省之首。平涼市著力打造“牛果菜薯藥”優勢特色產業,全產業鏈產值達391億元,比2020年增長32%。平涼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通過科技部驗收,崇信縣農村產業發展示范園入選國家級示范園創建,靜寧縣入選2023年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創建,靜寧縣、莊浪縣納入國家蘋果產業集群項目區。前三季度完成第一產業增加值105.14億元,增長6%,增速高于全國2個百分點,高于全省0.2個百分點。

(二)工業總量規模壯大

平涼市深入實施“強工業”行動。2022年全市工業增加值153.44億元,同比增長12.8%,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23.9%。2018-2022年全市全部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7.04%。2022年規上工業增加值達到126.9億元,實現增速12.6%,居全省第二位,增速高于全國9個百分點,高于全省6.6個百分點。其中煤、電、建材三大行業完成工業增加值占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的91.5%,比上年增長12%,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引領作用明顯。2022年規上工業實現營業收入、利稅總額、利潤總額分別為373.72億元、75.14億元和53.43億元,分別是2018年的2.3倍、2.35倍和3.56倍,規上工業企業經營效益顯著提升。2023年上半年實施重點工業項目96個,邵寨煤礦新核增產能120萬噸,新周煤礦全面恢復生產,五舉煤礦新調增產能60萬噸并聯合試運轉,加快推進靈臺電廠、聚丙烯高值化產業園等項目,加快構建裝備制造、生物制造、綠色建材、食品加工等產業鏈條。2023年上半年,平涼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1%。前三季度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142.04億元,增長5.4%,高于全國1個百分點,低于全省0.9個百分點。

(三)第三產業加速回暖

2022年平涼市第三產業增加值299.14億元,同比增長7.3%。分行業看,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勢較好,比2021年增長25.8%;金融業增長7.4%;房地產業增長6.0%;教育、衛生等其他服務業增長8.2%。受經濟環境影響,平涼市批發和零售業下降0.9%;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下降1.2%;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22.16億元,比2021年下降1.17%。2023年上半年,批零住餐業銷售(營業)額分別增長13%、9.5%、20.4%和29.6%,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11.7%。平涼市制定了加快建設文旅康養基地實施意見,實施崆峒山基礎設施改造等文旅產業項目94個,引進省公航旅集團重組平涼文旅投公司,一批特色文旅休閑街區、夜經濟集聚區、農旅融合項目建成運營,全市游客接待量、旅游綜合收入分別增長21.4%和20.5%。前三季度完成第三產業增加值232.91億元,增長6.2%,高于全國0.2個百分點,低于全省0.7個百分點。

(四)產業結構持續優化

2022年平涼市一、二、三產增加值分別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例為23.6:29.7:46.7,從2015年開始,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增加值所占比例呈現明顯提升趨勢,第二產業增加值所占比例呈現逐漸縮小趨勢,第三產業逐漸占據重要位置。此后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持續穩定在50%左右,只有2022年占比回落為46.7%,第二產業占比由2012年高峰時期的54.6%下降到低谷時期2020年的24.2%,之后第二產業增加值占比逐步呈現回升向上態勢,2022年達到29.7%,但“三二一”總體格局未變。

二、平涼市經濟發展面臨的矛盾與問題

總的來看,2023年上半年平涼市經濟社會運行平穩。但同時也要看到,外部環境依然復雜嚴峻,經濟企穩回升的基礎還不牢固,兄弟市州競相發展的態勢尤為激烈,保持經濟穩定增長仍面臨較多困難和挑戰。

(一)經濟穩增基礎不牢

平涼市經濟發展尚有一些困難問題和潛在隱憂不容忽視。在全省范圍相比,經濟總量增長速度較慢,市內各縣(市、區)之間差距較大。平涼市2023年上半年地區生產總值286.91億元,總量及增長率在全省均排名第10位次,相比2022年上半年排名下降3個位次,排名靠后;而人均GDP排名也在第10位次,與全省平均水平相比還有較大差距。

從各縣(市區)數據來看,平涼市地區生產總值超過100億的縣(市、區)有3個:2022年崆峒區GDP總量最高,為193.03億元,增速7.3%,華亭市GDP總量位居第二,為101.46億元,增速9.3%,靜寧縣GDP總量為100.01億元,排名第三,增速7%。崆峒區GDP總量是經濟體量較小的崇信縣、涇川縣、靈臺縣GDP總量的3-4倍,增速最緩的縣是莊浪縣,比增速最快的靈臺縣少2.9個百分點。

(二)固定投資拉動乏力

從市場需求來看,固定投資拉動經濟作用明顯,但投資結構仍不夠優化。從產業看,2023年上半年,平涼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7%,其中,一產投資下降0.2%,二產投資增長58.6%,仍以傳統產業為主,其中,采礦業投資增長77.6%,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供應業投資增長100.4%,而制造業投資下降22.9%。三產投資持續低迷,其中,交通運輸、水利、教育、文化等行業投資下降幅度較大。

(三)產業支撐基礎薄弱

平涼市第一產業中除蘋果產業規模占到全省蘋果種植面積21.9%的份額外,蔬菜產業僅有2.96%的份額。其他諸如馬鈴薯產業、中藥材產業、飼草產業均處于低份額狀態。肉牛產業、生豬產業同樣存在總量不足的情況。從全市范圍看,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體現出“散點開花”的態勢,優勢特色產業分布不均、不連片。

工業主導作用不強。2022年第二產業對GDP的貢獻為35.9%,比2020年高25.7個百分點,比2021年高10.4個百分點,全部工業增加值在全省14個市州位居第8位,增速12.8%居全省第二位,工業經濟逐步回升,但與“十四五”工業發展目標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反映工業經濟發展“晴雨表”的工業用電量一直徘徊在18億千瓦時左右。2023年,煤、電等重點行業不景氣,工業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受部分煤礦搬面停產、外煤進口增加、價格下跌等因素影響,煤炭行業“量價齊跌”;受新能源電量滿發、電價降低影響,火電企業進入調峰狀態,上網交易電量減少,產值下滑,發揮重要支撐作用的煤、電行業穩增長壓力大。新入規企業少且規模小,拉動作用不足。工業經濟提升一產、拉動三產、吸納就業、帶動城鎮化進程的作用仍然相對較弱。

(四)消費拉動效應欠佳

分城鄉來看,平涼市農村消費市場的發展速度遠遠落后于城市。2018-2020年,城鎮消費品零售額略有上漲,但農村消費市場的發展仍然比較緩慢。2018-2022年平涼市農村消費品零售額占比下降幅度較大,而農村人口比例下降幅度較小。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平涼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0.59億元,其中,城鎮消費品零售額98.80億元,農村消費品零售額11.79億元,占總人口53.21%的農村,消費總額僅為城鎮的11.93%?;旧铑惿唐蜂N售持續增長,餐飲消費、旅游消費等線下接觸型服務型消費穩定恢復,但服務型行業恢復速度低于預期,汽車、家具、建筑裝潢、家電等改善型消費依然不振,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

三、2024年平涼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對策建議

當前,全省各地都在全力以赴拼經濟、促發展,競相發展的氛圍十分濃厚,都保持了強勁的增長勢頭。平涼市要抓住政策利好集聚,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在搶抓機遇中做好轉化落實。

(一)推動轉型升級,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1.聚焦延鏈補鏈強鏈,加快工業優化升級

緊扣“三新一高”發展要求,加快構建現代工業產業體系。按照“煤頭化尾、農頭工尾、糧頭食尾、畜頭肉尾”全鏈條發展要求,著力實施強工業行動,發揮資源優勢加快延鏈補鏈強鏈,增強傳統產業“底盤”作用,提升新興產業“增量”作用,工業要回穩攀高,盡釋潛力,不斷增強產業對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支持60萬噸甲醇穩定生產、20萬噸聚丙烯達產達標,加快聚丙烯高值化產業園建設,推動煤化工產品提質擴量,力爭全產業鏈實現產值255億元。加快培育新興領域產業。當前,平涼在新能源項目、淀粉糖、淀粉基材料、光學電子及智能家居家電等領域具有發展潛力,努力掌握更多關鍵核心技術,提升產業競爭力,瞄準技術發展前沿,加強前瞻性基礎研究,搶占新興產業發展的制高點。

2.深入推進鄉村振興,發展特色優勢產業

堅持以工業化思路發展農業,優化調整種植養殖結構,推動特色產業高效發展。以現代生態循環農業整市建設試點和農業精品培育示范區建設為牽引,深入實施“萬千百十”養牛工程,扎實開展蘋果產業“十大轉型提質”行動,加快優然牧業萬頭全群奶牛養殖示范園區和涇河川萬畝現代農業產業園等項目建設,抓好秋糧生產和蘋果產銷,推進“三品一標”體系建設,促進牛、果、菜、薯、藥等特色優勢產業優化升級。

3.加快建設現代服務業,打造發展主引擎

促進現代服務業擴大規模、拓展空間、優質高效發展。聚焦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實施生產性服務業十年倍增計劃,優先發展科技服務業、信息技術服務業,提質發展現代物流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金融業,培育發展節能環保服務業、人力資源服務業,推進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目的,推動生活性服務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大力發展文化旅游和社區生活服務,積極促進商貿流通、健康養老等民生服務業發展,全面提升生活性服務業質量和效益。另外,還要推進零售批發、物流、餐飲住宿等傳統服務業清潔化、綠色化發展,培育認定一批現代綠色服務業集聚區,推動產業結構向低碳轉變、向綠色邁進。

(二)擴大有效供給,全力攻堅重大項目建設

1.招商引資提質增效

要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深入實施“項目攻堅突破年”活動,持續引大引強,前期項目抓跟進、落地項目抓開工、在建項目抓進度,全力加快招商引資成果轉化,盡快形成新的投資增量,以項目建設新成效推動經濟大發展。堅持把“抓項目、促投資”作為穩定經濟的關鍵抓手和第一支撐,聚焦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建立完善“以商引商、以企引企”的招商機制,力爭在重大項目和“小而美”項目上取得新突破。

2.優化項目推進體系

落實項目工作“4+2”管理機制,以大項目支撐大發展。建立完善專班專責專策服務推動,打通項目審批、規劃、用地、資金等梗阻制約,深化“引大引強引頭部”行動,堅持簽約與落地兩手齊抓,前期謀劃、中期盯引、后期落地全流程閉環管理,做實產業鏈、節會招商等工作,積極策劃籌辦外出招商引資和文旅推介活動,招引一批支撐帶動作用強的“鏈主”企業、“鏈上”項目、標志性項目落地平涼。

3.強化要素供給保障

暢通項目建設“快速通道”和解決問題“綠色通道”,強化能源、技術、人才、土地等要素供給,拓寬融資渠道,引導金融機構加大中小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領域的信貸投放,降低融資成本,為企業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

(三)深挖消費潛力,擴容提質激活力

1.創新消費場景

打造能逛、能玩、能買于一體的消費新場景,把文商旅體娛融為一體,在滿足消費者購物的同時,將“多元的消費業態”和“豐富的消費場景”作為吸引消費者的手段,發展體驗式消費。廣泛開展各類促銷活動,繼續發放電子消費券,推動餐飲、娛樂等行業消費快速增長,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升溫,大力發展“夜間經濟”“假日經濟”。

2.擴大文旅消費

學習借鑒其他地方先進經驗,搶抓暑期消費旺季、國慶假期等客流高峰,發揮避暑旅游優選地的品牌效應,推出一批精品旅游線路。大力培育康養公寓、特色民宿、房車營地等消費新業態,加快發展鄉村旅游,積極推動涇川溫泉小鎮、海寨溝旅游度假區、崆峒山游客中心等重點項目建設,做好“環西部火車游·崆峒號”旅游專列運行,高端策劃開展系列文旅宣傳推介活動,吸引更多外來消費人群。

3.激活農村消費

深入推進縣域商業建設活動,建設改造鄉鎮商貿中心,鼓勵大型流通企業和電子商務平臺向農村延伸網絡,完善農產品產地倉儲保鮮冷鏈設施,實施“數商興農”“快遞進村”和“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等工程,暢通農產品和消費品雙向流通渠道。

猜你喜歡
平涼市增加值服務業
中國2012年至2021年十年間工業增加值的增長情況
中國服務業開新局
一季度國民經濟開局總體平穩
平涼市出臺生態護林員管理實施辦法(試行)
今年第一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服務業:從一二三到三二一
平涼市國家投資項目評審中心
平涼市水資源優化配置方案研究
四月份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9%
平涼市2012年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監測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