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業育苗及病蟲害防治技術研究

2024-04-25 19:38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林業和草原局中梁林業工作站王麗云
河北農機 2024年1期
關鍵詞:苗木林業病蟲害

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林業和草原局中梁林業工作站 王麗云

前言

林業育苗是林業生產的基礎,而病蟲害防治則是保證林業育苗質量的關鍵。隨著科技的發展,林業育苗及病蟲害防治技術也在不斷進步,因此如何有效地防治病蟲害成為關注焦點,這就需要林業技術人員積極借鑒前沿的技術理念和方法,在綜合分析林業發展實際情況的基礎上,采取最為適宜的育苗及病蟲害防治技術,以期為我國的林業生產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

1 林業工程建設價值

林業產業在民生經濟發展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使人們的生活品質更高,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實現了生態與經濟平衡發展,為此,我們應充分認識到林業工程建設的核心價值,為促進生態系統的良好發展創造有利的條件。以下是對林業工程建設價值的總結。首先,對于生態環境保護具有重要意義。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態系統之一,在維持地球生態平衡、凈化空氣、調節氣候、保持水源和土壤穩定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林業工程建設,可以加強森林資源的保護和管理,提高森林覆蓋率,增加森林蓄積量,從而有效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人類提供更加宜居的生活環境。其次,對于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林業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涵蓋了木材生產、林產品加工、森林旅游等多個領域。高質高效的林業工程建設,有助于提高森林資源的開發利用效率,促進林業產業的升級和轉型,為國家經濟增長提供強大動力。同時,該工程的建設還可以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如木材加工、家具制造、園林景觀等,形成產業鏈,促進就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再次,對于社會進步具有重要作用。林業工程建設使人們的生態文明意識明顯提升,幫助人們形成了尊重自然、保護環境的良好習慣。通過積極開展林業科普教育、森林公園建設等活動,能夠讓更多的人了解森林的重要性,進而增強人們參與林業工程建設的積極性。此外,林業工程建設還可以促進地區間的經濟文化交流,推動旅游業的發展,提高地區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因此,在推進林業工程建設的過程中,必須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原則,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確保林業工程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相統一,為構建美麗中國、實現綠色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2 林業育苗技術及培育方法

2.1 育苗技術

2.1.1 種子處理技術

種子處理是林業育苗的第一步,其目的是提高種子的發芽率和幼苗的生長速度。目前常用的種子處理方法有:消毒處理、浸種處理和萌發處理。消毒處理可以有效地殺滅種子表面的病菌和蟲卵,浸種處理可以促進種子的吸水和發芽,而萌發處理則可以提高苗木的生長勢。

2.1.2 培養基配方和制備技術

培養基是苗木生長的基礎,其配方和制備技術對苗木的生長和發育起著重要的作用。合理的培養基配方可以提供苗木所需的養分和水分,促進其根系的發育和營養吸收。制備技術包括培養基的消毒、pH 值的調節和培養基的灌裝等,這些步驟都需要嚴格控制以確保培養基的質量和穩定性[1]。

2.1.3 播種技術

播種技術是影響苗木生長速度和質量的關鍵因素。目前常用的播種方法有:直播、層播和點播。其中,直播是將種子直接撒在育苗地上,適用于大面積的育苗;層播是將種子分層撒在育苗地上,適用于小面積的育苗;點播是將種子按照一定的間距撒在育苗地上,適用于需要控制苗木密度的育苗。

2.1.4 溫度和濕度控制技術

在林業苗木的生長階段,溫度和濕度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依據苗木生長條件需求,合理地控制這兩個因素,可以促進苗木的生長和發育。我們都知道,不同樹種對溫度和濕度的要求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據具體的樹種選擇適宜的溫度和濕度條件。通常情況下,溫度應保持在適宜的范圍內,濕度應保持在較高的水平,以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

2.1.5 管理技術

林業育苗工作完成后,加強后期管理十分必要,管理技術主要包括灌溉、施肥、除草和病蟲害防治等方面。其中,灌溉和施肥能夠提供給苗木生長所需的養分和水分,所以這是保證苗木生長的重要措施;及時進行除草,可以防止雜草與苗木競爭養分和水分;而病蟲害防治則要充分做好預防工作,一旦苗木的生長受到病蟲害的威脅,就要采取合理的技術措施,以保證苗木的健康生長。

2.2 林業育苗方法

2.2.1 溫室育苗技術

利用溫室栽培技術,能縮短育苗期,加快苗木的生長發育,保證苗木的產量。在溫室中應采用噴灌裝置,以利于對溫室內的濕度進行調控。例如,采用容器育苗的方式,將土壤滅菌,并配上適當的肥料,配制成苗基質。不同的苗木品種,其養分土的配比是不一樣的,這樣就能根據市場需求及生產進度,選用適宜的苗木。溫室栽培可在三月初、九月中春秋兩季進行。在播種之前要澆水、滅菌、發芽,在大約75%的種子裂開時播種。然后再用0.5cm~1.5cm 的細土包埋3 顆,然后用水將苗床澆透。在育苗期間,大棚內的溫度要保持28℃~2℃,當外界溫度上升時,要加強通風,如果室外的溫度高于35℃,則要做好棚頂的遮陰。在秧苗生長的過程中,要注意控制水分,防止立枯病的發生,通常澆水頻次為每日1 次澆水。

2.2.2 苗床育苗

苗床育苗主要有兩種方法,一種是高床苗,一種是矮苗。高床苗適宜于對水分敏感的針葉林和闊葉林,而矮床苗適宜于對水分需求不大的樹木。就高畦育苗而言,在栽植前必須平整好土地,床底寬×高為30cm×15cm,床面長×寬為150cm×24cm。在苗床邊修整一條寬×深×高為30cm×10cm×5cm 的溝渠,再進行施肥和播種,播后覆蓋0.5cm 的土壤。出苗后2 天澆一次水,苗期4 天澆一次水。

2.2.3 田間育苗

育苗田應以60cm 以上的土層為宜,同時保證土壤疏松、透氣、排水良好。在播種前進行30cm 以上的深翻,這樣不但可以有效地清除田間的雜草,而且在干燥的同時,也可以殺死地面上的病蟲害。在整地施肥時,施用有機肥、NPK 復合肥料。通常在播種之前,使用氧化樂粉進行殺菌,用量為每畝2 公斤。在播種之前,應先將種子浸種,并進行殺菌處理。對于休眠期較短的樹種(如杉木),則可在播種前將其放入冷水中浸22~26小時,而紅松等休眠較長的種子可摻入濕沙中,通常采用秋播的方法。出苗后要及時間苗補苗,同時要注意田間的松土、除草和肥水管理[2]。

3 林業病蟲害的發生原因

3.1 生物因素

森林病蟲害的發生與生物因子密切相關,其中包括病原微生物、蟲螨等。病原微生物主要有真菌、細菌和病毒等,而這些微生物具有傳染性、致病性和變化性,極易在樹木間擴散,造成疾病的爆發與擴散。害蟲如昆蟲、螨類等,其繁殖力強,適應力強,可快速入侵樹木,對林木造成危害。

3.2 環境因素

非生物因子在森林病蟲害的發生、發展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包括氣候條件、土壤條件、植被類型等。其中,氣象因素對溫度、濕度、降雨量等環境因子的變化有重要影響。土壤環境是樹木生長發育的關鍵因素,不同土壤中營養成分及物理、化學特性存在顯著差異,這會影響樹木的生長發育和抗逆性。因為不同的植物種類對病蟲害的發生也有明顯的影響,如樹種單一、林分結構不合理等,較易造成病蟲害的暴發與傳播。

3.3 人類活動

森林病蟲害的發生與人類活動密切相關,其中包括造林方法、林木管理和林木采伐等。不同的造林方法對樹木的生長環境有很大的影響,如過分密植和單種栽培,極易造成病蟲害。由于缺乏對樹木的觀察和防治措施的疏忽,也極易引起植物病害。采伐作業中,伐樁處理不當,疫區木材流通等環節極易導致病蟲害蔓延。

4 林業病蟲害防治技術

4.1 生物防治技術

該技術原理是利用天敵和病原微生物等生物資源來控制森林病蟲害,是一種綠色、安全、持久的綠色防控方法,主要有天敵釋放、病原微生物制劑、植物源農藥等。例如,放養瓢蟲和蜈蚣等捕食性昆蟲,可以有效地控制有害生物,如蚜蟲;應用病原微生物藥劑對馬尾松毛蟲和其他有害生物進行噴霧防治;利用尼古丁和除蟲菊酯等植物源農藥,可有效控制松墨天牛等蟲害。

4.2 物理防治技術

物理防治是指利用物理因子對森林疾病的作用,如光誘殺、震源誘殺、阻隔誘殺等。試驗結果表明,該防治方法簡單、無污染,且不易產生抗藥性,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森林病蟲害控制方法。例如,采用燈光誘殺,在室內設置黃板燈、藍光燈等裝置,引誘害蟲往光源處撲殺;采用聲源誘殺技術,采用振動設備,將害蟲震倒在地而死;采用阻斷性誘捕法,在林木中設置障礙,阻斷有害生物向林木內部擴散,實現對林木的控制。

4.3 化學防治技術

該防治方法是以化學農藥為主,具有見效快、效果好等優點,但同時也會引起環境污染,甚至產生抗藥性。因此,在使用化學農藥時,一定要注意劑量和劑量,防止亂用。如使用樂果和氯氰菊酯等殺蟲劑,對松毛蟲等有害生物進行噴霧防治;以敵敵畏和馬拉硫磷為主要藥劑,對松材線蟲病進行控制;采用溴甲烷和硫酰氟熏蒸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殺滅害蟲。

4.4 采取綜合治理措施

綜合防治技術就是在森林病蟲害控制中,根據生物防治的需要,對其進行合理地選擇,綜合運用生物、物理和化學等手段。利用多手段協同增效,降低抗藥性,是提升森林害蟲控制效率的重要手段。在生產實踐中,要結合林木病蟲害的發生特征、林木生長狀況和生態環境等,將多種防控措施有機結合起來,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防治系統。如對病蟲害較重的林區,可采取生防措施,以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在此基礎上,輔以物理控制措施,以鞏固控制效果;并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適時應用化學殺蟲劑,以保證林業的安全[3]。

5 林業培育及病蟲害防治工作的優化策略

5.1 加強新型技術的推廣

隨著林業的快速發展,積極引入、運用和推廣新型技術,可以有效地提高森林病蟲害的控制水平,減少森林病蟲害出現后的損失。這就要求有關部門及專業機構,充分發揮自己的職能作用,加大研究力度,最大限度地減少病蟲害對林業造成的損失。此外,林業部門的工作人員要確保育苗工作以及病蟲害防治工作高質量和高效率進行,采取多渠道宣傳的方式,以及制定符合實際的苗木培育和防治戰略,使苗木的生長環境得到最好的改善。

5.2 規范防治病蟲害的技術規程

(1)以防為主,綜合治理:即采取合理的林分結構,采取科學的造林方法,以及科學的育苗措施,增強林分的自我調控能力,防止病蟲害的發生。(2)因地制宜,科學用藥:針對各地區的氣候、土壤、植被等特點,選用合適的藥劑,以適應當地的苗木生長需求。在選擇藥物時,應以安全、高效、經濟為原則,盡量避免使用高毒高殘留的藥品,從而有效降低其對生態和人類健康的危害。(3)加強監測,科學使用農藥:建立完善林業病蟲害監測系統,對林區主要林業害蟲的發生狀況進行全面的調查與監測,全面了解其危害的發展及危害等級。同時,要根據患者的病情變化,制定科學、合理的用藥計劃,對用藥的劑量及頻率進行嚴格地控制,防止濫用、亂用。(4)加強生態環境的保護,推動可持續發展:在開展林業病蟲害防治技術時,要充分考慮到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林業的可持續發展,要遵守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做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

6 結語

總之,林業育苗及病蟲害防治技術是保證林業生產的重要手段。隨著科技領域的不斷進步與發展,這些技術也在不斷進步,為我國的林業生產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但是,任何技術都不是萬能的,我們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各種技術,以達到最好的效果。

猜你喜歡
苗木林業病蟲害
歡迎訂閱《林業科學研究》
春季葡萄苗病蟲害咋樣防治
夏季玉米主要病蟲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蟲害
苗木供求信息
land produces
最新苗木行情
最新苗木行情
林業有害生物的防治
最新苗木價格行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