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農業種植技術有效降低農藥殘留提高農產品安全質量探究與討論

2024-04-25 19:38青海省西寧市大通縣青山鄉人民政府何晴
河北農機 2024年1期
關鍵詞:害蟲作物農藥

青海省西寧市大通縣青山鄉人民政府 何晴

農產品的安全種植是保障食品質量與安全的必要前提,農產品的安全質量問題關系著廣大消費者的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同時也對現代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存在關鍵性影響,始終是全社會關注的焦點。近年來,國家不斷健全農產品安全質量法規制度,完善市場監管體系,創新監測技術,對于農產品農藥殘留的把控越來越嚴格。國內農產品農藥殘留情況不斷好轉,但仍有不容忽視的風險隱患。農業生產者可在種植階段,通過引入新型種植技術來減少農藥殘留,提高農產品的品質?,F圍繞新型農業種植技術在控制農藥殘留中的應用情況展開研究。

1 農藥殘留對農產品安全質量的主要影響

1.1 安全方面的影響

過量的農藥殘留會增加食用者出現急性中毒或者慢性中毒的風險。消費者若長時間食用農藥殘留量過多的農產品,其機體免疫力將隨之降低,慢性病癥發生率升高,還面臨著致突變、致畸性、致癌的潛在危害。農藥殘留對于嬰幼兒、孕婦等特定人群的身體健康的威脅更為嚴重。農藥殘留超標的食品安全問題還會打擊消費者對于農產品的信任,給農業、食品產業造成長期的負面影響。

1.2 質量方面的影響

農藥可能會造成農作物的礦物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流失,降低農產品品質與營養價值。農藥殘留問題還會導致農產品的外觀與口感變差,削弱消費者群體的購買欲望,削弱農產品在農業市場中的競爭力。

1.3 環境方面的影響

農藥殘留還會給自然環境帶來不容忽視的影響。農戶噴灑農藥后,部分農藥會滲入土壤,其中的有害物質被種植物吸收后,可能會借助食物鏈進行積累與傳遞,以此給生態系統帶去沖擊[1]。農藥隨著灌溉水、雨水進入附近水體后,將會污染水質,尤其是氨基甲酸酯以及有機磷類農藥。除草劑、殺蟲劑等農藥殘留會給水中的藻類、魚等生物種群帶來毒害,還會引發水體富營養化的問題。

2 農藥殘留超標原因分析

2.1 過度依賴化學農藥

部分農戶在種植農產品時,未有效落實田間管理工作,缺少對綠色防控技術的應用,導致病蟲害問題頻發,只能通過使用化學農藥來消除病害,農藥殘留超標的概率隨之提高。

2.2 不科學用藥

有的農戶在使用農藥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超范圍、超劑量、超濃度使用的情況。如配制農藥時,未利用精準的計量器材,隨意增加藥量。防治病蟲害時,未按照使用要求把控打藥次數,或者按照園林植物、大田作物的農藥使用濃度來為蔬菜噴灑農藥;噴霧器噴頭存在滴漏情況,霧化效果不佳。還有的農戶在同一生產季節對同一種藥劑進行反復使用,致使害蟲、病菌產生耐藥性,后續只能加大用藥量。

3 新型農業種植技術在降低農藥殘留,提高農產品安全質量水平中的應用

3.1 合理選取化學農藥

若田間病蟲害形成流行趨勢以及發展到較為嚴重的程度,農戶應及時實施應急處理措施,通過化學農藥來把控病蟲害。如果農戶需要防治的病蟲害有數種不同類型的農藥可供選擇時,應對處于選擇范圍內的農藥進行分析對比,篩選出防治效果較好,對于生態環境的影響較小,對于人畜的毒性較低的農藥品種,以此保障種植效益與作物安全。識別農藥是否屬于低殘留、低毒品種時,可查看包裝袋是否標注微毒、低毒字樣。擬除蟲菊酯類農藥屬于中毒、低毒型農藥,用量相對較低,進入環境后可保持較快的消解速度,其在蔬菜作物中的消解半衰期在2d 左右。幾丁質合成抑制劑類農藥屬于低毒型農藥,用量大多低于75hm/m2,可兼治蟲螨,有較長的殘效期[2]。選擇農藥時還應注重對癥下藥,通過殺菌劑來對病害進行防治,利用殺蟲劑對蟲害加以防治。

3.2 規范使用化學農藥

其一,合理把控用藥時機??蛇x取病蟲最為薄弱的環節施加農藥。比如在三齡前防治蟲害,此階段蟲子還比較小、抗藥力相對較差,進食量不大,分布位置較為集中。把握最佳防治時機,可通過較少的用藥量產生最佳防治效果。針對病害,則應在發現中心植株后,立刻啟動防治工作。

其二,科學控制用藥時間,在環境溫度處于20℃至30℃之間時施加農藥。若溫度過低,農藥擴散速度減慢,難以充分發揮藥效;溫度過高時,藥液以較快的速度蒸發,藥效可能被過早地分解失效。

其三,實現精準施藥??赏ㄟ^合適的智能噴霧機械來獲得細致、均勻的施藥效果,其能夠結合病蟲害風險等級以及作物生長狀態,智能調節噴灑劑量與位置,提高農藥的利用率,縮減殘留量。對于水劑、可濕性粉劑、乳劑可采用噴霧的施藥方法;對于顆粒劑,則選擇深層施藥或者撒施的方法;對于粉劑,主要運用撒毒土的使用方法。面對危害作物上部葉片的害蟲,應選取噴霧施藥;面對危害作物基部或者鉆蛀性害蟲,應選取潑澆或者撒毒土法。

其四,合理混用、輪換農藥。針對病蟲害存在的抗藥性問題,可對屬于不同品種,但使用性能較為接近的農藥輪換使用,以此強化防治成效。

其五,重視農藥安全間隔期。農藥安全間隔期是最后一次施加農藥距離收獲農產品的時間,通過對安全間隔期的把控,有助于確保農產品的實際農藥殘留數量不超出國家允許的標準,避免出現監測數據大于最大殘留限量的情況[3]。農戶必須確保收獲期與噴藥間隔的時間超過安全間隔期,避免在安全間隔期以內采收農作物。不同類型的農藥的有效成分的代謝、分解速度存在差異,即使是同一種農藥被施用到不同季節或者不同生長趨勢的農作物上,對應的安全間隔期也可能出現差別。

3.3 采用綠色栽培技術

借助綠色栽培技術種植無公害蔬果,可增強作物的抗病蟲害能力,從而實現對農藥用量與殘留量的有效控制。

其一,選取抗病蟲品種。選取抗病蟲、優質高產的良種,對雜種優勢進行利用??衫枚嗑`、高錳酸鉀等藥劑或者溫燙水來浸泡所用種子,實現對種子的消毒處理。育苗移栽時,注重對更夫病菌、粉虱、蚜蟲等的防控??赏ㄟ^育苗營養土或者施加高效低毒農藥的床土來培育壯苗,精準把控苗床環境溫濕度。移栽前一周完成煉苗,增強秧苗抗性。

其二,合理密植。種植作物時,應重點把控種植密度,如果設置的密度過大,作物植株進入生長中后期時枝葉將會互相遮擋,使田間環境產生郁閉問題,使局部區域產成過大的空氣濕度,霜霉病、白粉病、灰霉病、葉霉病等高濕型病害的發生率將隨之升高[4]。開展輪作倒茬作業,對寄主蔬菜進行更換,可促使害蟲與病菌無法對新的寄主進行適應,從而規避病蟲害風險,減少農藥用量。

其三,加強田間管理。有效疏松土壤可使農藥快速分散與降解,使害蟲等微生物的生長環境發生變化,增強農藥在土壤表層的光解效果,以此減少農藥殘留。及時將田間的殘葉、病株清除,落實中耕除草作業,避免病蟲蔓延。在灌溉環節可運用滴灌、地下滴灌、噴灌等高效節水灌溉技術。還可使用以網絡通信技術、控制器以及傳感器為基礎的智能灌溉系統,通過對降雨量、氣溫、土壤濕度等環境參數的自動感知,依托智能算法,自動調節灌溉時間與灌溉量。在施肥環節,選取腐熟的堆肥、廄肥等有機肥料以及礦質類肥料。在采收環節,應及時清理廢棄的地膜以及田間秸稈,并實施集中化處理。

3.4 運用物理防治技術

以物理防治技術來替代化學農藥,結合害蟲的具體生活習性,利用簡單的人工或者器械實施捕殺,也可利用保護物來阻攔害蟲,以最大程度把控農藥殘留。

其一,光源誘殺。對夜行類昆蟲具有的趨光習性進行利用,通過太陽能燈、雙波燈、變頻燈、節能燈、高壓汞燈、黑光燈、日光燈等燈源來捕捉昆蟲。該方法操作簡單、成本較低、不會造成污染,但存在無差別誘捕無害昆蟲的問題。

其二,餌料與作物誘殺。對害蟲普遍具有的取食習性加以利用,借助食物餌料來誘殺害蟲,可制作糖醋誘殺液,實現對梨小食心蟲、小地老虎、斜紋夜蛾、卷葉蛾等害蟲的捕殺?;蛘邔⒉ぬ}皮、香蕉皮等攪拌成糊狀,再拌入敵百蟲,殺除果蠅。還可根據害蟲對于特定作物的取食偏好對其展開集中誘殺,比如將蓖麻種植到玉米地中,殺除金龜子,將玉米種植到棉花地,殺除棉鈴蟲。

其三,顏色誘殺。針對蔬菜大棚等具有一定封閉性的環境,可通過黃藍板來防治薊馬、蚜蟲、白粉虱、潛葉蠅等蟲害。該誘捕器的誘殺效果較為顯著、使用便捷、污染較少。不少昆蟲都有趨綠色與黃色的特性,僅需幾日時間就可吸引上千只害蟲。不僅能夠滿足減少農藥殘留的需求,還能夠降低蟲害防治成本。黃藍板能夠提供60d 左右的使用周期,并可供反復使用。

其四,阻隔分離與驅趕。利用樹干刷白或者涂膠、果樹套袋、架設防蟲網等方法可以將害蟲與作物有效隔絕。還可利用蚜蟲等害蟲對于銀灰色的負趨向性,通過覆蓋或者懸掛銀灰色薄膜、防蟲網來驅趕昆蟲。

其五,新技術。利用放射能可使煙草甲、雜擬谷盜、黑皮蠹、谷象、米象等害蟲在較短時間內死亡,或者使其生殖能力遭到破壞。紅外線可通過內部加熱的方式殺死倉蟲。通過微波與高頻電流發射裝置可殺除地下害蟲,防治貯糧害蟲。使用小功率的激光器能夠在較短時間內殺死紅蜘蛛、桃蚜、白粉虱。

3.5 引入生物防治技術

其一,生物農藥。生物酶屬于生物催化劑,其能夠減少作物的農藥殘留,并使農藥殘留物以較快的速度分解,使農作物有更高的品質。還可以提高作物的免疫力,使其更好地對旱澇等多種極端天氣進行有效適應。結合實際應用效果可知,生物酶可使作物成熟期提前到來,提升果蔬類作物的甜度,改善口感,延長儲存時間。將生物酶類肥料施入到土壤,可使土壤形成更多的團粒結構,形成更大的代換容量,改善土壤的微生物活性與緩沖性能。

早期防治病蟲害時,可通過來自自然界中的生物農藥完成防治任務,其優勢體現在低殘留、無毒性、低毒性等方面??蛇x取寡雄腐霉、木霉菌等微生物類制劑,實現對大部分真菌性病害的治療與預防,如辣椒疫病、瓜類枯萎病。以滴灌的方式實施灌根操作,可防治真菌性、土傳性病害;噴施到葉面處,可對葉部真菌病害進行預防。也可選取農用鏈霉素、多抗霉素、寧南霉素等微生物生成的代謝物類制劑,防治角斑病、霜霉病、病毒病。利用桉油精、苦參堿等植物提取物類制劑,可高效預防粉虱、蚜蟲等害蟲對作物的侵襲。

其二,天敵昆蟲。遵循以蟲治蟲的原則,利用粉虱、蚜蟲等害蟲的天敵昆蟲來實現防治目標。防治蚜蟲時可選取異色瓢蟲與七星瓢蟲,按照1:40 的科學益害比,直接將瓢蟲的蟲卵懸掛到作物植株上。等待1 至2d,蟲卵能夠將幼蟲孵化出來。成蟲與幼蟲都能夠實現對蚜蟲的捕食。利用捕食螨可捕殺葉螨,如巴氏鈍綏螨等??蓪曫B介質與捕食螨置于小型袋子中,將其直接撒到作物葉片上,或者將袋子打開,并置于葉螨分布較為集中的區域。防控粉虱時,可選取麗蚜小蜂,該昆蟲具有一定的寄生性,可以在粉虱幼蟲中產卵,蟲卵生長為成蟲后將從粉虱體內飛出,使粉虱死亡??蓪Ⅺ愌列》浞淇☉覓斓椒凼刑?,僅需10d,麗蚜小蜂就可以羽化成蟲,利用粉虱體液來發育成長、防治蔥薊馬、西花薊馬等薊馬類害蟲時,也可采用天敵防治技術。釋放小花蝽類昆蟲時,按照500 頭/畝的標準,間隔7 至10d釋放一批,連續進行2 至4 批的釋放。也可將劍毛帕厲螨釋放到作物根部,把胡瓜新小綏螨或者巴氏新小綏螨置于葉部,按照100 至200 頭/m2的標準釋放,間隔2 周釋放1 次,連續進行2 至3 次[5]。

農戶在運用生物防治方法時,需要咨詢專業植保人員,了解防治事項,掌握防治物種的適宜環境、寄主選擇、寄主種類以及繁殖方式等信息,綜合考慮季節、氣候、昆蟲習性等因素,選取合適的運用時機。同時,還應做好生物安全評估工作,避免引入對生態環境有負面影響的物種。

4 結論

我國雖然在農藥殘留把控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突破,農產品農藥殘留量監測合格率相較過去有較大幅度的提升,但是由于夏季種植以及反季節栽培過程中的病蟲害發生率較高,農藥用量較大,仍舊存在農藥超標的風險。因此,農戶應樹立綠色種植理念,引入新型種植技術,合理選取并規范運用低殘留、低毒性的化學農藥;依托綠色栽培模式,減輕病蟲害對于農作物的影響,從而縮減農藥施加量;利用新型物理以及生物防治技術替代農藥,減輕病蟲害防治工作給種植環境的負面影響,促進農作物的品質穩定提升。

猜你喜歡
害蟲作物農藥
無人機噴灑農藥 農藥混配順序
未來三年將淘汰十種高毒農藥
蝸牛一覺能睡多久?
農藥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來越多了
作物遭受霜凍該如何補救
四種作物 北方種植有前景
冬季果樹常見蛀干害蟲的防治
內生微生物和其在作物管理中的潛在應用
農藥二次稀釋 防治一步到位
棗樹害蟲的無公害防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