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蜜蜂放毒汁會付出生命代價

2024-04-25 09:32何騰江
少男少女·小作家 2024年4期
關鍵詞:毒針巢里工蜂

2023年,《少男少女》雜志社與嶺南本土兒童文學作家何騰江老師共同開設的《探索·鳥趣》欄目深受好評,在小讀者中引起熱烈反響,大家紛紛來信表示從中學到了許多鳥類知識,還學會了主動觀察身邊的各種鳥兒。因此,為滿足小讀者們對大自然的探索欲,提高觀察生活的能力,2024年本刊繼續邀請何騰江老師開設《探索·蟲趣》專欄,從2024年第1期開始,陸續推出12期以觀“蟲”為主題的美文。

在《探索·蟲趣》專欄,何騰江老師將聯合西南大學昆蟲學碩士、自然攝影師吳可量老師,以圖文并茂的形式,為小讀者描繪蟬、螳螂、蝴蝶等12種蟲子的形態特征、生活習性、生長狀態以及它們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等等,在輕松詼諧的文字和精美奇妙的微距攝影中,帶領少年兒童親近自然、開闊眼界,感受文學之美、自然之美和生命之美。

蜜蜂在花叢中采蜜的樣子,仿佛一個在土地里刨土的孩子,專心致志,目光全匯聚在花叢里,以致被一只蟹蛛偷襲了,才反應過來……

此時,一切都遲了。

外出采蜜的蜜蜂,多是工蜂。巢里的女王并沒有發號施令,這些工蜂卻沒日沒夜地采蜜。工蜂不休不歇地從早忙到晚,在花叢間采呀采,完全是自動的努力。

蜜蜂社會并不像螞蟻社會那樣有奴隸性質,更沒有互相殘殺的現象。雖然它們也是一個以母性為中心的氏族社會,但顯然很公平。每個成員各司其職,默默奉獻,為蜜蜂的種族付出,毫無怨言。

有趣的是,在蜜蜂社會里,有一種懶漢,那就是雄蜂。一到夏天,雄蜂也會飛到巢外,但是它并不采蜜,頗有一種“游手好閑”的感覺。而密密麻麻的蜂團里,總有一只最大的蜂,它就是蜂王,是這個巢的最高領導者。事實上,這只蜂王似乎誰也不領導,它只是一架產卵機器,巢里的蜂,全是蜂王的子女。

這么一個龐大的組織,全靠一群勤勤勉勉的工蜂里里外外打理著。一開始,可能有人會誤認為工蜂也有雄性的,其實不是。這些工蜂,是生殖器退化了的雌蜂,于是就負責干活了。

工蜂似乎沒有一刻是閑著的,有的外出采蜜,有的到河邊運水,有的留在巢內,將同伴帶回來的花粉掃落到巢里,還有的站崗,守護著蜂巢,要是有什么外敵入侵,必將殊死保家衛巢。

少時在靈界村,偶爾會遇見蜂巢。我們在山坡上摘山稔,又或者拾柴,時不時就會遇見那些搭在隱秘的灌木叢中的蜂巢,必定會避而遠之。

也有的蜂巢筑在地下,那里是一個洞。這時候,父親就會拿來一個蜂箱,上面涂滿蔗糖,誘惑蜂王出來,帶著蜂團往蜂箱里住。這個過程非常不容易,要是成功了,父親就會將蜂箱放在自行車的后架上,小心翼翼地將蜂箱往家里運,然后掛在茅屋的屋檐下……我們則迅速挖開地洞,往往會發現那個巢房簡直就是一件完美的藝術品。

隨著挖掘工作的漸次深入,我們發現巢房里藏著一間又一間小房,每間小房都排列得井井有條,而且每間小房都是六邊形的。

此時,仍有幾只工蜂留在巢內,它們在嗡嗡地叫,仿佛在抗議我們挖了它的巢。小房里的蜂蜜金黃金黃的,慢慢往外淌。我已經聞到了蜂蜜的香味了。

“千萬不要在蜜蜂的面前偷食蜂蜜,它會咬你的嘴巴?!辈恢朗歉赣H嚇唬我,還是真有其事。只見父親將手往洞里伸,一下子就將整個巢房捧了起來,放在一只木桶里,再小心翼翼地將蜂蜜一點一滴地裝到瓶子里,成為我們一家人最好的營養品。

巢房的蜂蜜清理干凈后,我們仍然舍不得丟棄,而是將它曬干,放在堂屋,當成藝術品。

“蜜蜂的巢,是用什么材料搭建的呢?”突然有一天,我來了興趣。

“你先認真觀察?!备赣H并不急著告訴我答案。

“從花叢中采來的材料吧?”我有點想當然了。

“巢房的蠟性物質,其實是蜜蜂從自己腹面的蠟鏡上分泌出來的?!备赣H循循善誘。

依著少年時的記憶,我翻看科普書,才漸漸知道,蜂房是由工蜂造出來的。它們先是吃了很多的蜜,然后集聚在巢的天花板上。經過十幾二十個小時的分泌,這些分泌液就在空氣中凝成薄片。工蜂嘴銜薄片,連同酸性的唾液,凝練成一種軟膏似的物質,這便是建設巢房的材料。

仍然記得,父親帶回來的蜂箱,被掛在了屋檐下。剛開始,這些蜜蜂還安心在箱里待著,偶見工蜂外出采蜜。我甚至有點幻想著,過不了多久,蜂箱里又有蜂蜜喝了。

可是,突然有一天,我們發現蜂箱空了,密密麻麻的蜜蜂不見所蹤。

“那是蜂王帶著它們跑了?!备赣H似乎也有點失望,幽幽地說。

父親好像又有點不甘心,沒多久,又上山尋找蜂巢。未果,倒是捉回了兩只蜜蜂,裝在瓶子里,嗡嗡地叫著。

“來,做試驗?!备赣H忽地來了興致。

我們圍了過來。父親用刀片將一只蜜蜂的肚子壓扁了,擠出一枚細細的針。

“看清楚了,這就是蜜蜂的毒針?!备赣H指著一枚從尾尖伸出來的褐色的針說道。

我順勢用夾子鉗住了毒針,慢慢地往外拉。這枚毒針被拔出來后,針根還有一粒白囊。正是這一枚毒針,成為蜜蜂抵御外敵的武器,也是它的“護身符”。

要是被蜜蜂蜇了,它的毒針會在我們體內釋放毒汁,我們的皮膚就會立刻紅腫、疼痛難忍。而蜜蜂放出這一抹毒汁,卻是要付出生命的。

自然課堂

在靈界村,孩子結婚后,就要跟父母分家。分家時,將家里的瓶瓶罐罐、桌椅鋤犁等全擺在院子里,然后逐一分到家。這是我少年時見過的最有趣的鄉村文化。

在蜜蜂社會,同樣有類似于分家的現象,那叫分蜂。也就是說,當一個巢里裝不了那么多蜜蜂,而巢又不能再擴充了,就要分蜂。

分蜂時,舊蜂王會帶走至少一半的工蜂,另起爐灶。而新的爐灶,此前早有工蜂提前外出選好了地方。舊蜂王帶著成千上萬的蜂團飛呀飛,場景頗為壯觀。

蜂團并不是一離開舊巢,就往新巢飛,而是像一團黑云,一會兒停在樹干上,一會兒又飛往灌木叢里,似乎是在挑地方。其實不是。它們更像一群貪玩的孩子,在這些地方玩夠了,再飛往距離舊巢較遠的地方,在那里慢慢筑巢。

舊巢里,此時必有一只新蜂王出現。它破蛹而出的時候,頗有陣勢,會發出轟鳴的“吱吱”聲。

猜你喜歡
毒針巢里工蜂
蜜蜂為什么要蜇人
工蜂甲(上)
工蜂甲(下)
小保姆成長記
松毛蟲
別惹我,我的身上藏著“毒針”!
勤勞的工蜂
青蛙的盾牌
蝎子——舉著毒針的蟲子
“一只獨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