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化背景下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分析

2024-04-25 07:15白金蘭
高考·中 2024年1期
關鍵詞:信息化背景高中化學分析

白金蘭

摘 要:經濟的發展推動了教學的改革,新興的信息化教育設備和信息化教育技術為教學活動的改革提供了新的選擇和路徑,也為教育增添了更多活力與生機。而隨著信息技術的進一步發展與互聯網的全面普及,與信息技術和信息設備密切相關的現代教育模式逐步發展完善,信息技術與信息設備全面進入課堂,且被廣泛應用于各學科各學段的教學活動中,在一定程度上為課堂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提供了極大助力,也逐漸彰顯出更為顯著的應用價值?;诖?,本文圍繞信息化背景下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展開分析,在簡單介紹當前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及信息化教學改革對高中化學教學的意義后,對信息化背景下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活動如何設計與開展進行了探討,并結合課標要求與學生需求提出了一些建議,以期能夠促進教學有效性的持續提升。

關鍵詞:信息化背景;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分析

信息時代的到來伴隨著智能設備的發展與互聯網的普及,而在信息技術與互聯網的共同作用下,社會生產生活中的時空界限被打破,人們知識、思想、眼界和認知的局限也被打破,一切生產活動、教育活動和娛樂活動都通過信息技術實現了遠程化的聯通,最后的效率和效果更是實現了質的突破。之前受到技術的限制,傳統高中化學課堂的教學形式都是“粉筆+黑板+演示實驗”,在教材以外,學生只能通過教師在課堂上的講授和演示來獲取與理解化學知識,被動地陷入“記筆記+死記硬背”的枯燥循環,難以有效調動學習興趣,學習效率與效果也難以達到理想。信息技術與信息設備的出現和應用正好打破了這種固有的教學框架,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提供了新的選擇,但教師要如何通過信息技術來激發學生自主探究意識和實現教學質量提升還是一個需要思考與解決的問題。

一、信息化背景下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概述

時代的發展必然會造成社會生產生活形式的變化,教育工作作為推動社會發展和進步的支持性工作,更需要順應時代的發展和變化做出適應性調整,始終走在逐新的道路上。實際上,信息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在凸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缺陷的同時,也為如何改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缺陷提出了建議,而這也就意味著某種意義上的“問題”與“價值”其實是一組相互對立又相互聯系的關鍵詞,對信息技術的合理利用不僅能夠有效彌補傳統教學思維和模式的缺陷,還能夠有效推進學生綜合素質與核心素養的發展。那么,在探究信息化背景下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要如何開展時,教師首先需要展開的就是對“問題”和“價值”的研究與分析,既要明確高中化學課堂信息化教學中存在哪些問題,又要明確信息化教學改革對高中化學教學能夠產生哪些價值。

(一)高中化學課堂信息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化學是一門研究物質組成、結構、性質與變化的學科,其知識本身的理論性和理論本身的抽象性都比較強,因而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學習時投入更多時間和精力到對知識和理論的理解上,只單純記憶既不能夠促進學生成績的提升,也不能夠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但一直以來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都存在著以教師為主、學生為輔,學生主體性欠缺和主體地位難以體現的問題,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更是始終處于被動的狀態,學習效率和效果難以達到理想。單純引入信息化技術或設備,而沒有從根本上更新教學理念的改革方式非但沒能解決這一問題,還更加凸顯了課堂教學內容的落后與單一,就像是文字性內容更多的PPT課件實際上并不能夠讓學生花費更短時間學習到更多知識一樣,信息技術和設備的無效應用在某種程度上反而拉低了學生的學習效率與學習質量,間接使得化學教學的有效性變得更低。

(二)信息化教學改革對高中化學教學的價值

真正意義上的信息化教學改革應當從思維和理念出發,以互聯網和信息技術作為工具,來為學生打造一個獨具個性和特色,且能夠自由展開探索與研究的學習性環境和學習型平臺,為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學習能力的提升和學習思維的發展提供助力。從這一視角出發,信息化教學改革對于高中化學教學來說價值可以總結為三點,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課堂的教學內容和突破教學的重難知識點。高中階段學生需要學習的化學知識內容更多、理論更復雜,興趣實際上是支撐他們持續、深入學習化學的動力,信息化教學改革在這方面為教師提供的助力奠定了學生后續學習的基礎,而也正是因為高中化學課程的知識內容更多和更復雜,教師才需要在更短的教學時間里教給學生更多的知識,這樣也才能讓學生在學習中有更好的發展和在考試中取得更好的成績。此外,信息化教學改革將互聯網強大的信息儲備能力與檢索能力賦予了教學,為化學重難知識點的突破提供了支持。

二、信息化背景下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策略

信息化背景下新型化學教學模式的構建需要圍繞兩個目標來進行,尤其是高中階段的化學教學模式,第一是凸顯學科特點,在滿足學生心理需要的同時服務課堂教學需要,第二是達成服務教學目標。高中是學生學習化學的重要階段,教師在幫助學生形成正確化學認知的同時,還要注重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潛力,為學生之后的學習、研究與發展奠定基礎。信息技術的出現和應用為化學課堂教學帶來的改變包含幾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對教學內容的拓展,二是對學生學習興趣的養成,三是彰顯了化學魅力,但具體效果如何還是要看教師實際對信息技術的開發和利用達到了什么程度。

(一)引入微課教學,豐富課堂導入形式

微課是信息化背景下在各學段各學科教學活動中應用相對來說較為普遍的一種輔助教學手段,主要指的是一種可以呈現碎片化學習內容和擴展素材的結構化數字資源,以視頻的形式呈現,時長通常在5—8分鐘左右,一般建議不超過10分鐘。主題突出、內容具體、針對性強和專注重點、難點、疑點內容是微課的主要特征,無論是在教學導入環節、教學探究環節、教學衍生環節還是課后復習環節,微課都可以發揮作用和價值,幫助學生對課堂上已經教學和將要教學的知識形成更加充分和透徹的理解,為課堂教學效率和效果的提升提供更大的助力[1]。

以人教版高一化學必修第一冊第一章第二節《離子反應》的教學為例,教材中將這一課的教學內容分成了兩個部分,一部分是“電解質的電離”,另一部分是“離子反應”,其中離子反應是這一課的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那么,在預習和導入環節,教師就可以為學生播放專門介紹“離子反應”的微課視頻,讓學生先初步形成對離子反應概念、定義和特征的認知,在調動學生對離子反應的興趣的同時,也幫助學生進入學習狀態,為之后更加深入的理解與探究奠定基礎。事實上,化學課程中的很多現象和反應都存在于微觀世界,在某種程度上既看不見也摸不著,而微課視頻中除了包含對文字知識的細致講解外,還包含一些能夠展現化學現象與定理的畫面,教師隨時都可以通過暫停、快進或放大等對視頻的控制方式來讓學生更直觀地觀察到微觀層面上發生的化學反應,而學生在這一過程中除了更容易理解知識以外,還更容易感受到化學的魅力。

(二)構建智慧課堂,優化課堂師生互動

智慧課堂實際上是一種依托信息技術與互聯網運行的信息化教學平臺,包含線上與線下兩個學習場景,在優化課堂師生互動與生生互動方面有著極為突出的優勢,是信息化教學改革的主要內容和重要內容之一?;瘜W是一門學生到了高中才正式開始系統性學習的學科,因而學生的化學基礎、化學認知和化學學習能力、學習習慣等都有著很大的差異,教師想要通過課堂上的教學來縮小這種差距或是為學生提供針對性指導,首先就需要對學生間的實際差距擁有更加全面和準確的認知,智慧課堂中的大數據技術就是一種能夠準確分析學生學習情況與學習需求的技術,能夠幫助教師實現與學生的有效互動與雙向反饋[2]。

以人教版高一化學必修第二冊第六章第一節《化學反應與能量變化》的教學為例,教材中為這一節設定了兩個部分的教學內容,分別從熱能與電能的角度出發來說明化學反應與能量變化之間的關系與規律。在依托大數據、互聯網信息平臺和交互軟件等構建起來的智慧課堂上,學生在預習環節就可以將自己不理解的知識點通過線上平臺發送給教師,方便教師為自己提供一對一的指導或將問題搜集起來在課堂上進行統一性的解答;而在課后復習和練習環節,教師又可以要求學生通過線上平臺來進行答題或利用線上平臺來為學生提出需要合作探究的化學問題,諸如“化學能怎樣才能轉化為熱

能/電能”,學生可以將自己的想法以留言或彈幕的方式記錄在線上智慧平臺上,讓學生和教師都可以實時看到,提升學習反饋的效率。

(三)創設智慧情境,深化學生學習體驗

化學課程本身集探究性、生活性和實踐性為一體,是一個極其注重實踐、探究和實驗的學科,傳統教學模式下的高中化學教學很多時候都不具備開展實踐、探究和實驗活動的空間與條件,為教師的教學造成了不小的阻礙。而信息化背景下的高中化學教學則可以通過打造情境性的教學內容或創設智慧情境的方式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一方面可以選擇將靜態且抽象的化學知識以模擬動畫的形式動態呈現出來,為學生打造一個更加生動和有趣的化學探究情境,在激發學生化學探究興趣的同時推動學生進行化學探究[3]。

以人教版高一化學必修第二冊第六章第二節《化學反應的速率與限度》的教學為例,教師在這一章的教學中需要抓住兩個關鍵詞,分別是“速率”和“限度”,然后需要圍繞“決定和影響化學反應快慢的因素有哪些”這一問題來展開分析,以鍛煉學生處理實驗數據的能力。對此教師就可以借動畫的形式來為學生創設兩個對比情境,一個是地面上的焰火從點燃到在空中綻放的過程,一個是地底下的銅錢表面發生銹蝕的過程,在這兩個情境中,前者需要花費的時間短,后者需要花費的時間長,相對應的化學探究問題為“化學反應速率與時間有什么關系?是什么造就了這種差異性的關系?”智慧課堂為教學情境的創設提供了便利,而學生在情境探究中也收獲了不一樣的學習體驗。

(四)打造翻轉課堂,開發智慧校本課程

在化學課程的教與學中,教師的任務不僅是為學生解決化學問題,還是引導學生提出化學問題和探究化學問題,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種學生親自參與探究、思考、分析與解決問題的翻轉教學方式不僅有利于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與效率,也更有利于讓學生認清自己的主體地位和發揮自己的主體價值,同時還有利于為學生提供學習的動力,引導學生更加積極且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4]。對此,教師需要做到的其實是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與信息設備來為學生打造翻轉課堂和開發智慧校本課程,為學生自主的探索和思考奠定基礎。

以人教版高二化學選擇性必修第一冊第三章第三節《鹽類的水解》的教學為例,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制訂一份以“鹽類水解的本質”為重點和“鹽類水解方程式的書寫”為難點的電子導學案,先讓學生依據電子導學案來進行自主預習和探究,在學生初步掌握鹽類特點以后再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一些包含各種化學實驗過程和探究問題的課件,對鹽類水解的全過程及過程中體現出來的化學原理進行細致的講解,然后讓學生結合課件內容和自己的預習內容、思考內容來進行提問或總結,在彰顯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的同時活躍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同步實現知識的積累與思維的發展。

(五)融合先進技術,實現動態實驗教學

實驗是化學教學中必不可少的教學內容,傳統高中化學課堂上的實驗通常包含演示實驗與學生動手實驗兩種方式,前者學生的參與度不高,后者教學的局限性太強,總體來說都不能夠完全發揮實驗的教學價值,而在信息化背景下的高中化學實驗課堂上,教師可以充分利用VR技術或3D技術來實現動態化的教學,在安全與無污染的基礎上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驗機會和更好的實驗體驗[5]。以人教版高一化學必修第一冊第三章中實驗活動2“鐵及其化合物的性質”為例,有條件的教師就可以借由信息技術和信息設備來開展模擬“噴霧作畫”的虛擬實驗,融合先進技術來為學生創造一個相對真實的實驗環境,同步推動學生觀察、分析、創新和動手操作能力的提升,并為學生個人能力與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提供助力。

結束語

總而言之,經濟在發展,科技在進步,信息化社會的建設也日漸完善,網絡、信息技術和智能設備在今天早已不再是什么新鮮的名詞,而教育領域中由信息化改革帶來的挑戰實際上也是一種新的發展機遇,強制為教師賦予了信息化的教學武器,幫助教師做好了迎接和戰勝挑戰的準備,而教師只需要用現代教育理念武裝自己,并持續不斷地提升自身的信息技術素養就能夠為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提供實質上的幫助。除此以外,教師還需要秉持適當、適時和適宜的基本原則,從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本身出發,在深入研究與探討過后再推進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整合,真正為學生構建一個用信息設備包裝,并由信息技術支持的開放性化學課堂,讓學生可以在相對輕松愉悅的課堂環境中自由展開對知識的探索,進而為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提供助力。

參考文獻

[1]鄭茂妹.網絡環境下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與研究[J].高考,2023(8):120-123.

[2]連菊梅.信息化教學改革背景下的高中化學教學策略研究[J].學周刊,2023(1):49-51.

[3]喜忠鋒.智慧課堂理念下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優化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2022(36):45-47.

[4]周麗紅.高中化學信息化教學改革與智慧課堂的應用分析[J].智力,2021(21):103-104.

[5]郭海英.新興教育信息化設備和技術在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成才之路,2020(27):116-117.

猜你喜歡
信息化背景高中化學分析
高中化學高效學習之復述策略
NOBOOK虛擬實驗在高中化學的應用
隱蔽失效適航要求符合性驗證分析
分類法在高中化學中的應用
電力系統不平衡分析
信息化背景下企業檔案管理改革研究
信息化背景下軍隊文件檔案管理探索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發展趨勢分析
信息化背景下微課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信息化背景下的企業內部控制問題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