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米間套大豆玉米病蟲害防控技術要點

2024-04-26 07:47
世界熱帶農業信息 2024年3期
關鍵詞:套作抗病大豆

玉米和大豆是中國重要的經濟作物,種植面積廣泛,產量豐富。在種植過程中經常會受到各種病蟲害的影響,給農民帶來經濟損失。本文探討了玉米間套大豆玉米病蟲害控制技術,分析了套作對于病蟲害防治的影響,總結了玉米和大豆套作的優勢,提出了針對玉米病蟲害的控制策略,旨在為廣大農民提供借鑒參考,并助力農業實現健康穩定發展。

1玉米間套大豆技術特點

1.1控制病蟲害

套作種植可以利用大豆的抗病能力來避免病蟲害發生。大豆含有豐富的黃酮類化合物和異黃酮類化合物,這些化合物能夠增強植物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從而抑制玉米病害發生[1]。大豆也能夠促進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繁殖,增強土壤生物活性,進而促進植物生長,降低土壤病蟲害發生率,對于玉米螟、玉米象、玉米晚疫病等病蟲害有很好的控制作用。

1.2提高土壤肥力

大豆是一種優秀的固氮作物,可以將空氣中的氮氣轉化為可供植物利用的氨氮。通過種植大豆,可以有效增加土壤中氮素含量,改善土壤肥力,從而為玉米生長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條件。除了固氮的作用,大豆還可以改善土壤結構和水分保持能力。由于大豆根系發達,可以穿透土壤深層,形成良好的根系結構,改善土壤通透性和透氣性,有利于玉米生長和根系發育。此外,大豆種子富含蛋白質和油脂,是一種優質的飼料和食品原料,可以為農民帶來經濟效益。

1.3降低生產成本

玉米間套大豆不僅可以提高產量,而且還可以降低生產成本。由于大豆的固氮作用,可以減少對化肥的需求,從而減少化肥使用量和成本。例如,在玉米間套大豆時,可以采取間作的種植方式,即將玉米和大豆交錯種植在同一塊土地上。這樣可以節約土地資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從而減少土地租賃和購買成本。同時,玉米和大豆生長也可以互相促進,提高兩種作物產量,增加經濟效益[2]。

1.4提高農產品質量

玉米和大豆套作可以促進土壤微生物繁殖,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土壤肥力,從而提高農產品品質。同時,大豆還可以改善土壤環境,減少對土壤的污染,這不僅可以提高玉米產量,而且可以提高玉米品質,如增加玉米糖分含量、改善玉米口感等。此外,通過種植大豆,可以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從而減少對環境和消費者健康的危害。同時,通過套作種植,還可以有效控制土壤侵蝕,保護土壤資源和水資源。

2玉米間套大豆病蟲害防治技術要點

2.1選地

在玉米間套大豆種植過程中,選地工作非常重要。應選擇土質肥沃、排水良好、陽光充足的土地進行種植,以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同時,為了減少病蟲害的發生,也應進行土壤消毒處理。在進行土壤消毒時,可以使用化學消毒劑或生物有機消毒劑?;瘜W消毒劑主要指有機磷類、殺菌酮類、氯氰菊酯等,可以對土壤中病蟲害進行有效殺滅。而生物有機消毒劑主要指利用生物體內的微生物、酶等來進行土壤消毒,具有環保、安全等優點[3]。此外,種植土塊大小也需要注意。在玉米間套大豆種植過程中,一般建議采用小塊土地種植,以方便管理和控制病蟲害發生。同時,應盡可能避免種植同種作物,以減少病蟲害連續發生。

2.2選種

為了提高套作效果,應選用抗病蟲性較強的玉米和大豆良種,這樣可以減少病蟲害發生,提高作物抗病蟲性。選擇抗病蟲性較強的良種也可以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從而降低環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風險。對于玉米而言,選用耐旱、抗倒伏、高產、抗病蟲性強的良種,如石化1號、田九優381、玉米博物館108等;對于大豆而言,應選用耐旱、抗倒伏、抗病蟲性強、豐產的良種,如黑龍江大豆41、黑大豆17、東北豆1號等。除了良種選擇,科學合理的種植技術也可以增強作物抗病蟲能力。例如采用合理的施肥措施、適時的播種時間、合理的植株間距等。

2.3施肥、整地、起壟、覆膜

施肥是玉米和大豆生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合理施肥可以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同時也能增強作物抗病蟲能力。在套作中,大豆具有固氮作用,能夠通過菌根固氮將空氣中的氮轉化為有機氮,從而改善土壤肥力。種植前應進行土地整地,使土地平整、細碎,有利于根系生長。然后進行施肥,應根據土壤質地和作物需要進行科學施肥,包括基礎施肥和追肥[4]。此外,在玉米間套大豆種植過程中,還可以采用起壟覆膜的方法,通過覆蓋塑料薄膜來保持土壤溫度、水分和營養的平衡,提高土壤溫度和濕度,促進種子發芽和生長,同時也能減少病蟲害發生。

2.3.1播種適時,植株間距合理

在套作中,玉米和大豆生長周期不同,可以避免同種作物連續種植的問題,減少病蟲害發生。適時播種也是影響套作效果的關鍵因素之一。玉米最佳播種時間一般在4月下旬~5月上旬,而大豆最佳播種時間則在5月中旬~6月上旬。選擇播種時間時,應結合當地氣候和土壤條件進行判斷。此外,合理的植株間距也是防治玉米病蟲害的關鍵措施之一。合理的植株間距可以降低病蟲害發生率,提高植株光合作用效率,從而促進作物生長和發育。一般來說,玉米和大豆植株間距可以根據當地土壤肥力、氣候條件、品種特性等因素進行調整。一般情況下,玉米和大豆植株間距可以控制在50 cm左右,以保證作物之間有足夠的生長空間和光照。

2.3.2病蟲害防治

針對不同病蟲害,應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如玉米螟、玉米象等害蟲可以采用黃板、燈誘、化學防治等方式進行控制。而對于玉米病害,如玉米花葉病、玉米大斑病等,可采用病害防治劑進行噴灑。此外,保持田間衛生也是一項重要的病蟲害控制措施,及時清除玉米田間落葉、秸稈等有害物質,防止病蟲害滋生和繁殖。同時,還應根據病蟲害發生情況進行預防性噴藥。在玉米生長初期和幼苗期,可選用效果較好的殺蟲劑和殺菌劑,進行定向噴灑,達到防治目的[5]。例如,常用的殺蟲劑有氯氰菊酯、吡蟲啉等,殺菌劑有多菌靈、甲基托布津等。此外,還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方法,比如噴施辣椒素、菌酵素等,這些天然的生物制品病蟲害防治效果良好。玉米間套大豆種植方式病蟲害防治效果見表1。

玉米和大豆套作是一種有效的農業生產模式,可以改善土壤質量、減少病蟲害、增加作物產量等。在套作種植過程中,農民需要注意種植技術細節,適當施用有機肥料和殺蟲劑等,從而更好控制病蟲害。通過玉米和大豆套作種植技術的應用,可以為農業生產帶來更好的效益和環境保護效果。

參考文獻

[1]趙中婧.玉米間套大豆控制玉米病蟲害種植技術探究[J].種子科技,2023,41(2):96-98.

[2]許愷,許占國.玉米間套大豆控制玉米病害的種植技術分析[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2(5):199-201.

[3]王澤龍,姜莉.玉米間套大豆控制玉米病害種植的技術[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0(2):208.

[4]王艷玲,寧輝榮,唐萬林.試論玉米間套大豆控制玉米病害種植的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16(7):139.

[5]王心星,榮湘民,張玉平,等.以玉米為主的作物間套作模式效果研究進展[J].中國農學通報,2015,31(9):13-19.

(東阿縣農業農村局李瀟倩)

猜你喜歡
套作抗病大豆
注意防治大豆點蜂緣蝽
從大豆種植面積增長看我國糧食安全
我國小麥基因組編輯抗病育種取得突破
巴西大豆播種順利
大豆的營養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桑園全年免耕周年套作技術進行專家測產
遠離套作之嫌,力創真我之文—以2019年浙江高考考場作文為例
bZIP轉錄因子在植物激素介導的抗病抗逆途徑中的作用
套作條件下不同品種小麥產量及其構成分析
葡萄新品種 優質又抗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