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米高產栽培技術要點及病蟲害防治措施

2024-04-26 07:47
世界熱帶農業信息 2024年3期
關鍵詞:霉菌病化學防治磷肥

玉米是中國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其產量和質量一直是廣大農民重點關注的問題。在玉米種植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包括病蟲害防治、土壤管理、施肥技術等,這些問題直接影響玉米產量和質量,本文從土壤準備、品種選擇、播種技術、施肥管理、灌溉管理等方面探討了玉米高產栽培技術要點,并結合玉米常見病蟲害,提出了相應的防治措施,為農民提高玉米產量、保障糧食安全提供參考。

1玉米高產栽培技術要點

1.1土壤準備

在玉米高產栽培技術中,土壤準備是至關重要的一步。首先,需要對土壤進行測試,控制土壤pH值,保證其在6.0~7.0。其次,在秋季進行深翻耕作,疏松土壤層,有利于根系發育,同時還能增加土壤保水性和保肥性。最后,在深翻耕作后,添加適量的有機肥料,能夠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養分,為后期玉米生長提供養分支持。通過以上土壤準備措施,可以為玉米生長創造更為優良的土壤條件,提高玉米產量和品質。

1.2選種

在玉米高產栽培技術中,選種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環。首先,需要選擇適合當地生長條件的品種,如耐旱、抗病蟲、適應性強品種,以確保玉米能夠在當地環境中生長良好。其次,選擇高產優質的品種,如魯農10、魯農13等優質品種,這些品種具有高產、抗逆性強、產量穩定等優點,能夠為玉米高產提供良好的基礎。最后,選擇適應當地種植習慣的品種,提高玉米生長適應性,為后期生長和收獲提供保障,提高玉米種植效益[1]。

1.3播種技術

在玉米高產栽培技術中,播種技術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首先,需要選擇適宜的播種時間,根據當地氣候條件和品種特性選擇適宜的播種時間,一般春季在3月下旬~4月初播種,夏季在6月下旬~7月上旬播種。其次,需要確定適宜的播種密度,根據品種特性和土壤肥力狀況,確定適宜的播種密度,一般春季每公頃土地播種約180~225萬株,夏季每公頃土地播種約180~225萬株。最后,需要選擇適宜的播種深度,根據品種特性和土壤濕度情況,選擇適宜的播種深度,一般春季播種深度為3~5cm,夏季播種深度為5~7 cm。通過合理的播種技術,能夠提高玉米發芽率和生長率,為后期生長和收獲提供保障。

1.4施肥管理

1.4.1氮肥

玉米生長期對氮的需求量較大,其中生長初期需要較少的氮肥,而進入抽雄期后則需要大量氮肥,氮肥施用應該分期進行。在施肥前,需要進行土壤測試,了解土壤氮素含量,結合生育期和土壤肥力狀況,確定適量的氮肥施用量。一般來說,每公頃土地施用1 200~1 500 kg氮肥為宜,其中春季玉米在抽穗前施用約1/3的氮肥,剩余的在抽穗后分2~3次進行施肥;夏季玉米則需在播種前進行基肥施用,抽穗前進行1/3的追肥施用,剩余的在抽穗后分2~3次進行追肥施用。同時,應注意控制施肥時間和施肥量,避免一次性施肥過多,導致氮肥淋失和浪費。合理施用氮肥能夠提高玉米產量和品質,同時也能夠減少施肥成本,實現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的雙重收益。

1.4.2磷肥

磷肥是玉米生長發育中必不可少的營養元素之一,可以促進根系生長和發育,提高玉米光合效率和抗病蟲害能力。磷肥施用可以提高玉米產量和品質。要結合土壤磷素含量和玉米生長發育的需要來確定施用量和時機。在土壤磷素含量較低的地區,可以適量增加磷肥施用量。一般來說,磷肥施用可以分為基肥和追肥2個階段進行。在施用基肥時,可以將磷肥摻入耕地深層,以便根系吸收。在追肥階段,可以選擇適宜的磷肥種類和施用方式,如磷酸二銨、磷酸三銨、復合磷肥等,以滿足玉米生長發育需要。

1.4.3鉀肥

在玉米生長期,特別是在玉米孕穗期和籽粒灌漿期,植株對鉀的需求量較大。因此,在施肥時應特別注意鉀肥施用量和施用時期。玉米生長初期對鉀的需求相對較少,但在玉米生長后期,特別是玉米孕穗期,植株對鉀的需求量增大,此時應適量施用鉀肥。鉀肥施用量應根據土壤性質、肥力狀況、氣候條件、品種特性和栽培方式等因素進行調整。一般來說,沙質土壤或肥力較低的土壤應適量增加鉀肥施用量,施肥量一般控制在每公頃土地300~450 kg左右。

1.5灌溉管理

灌溉是玉米生產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合理的灌溉管理可以保證玉米正常生長發育和高產優質。在玉米生長期,尤其是在生育期,要控制好土壤濕度,使土壤濕度維持在70%以上,以滿足玉米生長需求。在春季生長期,需要適當增加灌溉量,以保證玉米生長需求;而在夏季生長期,由于氣溫高,蒸發量大,土壤水分容易流失,需加強灌溉管理,避免土壤干旱,以保證玉米產量和品質。需要注意的是,灌溉水質也是影響玉米生長和品質的重要因素之一,要選擇水質好、無污染的灌溉水源。同時,還要注意灌溉方式,盡量采用滴灌、噴灌等節水灌溉方式,減少水分浪費。

2玉米病蟲害類型及防治方法

2.1玉米螟

玉米螟蟲是玉米主要害蟲,它會在玉米幼苗期到成熟期對玉米植株進行危害。玉米螟蟲危害主要表現為玉米葉片被啃食,出現斑點、穿孔、黃化、干枯等現象,影響玉米的正常生長和發育,甚至導致玉米減產或死亡。常見的防治措施包括化學防治、生物防治和農業措施。其中,化學防治可以使用昆蟲生長調節劑、昆蟲毒殺劑等藥劑,但需要注意藥劑使用量、使用方法和使用時機及安全保護措施等。生物防治可以通過使用玉米螟蟲天敵進行控制,如綠頭姬小蜂、寄生蜂等。農業措施包括選擇適宜的播種時間和密度、適量施肥、加強灌溉管理等,以減少玉米螟蟲的危害。綜合采用化學防治、生物防治和農業措施,可以最大化地達到防治效果,并保護生態環境[2]。

2.2玉米象

玉米象是一種對玉米造成重大危害的害蟲。它主要危害玉米幼苗期和灌漿期,造成玉米葉片損傷、花粉流失、玉米粒重減輕等問題,導致玉米產量大幅降低??梢允褂糜衩紫罄ハx毒殺劑進行化學防治,但是需要注意使用時機和藥劑使用量,避免過度使用危害環境。通過合理的田間管理,如選擇適宜的播種時間和密度、適量施肥、加強灌溉管理等,可以減少玉米象危害。此外,農民還可以采用輪作、間作等措施,減少玉米連作造成的土壤疲勞,從而減少玉米象危害。

2.3玉米霉菌病

玉米霉菌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種病害,會給玉米生長發育和品質帶來很大危害。玉米霉菌病主要通過玉米種子傳播,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下易發生,一旦發生就會引起玉米穗粒發黑、腐爛等癥狀,影響玉米產量和品質。選擇病毒和病菌檢測合格的種子,可以減少玉米霉菌病發生??梢允褂脷⒕鷦┻M行化學防治,防止玉米種子和幼苗受到感染。但是,使用化學防治措施需要注意藥劑使用量、使用方法和使用時機及安全保護措施等??梢允褂靡恍┪⑸镏苿┖陀幸嫖⑸?,如三葉霉菌、赤殼樹皮桿菌等,對玉米霉菌病進行生物防治。這些微生物可以與霉菌競爭,從而減少玉米霉菌病發生。

2.4玉米銹病

玉米銹病是由銹菌引起的一種病害,常見于玉米生長期。銹病病害嚴重時,會導致玉米葉片出現黃斑、枯死、凋萎等癥狀,從而影響玉米生長發育,嚴重時還會導致減產。通過采取適當的農業措施,如適時翻耕、合理施肥、注意間作輪作等,可以減少玉米銹病的危害[3]。同時,定期清理田間雜草、秸稈等,減少病菌在田間的存活量,也有助于防治玉米銹病。在發病初期,可以使用專門針對銹病的藥劑,以達到抑制病菌生長繁殖的效果。但是,使用化學防治措施需要注意藥劑使用量、使用方法和使用時機及安全保護措施等。

參考文獻

[1]宋世軍,白倩,賈真真.玉米高產栽培技術與病蟲害防治要點[J].世界熱帶農業信息,2022(7):22-23.

[2]張舉.玉米高產栽培技術要點及病蟲害防治措施[J].世界熱帶農業信息,2022(6):41-42.

[3]湯蕾.優質玉米高產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措施[J].智慧農業導刊,2022,2(9):83-85.

(東阿縣農業農村局吳春英)

猜你喜歡
霉菌病化學防治磷肥
印度磷肥需求提升
糖尿病合并肺毛霉菌病的臨床特征及診治分析
印度磷肥采購量增加
罕見疾病襲擊印度新冠患者
全球磷肥價格上漲
印度磷肥需求提升
植物鐮刀菌枯萎病防治的研究進展
鼻內鏡在孤立性蝶竇霉菌病診療中的應用
毛霉菌病的臨床特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