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人居環境治理現實困境及對策

2024-04-26 23:24李瑾萱
安徽農學通報 2024年6期
關鍵詞:人居環境治理整治

李瑾萱 李 莉

(新疆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52)

人居環境治理是一項長期可持續的工程,治理過程中涉及的主體較多,村與村之間情況不同,居民之間也有差異[1-2]。對研究區域農村人居環境治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評價分析,總結具有針對性的改進策略與實施方案,能夠有效改善農村當前的人居環境。E鎮位于市郊,環城四周分布,是當地發展小城鎮建設的重要鄉鎮之一,也是當地的口岸鄉鎮,行政區域總面積450 km2。經過不斷治理,E 鎮人居環境治理取得了一些成效,實踐中可能存在配套政策、基礎設施、專業型人才、產業優勢等方面的挑戰。本文以E鎮為研究對象,經過實地調研走訪,了解其人居環境的治理現狀,分析治理過程中面臨的挑戰和困難,探討改進策略以進一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1 E鎮人居環境治理現狀分析

1.1 廁所治理

持續推進廁所改造等民生工程,提升群眾幸福感、獲得感[2]。全力推進戶廁升級改造;堅持宜水則水、宜旱則旱要求,嚴把產品質量關、施工技術關和竣工驗收關,突出改廁實效,全面進行廁所改造工作,確保不漏一戶。

1.2 生活污水治理

堅持規劃先行,突出統籌推進。按照E 鎮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目標和要求,明確年度治理目標,分解工作任務,扎實有序推進污水治理工作。積極推進項目實施,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對地區重點河流定期開展水質監測,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確保水質達標。

1.3 生活垃圾治理

堅持因地制宜原則,持續健全推廣“村收集、鄉轉運、縣處理”的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做到符合實際、科學管用。有序推進非正規垃圾堆放排查整治,實行環境衛生治理定路段、定人員和定職責的“三定”職責制。每月對村隊進行排名評比,充分調動村民的責任心,讓村民參與進來,提高其滿意度。通過村隊巷道環境衛生整治,截至2022 年底,全鎮共投入各類車輛3 100 輛次,動員投入人員1.1 萬人次,清理拉運各類垃圾1.6萬t,取得了一定成效。全力抓好農膜和農藥包裝等回收利用及無害化處置。強化農膜使用控制;加快農藥包裝廢棄物無害化處置,督促農藥生產者、銷售者和使用者履行好回收處理義務。

1.4 村容村貌治理

截至2022 年底,退耕還林補植補造完成面積577.8 hm2,防護林和用材林完成面積38.1 hm2。清理死樹5 093 棵,粉刷涂白樹木17 213 棵。退地減水2 066.7 hm2。村隊排查鄉村道路建設53.4 km,實施道路修建14.7 km。

1.5 公共設施建設

結合各村(社區)實際,以“便民、規范、高效”為服務宗旨打造便民服務站,為村民提供生產生活中的各類需求,不斷提升基層組織的服務水平,真正做到便民利民高效服務[3]。依托自身優勢,滿足農牧民眾的寄遞服務需求,在全鎮各個村(社區)實施郵政快遞進村工程,打通物流寄遞“最后一公里”。加強農村電力線、通信線和廣播電視線的維護工作,完善各村莊公共照明設施。

2 E鎮人居環境治理現實困境分析

2.1 村民參與積極性

(1)環保意識。受知識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少部分村民的環保意識還有待進一步增強。生活中亂扔垃圾、亂倒污水等現象偶有發生,給人居環境治理帶來了一定困難。

(2)經濟保障。和城市居民相比,部分農村居民的收入一般偏低,調研區域內大部分農民依靠種植農作物、養殖牲畜等方式謀生。環境整治需要其投入一部分的時間和精力,有可能暫時影響其正常收入。

(3)科普宣傳。研究區有29.37%村民認為人居環境相關宣傳科普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宣傳載體和途徑有限,利用新媒體、網絡平臺等方式拓展宣傳范圍的力度不足,村民參與積極性有待提高。

(4)組織管理。動員村民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治理的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強,村民主體作用發揮不夠。治理過程中缺乏有效的組織和管理,導致人居環境治理工作整體推進不夠井然有序[4]。

2.2 配套政策

人居環境治理配套政策機制尚待進一步完善,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人居環境整治設施運營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二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評估與監督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三是村民參與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村民作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主體,其廣泛參與是保障設施正常運轉,實現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持續的關鍵主體。受相關因素的影響,村民對人居環境整治的必要性認識有待提高,參與意識有待增強。同時,部分基層組織人員對于相關法律知識掌握可能不夠充分,需要加強培訓。

2.3 基礎設施

人居環境治理存在諸如道路、供水、能源和通信等公共基礎設施有待升級改造,教育、醫療、養老和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務總體水平有待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村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環?;A設施尚待完善,公共服務能力有待提升。例如,部分村隊垃圾處理實現了集中堆放,但多為填埋自然消解,長時間堆放可能給周圍環境帶來壓力,同時,垃圾堆放占用了一定空間,不利于農村土地資源利用及村容村貌整治。

2.4 專業人才

專業技術人才是實施鄉村振興的中堅力量,鄉村人居環境的治理必須要有一支素質高、業務強的人才隊伍來支持。一方面,鄉村人才總量不足,部分中青年人才單向流失。從現實情況看,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農村中青年勞動力選擇進入城鎮工作。此外,農村經濟基礎較薄弱,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水平等方面與城市發展存在差距,客觀上加劇了少部分專業人才的流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實施成效[5]。另一方面,部分鄉村人口整體受教育程度不高,對新興技術和新知識的學習和應用能力較弱,技能型人才比例較低??赡艹霈F對部分專業人才的重視不夠,對于一些具有一技之長的本土專業人才未能很好地管理和激勵等情況,進一步加劇了部分鄉村專業技術人才的短缺[6]。

2.5 治理資金

人居環境治理必要的資金支持是保證各類項目順利進行的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當前,E 鎮人居環境治理資金主要源于財政支出。人居環境治理涉及面廣,包括戶廁到家、糞污一體化項目、污水治理、垃圾治理等各個方面,對于實際治理以及后期的維護都需要大量資金,僅依靠財政支持和村集體的自身財力還遠遠不夠。資金不足問題在人居環境治理過程中更加凸顯,須擴大資金來源。

2.6 產業優勢

相對于城鎮,農村地域空間分散,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相對滯后,無形中增加企業運行成本和發展風險,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人才和優質要素進入鄉村產業,影響市場渠道開拓和價值鏈升級;營商環境成為鄉村產業、鄉村企業發展的關鍵環節之一,最終影響鄉村產業質量、效益、競爭力的提升,進一步影響鄉村產業、鄉村企業對優質資源的吸引力。相當一部分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設施因其投資大、見效慢、投資回收期長,其服務質量和消費體驗尚待提升,難以形成文化和旅游吸引力,也難以形成對農業提質增效的示范帶動效應。一些地方簡單復制先行地區的發展路徑,未重點關注市場的開拓和自身品牌、特色的打造,導致前期農產品原料種植的大量投入形成沉沒成本。

3 E鎮人居環境治理優化對策

3.1 堅持多方合作治理

加快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積極開展美麗家園建設,為農村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環境。堅持源頭治理,從嚴落實責任,全力推進環境優化治理。強化宣傳引導,積極普及污水處理、垃圾分類、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及農藥化肥廢棄物回收等知識,增強民眾環保意識,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加快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城鄉融合式發展、融入城鄉經濟是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方向之一。推進產業融合,可把農村集體經濟產業項目鑲嵌在城鄉經濟發展的鏈條上,真正使其達到融合發展和持續發展;推進文旅融合,把有特色的鄉村融入大旅游路線,提升其文化旅游品質和知名度[7]。

3.2 完善人居環境管護機制

深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和生態環境,構建整潔美麗、和諧宜居的美麗新農村。(1)生態建設。圍繞美麗鄉村建設,深入開展綠化行動;嚴格落實“河長制”,加大區域內河流保護力度,形成“河暢、水清、岸綠”的全域水生態。(2)人居環境整治。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實施硬化、亮化和美化等“雙基”建設項目,推進旱廁改造。落實垃圾分類生活理念,打造“垃圾不落地示范村”“垃圾分類示范村”,力爭實現城鄉環衛一體化[8]。

3.3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鄉村基礎設施是鄉村宜居的必要條件,是鄉村宜居宜業的先行資本之一。為改善鄉村人居環境,統籌改廁項目,積極引進建設一批先進設備設施,增加收集運輸車輛、轉運站建設,完善垃圾處理、糞污治理設備,逐步提高農村生活垃圾、污水無害化處置能力及廁改成效。

3.4 注重專業型人才培養

人才是鄉村振興的關鍵,打造強勁的人才隊伍,首先應在本地選取熟悉本土環境、具備一定專業技能,又能代表村民意愿的帶頭人,提升其創富帶富能力;其次以發展農業新業態為契機增設就業崗位,吸引本土人才返鄉;最后建立高認同度、高包容性的人才吸引制度,通過資金和政策等支持外來人才到鄉村創業,提供無息貸款、增加創業津貼,加大住房、教育和醫療等方面的政策傾斜力度,鼓勵社會各界人才發揮自身職業優勢,為建設鄉村人居環境貢獻一份力量。

3.5 拓寬資金籌集渠道

人居環境的治理離不開充足資金的保障,而單依靠財政撥款還遠遠不夠。一方面,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同時擴大對社會力量的積極宣傳,呼吁其共同參與,加強政策支持,使融資渠道多元化。另一方面,在強化資金保障的同時,也要大力發展村內經濟,利用當地特色發展鄉村產業,保證人居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3.6 打造地方特色產業

堅持以產業融合為引領、特色發展為方向,結合地理位置優勢,按照“城鄉融合、產業集聚、保留風貌”有序推進[9],打造“一村一品”產業格局,為鄉村發展注入持久動力[10]。立足特色優勢產業,鼓勵發展高酸海棠、蘋果等特色經濟林,引進培強產業化龍頭企業,實現鎮有主導產業、村有特色品種、戶有產業幫扶。做大做強文化旅游,推動三產融合發展。

4 結語

以E 鎮為研究對象,通過實地走訪和問卷調研,了解該鎮人居環境的治理現狀。調研發現,近年來E 鎮農村人居環境有了一定改善,尚存在不均衡的情況,需要繼續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力度;同時,E 鎮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在村民參與意識、配套政策、基礎設施、專業人才、資金、產業優勢等方面面臨著挑戰?;诖?,本文提出E 鎮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可以從堅持多方治理、完善人居環境管護、加強基礎設備建設、注重培養專業型人才、打造地方特色產業等方面入手,為進一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供參考。

猜你喜歡
人居環境治理整治
篤行不怠 奮力深化提升三年專項整治
專項整治
專項整治
人居一世間 愿得展素顏
聯合國環境治理體制
數字傳聲:環境治理變中向好
人居環境中的園林綠化設計構建
養殖業整治需多措并舉
堅決打好環境治理攻堅戰持久戰
人居環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