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IPO上市過程中的會計核算及內部控制研究

2024-04-26 23:16金輝
中國市場 2024年11期
關鍵詞:會計核算內部控制

摘??要:企業?IPO上市是企業的重要融資方式之一,有助于企業直接從資本市場獲取資金,滿足企業進一步發展的需要。從證券市場上看,上市企業屬于公眾企業,具有較高的社會關注度。在?IPO上市過程中,相關企業需要按照監管機構的要求,積極對內部控制制度進行完善,使其能夠適應上市過程的需要?;诖?,文章針對企業IPO上市過程中的會計核算及內部控制展開研究,并提出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企業IPO上市;會計核算;內部控制;核算標準化

中圖分類號:F27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6432(2024)011-0000-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4.11.039

1??引言

企業在?IPO上市過程中,需要對會計核算、內部控制制度等進行完善。其中,會計核算是基礎環節,內部控制是執行環節,兩者之間相互關聯又相互影響。需積極對會計核算工作進行完善和優化,掌握企業?IPO上市過程中的會計核算及內部控制重要性,明確其中重點,才可為企業的上市工作提供財務輔助。

2??IPO?上市企業會計核算及內部控制內容和重要性

2.1??會計信息披露

企業?IPO上市過程中,會計信息披露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從投資者的角度出發,企業?IPO上市過程中會計信息披露能夠讓投資者了解企業的實際經營情況和財務狀況,以此來提升企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IPO上市過程中會計信息披露,也能夠讓投資者對企業有一個更為清晰的認識。其次,從企業自身發展角度出發,企業?IPO上市過程中,會計信息披露能夠讓投資者清楚了解企業在各個發展階段的發展狀況和財務狀況等。最后,從監管機構的角度出發,企業?IPO上市過程中會計信息披露還可以讓監管機構及時發現企業存在的問題和風險,以此來保證企業?IPO上市工作能夠順利進行。

2.2??財務報表分析

財務報表分析可以為企業的財務決策提供科學的依據。財務報表分析能夠幫助企業管理者了解企業在過去一段時間內的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從而為企業未來發展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在?IPO上市過程中,財務報表分析可以幫助企業更好地獲取投資者和其他金融機構的信任,是企業治理過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工作。該環節能夠讓股東了解企業管理層在經營過程中存在的不足或缺陷,從而及時采取措施完善管理水平,幫助企業建立良好的經營機制。通過對財務報表分析,企業能夠明確自身在經營過程中存在哪些不足之處,進而可以通過不斷改進和完善的方式來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此外,該環節也能幫助企業建立良好的用人機制和激勵機制。

2.3??財務內部控制

由于會計核算工作和財務內部控制工作都屬于企業內部管理的重要內容,因此二者之間具有密切的聯系,且會計核算和財務內部控制工作還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反映出企業未來的發展趨勢。為進一步提高上市企業的運行質量和財務管理水平,確保上市企業順利通過審核并成功上市,企業需要結合自身發展情況來加強內部控制。在企業?IPO上市過程中,需要加強對企業治理結構的管理。因此在企業?IPO上市過程中需要從以下方面對企業治理結構進行改善。

其一,需通過完善董事會和監事會制度來保障董事和監事在企業治理結構中發揮應有的作用;此外,要在企業董事會內部建立起較為完善的制衡機制,確保各專業委員會之間能夠形成相互監督和制衡關系。其二,要確保企業高管人員不能利用職權謀取私利。其三,在?IPO上市過程中還需要建立完善的內部審計制度。內部審計工作是企業內部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能夠起到有效防止舞弊行為發生的作用。因此,在企業?IPO上市過程中需要對內部審計工作給予充分重視,通過有效措施對內部審計部門進行科學整合,這樣才能確保其發揮應有作用。

3??企業IPO上市過程中的會計核算

3.1??成本費用的歸集與核算

在?IPO上市過程中,企業需要對成本費用進行合理歸集,并能夠進行有效核算,保障成本費用的合理性和準確性。首先,要對直接成本費用、間接成本費用的歸集問題進行處理。企業需要建立相應的分攤標準,并依據相關標準進行分攤;建立相關制度對產品制造費用的歸集工作進行規范,并能夠按照標準進行分攤。在此過程中,要制定具體的分配標準和分配規則,通過各種方法對期間費用的分配標準進行確定,保證期間費用核算的準確性和規范性。

3.1.1??直接成本費用

直接成本費用是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直接消耗的原料以及材料、動力等。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發生的各項費用,都需要按照相應的標準進行歸集,并將其計入到產品成本之中。根據相關規定,企業所發生的直接成本費用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制造費用,是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為獲得和維持產品所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設備折舊費、職工薪酬、折舊費等。其二,制造費用,也包括生產過程中為達到一定的生產目的而發生的其他費用,如折舊費、辦公費等。其三,企業在產品成本中還包含直接材料成本,是企業為達到一定質量標準所消耗的各種原料以及各種材料等。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所發生的直接材料成本,是其產品成本的主要組成部分。根據相關規定,企業應當對生產過程中所發生的各種材料費用進行詳細記錄,并對其進行定期審核和分析。審核中發現需要改進的情況,應及時調整采購和使用計劃,減少不必要的采購數量。其四,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所發生的工資及其他費用。其五,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發生的辦公費、折舊費、修理費以及保險費等費用。其六,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所發生的運輸費、裝卸費以及保險費等。一般情況下,可以將這些費用直接計入到產品成本之中。但是有部分費用需要經過一定加工程序后才能計入產品成本。如,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發生的廠房租賃費以及水電氣等費用。其七,在生產過程中發生的租賃費。租賃費用是指企業在進行生產活動時所支付或占用給他人使用的資產價值。比如企業在租賃廠房時所支付的租賃費。其八,由于設備折舊等原因引起的費用。這部分費用應當按照規定計入到產品成本之中,在此過程中還需要對固定資產價值進行正確劃分。其九,其他費用。

3.1.2??期間費用

期間費用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項費用,如銷售費用、財務費用等。期間費用涉及的范圍較廣,包括直接人工成本、固定資產折舊等。對于直接人工成本而言,企業需要根據相應標準進行分攤;對于原材料成本而言,企業需要對其進行合理分配;對于固定資產折舊而言,企業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處理。期間費用核算過程中,要能夠依據相關標準來確定各項費用的分攤問題。此外,還要對期間費用進行有效控制,防止出現違規現象。除此之外,還包括管理人員的薪酬問題以及差旅費等。管理人員的薪酬問題包括工資和獎金兩部分;差旅費主要是指企業員工出差時發生的相關開支。管理人員的薪酬可以依據實際情況來確定,通常情況下由企業根據自身規模來確定標準。在?IPO上市過程中,要對差旅費進行合理分攤,并能夠依據相關標準來確定,同時還要對期間費用進行有效控制。

3.1.3??存貨跌價準備

在?IPO上市過程中,企業需要對存貨進行合理管理,并通過相關政策和制度,對存貨的管理進行規范。在此過程中,企業需要對存貨跌價準備問題進行處理,并能夠依據規定設置專門的科目進行核算。如果企業在?IPO上市過程中,無法通過上述方式對存貨進行管理,并且其成本也無法得到有效控制,則需要利用專門的方法對其進行核算,以保證成本費用能夠得到有效控制。首先,要對原材料等材料的跌價準備進行處理。企業可以利用存貨管理系統對材料的入庫和領用情況進行及時登記和處理。對于產品中不需要使用的材料以及使用后不需要再回收的材料,企業可以直接利用系統將其結轉到主營業務成本中;對于需繼續使用的材料和產品中已經超出領用或者使用后不再回收的材料或產品,則需要按照相關規定將其計入“在建工程”科目中;對于報廢或已發生減值的產品,則需要按照相關規定將其計入“營業外支出”科目中。在此過程中,企業需要加強對原材料等材料的日常管理和控制。如果企業不能有效對其進行管理,或者沒有加強管理,則可能會導致存貨跌價準備問題的出現。

3.2??收入及毛利的確認

在企業?IPO上市過程中,收入及毛利的確認是財務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實現?IPO上市的基礎條件。收入及毛利的確認主要包括:銷售收入和營業成本兩個方面。其中。銷售收入的確認又分為直接銷售、轉銷、折讓和銷售退回等情況。營業成本則主要是指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以及制造費用等方面。制造費用還包括其他業務發生額及制造費用的分攤金額。在具體確認過程中,企業應當以《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為基礎,結合《企業會計準則——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等對收入及毛利確認相關內容進行規范。

3.2.1??銷售收入

在銷售收入的確認過程中,企業應當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對收入的具體類型進行劃分,并結合《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相關規定,對企業的銷售收入進行確認。在實際確認過程中,企業應當以產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為條件,將企業與客戶之間訂立的銷售合同或訂單作為主要依據。在對銷售收入進行確認時,企業應當以合同約定內容為依據,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一是簽訂銷售合同或訂單;二是客戶確認收貨;三是開具發票;四是收款后發貨。在上述條件均滿足時,才能對銷售收入進行確認。具體而言,就是當合同約定內容全部實現時,才能對產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客戶;反之,則需要先進行銷售退回處理。

3.2.2??營業成本

在企業?IPO上市過程中,營業成本主要是指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以及制造費用等,其中,主營業務成本是指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所消耗的原材料、工資和折舊等的費用支出,而其他業務成本是指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過程中消耗的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和動力等費用支出,制造費用則主要包括工資及福利費、折舊費、修理費和辦公費等方面。在具體會計核算過程中,企業應當以《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主營業務成本》為基礎,結合《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和《企業會計準則第23號—金融資產轉移》等相關內容對營業成本的具體內容進行規范,并嚴格按照相關規定進行相應的會計核算。

3.3??利潤分配及上市前的處理

對于上市企業而言,需要對其利潤分配情況進行嚴格的監督和控制。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部分上市企業沒有對利潤分配及上市前的處理工作進行合理規范和落實,使得企業經營結果不符合監管機構的要求。同時,由于部分上市企業沒有明確的利潤分配政策,因此也無法制定出合理的分紅標準。此外,部分企業沒有落實好上市前的利潤分配工作,使得企業處于“虧損”狀態,不利于企業健康發展?;诖?,在上市前應加強對利潤分配工作的管理和控制。

第一,對企業是否可以進行嚴格審查。審核部門應當嚴格審查企業是否能夠進行分紅,并對其分紅比例是否合理等進行嚴格審查,不符合條件的不予批準。

第二,要明確責任主體。當企業上市后利潤分配問題出現時,應由企業董事會負責對分紅政策制定、具體金額等方面內容進行明確,確保利潤分配工作能夠順利開展。

第三,要建立利潤分配監督管理制度。為保障企業盈利水平達到監管標準,可設立相應的監督管理機構,并制定一系列制度文件和獎懲措施,以此來推動利潤分配工作有效開展。

第四,要嚴格執行分紅方案。企業應嚴格按照企業章程、相關規定來確定利潤分配方案,確保其能夠順利完成。同時嚴格落實分紅方案執行情況的監督、管理工作。

3.4??會計信息披露

企業?IPO上市不僅需要保證其會計信息披露符合相關規定,還應注重保護投資者的利益,是證券監管部門的要求。企業在?IPO上市過程中,需要確保所披露的會計信息真實、完整和準確,避免出現虛假信息或誤導性信息等情況。因此,在企業?IPO上市過程中,需要對會計信息披露進行嚴格管理。

第一,企業在?IPO上市過程中,需要做好財務信息披露工作,使投資者能夠了解到企業真實的財務狀況,避免因會計信息失真導致企業?IPO上市失敗。

第二,企業需要做好信息披露管理工作。一方面,企業應當對?IPO上市過程中的相關文件進行備案。在?IPO上市過程中,證券監管部門需要將相關文件分發到各部門予以執行。因此企業應當加強對?IPO上市文件的備案管理工作;另一方面,需要做好上市申請文件及招股說明書的準備工作。在這一過程中,需保證招股說明書等資料的完整性、及時性以及真實性等。

第三,企業應當重視對投資者的保護工作。在?IPO上市過程中,證券監管部門需要積極引導企業對投資者進行保護,使投資者能夠認識到企業?IPO上市具有一定風險。與此同時,還需要通過企業相關制度、辦法等來保護投資者利益。

4??企業IPO過程中內部控制制度優化的策略

4.1??完善企業的內控體系

企業要想在?IPO上市過程中順利開展工作,需要完善內部控制體系,這對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和質量具有重要作用。具體而言,企業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完善內控體系。

第一,加強對內部審計工作的重視力度。內部審計部門要加大對企業財務風險的監管力度,及時發現財務風險和隱患。同時也要加強對相關部門的監督和控制,如發現問題要及時進行糾正和處理。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有效避免財務風險的出現,從而使企業能夠順利上市。

第二,企業需要對內部控制進行全面構建。其中包括不相容崗位分離制度、內部授權審批制度、風險評估制度、績效評價制度、財產保護制度以及信息與溝通制度等。通過這些工作可以使企業內部控制更加完善和有效,從而更好地保證會計核算和上市過程的順利進行。

第三,企業還應加強對財務管理人員的培訓力度,提升其整體素質。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其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為后續工作打好基礎,從而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4.2??加強財務管理

對于企業而言,IPO上市是一個較長的過程,因此需要提前對其進行規劃,為后期的發展奠定基礎。具體而言,企業可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其一,對資金預算管理進行完善。企業需要在?IPO上市之前制定好詳細的資金預算計劃,從而為財務管理工作奠定基礎。其二,做好費用控制。在?IPO上市過程中企業需要對各項費用進行合理控制,從而確保費用支出與企業實際情況相符,以便為后續的發展奠定基礎。其三,建立內部審計機制。內部審計工作在整個財務管理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內部審計能夠及時發現財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而采取措施進行處理,提高會計核算質量。其四,建立財務監督機制。企業需要加強對財務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和檢查。如出現不規范情況則需要及時整改和糾正,從而能夠提高內部控制效果,使企業的?IPO上市過程更加順利。

4.3??提高會計核算水平

當前,隨著?IPO上市政策的不斷優化,企業需要對自身的會計核算工作進行優化和完善,以便于更好地適應市場發展的需求。具體而言,企業應采取以下措施提高會計核算水平。

第一,企業需要制定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當前在實際工作中有部分企業存在不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這也影響了企業會計核算水平的提高。因此企業需要完善相關制度,為企業提供規范、合法、高效的會計核算環境。

第二,企業需要設置專門的會計核算機構。從實際情況來看,多數企業并沒有設置專門的會計核算機構,這也影響了會計核算水平的提高。因此企業在?IPO上市過程中需要設置專門的財務核算機構,以提高其會計核算水平。

第三,提升員工整體素質水平。當前很多企業在實際工作中會出現一些問題和漏洞,這主要是由于相關人員在工作中缺乏足夠的責任心和積極性所致。因此企業在?IPO上市過程中需要對員工進行全面培訓和指導,通過提升員工整體素質水平來提高其工作效率和質量。另外還應加強財務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使其能夠始終以嚴謹、負責的態度對待工作。

5??結論

綜上所述,對于當代企業的IPO上市工作來說,確保會計核算和內部控制工作的規范化,將會對企業的上市結果帶來直接影響。這就需要企業在了解會計核算和內部控制工作重要性的條件下,明確會計核算的內容標準,并制定出針對性的內部控制制度,為企業的上市管理工作提供有效保障。

參考文獻:

[1]鄭訓森.規范IPO上市公司會計核算及內部控制制度的思考[J].全國流通經濟,2022(34):165-168.

[2]朱巍.企業上市籌備中的財務規范化管理策略探討[J].財經界,2022(22):150-152.

[3]張小詩.?注冊制下擬IPO民營企業財務規范研究[D].昆明:云南財經大學,2022.

[4]劉佳.?科創板擬上市公司IPO失敗專題研究[D].蘭州:蘭州理工大學,2022.

[5]龐麗.?企業港股IPO目標導向下財務管理優化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學,2022.

[6]王瀟瀟.中小企業IPO財務規范性問題分析[J].商訊,2022(9):57-60.

[作者簡介]金輝(1978—),男,漢族,遼寧沈陽人,碩士,高級會計師,研究方向:ipo,并購重組。

猜你喜歡
會計核算內部控制
論投資性房地產的會計核算及稅務處理
房地產企業會計核算的難點與重點
中小企業會計核算存在問題及對策
“營改增”對于企業會計核算的影響初探
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的若干問題探討
互聯網形勢下證券公司內部控制探究
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問題以及解決策略思考
我國物流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問題及建議
房地產開發企業內部控制的認識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問題及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