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會計準則對企業財務管理會計實務的影響研究

2024-04-27 00:28梁娟梁靜
天津經濟 2024年3期
關鍵詞:財務報告公允實務

◎文/梁娟 梁靜

一、前言

近年來, 隨著全球經濟的日益融合以及金融市場的快速發展,會計行業也在持續演進。 為了適應國際金融交流以及滿足投資者和利益相關者的需求, 各國紛紛修改或推出新的會計準則,要求企業提供更為真實、公正和透明的財務信息,從而使投資者能夠做出更為明智的決策。然而, 新會計準則的推出也意味著企業需要進行一系列調整,以適應新的會計環境和規定,不僅對企業的財務管理產生直接影響,還會對企業戰略決策、運營模式等產生深遠影響。 因此,了解新會計準則對企業財務管理會計實務的影響以及如何應對相關挑戰, 對于企業和會計從業者都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二、新會計準則對企業財務管理會計實務的影響

(一)資產負債表的重新分類

隨著新會計準則的實施,資產負債表的呈現方式發生了顯著變化,從而更加真實和全面地展現了企業的財務狀況,為投資者、債權人、企業管理層和其他利益相關者提供了更加準確的判斷依據。 首先,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劃分更加明確。 在過去的會計準則中,許多企業將某些應該歸入無形資產的項目計入固定資產,從而影響了資產的凈值和折舊率。 新會計準則明確規定了這兩類資產的界定,使得無形資產如專利權、商譽等得到了更為準確的反映。 其次,明確了長期待攤費用的處理方式。傳統的會計實務中, 長期待攤費用往往被歸入長期資產,但在新會計準則下,這類費用需要單獨列示,從而增強了其明細度和透明度。 最后,負債的分類發生了變化。以前,部分企業會將某些短期債務在資產負債表中歸為長期債務,以此來優化其財務比率,而新會計準則對短期和長期債務的界定更為嚴格,從而確保了債務數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二)收益和成本的確認時點改變

新會計準則對于收益和成本的確認時點進行了調整,給企業財務報告和經營決策帶來了直接影響。 首先,收益的確認不再僅僅依賴于貨物的交付或服務的完成。新會計準則更加強調把客戶對商品或服務的控制轉移作為確認收益的主要依據。 例如,當商品的所有權和風險都轉移到客戶時,即便商品尚未交付,收益也應當被確認。這一改變使得企業需要更加仔細地考慮合同條款和交易的實質內容,從而判斷收益確認的恰當時點。 其次,對于長期合同和項目施工等, 新會計準則提出了完工百分比法作為收益確認的基礎, 要求企業根據合同完成的進度來確認相應的收益,而不是等到整個項目完成后再確認。這種方法更加符合長期項目的實際進展, 能夠使收益的確認更為平穩和真實。 最后,對成本的確認時點進行了調整。 與收益確認的原則相對應,成本的確認要基于實際消耗的資源和付出的努力, 而不僅僅是基于貨物或服務的交付,意味著在某些情況下,企業需要在沒有實際發生費用的情況下,預先確認一部分成本。

(三)增強的信息披露要求

新會計準則對于信息披露的要求有了明顯加強,旨在為各方利益相關者, 尤其是投資者提供更加詳細、透明、及時的財務信息,從而更好地評估企業的經營狀況和風險。 首先,新會計準則強調了非常規交易和關聯方交易的披露。 為了確保財務報告的真實性, 所有的非常規交易,無論金額大小,都需要在財務報告中明確注明。 此外,關于關聯方的交易,企業需要詳細披露其性質、金額以及與第三方的關系,確保這些交易是公平的,并未損害到其他股東的利益。 其次,對于企業的風險和不確定性,新會計準則也有更為嚴格的披露要求, 包括企業面臨的市場風險、信貸風險、流動性風險等,都需要在財務報告中進行詳細描述,明確其對企業財務狀況的影響。 最后,新會計準則還增加了對于會計政策和估計變更的披露要求。任何與會計政策相關的變更以及對財務報告產生重大影響的估計變更,都需要在財務報告中明確標明,并解釋其原因和對財務報告的影響。 這些增強的信息披露要求,雖然增加了企業的財務報告工作量, 但無疑提高了財務報告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有助于提高投資者和其他利益相關者對企業的信心。

(四)對公允價值估計的增加需求

公允價值估計是近年來會計領域的熱點話題, 而在新會計準則中, 對公允價值的應用和估計也有了更加明確和廣泛的要求。 首先,新會計準則擴大了公允價值應用的范圍。 除了金融工具,許多非金融資產和負債,如投資性房地產、生物資產等,也需要按公允價值計量,意味著企業需要進行更多的公允價值估計, 確保這些資產和負債在財務報告中的金額是真實和公正的。 其次,新會計準則對公允價值的估計方法有了更為詳細的規定。 企業需要考慮所有相關信息,包括市場價格、現金流量折現、估值技術等,確保公允價值的估計是客觀和可靠的。 最后,對于使用公允價值估計的資產和負債, 企業還需要在財務報告中披露其估計方法、重要假設、估計的敏感性等信息, 有助于投資者和其他利益相關者理解和評估企業公允價值估計的可靠性。

三、新會計準則下企業財務管理會計實務面臨的挑戰

(一)適應新會計準則需要高成本

在新會計準則下, 企業在財務管理會計實務中面臨的首要挑戰便是如何適應新會計準則帶來的高成本。 首先,為了滿足新會計準則要求,企業需要對其現有財務管理系統和流程進行大規模的調整, 包括重新設計會計和財務報告模板、 購買和升級與新會計準則相適應的財務軟件以及重新設定內部控制流程等。 其次,為了確保企業能夠正確理解和應用新會計準則, 企業需要對其財務團隊進行大量的培訓和教育, 不僅要為員工提供外部培訓課程,還需要請教外部專家或顧問,以確保企業財務報告準確無誤。 最后,由于新會計準則對一些會計政策和估計方法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 企業在實際操作中會面臨更多挑戰。 例如,在資產和負債的確認、計量和報告方面,企業需要進行更多的技術性分析和判斷, 無疑會增加企業操作的復雜性和成本。

(二)公允價值估計存在主觀性與波動性

新會計準則對公允價值的應用給予了很大的重視,但也帶來了主觀性和波動性問題。 公允價值是基于市場條件和其他相關因素的估計, 使其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和可變性。 尤其在缺乏活躍市場或相關市場信息的情況下,公允價值的確定往往依賴于會計師或管理層的判斷,無疑增加了估計的主觀性。 此外,由于公允價值與市場條件密切相關, 任何市場的微小變動都會導致資產和負債的公允價值發生波動, 不僅會導致企業的財務報告存在較大的波動性, 還會影響投資者和其他利益相關者對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判斷。 更為重要的是,由于公允價值估計存在主觀性和波動性, 企業在公允價值的應用上會面臨更大的審計風險。

(三)信息披露壓力增加

新會計準則對企業的信息披露要求進行了加強,也給企業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新會計準則要求企業在財務報告中提供更為詳細和具體的信息, 無疑增加了企業財務報告的工作量和復雜性。 同時,由于新的信息披露要求更為嚴格,企業在披露信息時需要更為謹慎,以確保其準確性和及時性。 此外,新的信息披露要求會增加企業的法律風險。 例如,如果企業未能按照新會計準則要求提供完整和準確的信息,或者提供的信息存在誤導性,那么企業會面臨來自投資者或監管機構的法律訴訟。 而且,為了滿足新的信息披露要求, 企業需要投入更多的資源來進行數據收集、分析和整理,不僅增加了企業成本,還會影響企業的日常運營。

四、新會計準則下企業財務管理會計實務應對策略

(一)加強內部培訓和外部咨詢

為了應對新會計準則帶來的變革, 企業要強化對內部團隊的培訓以及尋求外部專家的咨詢。 內部財務團隊是企業應對新會計準則的第一線, 他們不僅要了解新會計準則的具體要求, 更要掌握其在實際操作中的應用路徑。 因此,企業應定期組織內部培訓,通過專題研討、案例分析和模擬操作等方式, 幫助財務團隊深入理解和掌握新會計準則。 此外,鑒于新會計準則的復雜性和專業性,企業很難僅依靠內部團隊完全應對,因此,與外部專家進行合作也是一個有效的策略。 外部會計師事務所、咨詢機構和學術研究機構都可以為企業提供有效的支持, 不僅可以幫助企業解決實際操作中遇到的具體問題, 還可以為企業提供有關新會計準則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行業最佳實踐。

(二)建立嚴格的價值評估流程和機制

新會計準則對資產和負債的公允價值給予了高度重視,因此企業要建立嚴格的價值評估流程和機制來應對。首先涉及內部控制, 企業應確保其內部的價值評估流程既科學又規范,可以確保公允價值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具體來說,企業可以考慮建立一個專門的價值評估小組,負責公允價值的確定。 該小組應由經驗豐富、專業知識扎實的團隊成員組成, 他們可以定期對企業的資產和負債進行評估,并確保其與市場條件和其他相關因素保持同步。除此之外,外部價值評估機構也是企業的重要合作伙伴,他們可以為企業提供專業的價值評估服務, 幫助企業確保公允價值的客觀性和中立性。 與外部機構合作,企業還可以獲得關于市場最新動態、 行業趨勢和最佳實踐的第一手資訊,從而提高其價值評估的水平。

(三)優化財務報告系統

新會計準則對企業財務報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優化財務報告系統是企業當務之急。 首先,企業要確保其財務報告系統與新會計準則完全兼容, 需要企業進行大規模的技術升級,包括購買和更新軟件、硬件和其他相關設備。 其次,企業還要確保財務報告系統操作簡便、高效。 為此,企業可以考慮對其財務報告流程進行優化,減少不必要的步驟和環節,確保信息的流動性和準確性。最后,企業要確保其財務報告系統的安全性。 鑒于新會計準則對信息披露的重視, 企業不能忽視其財務報告系統面臨的各種風險, 包括數據泄露、 信息篡改和系統崩潰等。 因此,企業應加強對其財務報告系統的安全防護,確保數據的完整性和機密性。

五、結語

新會計準則為企業財務管理會計實務帶來了不小的挑戰,對于企業而言,只有全面理解這些挑戰并采取相應的策略,才能確保其財務操作的合規性和有效性。 隨著時間的推移, 企業必須持續地進行自我革新, 確保與時俱進,從而保持其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猜你喜歡
財務報告公允實務
企業內部財務報告體系設計與應用
確認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需要轉出嗎?
財務報告目標和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
ICC TA858rev實務應用探討
財政部修訂印發《政府部門財務報告編制操作指南(試行)》
對公允價值計量:CAS 39的思考
關于在財務會計中采用公允價值的探討
戴德明教授暢談財務報告的功能擴展
ODI實務
FDI實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