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碧江區油菜病蟲害綠色防控集成技術及推廣應用

2024-04-27 03:23楊紹堂
種子科技 2024年6期
關鍵詞:碧江區化學農藥油菜

楊紹堂

(銅仁市碧江區農業技術推廣站,貴州 銅仁 554300)

油菜是我國重要的油料作物,廣泛分布于全國各地,尤其是長江流域。油菜籽含有豐富的脂肪和蛋白質,是食用油和飼料的主要來源之一。種植油菜還具有改良土壤、美化環境、發展鄉村旅游等綜合效益。以碧江區為研究對象,介紹了油菜病蟲害綠色防控集成技術要點及應用情況,旨在通過介紹該技術的組成和作用,為其他地區的油菜病蟲害防治提供參考和借鑒,并對該技術的推廣應用策略和未來發展方向進行探討。

1 油菜病蟲害概述

油菜在生長過程中,常受到各種病蟲害的侵襲,影響其產量和品質。據統計,全國油菜病蟲害每年造成的損失占總產量的10%~20%。因此,加強油菜病蟲害防治,是保障國家糧油安全、提高農民收入、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任務。油菜常見病害主要包括菌核病、霜霉病、根腫病、黑斑病、軟腐病、灰霉病、立枯病、黑脛病、白銹病等。其中,菌核病和霜霉病是為害最嚴重的兩種病害,可導致油菜嚴重減產。油菜常見蟲害主要包括蚜蟲、菜青蟲、小菜蛾、小地老虎、跳甲、莖象甲、葉甲、露尾甲、潛葉蠅等。其中,蚜蟲是最常見和為害最嚴重的一種害蟲,不僅會吸食油菜汁液,造成營養損失和生理性障礙,還會傳播多種病毒病,如花葉病等[1]。

2 碧江區油菜種植現狀

碧江區是貴州省重要的油菜生產基地之一,油菜種植面積約占全區耕地面積的23.57%。油菜品種以雙低甘藍型為主,主要采用秋播方式,播種期在9 月下旬至10 月中旬,收獲期在次年4 月下旬至5 月中旬。近年來,碧江區加快推進油菜產業發展,大力推廣耕地輪作、擴種油菜等產業項目,進一步提高了油菜的產量和品質。然而,種植油菜也面臨著嚴重的病蟲害威脅,主要有由真菌導致的菌核病、霜霉病、黑腐病,以及為害作物的蚜蟲、菜青蟲、莖象甲等。其中,菌核病和霜霉病是為害性最大的兩種病害,可導致油菜莖稈變形、空心、斷裂或枯死,葉片和莢果出現白色霉層和灰黑色壞死斑,影響油菜的生長和產量。碧江區油菜的發病原因與多方面因素有關,主要包括氣候條件、土壤環境、品種選擇和田間管理等。由于碧江區氣溫高、降水多、濕度大,有利于真菌類病原體的生長和傳播。同時,由于土壤酸性較強且有機質較低、微生物菌含量較低,不利于油菜吸收營養和提高抗病能力。此外,由于部分農民缺乏科學的品種選擇和田間管理知識,沒有做好輪作、深耕、施肥、除草、病蟲害防控等措施,也增加了油菜的發病風險。據統計,近年來,碧江區每年因油菜病蟲害造成的損失占總產量的10%左右[2]。

3 綠色防控集成技術

3.1 綠色防控理念

綠色防控是堅持“綠色植?!崩砟?,應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態調控以及科學、合理、安全的技術,實現有效控制農作物病蟲害,保證農作物生產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農業生態環境安全,促進農業增產、增收。綠色防控是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我國農業質量效益的必要條件。綠色防控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解決我國農業農村資源環境突出問題的根本路徑。綠色防控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現我國農業農村“三生”協調發展的必然選擇。綠色防控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發掘培植農業綠色發展新源泉的迫切要求,綠色防控的理念源于對傳統化學防治方式的反思。

傳統化學防治方式是指以大量施用化學農藥為主要手段,對農作物病蟲害進行人工干預和控制的方式。大量施用化學農藥雖然能殺滅有害生物,但也殺滅了有益生物,破壞了自然界的食物鏈和物種多樣性,導致一些新的病蟲害發生和蔓延,形成了惡性循環。大量施用化學農藥會使部分農藥殘留在作物體內或土壤表層,影響作物品質和食用安全;同時,農藥也會隨著雨水或灌溉水流入地下水或地表水體,污染水資源和水生態環境。大量施用化學農藥會增加農民接觸或吸入有害物質的風險,可能導致中毒或慢性病發生;同時,消費者攝入含有農藥殘留的食品,也可能導致食品安全事故發生;此外,也會影響其他非目標生物的生存和發展,如蜜蜂、鳥類等。大量施用化學農藥會增加農民種植成本,降低利潤空間;同時,也會使作物對某些農藥產生抗性或耐性,降低防治效果;此外,也會受到國內外市場和政策的限制和監管,影響農產品的流通。因此,綠色防控的理念是對傳統化學防治方式的一種革命性的改變和創新,是一種符合時代發展和社會需求的先進理念,是一種體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科學理念[3]。

3.2 集成技術的組成和作用

集成技術是指將多種綠色防控技術有機結合,形成系統化、高效化、智能化的綜合防治方案。農業防治技術,指通過改良品種、優化栽培管理、調整種植結構等方式,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和抗病蟲害能力,減少化學農藥的施用量和依賴度。物理防治技術是指通過機械捕捉、光聲誘殺、溫度調節、電離輻射等方式,直接或間接地殺滅或驅趕病蟲害,減少化學農藥的施用量。生物防治技術指通過利用天敵、寄生蟲、微生物等生物資源或其制劑,以及轉基因等生物技術手段,對病蟲害進行生物控制,減少對化學農藥的依賴。生態調控技術是指通過改善土壤肥力、增加有機質、調節水分和氮素等方式,改善作物生長環境,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和抗病蟲害能力,減少化學農藥的施用量??茖W用藥技術是指通過合理選擇農藥種類、劑型、用量和施用方法,以及結合測土配方施肥、精準施肥等方式,科學合理地施用化學農藥,降低對環境和人體健康的危害。集成技術的作用主要體現在:1)提高病蟲害綜合防治效果,通過多種技術手段的協同作用,有效地預防和控制各類病蟲害,降低其發生頻率和為害程度,以優化作物的產量和品質,減少化學農藥的消耗和影響;2)通過減少化學農藥施用量,可以降低農藥殘余和面源污染,保護農業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提高農業綠色發展水平,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和競爭力;3)通過節約資源,可降低生產成本,增加農民收入,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增強農業的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4]。

4 碧江區油菜病蟲害綠色防控集成技術應用

4.1 油菜病蟲害綠色防控集成技術在碧江區的應用情況

為有效控制油菜病蟲害,提高油菜生產效益和安全性,碧江區農業農村局積極引進和推廣油菜病蟲害綠色防控集成技術。該技術是根據油菜生長發育規律和病蟲害發生規律,結合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學防治等多種方法,形成了一套科學合理、高效環保的防控體系。

1)種植抗病蟲害品種。選擇適合當地氣候和土壤條件,抗白粉病、黑斑病、菌核病等主要病害和抗蚜蟲、菜青蟲等主要蟲害的優良品種,如油研2020、油研817、慶油3 號、邡油777 等。

2)實施健康栽培。采用合理的輪作制度,避免連作或近親作物連作,減少土傳病害的發生;適期播種,避免過早或過晚播種,減少苗期和開花期受到不利氣候和病蟲害的影響;適度密植,保持田間通風透光,減少白粉病和黑斑病的發生;平衡施肥,合理施用有機肥和鉀肥,提升植株的抗壓能力和免疫力;及時除草松土,清除田間雜草和殘茬,消除病蟲害的寄主和破壞其藏身之處。在苗期或開花期使用黃色或藍色誘殺板或粘蟲網等物理誘殺裝置,吸引并捕捉蚜蟲、薊馬、斑潛蠅等害蟲;在開花期利用蜜蜂授粉、無人機噴霧器等物理授粉裝置,提高授粉效率和結實率。

3)利用生物防治資源。在油菜田間種植能夠吸引害蟲天敵的植物,如蛇床子、紫云英、百里香、薄荷等,可有效增加天敵的種類和數量,提高生物防治效果;在油菜田間放養或釋放一些能夠捕食害蟲的昆蟲,如瓢蟲、蜘蛛、寄蠅、寄生蜂等;在油菜田間施用能夠抑制或殺滅病蟲害的微生物制劑,如枯草芽孢桿菌、擬青霉菌、金龜子綠僵菌、大黃素甲醚等,提升微生物防治的效率。必要時,根據病蟲害的發生程度和為害程度,選擇高效低毒低殘留的化學農藥采用噴霧或浸種等方式進行防治,如施用嘧啶核苷類抗菌素、氟環唑、咪鮮胺等藥劑防治白粉??;施用苯醚甲環唑、咯菌腈、硅噻菌胺等藥劑防治黑斑??;施用多粘芽孢桿菌、呻嗪霉素等藥劑防治赤霉??;施用吡蟲啉、吡蚜酮、聯苯菊酯等藥劑防治蚜蟲;施用氯氰菊酯、氟蟲腈、氧化樂果等藥劑防治菜青蟲。在施用化學農藥時,要注意遵守安全間隔期和安全用藥規范,避免對人體健康和環境造成危害[5]。

4.2 應用效果和優勢

碧江區推廣應用油菜病蟲害綠色防控集成技術,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1)提高了油菜產量和品質。通過采用多種綠色防控技術進行綜合防治,有效地預防和控制了各類油菜病蟲害,降低了其發生頻率和為害程度,增強了油菜的生長勢和抗逆能力。數據顯示,2021 年碧江區油菜病蟲害綠色防控集成技術推廣區平均單產量達到了2 250 kg/hm2以上,比未應用集成技術的對照區提高了20%以上;同時,油菜籽的含油量同比上升了2 個百分點以上,達42%以上。

2)減少了化學農藥用量。通過減少化學農藥用量,減少農藥殘留和面源污染,保護農業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據數據顯示,2021 年碧江區油菜化學農藥施用量平均減少了3 kg/hm2以上,比未應用集成技術的對照區減少了30%以上。

3)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益和競爭力。數據顯示,2021 年碧江區油菜平均單產收入達到21 000 元/hm2以上,比未應用集成技術的對照區提高了25%以上。

4)促進了農業綠色發展和鄉村振興。通過推廣應用油菜病蟲害綠色防控集成技術,不僅提高了油菜生產的綠色水平,也帶動了其他農作物的綠色發展,形成了以油菜為主導的多元化種植結構,增加了農民的收入。同時,促進了農業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工作的開展,提高了農民的科技素養和環保意識,增強了農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6]。

5 推廣應用的重要性和策略

5.1 推廣應用的重要性

油菜病蟲害綠色防控集成技術是一種有效的油菜病蟲害防治方式,具有優化油菜的產能和品質、減少化學農藥的消耗和影響、增加農業生產效益和競爭力、促進農業綠色發展和鄉村振興等多重優勢。推廣應用油菜病蟲害綠色防控集成技術,可提高我國油菜產量和品質,促進我國油菜產業可持續發展,提高油菜的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對保障我國油料安全,對建設我國成為農業強國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推廣應用油菜病蟲害綠色防控集成技術,不僅是一項技術問題,更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到政策、經濟、社會、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需要從多個層面和角度,制訂合理的推廣應用策略,克服各種困難和挑戰,實現油菜病蟲害綠色防控集成技術的廣泛普及和深入應用。

5.2 推廣策略和方法

1)加強政策引導和支持。政府部門應制訂和完善相關的政策、標準規范等,為油菜病蟲害綠色防控集成技術的推廣應用提供政策支持。同時,加大財政投入和資金補貼力度,為農民提供物質保障。

2)加強技術創新和服務??蒲性核透叩仍盒5葐挝粦訌娪筒瞬∠x害綠色防控集成技術的研發和創新,不斷提高技術水平和適應性。同時,加強與農業部門和農民的合作與交流,提供專業化的技術培訓、指導、咨詢等服務。

3)加強示范引領和推廣。在各個油菜生產區建立油菜病蟲害綠色防控集成技術的示范區,充分發揮示范帶動作用,讓更多的農民看到油菜病蟲害綠色防控集成技術的效果和優勢。同時,利用各種媒體平臺和信息渠道,進行廣泛的宣傳和推廣,提高農民對油菜病蟲害綠色防控集成技術的認知度和接受度。

4)加強社會參與和協作。鼓勵社會各界參與到油菜病蟲害綠色防控集成技術的推廣應用中來,形成政府、科研、企業、農民等多方合作機制和協調機制。同時,加強與國內外相關的組織和機構的交流和合作,借鑒和學習先進的經驗和做法,提高油菜病蟲害綠色防控集成技術的推廣應用水平和效果。

6 結束語

碧江區油菜病蟲害綠色防控集成技術及推廣應用的效果突出,為我國油菜產業的綠色發展提供參考和借鑒。未來希望能夠不斷提升油菜病蟲害綠色防控集成技術的研發和創新水平,完善技術,加強應用適應性;加強油菜病蟲害綠色防控集成技術的推廣應用和服務,擴大覆蓋范圍和影響力;加強油菜病蟲害綠色防控集成技術的監測評估和效果反饋,提高推廣效果和效益;加強油菜病蟲害綠色防控集成技術的交流合作和學習借鑒,提高推廣水平和效果,為我國油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猜你喜歡
碧江區化學農藥油菜
油菜田間管理抓『四防』
油菜可以像水稻一樣實現機插
化學農藥協同增效實現使用量零增長 省植保站組員參加國家』化學農藥協同增效關鍵技術
化學農藥在植物保護中的注意事項
化學農藥對農業環境的污染與防治
油菜燴豆腐
種油菜
銅仁市碧江區珍珠花生中10種農藥殘留測定
“1234”工作法——貴州省銅仁市碧江區探索建立關愛留守兒童服務體系
統計局:2013年11月我國化學農藥產量同比增長2.79%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