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麥蚜蟲的發生特點與無害化控制技術

2024-04-27 03:23李天奇
種子科技 2024年6期
關鍵詞:麥蚜蟲天敵蚜蟲

于 蕾,陳 琦,李天奇

(漯河市農業科學院,河南 漯河 462300)

蚜蟲是小麥生產中常見的害蟲之一,其發生特點與無害化控制技術是農業生產中關注的熱點問題。小麥蚜蟲以刺吸式口器汲取小麥汁液,導致小麥葉片卷曲、枯黃,嚴重時甚至可造成整株死亡。此外,蚜蟲還是病毒病的傳播媒介,對小麥生產造成嚴重威脅。過去,防治小麥蚜蟲多使用大量化學藥劑,不僅對環境造成污染,還會導致蚜蟲產生抗藥性。因此,了解小麥蚜蟲的發生特點并采取有效的無害化控制技術對于保障小麥生產安全具有重要意義[1]。無害化控制技術旨在通過物理措施、生物措施及農業措施等手段,有效控制蚜蟲的種群數量,減少蚜蟲對小麥的為害,同時降低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1 小麥蚜蟲的發生特點

1.1 小麥蚜蟲的發生動態

小麥蚜蟲的發生主要有以下幾個階段。

1)潛伏期。蚜蟲一般在3 月中下旬開始出現,這個階段蚜蟲處于潛伏狀態,數量較少,對小麥的為害相對較輕[2]。

2)增長期。4 月上旬,蚜蟲數量激增。這個階段蚜蟲逐漸從小范圍擴散到大面積為害,對小麥的影響逐漸加重。

3)高峰期。一般在4 月下旬,蚜蟲數量達到或接近最高閾值,即突跳至穩定為害[3]。這個階段是蚜蟲為害最嚴重的時期,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4)下降期。5 月隨著氣溫升高和天敵昆蟲數量增加,蚜蟲的數量開始減少。同時,通過防治措施的實施,蚜蟲的種群數量也會得到有效控制。

5)安全期。進入夏季和秋季,由于氣候條件的變化和天敵的作用,蚜蟲的數量逐漸減少,對小麥的為害減輕。

了解小麥蚜蟲的發生動態有助于制訂科學合理的防治計劃,針對不同階段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有效控制蚜蟲數量。

1.2 小麥蚜蟲為害程度

小麥蚜蟲的為害程度與其發生動態、發生量、防治措施等密切相關。小麥蚜蟲的為害程度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刺吸為害。小麥蚜蟲會吸食小麥葉片、莖稈以及麥穗的汁液,造成葉片發黃、生長停滯或白穗。嚴重時,整株小麥枯死。

2)傳播病毒病。蚜蟲是一些病毒病的傳播載體,如小麥黃矮病,會造成病毒病暴發,進而影響小麥生長。發病后的小麥長勢較矮,影響最終產量和品質[4]。

3)產量下降。蚜蟲主要在小麥抽穗期集中為害穗部,導致出現秕粒、空秕情況,千粒重下降,進而使產量降低。

4)影響品質。被害處初期呈黃色小斑,后期為條斑,使麥粒品質下降,影響商品價值。

此外,不同種植區域和種植條件下的小麥,蚜蟲發生的早晚和為害程度也有所不同。種植抗病品種、加強田間管理、合理輪作和施肥等措施可有效降低蚜蟲的發生概率和為害程度。在發生期應適時防治,選擇合適的防治手段,如化學防治、生物防治等技術,最大程度地減小蚜蟲數量。

1.3 小麥蚜蟲發生規律

小麥蚜蟲的發生規律與氣候條件、種植作物種類和面積等因素密切相關。一般而言,若氣候干旱,則小麥蚜蟲發生概率較高,因其生長與繁殖多在干旱環境下進行。溫度為10~30 ℃是蚜蟲繁殖最迅速的時期,特別是16~22 ℃時,其繁殖數量與繁殖速率均達到高峰。但若環境濕度過高,則會嚴重影響蚜蟲的生長與繁殖,特別是當濕度達到70%時,蚜蟲的生長與繁殖就會受到嚴重的制約[5]。

黃色對蚜蟲有強烈的引誘作用,銀色有驅避性作用??梢栽谛←溙飪仍O置黃色誘捕器,誘捕器可懸于小麥上方20 cm 處,一般誘捕板設置量為450 個/hm2?;瘜W控制主要是利用化學藥劑來控制蚜蟲,該方法見效快,但是可能對周圍環境產生影響,需要注意施用量和頻率。

蚜蟲分布也與小麥種植類型及面積有一定關系。不同種植類型、種植面積與蚜蟲繁殖密切相關。此外,施肥、灌溉等管理措施對蚜蟲的生長發育也有一定影響。例如,肥水條件較好、生長茂盛的田塊發生蚜蟲較重。在蚜蟲發生早期,會導致小麥的顏色變黃,從而影響小麥正常生長[6]。在后期,受害處會長出一些小的黃葉,同時葉片會越來越黃,籽粒減少,甚至導致植株死亡。

因此,了解小麥蚜蟲的發生規律對于防治蚜蟲、保護小麥生長和提高產量具有重要意義。通過采取合理的農業管理措施和有效的防治方法,可以有效控制小麥蚜蟲的發生和為害。

2 小麥蚜蟲的綜合防控技術

2.1 化學藥劑防治

2.1.1 選擇合適的殺蟲劑

在選擇殺蟲劑時,應優先考慮具有強觸殺、內吸傳導和熏蒸作用的殺蟲劑。常見的小麥蚜蟲防治藥劑有吡蟲啉、啶蟲脒、吡蚜酮等,這些藥劑可以有效殺死蚜蟲,并抑制其繁殖。

2.1.2 掌握最佳防治時期

防治蚜蟲的最佳時期是在其數量快速增長的階段,即春季和秋季。此時,應定期檢查小麥,一旦發現蚜蟲數量明顯增加,應及時采取防治措施。

2.1.3 科學施藥

在施藥時,應根據小麥的面積和蚜蟲的分布情況,采用合適的施藥方法和器械。一般建議采用噴霧法施藥,將藥液均勻噴灑在麥株的莖葉上,使藥液充分覆蓋小麥。同時,要注意控制噴霧量,避免藥液流失,造成浪費和環境污染。

2.1.4 交替使用農藥

小麥蚜蟲的控制方法中,交替使用農藥是一個重要的手段。交替使用農藥可以有效避免蚜蟲產生抗藥性,提高防治效果。

在選擇農藥時,應考慮不同農藥的作用機制和化學性質,避免選擇具有相同作用機制的農藥。此外,還應考慮農藥的殘留期和殘留量,以便在施用后可以短時間內將其降解或消除,從而減少對環境和食品的污染。在交替使用農藥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1)不同作用機制的農藥輪換使用。選擇具有不同作用機制的農藥輪換使用,可以避免蚜蟲產生抗藥性。例如,可以將有機磷類農藥和擬除蟲菊酯類農藥輪換使用。

2)不同化學結構的農藥輪換使用。不同化學結構的農藥對蚜蟲的作用機制也不同,輪換使用可以提高防治效果。例如,可以將吡蟲啉和啶蟲脒輪換使用。

3)相同作用機制的農藥不要連續使用。如果必須連續使用相同作用機制的農藥,應選擇具有不同化學結構的農藥。例如,連續使用有機磷類農藥時,可以選擇馬拉硫磷和辛硫磷。

4)注意安全間隔期。在使用農藥時,應注意安全間隔期,確保在收獲前一段時間內不使用農藥,以確保食品的安全性。

總之,交替使用農藥是控制小麥蚜蟲的有效方法之一。通過合理選擇和使用農藥,可以最大程度地發揮農藥的防治效果,同時減少對環境和食品的污染。

2.1.5 安全用藥

在使用化學藥劑防治蚜蟲時,應注意安全用藥。1)要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合格農藥,避免使用假冒偽劣產品。2)在使用農藥時,應穿戴防護服、手套、口罩等防護用品,避免直接接觸藥液。對于已經中毒的人員,應及時送醫院救治。

總之,防治小麥蚜蟲需要選擇合適的殺蟲劑、掌握最佳防治時期、科學施藥、交替使用農藥和注意安全用藥,有效控制蚜蟲數量,保障小麥產量和品質。

2.2 生物防治

2.2.1 天敵防治

天敵是自然界控制害蟲最有效的力量。利用天敵防治小麥蚜蟲時,要保護好天敵,注意合理使用農藥,避免大量殺傷天敵。

小麥蚜蟲的控制可以通過保護和利用自然天敵來實現,天敵主要有瓢蟲、食蚜蠅、草蛉、蜘蛛和蚜繭蜂等,應盡量少用化學藥劑。若有需要,可通過人工繁育或放生等方式,增加天敵種群數量,進而達到防治小麥蚜蟲的目的。

2.2.2 病原微生物防治

利用病原微生物防治小麥蚜蟲是一種環保且可持續的方法。其中,蚜霉菌和病毒是常見的病原微生物。蚜霉菌可以產生大量孢子,通過空氣傳播,附著在蚜蟲體表,使蚜蟲生病死亡。病毒通過蚜蟲取食傳播,使蚜蟲感染病毒后生病死亡。通過在田間噴灑病原微生物或者與適宜的藥劑混合后撒在田里,可以有效控制蚜蟲的數量。

2.2.3 生物農藥防治

生物農藥是開發利用生物資源的農藥,具有環保、安全、可持續等優點。目前市面上已經有一些針對蚜蟲的生物農藥,例如Bt 制劑(蘇云金芽孢桿菌)、苦參堿等。生物農藥可以殺死蚜蟲或者影響其生育能力,從而達到防治的目的。在使用生物農藥時,需要遵循使用說明,注意安全性和有效性。

2.2.4 生態調控

生態調控是一種長期且效果持久的方法,主要是通過改善小麥田生態環境來達到防治蚜蟲的目的。例如,增加小麥田周邊的植被種類和數量,可以為天敵昆蟲提供更多棲息地和食物來源,從而增加天敵的數量和控制效果。另外,合理安排農作物布局,避免大面積連片種植單一品種,也可以降低蚜蟲的為害程度。此外,在小麥周圍種植蜜源植物,可以吸引更多授粉昆蟲和其他有益昆蟲,也能起到一定的生態調控作用。

總之,小麥蚜蟲的生物防治需要采取多種方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綜合防治。在實際操作中,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或者方法組合應用,以達到最佳的防治效果。同時,還需要注意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避免對生態環境造成不良影響。

2.3 農業防治

小麥蚜蟲的農業防治方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選育抗性品種。不同的小麥品種對蚜蟲的抗性有較大差異,選育和種植有較強抗性的品種是防治蚜蟲的一種重要途徑。

2)輪作。輪作可以改變田間環境,不利于蚜蟲生存和繁殖,從而達到減少蚜蟲發生目的。

3)施肥。合理施肥可以促進小麥生長發育,提高小麥對蚜蟲的抵抗力。建議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適當增施磷、鉀肥,控制氮肥的施用量。

4)灌水。在小麥播種前或出苗后適當灌水,可以保持土壤濕潤,為小麥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同時利于減輕蚜蟲為害。

5)田園清潔。及時清除田間的雜草和枯枝落葉,可以減少蚜蟲的棲息地和繁殖場所,從而減少田間的蚜蟲數量。

6)機械防治。利用農業機械管理和防治小麥蚜蟲。例如,使用噴霧機噴灑藥劑或使用播種機科學播種等,以減少蚜蟲的發生。

總之,農業防治方法主要通過改善小麥生長環境和提高其抗性來減輕蚜蟲為害,雖然見效較慢,但對于長期控制蚜蟲有很好的效果。

2.4 物理防治

蚜蟲是影響小麥生產的主要害蟲之一,除采用化學防治外,還可以采用物理防治方法。

1)黃色粘蟲板。利用蚜蟲對黃色的趨性,在田間放置一定數量的黃色粘蟲板,可有效誘殺蚜蟲,降低蚜蟲密度,減輕為害。

2)銀灰膜驅避。蚜蟲對銀灰色有忌避性,可在田間鋪設銀灰色地膜,或將銀灰色布條懸掛于田間,以減輕蚜蟲的為害。

3)糖醋液誘殺。利用蚜蟲對糖醋的趨性,將糖、醋、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糖醋液,加入少量敵百蟲或敵殺死等藥劑,放置在田間,可有效誘殺蚜蟲。

4)防蟲網覆蓋。利用防蟲網將小麥植株覆蓋,可有效防止蚜蟲飛入田中。在覆蓋防蟲網時,要注意網眼的大小和網的材質,以保證防蟲效果。

5)溫度調控。通過調節田間的溫度,影響蚜蟲的生長和繁殖。在冬季或早春季節,可通過澆水、增加覆蓋物等方式提高田間的溫度,以抑制蚜蟲繁殖;在夏季高溫季節,可通過噴水、通風等方式降低田間的溫度,以降低蚜蟲的成活率。

6)燈光誘捕。利用蚜蟲的趨光性,使用特定波長的燈光進行誘捕。在夜間或日出前,打開燈光吸引蚜蟲飛向燈光處,然后集中滅殺,減少田間的蚜蟲數量。

7)機械捕捉。使用機械捕捉器或手工捕捉器捕捉蚜蟲。該方法適用于小面積的農田或者無法使用其他防治方法的情況。

以上物理防治方法可以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單獨或綜合使用,以達到有效控制蚜蟲的目的。在使用這些方法時,應注意觀察和調整,以保證防治效果最大化。同時,也應重視化學防治技術與物理防治技術結合應用,以提高防治效率,保障小麥順利生產。

3 結束語

有效的蚜蟲控制措施對非目標生物的影響較小,不會對小麥的土壤、水質等環境因子產生不利影響。蚜蟲控制需要采取綜合防治策略,選用抗蟲品種、合理輪作和施肥、調整播種期等農業措施是基礎,保護和利用天敵、應用生物農藥是關鍵,物理防治和科學使用化學農藥是補充。只有綜合運用這些手段,才能有效控制蚜蟲的數量,實現小麥高產。

猜你喜歡
麥蚜蟲天敵蚜蟲
蚜蟲婆婆
出生十天就當“外婆”的蚜蟲
麝香 急性尿潴留的天敵
出生十天就當“外婆”的蚜蟲
中國北方冬小麥蚜蟲氣候風險評估
天敵昆蟲
——管氏腫腿蜂的應用技術
查治小麥蚜蟲防治要點
愛吃蚜蟲的“花大姐”
天敵昆蟲在林木病蟲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探討
2009年平輿縣麥蚜蟲發生的原因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