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生產中農藝技術的應用

2024-04-27 03:23
種子科技 2024年6期
關鍵詞:農藝農作物現代化

李 敏

(博興縣喬莊鎮人民政府,山東 濱州 256503)

為確保國內農業生產長期可持續發展,近幾年在農業生產中開始應用各種先進的農藝技術,不但使農業生產的綜合質量得到提高,同時也推動著國內農業經濟平穩增長。農藝技術并非只是在農業生產中應用科學技術,而是要通過大量的研究以及豐富的實踐活動,探尋農作物生長的規律以及最適宜的溫度與環境,在此基礎上嚴格控制外部條件,通過先進的技術展開選種、培育以及病蟲害防治等一系列工作,確保農作物正常生長和穩定增收。由此可知,將農藝技術應用在農業生產中,可加強農業生產的現代化與智能化,幫助農民增加收入,提升國內現代化農業的生產水平。

1 農藝技術的概念

我國屬于傳統型農業大國,國內農業生產有著數千年的發展歷史,目前擁有50 種以上常見農作物,農作物種植面積很大,為國內民眾的日常生活和飲食提供了基礎保障。

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應用農藝技術非常重要,農藝技術是指對農作物的生長情況展開深入分析,找尋農作物生長最適宜的條件,然后借助現代化科學技術實現農作物增產和增收,是確保國內農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一門新學科[1]。從古至今,國內一直有農藝技術,在古代,人們將豐富的種植經驗進行記錄并延續下來,但與現代化農藝技術相比缺乏科學性與整體性。伴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現代化農業生產中農藝技術水平越來越高,且現代農藝技術也是很多高等學校的一門重要學科,其下設專業除農業水利、農業經濟以及農業機械工程之外,還包括農業氣象學以及農業環境等專業。

2 農藝技術應用在農業生產中的重要性

2.1 確保農作物健康生長

在農業生產過程中,需要合理控制農作物間距,才能確保農作物正常生長,若在種植時農作物的間距控制不到位,不但對農作物的正常授粉產生很大影響,同時會對農作物的產量帶來極大不良影響。在種植農作物時,農作物間隙往往會長出大量野草,導致土地資源浪費,農作物產量也會因此受到影響。因此在農作物種植時,需要應用先進的農藝技術,對農作物種植間距進行合理規劃,確保農作物之間有足夠的間隙,實現正常的空氣流通和良好的采光環境,確保農作物健康生長。

2.2 提高農作物的質量與產量

在種植農作物時,施肥屬于必不可缺的一個重要環節,種植人員需要合理應用資源,采取先進的農藝技術進行施肥,否則不但對產量與質量造成不良影響,還會影響種植人員的最終收益。因此在農業生產中,需要合理使用農藝技術,種植前對當地的自然環境以及其他影響因素進行深入分析,制訂一套切實可行的種植方案。需要重視的是,隨著農作物的不斷生長,在各個時期對微量元素的需求有所不同,對此,種植人員需要進行深入分析,然后進行科學施肥。在施肥時經常用到平衡化肥以及有機肥等肥料,結合大量實踐發現,很多種植人員在選擇肥料時更愿意使用化肥,一旦化肥施用量過大,可能會造成土壤板結,導致農作物無法充分吸收有機物質以及微量元素,對農作物的正常生長帶來較大影響。因此,在種植過程中一定要合理應用農藝技術,深入分析農作物的生長狀況,利用科學的方式進行施肥,才能確保農作物產量與質量提升。

2.3 優化并調整農作物的外界環境

農作物種植往往會受到諸多外界因素影響,常見的因素包括水分、光照以及溫度等。對此,種植人員需要采取農藝技術對外界環境進行合理優化和調整,滿足農作物生長的實際需求,才能保障農作物的產量與質量。

3 農藝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路徑

3.1 確定種植密度

雖然我國國土面積大,但是人均耕地面積相當少,因此在農業生產中,需要合理充分地應用有限的耕地面積。這就要求在種植農作物時嚴格控制種植密度,這樣不但可以提升耕地利用率,同時可以確保農作物之間的間距合理,充分進行光合作用,確保農作物正常生長。在傳統的農業種植過程中,種植人員主要根據個人經驗判斷種植間距,這種操作缺乏科學性,很難充分應用有限的耕地面積,導致農作物產量無法得到提升。在現代化農業種植中,可以應用先進的農藝技術確定農作物的種植密度,通過信息化與智能化技術進行精準控制,確保充分利用耕地資源,在此基礎上不斷提升農作物的質量與產量。

3.2 在改善種植環境方面的應用

農作物是否可以正常生長在很大程度受到種植環境的影響,比如種植過程中的濕度、溫度以及光照等條件。為了改善農作物的種植環境,現代化農業種植中開始大量應用溫室大棚等技術,這也是當前應用率較高的一種農藝技術,能夠明顯改善種植環境,合理控制農作物生長不同階段的濕度、溫度與光照等外界因素,優化土壤環境,從而提升農作物的產量。

3.3 在施肥中的應用

要想提高農作物產量,在種植過程中及時施肥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農作物生長中需要各種養分,通過施肥可以補充營養元素,促進農作物正常生長。在傳統農作物種植中,種植人員主要結合個人經驗確定肥料的用量以及類型,該方法較為隨意,很容易導致肥料浪費,而且施肥效果難以得到保障。在現代化農業種植中,通過農藝技術進行施肥可以精準計算肥料的具體用量,結合農作物的類型篩選匹配的肥料種類,可以滿足農作物不同生長階段對養分的需求,確保農作物高質量生產[2]。

3.4 在病蟲害防治中的應用

在種植農作物時,病蟲害屬于無法避免的一個問題,對農作物的正常生長帶來很大威脅,還會導致產量與質量下降。傳統的防治措施基本是噴灑農藥,這種防治方法雖然可以殺滅害蟲和病菌,但會導致地下水源被污染,對農業產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造成不利影響。在現代化農業種植中應用先進的農藝技術能夠有效防治病蟲害,不但可減少對周邊環境造成的污染,并且不會對農作物的正常生長產生影響。

4 農藝技術在農業生產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4.1 農藝技術的使用率整體不高

目前在農業生產中,盡管農藝技術逐漸得到應用,但整體應用率并不高,很難充分展現農藝技術自身的科學性,導致農業生產質量很難獲得實質性提升。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種植人員沒有充分了解和認識農藝技術,導致在實際種植過程中農藝技術應用率偏低。一些種植人員個人素質不高,在種植過程中喜歡應用傳統的操作技術,對于先進的農藝技術持有排斥態度,導致在農業生產中農藝技術無法得到有效推廣和應用。除此之外,農藝技術屬于比較復雜的學科之一,包含多項先進的技術,不少種植人員在應用過程中無法掌握其中的方法和技巧,逐漸對農藝技術的使用失去信心,致使農藝技術的使用率得不到有效提高。

4.2 農藝技術應用不精準

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涉及諸多復雜的農藝技術,然而大部分農藝技術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缺乏精準性,無法實現預期的效果。眾所周知,不同農作物所需的生長環境不同,因此運用的農藝技術也存在一定的差異,農藝技術發揮的作用也有所不同。但當前有的種植人員將同樣的農藝技術應用于不同類型的農作物,缺乏科學性與針對性,導致農藝技術很難發揮效果,甚至還會產生相反的效果,對農作物的正常生長以及產量都將造成很大影響。

4.3 缺乏農藝技術專業人員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近幾年國內很多行業普遍存在人才缺乏現象,對農藝技術來說同樣缺乏專業人員。農藝技術作為一門比較復雜的學科,其應用相對比較專業,對人才的專業性和素質都有極高的要求,這樣才能促進農藝技術長期穩定發展[3]。然而目前國內很多地區普遍缺乏專業的農藝技術人員,有不少農藝人員并未接受過專門的訓練,無法嫻熟地操控并應用農藝技術,導致農藝技術無法得到普及和應用。

5 農業生產中農藝技術應用水平提升策略

5.1 整合農藝技術,有效發揮自身的功能和作用

對于農業生產中農藝技術不精準以及應用率偏低等問題,種植人員需要對農藝技術加以整合,針對不同的農作物使用專門的農藝技術,才能使農藝技術發揮真正的作用,促進農作物正常生長。例如,在種植過程中,將農作物施肥流程與病蟲害防治加以整合,不但可以降低農作物病蟲害的發生概率,還能為農作物的正常生長提供充足的養分,為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穩定打下良好基礎。除此之外,有關部門需要加大力度推廣現代化農機具,鼓勵種植人員多應用先進的農藝技術,促使農業產業現代化發展。

5.2 加強農藝技術培訓,培養專業化人才

為推動農藝技術的普及和應用,當地有關部門需要加大農藝技術人才培訓力度,為農藝技術的應用與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尤其對于現代化農業生產來說,對人員的素質和技術要求相當高,例如需要嫻熟操作各種現代化農業機具,以此為基礎順利完成各種機械化作業。對此,相關部門需要不定期組織并開展專門的人才培訓,讓生產人員深入了解并掌握基礎的農藝技術,并將其應用在實踐中,通過大量的實踐操作提升個人的專業技術和能力。此外,相關部門要組織專業人才展開長期的生產實踐,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有機結合,合理解決生產中遇到的各種難題,不斷摸索并總結出一條適合當地農業現代化生產的發展路徑。

5.3 把握農藝技術中的細節事項

在農作物種植過程中,從最初篩選種子到最終收獲都需要付出很多努力,要求種植人員需要對不同的生產環節進行合理把控,任何環節出現問題都有可能影響農作物正常生長。通過應用農藝技術可以解決傳統生產方式存在的一些弊端,把握各個生產環節的細節事項。只有確保任何環節都不出現問題,才能確保農作物的質量和產量不受影響[4]。有的種植人員在挑選種子時往往只依靠個人的經驗,在挑選后并沒有做好后期的管理和病蟲害防治等工作,未應用先進的農藝技術,很有可能由于人為失誤而影響最終的產量。這就要求種植人員需要充分把握農藝技術中的細節事項,及時解決各種細節問題,才能使農藝技術達到最佳效果。

5.4 增加資金投入

要想不斷提升農藝技術水平,其前提在于投入足夠的資金進行生產和研發。對此,有關部門需要增加資金投入,比如在農藝技術應用過程中加大日常的宣傳和推廣力度,讓種植人員對農藝技術的優勢和效果有更深刻的了解、認識,才能讓更多種植人員積極應用農藝技術,提升農藝技術的應用率。

5.5 拓寬農藝技術的推廣渠道

在農業生產中要想提升農藝技術的應用率,除了上級部門的大力支持之外,有關部門也要積極探尋各種豐富的推廣渠道,在基層農業中充分發揮并提升農藝技術的影響力。伴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近年來越來越多種植人員開始了解并嘗試應用一些新的種植技術,相關部門需抓住這個契機向種植人員進行宣傳和推廣,激發種植人員的使用熱情[5]。如果條件允許,有關部門也可專門成立農藝技術宣傳隊,組織有關人員深入基層對農藝技術的操作進行全面指導,幫助種植人員解決農藝技術應用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持續加大農藝技術的推廣和普及力度。通過以上途徑可以為農藝技術的推廣和宣傳尋找更多渠道,全面推廣并應用農藝技術[6-7]。

6 結束語

伴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國內農業現代化也全面步入高速發展時期。但就當前農業現代化的整體發展情況來說,農藝技術的普及和應用范圍并不廣,不少種植人員仍然使用傳統的操作技術,導致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均無法得到提升。對此,有關部門需要加大對農藝技術的宣傳和推廣力度,讓種植人員深入了解農藝技術的應用優勢和發展前景,鼓勵種植人員嘗試并應用先進的農藝技術,不斷提升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在此基礎上實現收益最大化,推動農業長期可持續發展。

猜你喜歡
農藝農作物現代化
高溫干旱持續 農作物亟須“防護傘”
俄發現保護農作物新方法
夏季農作物如何防熱害
邊疆治理現代化
厲害了!農作物“喝”上環保酵素
農機需要農藝“標準”,農藝需要農機“靈活”——2021國際農機展不容錯過的果蔬茶機械化論壇
水稻主要農藝性狀與產量的相關性分析
14份蔞蒿種質資源主要農藝性狀及營養成分評價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現代化詮釋
90團舉辦初級農藝工培訓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