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樹突細胞疫苗在腦膠質細胞瘤免疫治療中的作用研究進展

2024-04-27 18:35鄒曾王浩巖
保健文匯 2024年1期
關鍵詞:樹突免疫治療膠質

文/鄒曾,王浩巖

腦膠質細胞瘤是最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腫瘤疾病,多見于男性,可引起頭痛、惡心、嘔吐、腦功能下降等癥狀[1]?;诓≡钏谖恢玫牟町愋?,本病具體分型包括星形細胞腫瘤、混合性膠質瘤、少支膠質細胞腫瘤等多種類型。臨床治療常規方法是手術治療——切除腫瘤病灶,搭配放射治療、化療,服用藥物以減輕膠質瘤引起的臨床反應??傮w來看,常規治療方法雖能取得一定效果,但會因患者病情嚴重程度、治療方案、治療時機、患者年齡及體質等諸多因素的影響,造成個體差異性。臨床將惡性腫瘤疾病治療方法的研究重點集中在免疫治療方面,希望對惡性腫瘤的形成及生長原理進行深度解析,進而對惡性腫瘤的形成及生長過程加以抑制,從而將惡性腫瘤病灶 “扼殺在萌芽階段” 。樹突狀細胞疫苗便是基于腫瘤免疫治療機理而被研發的腫瘤疫苗,本研究圍繞此種疫苗在腦膠質細胞瘤免疫治療中的作用效果研究進展情況加以梳理,現作如下報告。

1 腦膠質細胞瘤的免疫學特點分析

腦膠質細胞瘤雖然有多種類型,但有共同的特點——惡性腫瘤病灶在患者顱內的生長方式呈現出浸潤特性,故與周圍正常腦組織之間的界限較為模糊[2]。該特點對臨床常規治療方式造成的最大難點在于,即使早期發現也很難通過手術方式將病灶根除。不僅如此,腦膠質細胞瘤與其他顱內疾病類似,由于存在血腦屏障,導致化療藥物難以越過,進而降低藥物對腫瘤病灶的作用。在上述因素的影響下,臨床常規治療腦膠質細胞瘤的方法均不理想。臨床為提高針對腦膠質細胞瘤的治療效果,逐漸將攻關重點放在免疫治療方面。有研究人員對神經膠質瘤細胞免疫應答激活的研究結果顯示,淋巴細胞如果處于活化狀態,則可隨機穿過血腦屏障。此外,神經系統內的淋巴細胞同樣能夠穿過鼻黏膜、環狀軟骨,最終到達頸部淋巴結。如果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因故出現損傷,則T 細胞以及相關的抗體會進入其中并與特定的抗原相結合,這便是神經膠質瘤細胞免疫應答激活的過程。諸多研究結果均證實,腦膠質細胞瘤的發生與演變與患者機體的免疫反應之間存在極深的關聯,腦膠質細胞瘤細胞能夠產生并分泌多種分子,這些分子具有較強的抑制人體免疫細胞活性的功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分子是轉化生長因子-β、白細胞介素-10、前列腺素2。結合腦瘤干細胞理論,對這些腦膠質細胞瘤細胞分泌的分子進行研究,科研人員最終完成了對膠質瘤干細胞的成功分離,有關樹突狀細胞疫苗治療腦膠質細胞瘤的研究進入了新的歷史性階段。

2 腫瘤疫苗簡析

2.1 腫瘤疫苗的研發背景

如上文所述,手術切除、放射治療、化療治療腫瘤疾病時,普遍存在副作用大、特異性差、容易復發等缺點[3]。受此影響,很多惡性腫瘤患者在嘗試多種治療方式后,耗費了巨大的經濟成本、身心均遭受巨大的損害,依然沒有根治疾病,最終在無盡痛楚中結束了生命?;诖?,臨床從未放棄尋找新的治療惡性腫瘤疾病的方法。逐漸地,免疫療法的理念更具科學性,逐漸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F有研究結果顯示,人體免疫系統原本具有監測腫瘤細胞生長、滅殺腫瘤細胞的功能。但一些腫瘤細胞在形成及生長過程中,會分泌某些細胞分子,與人類機體中某些原本存在的細胞分子或是外部攝入的物質接觸并發生反應后,便有可能導致免疫系統中的功能細胞失去作用或水平降低,從而為惡性腫瘤細胞的形成與生長創造條件。明確這一點之后,科研人員開始針對不同惡性腫瘤細胞的形成與生長過程進行追蹤,在明確與之相關的其他細胞分子之后,對這些細胞分子進行控制,便是研制腫瘤疫苗的主要思路。

2.2 腫瘤疫苗的作用機制

腫瘤疫苗的作用機制如下:增強或誘導人類機體免疫系統,對腫瘤細胞產生特異性應答,從而實現免疫治療[4]。具體來說,對腫瘤細胞及其抗原物質進行 “反向利用” ,完成抗腫瘤疫苗的制備,實現促進T 淋巴細胞增殖、活化、釋放細胞因子等目標,最終達到抑制腫瘤生長、轉移、復發的目的。

2.3 腫瘤疫苗的生物學特點

腫瘤疫苗的主要生物學特點如下:其一,來源于患者自體或異體的腫瘤細胞或其粗提取物,其中帶有腫瘤特異性抗原以及腫瘤相關抗原。其二,腫瘤疫苗攝入人體后,能夠激發人體的特異性免疫功能。人體免疫系統的這項功能對腫瘤細胞具有較強的敏感性,一旦發現腫瘤細胞便會自動對其展開攻擊,能夠有效克服腫瘤產物引起的免疫抑制狀態并增強腫瘤相關抗原的免疫原性,最終使人體自身的免疫力有效提升,在無須接受手術、放射治療、化療的情況下滅殺腫瘤細胞。其三,針對腫瘤特異性抗原進行免疫治療時,以腫瘤特異性細胞毒性T 淋巴細胞反應為主的抗腫瘤效應可被啟動。這種效應在打擊腫瘤、防止轉移及復發方面具有顯著作用。除此之外,這種效應具有較強的靶向性,不會對無關組織造成傷害。

2.4 腫瘤疫苗的分類

基于用途的差異性,腫瘤疫苗可被分為預防性疫苗、治療性疫苗;根據來源的差異性,腫瘤疫苗可被分為細胞疫苗、基因疫苗、多肽疫苗、樹突狀細胞疫苗、CTL 表位肽疫苗等多種類型[5]。其中,樹突狀細胞疫苗主要應用于腫瘤抗原及抗原多肽,可在體外實現對樹突狀細胞的沖擊,從而使其 “致敏” 。在此基礎上,將致敏的樹突狀細胞通過回輸或者免疫接種的方式,寄宿在腫瘤細胞質上,能對機體產生抗原特異性細胞毒性的T 淋巴細胞進行顯著誘導,產生保護性免疫反應之外,最終達到消除腫瘤細胞的目的。樹突狀細胞疫苗治療惡性腫瘤疾病時,雖然具有很強的抗瘤活性,治療效果較好,但由于治療過程中需要大量激活樹突狀細胞,導致制備工藝較為復雜,制備全過程需要耗費大量時間成本、精力成本、經濟成本,故此種腫瘤疫苗現階段尚無法得到廣泛應用。

3 樹突狀細胞疫苗治療腦膠質細胞瘤的研究進展情況簡析

3.1 樹突狀細胞在腫瘤免疫治療中的作用分析

臨床研究已經證實,樹突狀細胞與多種類型的腫瘤發生、發展、預后都有較為密切的關系[6]。深度研究結果顯示,樹突細胞的數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淋巴轉移與腫瘤疾病臨床分期?;诖?,臨床近年來將樹突狀細胞數量設定為與腫瘤疾病預后有關的獨立因素。上述研究結果還證實了另一項結論——在腫瘤免疫治療的過程中,抑制腫瘤發生與發展的目標的實現方法為:可通過對腫瘤細胞免疫逃逸、樹突狀細胞的抗腫瘤機制、免疫抑制細胞生成等過程進行控制。以成熟樹突狀細胞為例,這種細胞具有遞呈抗原、誘導免疫激活的功能。除此之外,這種細胞還可以基于胞飲作用,完成對各種抗原的攝取,最終在體內誘發T 細胞并使其增殖,表達出多種共刺激因子及黏附因子。具體來說,成熟樹突狀細胞可以分泌出細胞因子CD4+,這種細胞因子在有協同刺激分子存在的情況下,會在人體免疫系統中被所遞呈的抗原優先激活,進而形成淋巴細胞。這種被激活的淋巴細胞的功能是,可以誘導生成具有較高特異性、保護性、治療性的抗腫瘤免疫細胞,能夠對腫瘤細胞進行有效滅殺??傮w來看,基于樹突狀細胞的特性,制備樹突狀細胞疫苗,攝入人體后激發免疫系統,對腫瘤細胞進行針對性攻擊,具有較強的靶向性,不會傷及人體正常組織細胞,故具有較強的實用價值。

3.2 樹突狀細胞疫苗的分類

現階段,樹突狀細胞疫苗的分類如下:其一,腫瘤特異性肽負載疫苗。這種樹突狀細胞疫苗的 “誘導作用區” 主要集中在腫瘤特異性抗原肽表面區域,可對腫瘤抗原免疫應答進行誘導[7]。其二,腫瘤全細胞性抗原負載疫苗。這種樹突狀細胞疫苗的獲得方法是,對腫瘤細胞進行裂解處理并使其凋亡;或是使用射線照射腫瘤細胞后,提取相關物質后得到。其三,腫瘤細胞與樹突細胞融合疫苗。制備此種類型疫苗時,需要使用的技術是細胞融合技術,即將樹突狀細胞與腫瘤細胞融合之后,可以完成對T 細胞的誘導并使其增殖。其四,腫瘤細胞RNA 負載疫苗。制備此種類型疫苗的技術是,基于電穿孔法,對腫瘤細胞的RNA 進行 “轉染” ,進而令RNA 脂質體與RNA腫瘤細胞復合,最終轉染樹突狀細胞后完成制備。其五,腫瘤細胞DNA 負載疫苗。所使用的原材料是非病毒載體以及經由病毒載體介導的DNA,之后進入樹突狀細胞后得到[8]??傮w而言,上述五類樹突狀細胞疫苗已經在諸多動物實驗中得到了應用,在縮小不同類型腫瘤、阻止腫瘤細胞轉移、根治后防止復發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部分疫苗已經應用于臨床,對廣大惡性腫瘤患者來說無疑是利好的消息。

3.3 樹突狀細胞疫苗參與腫瘤免疫治療的機制

3.3.1 樹突狀細胞疫苗參與腫瘤免疫治療的一般療法

樹突狀細胞疫苗之所以能夠應用于腫瘤免疫治療,是因為樹突細胞是現階段臨床發現的最具抗原遞呈功能的細胞,也是與免疫應答(包括啟動免疫應答、調控免疫應答、維持免疫應答)系列活動有關的核心環節。因此,樹突狀細胞在激發T 細胞免疫應答方面、提高T 細胞對樹突狀細胞所遞呈的腫瘤抗原的識別精準率方面均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樹突狀細胞疫苗應用于腫瘤疾病治療的本質是免疫治療,且屬于 “主動性質免疫治療” ,一般療法包括下列兩種:其一,在人體外,基于多種方法,完成對樹突狀細胞的分化。這一過程的目的在于,獲得患者自體免疫系統內的抗瘤活性T 細胞并使其同樣在體外完成分化。在此基礎上,將分化完成的自體免疫系統抗瘤活性T 細胞經由靜脈或皮下注射的方式,重新輸回患者體內。其二,在體外對樹突狀細胞進行處理,使其能夠負載腫瘤抗原,之后回輸患者體內。此舉能夠激發患者機體免疫系統的抗腫瘤免疫應答,最終產生能夠有效殺傷腫瘤細胞的特異性抗腫瘤細胞因子??傮w來看,樹突狀細胞首先需被提取并引出人體,在完成體外處理后重新輸回患者體內,此時,原本的樹突狀細胞便已轉變成樹突狀細胞疫苗,基于體外處理的差異性,滅殺體內腫瘤細胞機制同樣存在差異性,但相同性在于,滅殺腫瘤細胞的效果均較強,可在不同程度上實現治療腫瘤疾病的目標。

3.3.2 樹突狀細胞疫苗在腦膠質細胞瘤治療中的應用機制

樹突狀細胞疫苗應用于治療腦膠質細胞瘤的機制發展情況如下:其一,初始階段,基于樹突狀細胞疫苗以及白細胞介素-2、干擾素-α 等(上述均屬于刺激因子),實現對腦膠質細胞瘤患者機體抗腫瘤反應的激活。在早期階段,國外臨床試驗發現,這種樹突狀細胞疫苗實踐應用效果缺乏穩定性——對一些患者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對另一些看似基礎條件無甚差別的患者卻沒有取得預期治療效果。經過臨床追蹤分析后發現,造成上述差異性的原因可能是腫瘤抗原缺乏。另一個問題是,腫瘤細胞在 “遭遇” 樹突狀細胞疫苗之后,可在尚未被滅殺時,通過分化、擴增、 “募集” 未被體外處理的樹突狀細胞的方法,完成對 “抗腫瘤反應” 的抑制。其二,明確腦膠質細胞瘤細胞 “對抗” 樹突狀細胞疫苗的機制之后,臨床進一步明確了基于樹突狀細胞疫苗治療腦膠質細胞瘤的思路——治療需要分兩步走:第一步,提高對腦膠質細胞瘤細胞抗原的發現及提取力度,深度刺激T 細胞活化;第二步,降低腫瘤細胞對自體樹突狀細胞疫苗的耐受性,使患者體內未受處理的樹突狀細胞數量減少,功能受限,從而使機體的抗腫瘤反應得到提升,最終達到提高治療效果的目的。

4 結語展望

綜上所述,人類在與惡性腫瘤疾病對抗的過程中逐漸明確了一件事——如果只是對惡性腫瘤疾病 “被動應對” ,即發現惡性腫瘤病灶之后,希望通過手術、放射治療以及化療等方式切除病灶、遏制病灶生長的治療方法在很多時候無法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因此, “變被動為主動” 逐漸成為臨床治療惡性腫瘤疾病的新思路。針對 “免疫治療” 的研究逐漸深入之后,臨床漸漸地明確了很多腫瘤病灶的形成原因以及生長過程,確定了與之有關的各類細胞。于是新的治療思路隨之形成并逐步完善——某種惡性腫瘤細胞能夠形成及逐漸生長,是因為患者機體中的另一種(無害)細胞水平大量提升,如果能夠控制此種細胞的分裂速度,降低其水平,便可實現對惡性腫瘤細胞的免疫治療。這種治療方法更具科學性,且治療過程對患者機體造成的損傷低于手術、放射治療以及化療。樹突狀細胞疫苗便是基于上述原理而被成功研制的惡性腫瘤免疫治療疫苗,除了在治療腦膠質細胞瘤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之外,在治療其他惡性腫瘤疾病方面同樣具有較高的價值。在未來,臨床應當進一步圍繞 “免疫治療” 進行攻關,早日明確所有惡性腫瘤細胞的形成及生長過程、機制,之后進行 “逆向推倒” ,研制出極具針對性的腫瘤疫苗,最終使人類完全戰勝惡性腫瘤疾病。

猜你喜歡
樹突免疫治療膠質
科學家揭示大腦連接的真實結構 解決了樹突棘保存難題
腫瘤免疫治療發現新潛在靶點
人類星形膠質細胞和NG2膠質細胞的特性
視網膜小膠質細胞的研究進展
腎癌生物免疫治療進展
側腦室內罕見膠質肉瘤一例
siRNA干預樹突狀細胞CD40表達對大鼠炎癥性腸病的治療作用
樹突狀細胞疫苗抗腫瘤免疫研究進展
徽章樣真皮樹突細胞錯構瘤三例
Toll樣受體:免疫治療的新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