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馬援文化研究中的幾個問題

2024-04-27 18:22馬正林
休閑讀品·天下 2024年1期
關鍵詞:扶風馬援故里

世界馬氏懇親大會已經舉辦了十一屆,出版了許多文集,從不同角度深刻探討了馬援的光輝一生和所創造的巨大精神財富,涵蓋了軍事戰術戰略、治國理政哲理、明事做人規范、精忠報國精神等等,極大地豐富了中華優秀文化的寶庫,弘揚了馬援鑄就的愛國主義精神和頂天立地的英雄形象。但在馬援文化研究中仍有幾個問題需要明晰,即籍貫、蒙冤、墳墓。

馬援故里 扶風茂陵

《后漢書·馬援列傳》明確記載,“馬援字文淵,扶風茂陵人也?!蓖瑫r,馬援對劉秀說:“臣與公孫述同縣,少相善”。證明援與述為同一個縣的好朋友,“援素與述同里闬,相善”?!肮珜O述字子陽,扶風茂陵人也”(《后漢書·隗囂公孫述列傳》)。同縣當然是同的茂陵縣。兩漢時期茂陵縣屬于右扶風,右扶風為京畿地區的一個郡級政區,管轄長安以西廣大地區,因地理位置特殊不以郡相稱。扶風即“扶助京師,以行風化”,西漢時轄21縣,東漢時期轄15縣及一個侯國。東漢建都洛陽,但三輔的政區設置并未改變,茂陵縣一直存在。三國曹魏時才把茂陵縣并入始平縣,唐時始平縣改名興平縣,即今興平市。雖然東漢以后茂陵縣的名稱不存在了,但它的古城遺址并未消失,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就有記載:成國渠“又東逕漢武帝茂陵南,……故渠又東逕茂陵縣故城南”??梢娒昕h在武帝茂陵的東南,今興平市的東北。

另外,明確記載茂陵縣的主要歷史文獻有《漢書·武帝紀》《漢書·地理志》《后漢書·郡國志》《后漢書·馬援列傳、隗囂公孫述列傳》《水經注·渭水注》《太平寰宇記》《陜西省志·地理志》《陜西地名沿革》《陜西精神》《中國歷史地圖集》,以及有關《一統志》《通志》《府縣志》等等,都認定兩漢茂陵縣位于今興平市東北。既然如此,為什么還會有那么多不同意見,這就很值得深思和研究了??磥碇挥型诟俚?,才能讓那些所謂的定論不攻自破。

其一為家譜論?,F存于世的馬氏家譜,在北方地區以山西柳林縣明代撰修的《馬氏家譜》為最早。我所見到的就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扶風縣政府派人從柳林抄回的該家譜,石州馬氏宗譜序說:“余始祖名援字文淵,東漢光武時伏波大將軍,新息侯,謚忠成。敕封忠顯王。家世西秦,其府鳳翔,其縣扶風,縣東三十里茂林山居住,系定安里六甲人氏。將軍墓在縣西十里伏波村。九月十四其生日也,三月初十其卒日也?!痹摷易V有清康熙時的四篇序文和雍正時的增修舊譜序、卷二姓氏源流、石州馬氏宗譜序,乾隆時的石州馬氏譜序和石州馬氏宗譜跋語。從這些記載來看,修譜和增修者都是以明清兩代的政區和地理形勢來編寫家譜的,與東漢馬援時代的政區和地理形勢完全不同。豈不知兩漢的扶風為郡級政區,轄今西安以西的廣大地區,稱為右扶風。而唐以后的扶風縣為縣級政區,轄今扶風地區753平方公里的土地,二者雖然名稱相同,其管轄的范圍相差甚遠,決不能混為一談。兩漢無府級政區設置,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才設立鳳翔府,領九縣,與兩漢的政區設置無關。所謂茂陵山,定安里只是明清兩代存在的一般地名,與馬援故里“扶風茂陵”無涉,因為茂陵山、定安里都不是縣級以上政區設置,地理位置也與馬援故里茂陵縣相距甚遠。

從上述可知,家譜對不同時代的政區和地理混為一談,不能作為馬援故里的原始資料。一個人的故里,即籍貫,也就是本人的出生地或家族的居住地,那么馬援故里在哪里?當然是位于今興平市東北的兩漢茂陵縣,有茂陵縣古城遺址為證。

其二為地名論。在關中西部被稱為茂陵的地名有三處,即漢武帝茂陵,兩漢茂陵縣、扶風茂陵山。三處地名位置不同,含意各異,這就為地名論者,不分青紅皂白混淆是非有了可趁之機。明代撰修的柳林家譜就公然說始祖馬援在“扶風縣東三十里茂林山居住”,而乾隆《鳳翔府志》更說茂陵有二,“在扶風者乃東漢班、馬、耿、竇諸勛戚故里,非武帝所置槐里茂鄉之茂陵也”。此說竟然把班、馬、耿、竇都綁在了茂陵山上,豈不知班彪為安陵人,班超為平陵人,竇為平陵人,只有馬、耿為茂陵人。

今扶風縣的茂陵山(位于扶風杏林鎮南)因何得名,何時得名不得而知,而茂陵(位于興平市東北)、茂陵縣(位于興平市東北)的得名均與漢武帝建陵有關。漢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四月“初置茂陵邑”,也就是茂陵縣(《漢書·武帝紀》)。應邵曰:“武帝自作陵也?!睅煿旁唬骸霸诨崩镏l,故曰茂陵?!卑凑瘴鳚h起陵建邑的慣例,建陵即設邑,邑即縣,因地位特殊,故稱邑,歸中央政府直轄。西漢在咸陽原上共設立了五個陵縣,從西向東為茂陵縣、平陵縣、安陵縣、長陵縣和陽陵縣,因此咸陽原也被稱為五陵原了。在起陵建邑的同時,必然遷徙人口以充實陵縣,而被遷者主要為達官貴人和天下富豪,名為守衛陵園,實際上為打擊關東豪強,加強中央集權,“蓋亦強干弱枝,非獨為奉山園也”(《漢書·地理志》)。尤其是茂陵縣,武帝幾次向這里遷徙人口,豪強富戶更多,成為長安附近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就人口而言茂陵的人口竟然比長安還多,長安有口246200,茂陵有口277277,多出三萬余人(《漢書·地理志》)。從上述可知,三個茂陵均有所指,都是實實在在存在過或仍然存在的實體,并非空穴來風,但地名論者總是要為自己固有的定論服務,睜著眼睛說瞎話,否認茂陵縣的存在,但紙卻包不住火,茂陵縣古城并未消失。

馬援是茂陵縣人,茂陵山從未設置過縣治,只是一個普通的地名而已。茂陵即武帝的陵墓,不可能在陵上設立縣城,這樣簡單的道理,有人就是搞地名游戲,不承認茂陵縣的存在。在全國境內除縣級以上名稱外,重復地名何止千萬,今扶風縣境就有十白龍,九竇會,尋不著了發后悔之說,可見村莊重名極其普遍。今天茂陵縣城遺址已重見天日,出土了許多文物,不知地名游戲者何以面對!

其三為碑石論。楊凌畢公村(位于楊凌區以西)發現了幾通石碑,主要為順治十年碑,有康熙三十六年督郵使者程兆麟加刻字稱“漢伏波將軍馬公諱援故里”,乾隆二十八年碑和民國十二年碑,均為馬援祠廟碑或重修馬援祠廟碑。從光緒十四年在乾隆碑陰刻成的文字可知,“祖廟之跡,不知建于何時,迄今代遠年湮,廟貌傾覆,故我茂陵馬服村合族父老公議,重為循之改作山門一間,創建樂舞樓一座”,證明這時祠廟已經不存在了。乾隆年間重修祠廟時記載,該村已有“伏波居里”的名稱,今天稱“伏波古莊”?,F在就有人依據“馬公諱援故里”和“伏波古莊”四個大字硬說畢公村為馬援故里,實在令人費解。因為馬援是茂陵縣人,畢公村從未設過縣治,焉能成為馬援故里?而且這位督郵竟然稱馬超為“皇清威候”,可見其歷史知識等于零,其刻字也極不可信。故里和“伏波古莊”只是馬氏后裔在此居住時借用祖先官銜或名諱命名的村莊,與馬援故里沒有任何關系。猶如本人所在的扶風縣馬家村城門上就有“文淵啟佑”四個大字,也正是借用祖先名諱而已,并非馬援故里。從光緒十四年刻文“故我茂陵馬服村合族父老公議”的文字,證明當時仍不忘祖先興隆于茂陵縣。馬家村現存嘉慶五年碑上也刻有本村馬姓從槐里遷來之記載,都是不忘茂陵縣之明證,因為興平縣兩漢稱槐里縣(今興平市),故以槐里相稱。

如此明晰的問題,碑石論者卻并不以為然,硬說畢公村為馬援故里。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起,就不斷鼓噪,1997年在楊凌有關機構的支持下,出現了許多奇談怪論和設計了新的祠廟以及附屬建筑,包括“畢公將軍廟”,規劃占地17.5畝,擬建殿房15幢、天橋3座、旗桿4座、石獅4座、轅門2座,并邀請全國著名學者赴楊凌參加馬援學術討論會,本人也在受邀之列,并未與會。這個規劃是否實施不得而知,競然把伏波將軍稱為“畢公將軍”,堪稱天下一奇。

另外一奇就是祖廟建立的具體時間。光緒時在乾隆碑刻文中明確記載“祖廟之跡,不知建于何時”,但現在就有人說建于東漢永平十七年,而且得到漢明帝的“恩準”(見馬寬緒《馬援故里畢公村》),與歷史事實完全不符。事實是“至十七年(永平)援夫人卒,乃修封樹,起祠堂”。直到現在援夫人安葬在何處,一直是個謎,按情理推之,有兩種可能,一種可能是合葬馬援陵,但馬援陵旁墳頭數百,找不到援夫人墳。如果這里有夫人墳,肯定大于一般平民墳,雖然當時起墳宏大,受到太后批評,子孫進行了削減,應該仍為大墳。如果夫人合葬馬援陵,祠堂當然就在這里,絕不會修建在畢公村,難道畢公村有援夫人墳?這種偷梁換柱、移花接木的手法實在令人可惡。在中國歷史上戰亂無計其數,每次戰亂人口死傷大半,村莊被毀,絕無兩千年前的村莊存在下來,從關中古建筑保存情況就可以證明。今天關中地區唯一的古建筑就是韓城市文廟的元代建筑,再沒有一處是元代以前的建筑了,哪里還有元代以前的村莊!畢公村也就是明清時代的村莊,并不古老,焉能成為馬援故里!

援夫人安葬地點的另一種可能就在洛陽附近。因為她住在洛陽,后來病卒于洛陽,如果因馬援尚未昭雪,不便于與馬援陵合葬,就應在洛陽附近安葬。由于夫人安葬地點難于確定,祠堂到底建在哪里也就無從知曉了。但絕不會在畢公村,更不是明帝“恩準”建祠的。在永平時代,盡管有馬皇后,但明帝一直對馬援很低調,所繪畫開國功臣二十八人中就沒有馬援像?!皷|平王蒼觀圖,言于帝曰:‘何故不畫伏波將軍?帝笑而不言?!边@就證明在昭雪前,連像都不敢畫,哪里還能起祠呢?由此證明,畢公村馬援祠是明帝“恩準”修建的,只能是一種臆說,東漢時連村莊都沒有,哪里來的祠堂?事實證明,馬援是茂陵縣人,與畢公村沒有任何關系,碑石論者可以休矣!

“薏苡明珠” 壯士蒙冤

馬援一生大部分時間是在戰場上度過的,戰功赫赫,唯獨最后一戰受到挫折,但并非用兵不當造成的,而是當地瘴毒肆虐,士兵多病,馬援也染上了重病,不得不停止前進。當時征討五溪蠻(今湖南省西北境),有兩條進攻路線,即壺頭山一線和充縣一線?!凹败娭?,耿舒欲從充道,援以為棄日費糧,不如進壺頭,扼其喉咽,充賊自破。以事上之,帝從援策?!弊C明主將、副將對進兵路線雖有分歧,但最后拍板的是皇帝。實際上兩條路線雖然遠近有別,但瘴毒肆虐的地理環境卻是一樣的。其實,馬援進兵壺頭山占據有利地形是完全正確的,軍事受阻并非路線錯誤,而是惡劣的地理環境所致。但耿舒卻不以為然,即上書其兄好畤侯耿弇,極言馬援進兵路線之錯,造成戰爭失利,“今果疾疫,皆如舒言”?!皬m得書,奏之。帝乃使虎賁中郎將梁松乘驛責問援,因代監軍。會援病卒,松宿懷不平,遂因事陷之。帝大怒,追收援新息侯印綬?!边@宗冤案的起因是耿舒、耿弇,主謀是駙馬梁松。梁松所以對馬援“宿懷不平”,是因為馬援曾批評過這位驕橫的駙馬爺,他一直懷恨在心,加之他曾看望過病中的馬援,未被以官禮相待,更憤憤不平,總想趁機報復。另外,馬援誡兄子書中說季良行為不端,良仇人上書告狀說,“梁松、竇固與之結交,……書奏,帝召責松、固,……松、固叩頭流血,而得不罪?!边@就使梁松更加仇恨馬援,“遂因事陷之”,制造了這宗天下奇冤。但惡人終有惡報,永平四年,“陵鄉侯梁松下獄死”,也算為馬援報了一箭之仇。

這宗冤案的另一主謀就是與馬援同姓、同朝為官、為將,一同與馬援征五溪蠻的副將馬武。當時,“南方薏苡實大,援欲以為種,軍還,載之一車?!霸?,有上書譖之者,以為……皆明珠文犀。馬武與於陵侯侯昱等皆以章言其狀,帝益怒”??梢姟懊髦槲南逼嬖┦邱R武一手制造的假案,連皇帝都欺騙了,其人品質之惡劣昭然若揭。馬武為光武帝的同鄉,都是南陽人,是跟隨光武帝最早的戰將,也是光武帝最信任的愛將。馬武是個老粗,但作戰勇敢,在光武帝面前說話很隨便,光武帝從不計較。馬武“以章言其狀”誣陷馬援,光武帝自然會深信不疑,“帝益怒”就是明證。馬武誣陷馬援,使薏苡真的成了“明珠”,使這宗冤案也成了鐵案,長期得不到昭雪。馬武與馬援一起征戰,對馬援的為人處事了如指掌,但卻一定要誣陷馬援,就是為了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其一是把軍事受阻的責任完全推給馬援,以洗白自己;其二是投帝所好(后文談到),鞏固自己的地位;其三是打擊、壓制扶風馬姓榮顯,以抬高南陽馬姓的地位。這第三點特別明顯,因為扶風馬姓在當朝為官的人很多,馬援之女又為太子妃,而南陽馬姓封侯者雖然有馬武、馬成兩人,但宗族卻并不榮顯,這當然是馬武所不允許的。由此可見,馬武明知為冤案,還要進一步“以章言其狀”,制造“薏苡明珠”,羅織罪名,落井下石,其用心之陷惡不言自明?,F在竟然有人說南陽馬姓與扶風馬姓同宗,南陽馬姓是從扶風遷去的,完全是一派胡言,毫無根據。這從馬武制造假案誣陷馬援的表現就可以證明這一點。南陽馬姓從何而來、以誰為立祖人都不得而知,與扶風馬姓有什么關系?如果三馬為同宗同族三人,他們又是同齡人,誰的輩分高、誰的輩分低也不可知。如果真的三馬為同宗同族,為什么馬武不但沒有憐憫之心,反而捏造罪名誣陷馬援?當如何解釋?“薏苡明珠”天下奇冤,過去多以為梁松所為,實際上真正的罪魁禍首是馬武,實在可悲、可恥!

這宗冤案的拍板人當然是劉秀,劉秀后來也知道錯了,不再追究,為什么不昭雪,這就要從中國帝王的用人之道說起。在中國歷史上凡開創江山的帝王,在開創江山期間盡量招攬優秀人才,并委以重任,但當得到江山,國家穩定以后,帝王考慮的主要問題就是如何鞏固江山。如何鞏固江山的主要手段就是怎樣駕馭好功臣,對存有二心的功臣必須清除,每朝每代都在斬殺功臣就是例證。馬援一貫處事低調,從不居功,但他不是南陽豪強集團,劉秀當然對他存有戒心。既然已經定為錯案,只好以不昭雪了之。這樣以來,既保住了自己的臉面,又保住了愛將馬武、愛婿梁松不受處分,又可壓制扶風馬姓勢力,真是一箭三雕,何樂而不為呢!劉秀知道錯了,不再追究,就是不昭雪,道理就在于此。

到了漢明帝時代,援女已立為皇后,應該說為馬援昭雪的條件已經具備,但也未能昭雪。因為在明帝看來,父親定的錯案,兒子改正了就等于打了父輩的臉,所以連馬援的像都不敢畫在云臺,那里還敢昭雪呢!

只有到了章帝即位以后,爺孫的關系已不像父子那么親密了,母親已成為皇太后,“母子慈愛,始終無纖介之間”,“常與帝旦夕言道政事”,這就不能不為外祖父昭雪了。建初三年(公元78年)“肅宗使五官中郎將持節追策,謚援曰忠成侯”。一樁冤案從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拖到建初三年才得以昭雪,一直拖了二十九年,由此可見帝王的用人之道多么殘忍,正如曹操所言,寧愿我負天下人,絕不能讓天下人負我!

魂歸故鄉 福地安息

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馬援病亡于前線,靈柩運回到家中。當時馬援家族都居住在洛陽,這個家當然在洛陽。由于削去侯爵,成為待罪之人,已不能回祖塋安葬,如何安葬就成了問題,而且家屬也不明白馬援因何得罪?!霸捩刍虘?,不敢以喪還舊塋,裁買城西數畝地槁葬而已。賓客故人莫敢吊會”。因為靈柩不能長期放置家中,只好在城西暫時“槁葬”。這里的城西只能是洛陽城西,過去好多人在今扶風縣境尋找能作為城西的城,完全是找錯了地方,也不合情理。 槁葬當然是草草安葬,也就是臨時安葬,等待弄明事情真相后再正式安葬?!皣琅c援妻子草索相連,詣闕請罪。帝乃出松書以示之,方知所坐。上書訴冤,前后六次,辭甚哀切,然后得葬”。經過六次訴冤和云陽令朱勃的申冤,皇帝也知道錯了,但不昭雪,只是不再追究,家屬才進行了再次安葬。

馬援是扶風茂陵人,既然不能回茂陵舊塋安葬,就只好在家鄉右扶風地區另找塋地。右扶風雖然是馬援的故鄉,但管轄范圍廣闊,塋地選在那里也頗費周折,首先要考慮風水寶地,其次還要考慮當時所處的社會環境。從關中西部地區的特點來說,東部地勢低下,西部地勢高土層深厚;東部經濟發達、人口多,西部經濟落后,地廣人稀。經過精心選擇后,終于把新的塋地定在了右扶風的西部地區,即今扶風縣西伏波村馬援陵的所在。為什么選擇在這里?這是因為這里遠離長安城,不易引起重視,避免非議,也與馬援死后的處境和身份相符。尤其是今扶風縣城西、南有湋水河,東北有七星河,兩條河流在縣東關相會,然后蜿蜒東去,不是游龍,勝似游龍??h北、西北就是著名的岐山山脈,周原就在山南,緩緩向南傾斜,而600米高地在扶風縣西向南大彎曲,猶如巨龍突然昂首,而馬援陵墓就位于原頭大彎曲的前區,山環水抱,是真正的風水寶地,貴不可言。其位置正好在古代周原的中心,與周原交相輝映,相得益彰。周原是周、秦的興龍之地,是周公制禮作樂之地,是中國各種典章制度的發祥之地,是中國古老文化的起源和傳播之地,是中國農耕文明的興起之地,是佛教寶剎法門寺的最早建立之地,文脈深厚,民風淳樸,在這里選擇塋地,實在是最理想不過了。由此證明,對馬援塋地的選擇是精心策劃,經過風水先生最后敲定的。雖然安葬時并未昭雪,但皇帝不再追究,仍然是按文武大臣的規格安葬的,從現存的陵墓可以得到證明。馬援陵墓呈覆斗形,南北長28.5米,東西寬25米,周長107米,高6米,顯然不是一般墳墓所能達到的規格。馬援陵墓已經存在了將近兩千年,風吹雨打仍然如此高大,當初的規??隙ū痊F在高大多了。這就說明當初設計時就是按咸陽原上文武大臣墳墓規格設計的,所以直到今天馬援陵墓仍可與咸陽原上的文武大臣墳墓相媲美,只是伯仲而已。

馬援蒙冤,雖然身后安葬過兩次,但終于魂歸故鄉,身臥福地,真是天意??!馬援是扶風人,今天的扶風雖然轄地小了許多,但名稱未變,含意依然光輝無比?!胺鲋?,以行風化”仍然是扶風名稱永恒不變的定義。今天的扶風縣也就是右扶風的延續,詩情畫意永駐。扶風縣馬援文化研究會依托馬援陵墓研究馬援創造的巨大精神財富,與周原文化相銜接,取長補短,必將不斷創造新的文化精品,豐富中華優秀文化的寶庫,讓馬援鑄就的愛國主義精神永放光芒,光照千秋。

落葉歸根,馬援也終于魂歸故鄉,身臥福地,也可安慰其在天之靈了。文淵啟佑,子孫興隆昌盛。

拓疆穩邊安民續漢南海絲路創偉業;

舍身報國竭力濟貧北斗人生照汗青。Ω

(本文作者馬正林,陜西師范大學教授,馬援第五十二代孫本文凡未加注的引文均來自《后漢書·明德馬皇后紀·馬援列傳》)

猜你喜歡
扶風馬援故里
家在扶風
窮當益堅
玉人別離
故里山西
馬援將軍
探訪林語堂故里
夢回故里
商故里大酒店
扶風小學師生走進法院 零距離感受法律
扶風呂宅村漢墓出土的五銖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