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年窺銅鏡,賞龍品歷史

2024-04-28 05:38尹釗周亦林
秀江南 2024年2期
關鍵詞:雙龍千秋銅鏡

尹釗 周亦林

甲辰歲崢嶸,龍年酒三杯。又是新春佳節,今年更不一般,因為龍年有著不同于其他生肖年的獨特意義—龍是十二生肖中唯一一種并不存在于現實中的動物。它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堪稱最神秘的生物之一,人們常說“龍鳳呈祥”,龍與鳳一樣,是神話故事中只聞其名而不見其身的生物,二者與麒麟、龜并稱“上古四瑞獸”。

雖然中國人從古至今未能一睹龍的真容,但這并不妨礙中國人驕傲地以“龍的傳人”自居,以“中國龍”為國家靈魂的象征。我們必須承認,龍這一生物早已扎根于每個中國人的心中,是中華民族血脈的傳承、文化認同和情感溝通的紐帶。

在古代,銅鏡是青銅器中一種非常重要的生活用品,最早作為照面的工具,常作為墓葬中的陪葬品。從四千多年前青海齊家文化遺址中出土的最早的銅鏡算起,這一文物歷經了西周、春秋、戰國、秦漢、三國,并在隋唐時期達到了巔峰。自宋元起,銅鏡逐漸走向衰敗,并在清朝中晚期為西方傳入的玻璃所取代。

因此,在考古學中,銅鏡一直作為重要的斷代器物而存在,特別是隋唐以前的文物。除了實用性,鏡子本身是一種反射光線的工具,被認為可以驅邪,而銅鏡背面的紋飾、圖案與銘文更是能體現其誕生的年代、思想情趣和社會文化面貌,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

古有《鑄鏡歌》傳唱:“盤龍盤龍,隱于鏡中。分野有象,變化無窮?!毕挛膶χ腥A傳統文物銅鏡中的龍進行分析,探索龍在中國銅鏡文化中的含義,借此探索不同時期和環境下的龍的象征意義的變化,品味中國龍的歷史,由此解讀中國龍經久不衰的文化魅力。

四神鏡(圖1)和十二生肖鏡(圖2)是中國古典文化的一大代表,四神亦稱四靈,為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青龍守護東方,并和春季相關聯;白虎鎮守西方,象征秋季;朱雀是南方的神獸,與夏季相關;玄武來自北方,代表冬季。四靈分別鎮守一方,守護華夏土地上百姓的安寧。

十二生肖指鼠(子)、牛(丑)、虎(寅)、兔(卯)、龍(辰)、蛇(巳)、馬(午)、羊(未)、猴(申)、雞(酉)、狗(戌)、豬(亥),據說佛祖曾在成道前邀請十二生肖作為自己的追隨者,此后十二生肖成為中國傳統的紀年方式,在傳統文化中有很高的地位。

特別的是,龍和虎是同時存在于四靈和十二生肖中的動物,足見二者在中國古代的地位之高。古代有個故事:周處本是個游手好閑的人,后來下定決心改邪歸正,除去“三害”,這里的“三害”指的便是長橋下的蛟、南山上的虎,還有周處他自己,最終他成了一名英勇的大將軍。

故事中的虎為動物界的百獸之王,兇猛威武;蛟則是古代的龍?!掇o?!分姓f,蛟是一種未修煉成龍的淺水神物。其實,蛟就是一種大蛇,只是在人們的想象中逐漸從爬行修煉到騰飛,最終成了龍—神話中的神獸之王,并能與虎相提并論。這也是龍這一物種在中國的起源說法之一。

上文講到龍和虎在中國古代的地位之高,因此,也有專門的龍虎鏡(圖3)來表現二者的形象。龍虎鏡是一個主流的鏡種,于東漢時期最為興盛,主要以浮雕工藝為表現手法,一龍一虎相互對峙于鏡鈕上方?;⒆鳛橹性蟮厣献钔偷纳?,讓龍與之相搏,不僅是為了表現虎的雄猛英勇,更是為了彰顯龍的威風凜凜。隨著這一鏡種的完善,其設計重點逐漸放在對龍的形象進行完善、頌揚上,從而表現出其威武神異、超凡脫俗,虎則成了龍的“手下敗將”。

圖3? 龍虎鏡? 東漢? 直徑14.1厘米

在清朝乾隆年間和日本學術界,這種類型的鏡更習慣被稱為盤龍鏡。直到后來梁上椿先生指出,虎在該類銅鏡中也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虎龍相搏,也是銅鏡內容的主體部分,因此,只用龍來命名存在偏頗和歧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國學術界多以“龍虎鏡”或“龍虎對峙鏡”來命名。

龍并非一直以“四靈”或十二生肖中的一位出現,也有獨立的藝術形象。比較有代表性的是雙龍鏡(圖4),主紋為云中雙龍,精致華美,兩只龍圍繞中心,形成了對稱的圖案,傳言這是道家思想的體現。據說,雙龍鏡最早是在初唐問世,早在開元年間,張說就曾在《詠鏡》中提及這一類鏡,即“隱起雙蟠龍,銜珠儼相向”。這是目前發現的唯一一面以雙龍(夾鈕而立)為主題紋飾的銅鏡?!躲~鏡鑒賞與收藏》中的圖128指出:“考古發掘的資料中,都是單龍圖紋……傳世品中有極少的雙龍紋鏡?!彪p龍圖案可以被視為強調了龍本身具有的權威和力量。

在雙龍鏡中,交頸雙龍更是罕見,從圖5交頸雙龍鏡中清晰可見雙龍頸脖相交騰飛,周圍有八組祥云環繞,鈕下則是大海與高山。此鏡尺寸碩大,僅次于同為東大寺獻物的禽鳥花枝鏡,實屬古代銅鏡精品。

雙龍交頸代表團結和諧與權力相結合的權威,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深刻的象征意義。

龍之所以在中國古代有著崇高的地位,并不僅是因為其為“四靈”或十二生肖之一以及龍與虎或雙龍之間的對峙交纏,更多取決于歷代帝王和人民賦予龍的情感與意義。

經典的云龍紋千秋萬歲鏡(圖6)形為八出葵花,圓鈕,素緣。內區清晰可見一只盤龍當空飛舞,龍口朝著鈕的方向,作吞珠狀。外區有紋飾,值得注意的是,其采用的是較為罕見的仙鶴鸞鳳銜綬,間隔設一對荷花、一對方勝,其內分別鑄有“千秋萬歲”四字。

千秋龍紋鏡具有嚴格的尺寸等級,而該鏡當屬尺寸第一,直徑足有29厘米,這一數字并非偶然之數,在《易經·乾卦》中就有言道:“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碧拼追f達作疏解釋:“言九五,陽氣盛至于天,故云‘飛龍在天。此現象,猶若圣人有龍德,飛騰而居天位?!币虼?,該龍紋鏡有天子的象征意義,后人也開始以“九五之位”指代“帝位”。

龍與帝王的淵源頗深,龍被視為皇帝的象征。在中國古代,皇帝的服飾和生活用品常以龍為圖案,皇帝所穿的衣服被命名為“龍袍”;皇帝上朝時所坐的椅子被稱為“龍椅”;早在《山海經》中,龍便以華夏第一帝—黃帝的坐騎或助手的身份出現。在《歸藏·啟噬》中,郭璞的注引提到一個故事:鯀奉天帝的命令下凡治水,失敗后受到了懲罰,尸身中誕生了一條黃龍,名喚“禹”??梢?,此時的龍已作為帝王的化身出現,地位飛速上升。

此外,在古代傳說中,皇帝的誕生和統治往往伴隨著龍的出現,有龍作為守護神的君主通常被視為明君,體現了皇帝的權威和神圣不可侵犯。

云龍紋春秋萬千鏡(圖7)與云龍紋千秋萬歲鏡(圖6)名字相似,淵源更深,同一般的天子鏡也有區別,因為其上有篆書銘文“唐元宗千秋節,群臣獻寶鏡祝壽,獨張九齡書前代興廢事上之,帝嘉納懸之殿壁,號千秋金鑒錄”。

講到千秋節,要知道,它是開元十七年設置的唐朝重要活動。在每年的八月五日,君臣之間互贈千秋鏡,以表君臣關系和諧。著名詩人白居易曾詩曰:“人人呼為天子鏡?!笨梢娫撶R的珍貴和在民間知名度、傳頌度之高。

說回這面千秋鏡,由銘文可知,它是為了紀念唐朝宰相張九齡出現的。此外,該鏡據說也是唐代“千秋節”改名為“天長節”的重要物證,意義重大。這既表明了張九齡在當時為天子所器重,更是君臣關系和睦、朝廷政局穩定的體現,可作為盛唐時期“開元盛世”的歷史佐證。

經過千百年的流傳,龍有了更多呈現方式,如雙鵲云龍月宮鏡(圖8),八出葵花形,圓鈕。內區紋飾四分,兩側為展翅飛翔的銜綬雙鵲,似乎正在嘰喳著報告喜訊;鈕下為海面上騰云駕霧的龍;鈕上栩栩如生的是月宮,內有桂樹、蟾蜍和搗藥玉兔,可謂生動熱鬧;上、下主紋兩側有祥云陪襯,整幅畫面熱鬧生動、吉祥喜慶。

月宮的場景象征中華傳統節日,喜鵲則是著名的中國傳統祥瑞,李時珍曾在《本草綱目》中講道:“鵲鳴唶唶,故謂之喜?!闭f明喜鵲自古便象征喜報。該鏡不再只以龍為主要圖案,而是使其融入了中華傳統神話環境中,以祥瑞的身份出現,由此也可以體現民間對龍的喜愛。

雖然在古代龍與天子相聯系,民間不可亂用龍的符號,但平民百姓仍然沒有放棄對龍的喜愛:正月十五耍龍燈、二月二龍抬頭、五月五賽龍舟、望子成龍、龍鳳呈祥……古往今來,和龍有關的吉祥節日和吉利話語數不勝數。雖然龍作為上古神獸和天子象征更能體現它的尊貴和神秘,但在民間文化中承載著老百姓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希望的“中國龍”,才是在封建廢除、迷信破除的今日龍文化仍然熠熠生輝的緣由。

龍年窺銅鏡,從中映射出龍在中華盤踞千百年的歷程,品味出中國龍的傳奇歷史。正值新歲,相信在新的一年里,“中國龍”會繼續在中國辭舊迎新、大展宏圖。正如中央電視臺2024年春節聯歡晚會的主題“龍行龘龘,欣欣家國”所言,“龘龘”不僅是群龍騰飛的樣子,更是中華兒女奮發向上、昂揚拼搏之姿,只有“中國龍”的騰飛、中華文化的輸出和世界流行,才能使國家興盛,使中華繁榮。作為新一代“龍的傳人”,我們更要繼承中華傳統文化,增強民族自信,從銅鏡中攫取中國龍的風范,在世界舞臺上綻放中國龍的光彩。

(作者單位:江蘇師范大學)

猜你喜歡
雙龍千秋銅鏡
金華遠方·雙龍賓館
卷韻千秋
新鄉市博物館藏銅鏡
雙龍集團有限公司
論上海博物館收藏的兩面珍貴銅鏡
建平博物館藏遼宋銅鏡簡述
中國核電(2017年2期)2017-08-11
千秋默對
遼宋金銅鏡辨識舉例
最難辦的一件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