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雙陽禪書的內在意蘊與當代意義

2024-04-28 05:38胡正良
秀江南 2024年2期
關鍵詞:雙陽草書書法

李雙陽,江蘇淮安人,1975年出生,軍旅八載,畢業于南京藝術學院,獲廣州美術學院碩士學位,南京大學哲學系在讀博士,一級美術師?,F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江蘇省青年書法家協會主席,江蘇省書法院創作部主任,江蘇省青年聯合會副主席,江蘇省書法家協會常務理事。曾擔任全國第十二屆書法篆刻展評委,作品入選第一、二、六、七屆中國書法蘭亭獎(第二、六屆獲獎),出版有《當代書壇書家李雙陽卷》《李雙陽書法篆刻作品集》等多部著作,系中國當代代表性中青年書家之一。

禪意書法(以下簡稱“禪書”)是中國書法史上的一股清流、一朵奇葩,向來為歷代書法大家、得道高僧、名流雅士所推崇和追隨。開宗立派以來,以懷素、趙孟頫、八大山人等為代表的多位大師,以深邃博大的思想內涵、超凡脫俗的佛學理念、厚重綿遠的本體意識、空靈婉約的救贖情懷聞名于世。20世紀后,經過歐陽竟無、弘一法師、于右任等巨匠的接力傳承,禪書的精神與意蘊、內涵與主旨、表現與表達等進一步清晰定型,即在文化承襲上,以道法自然為思想根脈;在美學取向上,以佛學宗旨為精神寄托;在文本淬煉上,以諸體貫通為掃描視域;在個性張揚上,以古拙超逸為靈性訴求,漸漸形成了有唐及明清以來的又一波高峰。20世紀80年代以來,以林散之、趙樸初、饒宗頤等為代表的書法大家,立足禪學釋要義,面向古典析遠方,將中國佛學的精妙寬廣、傳統哲學的深厚底蘊、漢字流變的內在玄機吸納解構,勾勒出禪書在中國當代的全新書寫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開啟了禪書的現代化進程,并在創作實踐中影響著新時代書法的發展走向。

在禪書奔赴現代化之路、走進新時代之際,一批有理論功底、有思辨意識、有創作潛質、有創造精神的中青年書家加入了這支變革隊伍。李雙陽作為其中的領軍人物之一,在矚目神圣、走向崇高的過程中,漸漸探索出對禪書進行全方位繼承、多維度釋解的創新嘗試,其貢獻總體上可概括為四個方面:一是植根優秀傳統文化之高原,把歷史文脈的演進引入現代視野來考量,在思想繼承的延展上體現中華文明的綿長之源;二是聚焦佛學經典之高地,把教義宗旨的演變嵌入當代觀念來詮釋,在精神弘揚的拓展上彰顯傳統哲學的因果之基;三是瞄準禪意表現之高峰,把書法本體的演繹注入技術基因來改造,在形式美學的接續上突出多元存在的古典之韻;四是依托道德情操之培塑,把修養修為的演化納入自我超越來修煉,在個體素養的堆壘上凝聚厚積薄發的蛻變之力。

事實上,任何一種藝術,只有與歷史發展的主流相同步、與文化前行的步調相一致、與藝術蘊含的規律相適應、與人民期待的愿景相協調,才會迸發出原動力、創造力和生命力。書法如此,禪書更是如此。就李雙陽禪書所構建的整體輪廓而言,他所呈現的總體特征其實是一個書法群體的時代縮影,是當代青年書家群體意識覺醒后的一次自我揚棄。如果放到哲學層面來辨析、放到文化層面來審視、放到創作層面來解剖、放到道德層面來反思,李雙陽禪書的個性化特色呈現出四大潛質。

第一,在思想集萃上,通過對中國傳統哲學尤其是佛教哲學的吸收與運用,在書法藝術的本源等方面,實現禪學理義與現代理念的有機融合。

書法的思想性決定書法作品的境界與格局,決定書法藝術性的特質與潛能,凡古今中外的偉大藝術作品,無不是思想性和藝術性的高度統一。李雙陽禪書的思想淵源主要來自四個方面:一是從中國傳統哲學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本體屬性里,尋求書法精神親近自然、回歸自然的道家出世因子,尋求書法意蘊感知社會、知照人類的儒家入世情懷,進而體現禪書的主觀意識、能動觀念和民族特征。二是從中國佛教哲學“以無相為體,立無念為宗”的教義屬性里,尋找書法文化清靜無染、純凈無塵的超脫境界,進而彰顯禪書的質樸內核、純真本色和空蒙意趣。三是從歷代禪書經典作品不拘一法、物我兩忘的超然屬性里,尋覓書法藝術陶冶心靈、潤澤情操的感召功用,進而凸顯禪書的基本定位、主旨原則和線性思考。四是從現代禪書派注重傳統功底、強調技術改造的復合屬性里,尋索書法傳承不忘根本、不落窠臼的辯證義理,進而固化禪書的當代形式、線墨特征和審美意向。例如,他正在撰寫的博士論文《禪與書法研究》,不僅完整體現了上述思想的沿襲關系,而且系統論述了上述思想在古代、近現代、當代以及本人實際創作中的承繼路徑,可視為禪書理論研究的一大成果、禪書書寫實踐的一本基礎教材。

第二,在本體聚焦上,通過對傳統書體內在機理的研習與解構,在形式美學和表現美學等領域,探索禪書與現代書法相互滲透的邏輯關系。

強調書法本體的形式美和表現美,始終堅守書法本體的正大氣象和古典特質,是禪書一以貫之的美學探尋與呈現方式。李雙陽禪書本體聚焦的心路歷程源于兩段經歷:師從瓦翁先生等名家后,從研習書法的自發自悟狀態,嬗變為對傳統書法的規律性認識和階梯性鍛煉;入教黃惇先生等名師后,依托學院派的優勢,開始系統解析書法本體的內在機理、現代模式、先鋒觀念和系統集成,逐步打開禪書的修行之門。其實,作為傳統和現代書法的重要組成部分,禪書在弘一法師之前,一直游走于四體之間,而且正草隸篆諸體均可被賦予禪意內涵和禪性闡釋。弘一法師“悲欣交集”前后,禪書以洗盡鉛華的含蓄美和簡約至極的寧靜美登上歷史舞臺,深刻影響著現當代書家的形體選擇。李雙陽受此影響也是毋庸置疑的。例如,他的行書作品《大悲閣》《大觀》、隸書對聯《胸藏、筆有》《佛法、慈云》、楷書作品《古詩八首》《羅隱秋日禪智寺見裴郎中題名寄韋瞻一首》、系列篆刻作品《三生花草夢蘇州》《一語驚醒夢中人》等,都在遵循傳統書法的本體特征之時被賦予現代特質,從三重維度構建邏輯象限:以心境的空靈浩渺來誘發線條飛騰的質感,升華天真率意的禪學境界;以用筆的寫意精神來感知反復無常的自然意象,沉潛心神劃一的禪意性靈;以墨色氣韻的起伏連綿,維系超以象外的禪味時空。

第三,在主體拓展上,通過對歷代經典草書作品的解析與重構,在禪意草書的創作方法與呈現方式等環節,提供可資借鑒的實踐例證。

草書是靈魂的舞蹈,是形質的簡約和性情的物化,最能體現中國文化和中國書法的神采與氣韻。禪意草書是靈魂渡劫后所吟唱的最溫情的戀歌,在禪書中成就最高、流傳最廣,一些代表性書家大多以草書走進廟堂、傳于后世。在李雙陽的創作實踐中,他把主體固化的基點定位在草書上,不僅投入的精力最多、用功最巨,取得的成就也最高,逐步形成其草書意蘊的四大看點:一是從懷素的大草和小草中尋找本源,以書法信仰的堅定平添思想入禪的動力,從而開啟當代審美模式的運籌;二是從“二王”法書和金文漢碑中尋找靈感,以線條的瀟灑和氣息的高古生發精神入禪的虔誠,從而搭建當代審美空間的經緯;三是從弘一法師和林散之等禪書大家的經典中尋找真經,以身心修為的執著抬升情操入禪的臺階,從而塑造當代審美情境的禪臺;四是從軍旅生活的嚴肅嚴謹和步法步伐的整齊劃一上尋找突破,以筆墨語境的蒼渾推開技法入禪的法門,從而拓展當代審美視野下對書法精神陽剛之氣、線條表達遒勁之姿和謀篇布局規范之勢的徹悟。例如,他的草書長卷《古詩十九首》、草書作品太虛法師《滿江紅一闕》、草書楹聯《清高、孤寂》、草書小品《清雅無名》、草書扇面倪瓚《別章煉師》等,可以概覽李雙陽草書創作的精華。在這里,草形的逾越、草意的遼遠、草情的純粹,共同撐持著他的草書不僅是一種藝術,還有藝術之外日益增強的明理渡人功能。

第四,在修為集成上,通過對經典理論的體悟和文學素養的培樹與釋放,在禪書的道德與倫理等范疇,彰顯生活反哺的綜合效應。

生活是藝術的起源和歸宿,禪書作為身心修為的藝術,蘊含著對生活的認知再現、對品德的層次攀升、對社會的人文關懷。歷史上的禪書大家都是這方面的對標典范。李雙陽藝術修為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元素有四大視點:首先,把理論武裝置于首要位置。他深諳理論輻射的重要性,時時以理論的攝入硬化腳下站立的那片原野。這期間,他廣泛涉獵《四書五經》《大藏經》等中國傳統經典,深入研讀西方藝術哲學、繪畫美學等理論名篇,從東西方的優秀文化中汲取智慧顆粒和創新源泉。其次,把品德陶冶視為必修科目。他深知藝術家的品行高低直接反映其作品質量的優劣。因此,從參悟儒道法則、佛教宗旨、禪學原理入手,把王國維的人生三境界置于日常生活、學習和創作的全過程之中去磨煉,以德意周厚打造其作品的品格標簽。從次,把詩詞創作當作第二道場。他深信詩詞寫作之于修身養性具有輔助作用,從文學層面暢通詩詞與藝術的聯姻,創作出大量回味軍旅生涯、感念時代律動的優美詩詞,這些已達到專業水準的作品,在中國當代書家作品中是屈指可數的。最后,把生活量變化為藝術質變。他感嘆生命無常、藝術有常,時刻把屬于奮斗的日子分解為若干音節,注入線條之中去演奏,植入墨色之中求共鳴。因此,同樣是線條的藝術,一般書家寫出的是對現實生活的簡單記錄或基本紀實,李雙陽寫出的卻是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人生百味、生命思索和靈魂拷問。

作為當代書法藝苑中獨具魅力的一種藝術,禪書存在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早已超越書法本體意義的哲學范疇,它作為思想追問、精神領悟、情感皈依、個性馳騁的理想天地,給予我們的啟迪和啟示是十分深遠的。在當前禪書乃至書法的發展道路上,如何適應新時代“兩個結合”的現實需要、如何凸顯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真諦,有四大認知問題需要我們去面對和破解。

第一,對待歷史,要有高度的思想自覺。正視歷史是走向未來的前提。從歷史的縱深視野,全景式審視書法所作出的歷史貢獻、存在價值、發展趨勢,有助于從思想自覺的層面,形成正確的歷史觀,讓歷史銘記過去、活在當下、喚醒明天。李雙陽的示范意義在于:以高度的思想自覺、一絲不茍的心態,從歷代禪書大家身處的時代環境、現實背景中尋找歷史昭示,從而增加對禪書“歷史真實與藝術真實”的認同感;從禪書大家的代表文獻、代表作品中還原歷史語境,從而筑牢對禪書“歷史多樣性與豐富性”的認同感,生發對歷史人物、傳統流派的“溫情與敬意”(錢穆語)。比如,他獲蘭亭獎的作品《八指頭陀絕句兩首》,就是憑借“風雨、閑云、幽花、夕陽”四個詞根,串聯起整幅作品的歷史厚度和藝術向度,顯示出大歷史觀在藝術本我上的卓爾不群??梢哉f,李雙陽的思想自覺和對禪書的崇敬態度,決定了他能夠看得更遠,并看出一片新氣象。

第二,對待文化,要有深刻的理論自省。文化自信是文化繁榮的基石。從文化的廣袤原野,多面向辨析書法的人本觀念、精神原鄉、社會承載,有利于從理論自省的層面,形成辯證的文化觀,讓文化高揚主題、凝聚力量、記住鄉愁。李雙陽的探索意義在于:以深刻的理論自省、抽絲剝繭的透視方法,從歷代禪書作品所富含的自由意志、理性能力、民族精神等要素中尋找文化啟蒙的切入點,從而堅定如何傳承的思想清醒;從歷代禪書作品所富集的以德樹人、以文化人、以理服人等要義中辨識文化復興的著力點,從而增添如何發展的使命感召,凝聚對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優美感與崇高感”(康德語)的自信。比如,他的草書作品《曹植賦四首》,依托傳世詞賦的名篇效應,將傳統文化的古典美與當代書法的現代性有機組合,繪制出大文化觀留在盛世文明里的“清明上河圖”?;诖?,李雙陽的理論自省和對禪書的探源力度,支撐他邁得更穩,并邁進一塊新天地。

第三,對待藝術,要有充分的創新自信。實踐創造是藝術創新的基礎。從藝術的多維視角,立體式領會書法的自然法度、純真本色、形體特征,有益于從創新自信的層面,形成科學的藝術觀,使藝術承接歷史、謳歌時代、服務人民。李雙陽的實踐意義在于:以充分的創新自信、入木三分的解構功力,營造禪書藝術在當代審美的視覺通感。他把傳統書法的中和之美與禪書的形上之美結合起來,在立意上突出“藝術創作的想象力與獨創性”(康德語);把傳統碑學帖學的精華與現代技法技術的精粹結合起來,在表達上凸顯“藝術創作的非功利性與純粹性”(康德語);把線條組合的物理反應與墨色渲染的化學反應結合起來,在內涵上孕育審美判斷的“共同感覺力”(康德語)。比如,他的草書橫幅《弘一法師文抄一則》,以散淡豁達的心境和多體互補的心痕,把思想和線條的曼妙寫出了參禪的模樣,把意境和墨色的蒼?;没癁榭澙@的香火,從而把“自我意識的表現”與“生命本體的沖動”(康德語)布施在字里行間。換言之,李雙陽的創新自信和對禪書的深度解讀,支持他走得更實,并走出一重新境界。

第四,對待人生,要有恒久的自律自為。熱愛生活是成風化人的基點。從人生的寬廣舞臺,沉浸式管窺書法所折射的藝術理想、德行尺度、時代主題,有望從自律自為的層面,形成進取的人生觀,使生命歷練胸懷夢想、摯愛家國、植根人民。李雙陽的啟示意義在于:以恒久的自律意識,時刻校正人生目的的方向所在、人生態度的意愿所系和人生價值的取向所依,通過品德素養的自我完善,為實現藝術的德藝雙馨打造現實主義體驗平臺;以恒常的自為觀念,時刻找準藝術創作源于人民、為了人民、屬于人民的中心定位,通過宗旨觀念的自我強化,為藝術作品鼓舞人、激勵人、滋潤人澆鑄浪漫主義體悟陣地,用“頭上的燦爛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則”(康德語),連接起知信行的統一和學思用的并舉。比如,他的草書《倪瓚贈茅山陳太虛》,不追求宏大敘事的結構性鋪陳,而是以長期人生感悟中一份質樸的情愫為原點,用道德的量子去填補靈魂的黑洞,激越起對抽象實體和人生哲理的代入。簡述之,李雙陽的自律自為和對人生意義的參悟準度,擎架他站得更高,并站成一座新高原。

禪書創作是起點很高、要求很嚴的知識性、專業性書寫活動,它離一般書家是有一定距離的。沒有哲學基礎的鋪墊,沒有佛學思想的支撐,沒有駕馭諸體的苦功,沒有個人素養的積淀,是無法走近的。因此,有志于禪書創作的書家們,要想在此領域有所建樹,就必須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向傳統哲學求經問道,向歷代經典求師學技,向現實生活求法求趣。

藝術是一個美麗的夢(尼采語)。禪書從它誕生的那一天起,就以獨特的方式編織著屬于自身存在的美麗之夢。當下,解析李雙陽禪書的內在意蘊與當代意義,就是想通過其作品所綻放的思想之花、所奔涌的魅力之源、所走過的探索之路,為書法之美尋求現實語境下走向復興的詩意夢想。

作者簡介:胡正良,江蘇徐州人,1969年12月出生,研究生學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知名書法美術評論家,康德哲學研究學者,研究員,現居江蘇南京。

猜你喜歡
雙陽草書書法
漢 蔡琰 草書我生帖
書法
李雙陽書法作品
書法欣賞
書法
昌黎縣雙陽塔維修始末
康里巎巎草書謫龍說卷
書法欣賞
《陽泉 草書賦》
草書與翻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