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營養與健康課程思政體系建設

2024-04-29 04:36劉境董文華
中國食品 2024年8期
關鍵詞:政體公共衛生營養

劉境 董文華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國民健康意識的提高,食品營養與健康課程變得越來越重要。該課程旨在幫助學生了解營養學的基本知識,掌握健康飲食的基本技能并將其應用于日常生活中,同時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本文主要對食品營養與健康課程思政體系的建設展開探討,通過分析當前課程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以期為食品營養與健康課程思政建設提供參考。

一、食品營養與健康課程

思政體系建設的重要意義

1.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開展食品營養與健康課程思政體系建設,可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這是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基石。正確的價值觀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從而指導他們做出正確的行為選擇,確保他們在面對各種挑戰和困難時能夠堅守道德底線,積極向上地面對生活。正確的人生觀可以讓學生更加全面地理解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有助于他們更好地規劃自己的人生道路,追求健康、幸福的生活方式。

2.推動學科交叉融合。食品營養與健康課程思政體系建設在促進學科交叉融合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與食品營養與健康課程有關的包括食品科學與工程、公共衛生、醫學等多個學科的知識,它們相互依存,共同構成了一個復雜的知識體系。其中,食品科學與工程關注食品的加工、保藏和質量控制等方面,為食品的營養和健康價值提供科學依據;公共衛生關注人群健康問題的預防和解決,通過制定政策和健康教育等手段提升群眾的健康水平;醫學則關注疾病的診斷、治療和預防,通過臨床實踐和醫學研究不斷推動醫療技術的進步。這些學科知識交叉融合,可以相互補充、相互促進,使學生形成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和認識。例如,食品科學與工程可以為公共衛生和醫學提供關于食品成分和營養價值的專業知識,為健康政策的制定和疾病的預防提供科學依據;公共衛生和醫學可以為食品科學與工程提供人群健康需求和疾病防控的實際需求,引導食品產業朝著更加健康、安全的方向發展。

3.服務社會經濟發展。在當今社會,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識的增強,人們對食品營養和健康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在此背景下,具備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的優秀人才在食品產業、健康產業等領域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通過食品營養與健康課程思政體系建設,可以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高素質人才,從而為相關產業的發展提供人才支持。這些人才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和良好的實踐能力,能夠解決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為社會的經濟發展貢獻力量。此外,隨著人口老齡化和慢性病等問題的加劇,社會的健康事業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具備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的優秀人才在公共衛生、醫學等領域也可以發揮重要作用。通過食品營養與健康課程思政體系建設,可以培養出具備公共衛生意識和醫學素養的高素質人才,為社會的健康事業提供人才支持。

二、食品營養與健康課程

思政體系建設的重要原則

1.時代性原則。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人們對食品營養與健康的理解和需求不斷發生著變化,因此食品營養與健康課程思政體系建設必須緊密結合時代背景和最新科技進展,引入最新的理論和實踐成果,以反映時代的需求和特點。比如,隨著人們對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關注度不斷提高,越來越關注食物的營養成分、烹飪方式、飲食習慣等方面,新的食品加工技術和新的健康監測方法也不斷更新換代,教師應將這些新的理念和技術引入食品營養與健康課程思政體系建設中,幫助學生了解并掌握,以適應時代的需求。

2.整合性原則。食品營養與健康課程思政體系的建設應當以整合性為核心原則,通過整合食品營養、健康和安全等領域的知識,形成完整的課程體系,幫助學生全面理解食品營養與健康之間的關系,并讓其將所學知識應用于日常生活中。比如,食品營養與健康課程中應融入食品安全和公共衛生等內容,讓學生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及注意要點,并掌握保持個人和公共衛生的方法。除了課程內容本身的整合外,還應注重思政教育的整合,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整個課程,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健康生活意識。

3.實踐性原則。食品營養與健康課程思政體系的建設,除了在理論知識部分融入思政元素外,還應遵循實踐性原則,通過實踐活動、實驗操作等方式,讓學生親身體驗食品營養與健康的知識,并以此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在食品營養與健康課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多種形式開展實踐性教學。比如,讓學生積極參與食品營養分析、健康食譜設計、食品加工等實踐活動,通過親手操作了解食品的營養成分、制作方法和加工過程。再如,引導學生進行社區健康宣傳、健康生活實踐等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深入社區了解居民的健康需求和問題,為居民提供健康知識和幫助,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為他們的未來職業發展夯實基礎。

三、食品營養與健康課程

思政體系建設的策略分析

1.更新教材內容。教材是學生學習的基礎,及時更新教材內容,能夠確保教材與當前社會的發展和需求相適應。這些新的內容可以包括最新的研究成果、社會熱點問題等,以便于讓學生更好地了解當前食品營養與健康領域的發展動態及趨勢。引入最新的研究成果可以讓學生了解當前的研究熱點和前沿動態,不僅拓寬學生的視野,還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促使其掌握更多的相關知識和技能。引入社會熱點問題可以讓學生更加關注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明確社會對食品營養與健康的關注和需求,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從而更加積極地投入到相關領域的學習中。

在更新教材內容時,應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讓學生可以更好地了解食品營養與健康領域的發展動態及趨勢,并掌握相關的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批判性思維能力,能夠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

2.運用多元教育方法。在食品營養與健康課程思政體系的建設中,運用多元化的教育方法是極其重要的,包括小組討論、多媒體教學和實地考察等,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食品營養與健康的相關知識,并培養他們的團隊合作能力和溝通能力。

通過小組討論,學生可以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自由發表觀點和看法,學習其他同學的想法和思路。這種教育方法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還可以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他們學會如何與他人合作與溝通。多媒體教學是一種先進的教育方法,教師通過呈現生動有趣的圖像、視頻和音頻資料,能夠將抽象的知識轉化為形象、生動的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實地考察是一種能夠增強學生實踐能力和感性認識的教育方法,通過組織學生實地考察食品企業、超市等場所,讓學生親眼看到食品營養與健康的實際應用,可以讓他們深入地了解食品的營養成分、健康效應,并教會其日后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更健康的選擇。

3.強化跨學科整合。在食品營養與健康課程思政體系的建設過程中,跨學科整合的重要性不容忽視。食品營養與健康這一學科領域涉及到食品科學與工程、公共衛生、醫學、心理學等多個學科的知識和技能,加強這些學科之間的聯系與整合,構建跨學科的課程體系,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例如,將食品科學與工程的知識與公共衛生的知識相結合,可以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食品營養與健康的關系,以及如何通過改善食品生產和加工方式提高食品的營養價值和健康效應。

綜上,食品營養與健康課程思政體系建設對于提高人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在建設過程中,需要遵循時代性、整合性和實踐性原則,通過不斷更新教材、運用多元教育方法、強化跨學科整合等策略,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未來需要不斷探索和創新,不斷完善和優化食品營養與健康課程思政體系,以期為人們的健康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基金項目:2021年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建設《食品營養與健康》;內蒙古自治區“十四五”教育規劃課題“在雙創背景下建立食品專業課程體系研究”(NZJGH2021120)。

作者簡介:劉境(1993-),女,內蒙古通遼人,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食品教育。

猜你喜歡
政體公共衛生營養
“使重臣治其事”——元至清初云南邊政體制嬗變與邊疆治理研究
夏季給豬吃點“苦”營養又解暑
《首都公共衛生》征訂啟事
這么喝牛奶營養又健康
營養Q&A
一個新的政體模式:半總統制政府
《首都公共衛生》征訂征稿簡則
科學的政體和啟蒙的進階
春天最好的“營養菜”
公共衛生服務怎加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