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征市2012—2018年度食源性疾病病原菌檢測結果分析

2024-04-29 15:38張梅閔敏趙姝旻
食品安全導刊·中旬刊 2024年3期
關鍵詞:結果分析病原菌

張梅?閔敏?趙姝旻

摘 要:目的:通過對儀征市2012—2018年食源性疾病病原菌檢測結果進行分析,了解儀征市食源性疾病主要病原體的感染情況及其變化趨勢。方法:對儀征市食源性哨點醫院2012年4月至2018年11月腸道門診就診的急性腹瀉患者肛門拭子進行細菌學檢驗。結果:1 767份肛拭子標本共檢測出112株致病菌,檢出率為6.33%,其中沙門氏菌10株,副溶血性弧菌101株,志賀氏菌1株。結論:儀征市2012—2018年食源性疾病的病原菌主要是副溶血性弧菌、沙門氏菌、志賀氏菌。

關鍵詞:食源性疾??;病原菌;結果分析

Analysis of the Detection Results of Pathogenic Bacteria of Foodborne Diseases in Yizheng City from 2012 to 2018

Abstract: Objectiv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detection results of pathogens of food-borne diseases in Yizheng city from 2012 to 2018, the distribution and changing trend of main pathogens of food-borne diseases in Yizheng city were understood. Method: The anal swabs of acute diarrhea patients in Yizheng food-borne sentinel hospital from April 2012 to November 2018 were examined by bacteriology. Result: 112 strains of pathogenic bacteria were detected in 1 767 anal swab samples, with a detection rate of 6.33%; among them, 10 strains of Salmonella, 101 strains of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and 1 strain of Shigella. Conclusion: The pathogenic bacteria of foodborne diseases in Yizheng city from 2012 to 2018 were mainly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Salmonella, and Shigella.

Keywords: foodborne diseases; pathogenic bacteria; result analysis

食源性致病菌引起的感染性腹瀉嚴重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尤其是處在生長發育期的兒童及青少年。食源性疾病是由食用不潔食物引起的疾病,其中細菌污染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居多[1]。我國感染性腹瀉病的發病率常年居高不下,食源性致病菌導致的食品安全問題已成為公眾關注的重點[2]。本文針對儀征市腸道病門診1 767份腹瀉樣進行細菌學檢測,并對病原菌檢測結果及分布情況進行分析,以為食源性疾病的防控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樣本來源

取2012年4月至2018年11月在儀征市食源性哨點醫院腸道門診就診的急性腹瀉患者的肛門拭子1 767份,做細菌學鑒定。

1.2 試劑與儀器

三糖鐵(TSI)、伊紅美藍瓊脂(EMB)、SS瓊脂、營養瓊脂、改良Y、MYP瓊脂和金黃色葡萄球菌顯色、阪崎腸桿菌顯色、李斯特氏菌顯色、志賀氏菌顯色培養基,均為北京陸橋生產;改良科馬嘉0157顯色、科馬嘉弧菌顯色、沙門氏菌屬顯色培養基,均由鄭州博賽生物提供;血平板,溫州市康泰生物提供;小腸結腸炎耶爾森氏菌生化鑒定套裝,為北京陸橋提供;膽汁七葉苷、桿菌肽紙片、optochin紙片,杭州天和微生物試劑有限公司生產;革蘭氏陰性細菌鑒定卡,美國BioMerievxINC生產;腸桿菌和其他非苛養革蘭氏陰性桿菌鑒定試劑盒,法國BioMerievx.Sa生產;沙門氏菌屬、志賀氏菌屬診斷血清,浙江天潤生物制品有限公司;革蘭染液,北京陸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上試劑均在有效期內使用。

VITEK2 COMPACT全自動微生物分析系統,生物梅里埃(美國)公司;DPH-9082型電熱恒溫培養箱,上海一恒科學技術有限公司;AB2-4SI型生物安全柜,新加坡ESCO公司;303A-4型數顯式電熱培養箱,上海榮豐科學儀器有限公司。

1.3 檢驗方法

參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沙門氏菌檢驗》(GB 4789.4—2016)[3]、《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志賀氏菌檢驗》(GB 4789.5—2012)[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致瀉大腸埃希氏菌檢驗》(GB 4789.6—2016)[5]、《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副溶血性弧菌檢驗》(GB 4789.7—2013)[6]等系列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及2012—2018年江蘇省食源性疾病監測工作手冊進行食源性疾病病原菌檢測。根據國家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的要求,進行嚴格操作。

1.3.1 增菌培養

將標本分別置于堿性蛋白胨水、GN菌液和氯化鈉結晶紫菌液中18~24 h后,再分別接種至慶大霉菌素瓊脂、SS瓊脂、氯化鈉蔗糖瓊脂和麥康凱瓊脂平板,37 ℃下培養18~24 h。

1.3.2 平板接種

將增菌后的培養物進行平板接種,分別在志賀氏菌、改良科馬嘉0157、阪崎腸桿菌、科馬嘉弧菌、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顯色培養基上進行培養;并接種于營養瓊脂、血平板以及SS、EMB平板上(36±1)℃培養18~24 h;在MYP平板上(36±1)℃培養20 h;改良Y平板上(26±1)℃培養48 h。

1.3.3 挑選可疑菌落

在SS培養基上篩選出菌落呈無色、半透明、中間呈黑色、革蘭染色為G-桿菌的菌株,接種于TSI培養基37 ℃培養18~24 h。在TSI上生長特性為“斜面產堿,底層產酸產氣,硫化氫陽性或陰性”的菌株為目標沙門氏菌,生長特性為“斜面產堿,底層產酸,硫化氫陰性”的菌株為目標志賀氏菌。在氯化鈉蔗糖瓊脂培養基上篩選出外形呈圓形隆起、光滑濕潤淡藍的菌落,接種于3.5%TSI培養基37 ℃培養18~24 h,在3.5%TSI上生長特性為“斜面產堿,底層產酸,硫化氫陰性”的菌株即為目標副溶血性弧菌;在麥康凱瓊脂培養基上挑取多個乳糖發酵及不發酵的,同時氧化酶陰性和革蘭氏染色陰性的菌落接種于TSI培養基,37 ℃培養18~24 h,未見可疑菌落。

1.3.4 血清學和生化試驗

(1)沙門菌、志賀菌鑒定。挑取1.3.3中疑似沙門菌、志賀菌的目標菌落,做生化試驗。生化試驗結果為表1的菌株可鑒定為沙門氏菌,表2的菌株可鑒定為志賀氏菌。

(2)副溶血性弧菌鑒定。挑取1.3.3中疑似副溶血性弧菌的目標菌落,做生化實驗。對于動力實驗陽性的菌落,利用多價血清不凝集排除霍亂弧菌。嗜鹽性試驗:挑取菌落分別接種在不含鹽胨水、7%鹽胨水、11%鹽胨水中,37 ℃培養24 h觀察生長情況。副溶血性弧菌在不含鹽及11%鹽胨水中無法生長,在7%鹽胨水中生長旺盛。符合上述生化反應的菌落再進一步做生化試驗,生化試驗結果符合表3的菌株可鑒定為副溶血性弧菌。

2 結果與分析

2.1 樣品檢測結果

對1 767份肛拭子標本進行檢測,共檢測出112株致病菌,檢出率6.33%。其中,檢出沙門氏菌10株、副溶血性弧菌101株、志賀氏菌1株。

2.2 致病菌檢出情況分析

對2012—2018年度儀征市1 767名腹瀉病人的病原菌檢測結果進行分析。由表4可知,副溶血性弧菌的檢出率為5.72%(101/1 767),沙門氏菌檢出率為0.57%(10/1 767),志賀氏菌檢出率為0.057%(1/1 767),致瀉大腸艾希氏菌未檢出。其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檢出率較高,其余致病菌檢出率較低,分析原因如下。

(1)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公眾對海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多,而海鮮制品的儲存、加工、烹飪等環節容易受到細菌污染,從而導致廣泛存在于海產品中的副溶血性弧菌的感染率上升。江蘇屬于沿海省份,目前我國沿海地區的副溶血性弧菌感染率已超過常見腸道病原菌沙門氏菌、志賀氏菌等,已成為夏秋季細菌性腹瀉的主要病原菌[7]。

(2)樣本需在使用抗生素前采集,有些微生物在抗生素的作用下,生物性狀及數量會受到嚴重影響,從而導致檢出率降低;樣本采集時應嚴格實行無菌操作,避免由于樣本受到污染、采集部位不準確、虛假采樣,導致的無效檢測;腸道中大腸菌群為優勢菌,樣本保存不當會導致大腸菌群過度繁殖,影響其他致病菌的檢出。

(3)由于每個實驗員的個人素質、經驗、習慣不同,導致不同的檢驗人員得到的結果可能不一致。對此,必須要求檢驗人員按規范程序操作。對于革蘭染色鏡檢、發酵產氣、觸酶、氧化酶等鑒別試驗應當仔細觀察[8],避免經驗主義。有些細菌存在血清的交叉凝集,判定時一定要先做生化試驗,生化試驗結果符合后,再做血清凝集試驗,生理鹽水不凝集,才能判定為某種細菌。同時,要嚴格實行雙復核制度,避免產生漏檢。

(4)本次檢測未關注某些腸道病毒、寄生蟲等引起的感染性腹瀉,如諾如病毒、輪狀病毒、柯薩奇病毒、溶組織阿米巴原蟲等,可能造成漏檢。

3 結論

通過對儀征市食源性哨點醫院腸道門診就診的急性腹瀉患者的1 767份肛門拭子進行細菌學鑒定及結果分析,得出儀征市2012—2018年食源性病原菌主要是副溶血性弧菌、沙門氏菌、志賀氏菌。為確保檢測質量,今后應規范樣本采集送檢流程,加強檢測人員的責任意識,強化實驗室管理,為預防食源性疾病發生、病原菌的溯源以及醫學救治等方面提供有力的科學技術支持。

參考文獻

[1]孫本海,金仲品.1354份腹瀉患者的糞便標本細菌培養鑒定及藥敏試驗分析[J].中國醫療前沿,2011,6(7):57-58.

[2]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Consultation to develop a strategy to estimate the global burden of foodborne diseases[M].Geneva:WHO Consultation,2006.

[3]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沙門氏菌檢驗:GB 4789.4—2016[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6.

[4]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志賀氏菌檢驗:GB 4789.5—2012[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2.

[5]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致瀉大腸埃希氏菌檢驗:GB 4789.6—2016[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6.

[6]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副溶血性弧菌檢驗:GB 4789.7—2013[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3.

[7]譚維維,黃建萍,許海燕,等.2014-2016年南通市670份食品致病菌污染狀況結果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18,45(8):1401-1404.

[8]曹利蓉,張霞,鄭婕.2010年微生物盲樣室間質控分析[J].疾病監測與控制雜志,2012,6(9):523-524.

猜你喜歡
結果分析病原菌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離、鑒定及致病力研究
多重熒光定量PCR快速檢測6種常見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
MALDI-TOF MS直接鑒定血培養陽性標本中的病原菌
民勤縣玉米新品種田間比較試驗探析
淺論創新教育視閥下“三固”教學模式引入當前大學課堂的意義
秦山核電廠穩壓器接管600合金焊縫應力腐蝕及檢查
連南瑤族自治縣工商業發展狀況調查報告
皇姑區孕婦尿碘檢測及結果分析
大學生人格問卷UPI測評的結果分析與應對方法
殼聚糖對尿路感染主要病原菌的體外抑制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