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樂觀與悲觀

2024-04-29 08:26施沿沿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4年12期
關鍵詞:乾坤胸懷論點

施沿沿

妙文品評

“樂”作未來之翼,“悲”為當下之帆

◎劉思妍

百川復折,終歸瀚海;四季流轉,萬象始新;人生海海,樂悲相伴。(運用四字短語形成排比,具有“起興”的意味。)北大教授在畢業典禮上寄語學子們:“樂觀者贏得未來,悲觀者贏得當下?!贝苏Z如平地驚雷,讓我們的思想浪花奔涌擊蕩。

誠哉斯言,樂觀與悲觀并非冰與火的對立,而是一樹煙花,共綻于璀璨星空。奔騰馳騁,高翥云際,樂觀為我們提供通向未來的動力,助吾輩扶搖直上;乘風破浪,揚帆起航,悲觀讓我們更好地把握當下,助吾輩穩駕舟楫。芻蕘之見,吾輩應以“樂”作未來之翼,以“悲”為當下之帆,方可行穩致遠,奔赴星辰大海,走上“有如扶桑初日升”的金光大道。(妙用譬喻,旗幟鮮明地指出了樂觀與悲觀的重要意義,開篇立論,為下文張本。)

泛舟滄海,立馬昆侖。樂觀作為我們通向未來的雙翼,“九萬里風鵬正舉”,讓我們能奮力翱翔,見無限明媚春光。(分論點一,格調高昂、意氣風發。)

歲月無疆,萬里山河,共繪于樂觀者的人生藍圖之中。樂觀是一種高瞻遠矚的氣度,是一種昂揚自信的心態,是一種百折不撓的堅守,是一種審時度勢的智慧。(通過排比,闡釋樂觀精神的豐富內涵,氣勢充沛,令人信服。)憶往昔,蘇軾飽經風霜,終將辛酸的眼淚、歲月的風霜、官場的刀劍、群小的詆毀化為了不朽的詩篇。樂觀對于蘇軾來說,是“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的恬淡平和,也是“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的清新俊逸,更是“一蓑煙雨任平生”“也無風雨也無晴”的曠達豁達。正是這份樂觀的情懷,讓蘇軾在經歷凄風苦雨后,仍懷拳拳赤子之心、昭昭報國之志,為我們筑造了一座千年不朽的人格豐碑。試回首,鴨綠江畔志愿軍的口號仍回響耳畔,令人熱血沸騰。若無抗美援朝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這些“最可愛的人”又怎能在那么惡劣艱苦的環境下浴血奮戰,換來我泱泱華夏的歲月太平?由此觀之,樂觀之精神,是航行于大海中的燈塔,是行走于沙漠中的綠洲,懷有此精神,方可傲霜斗雪、生機盎然。(兩則事例,一古一今,典型鮮明。同時,運用排比句、反問句,不斷變換句式,行文有搖曳變化之美。)

身懷須彌,心如芥子。悲觀作為我們把握當下的風帆,讓我們勇立潮頭,“手把紅旗旗不濕”,闖過激流險灘。(分論點二,化用佛家語,耐人咀嚼。)

悲觀,絕不是指對于生活心如死灰、一團“喪”氣,絕不是“擺爛”與“躺平”,而是始終保持對現狀的一種危機感與緊迫感,慎終如始,正所謂“做最壞的打算,盡最大的努力”。(準確、貼切地闡釋了材料中“悲觀”的含義,既引用了古語,又引用了俗語,雅俗畢見。)君可見,華為對美國的“芯片制裁”做最壞的打算,用悲觀的心態去直面挑戰,以壓力催生動力,最終讓我國自主研發的芯片橫空出世,讓世界刮目相看。如果沒有悲觀“打底”,對美國抱有幻想,心存僥幸,就不可能做到“絕地反擊”。(反面假設,發人深省。)君可觀,全紅嬋在賽場上始終懷有“悲觀”之心,戒驕戒躁、謹慎小心,努力將每一個動作做到完美,把每一個細節做到極致,這才成功地擔起了一塊塊金牌的分量,一次次彰顯了王者的榮耀。若無“悲觀”的加持,自鳴得意、懈怠輕敵、麻痹大意,最終只能鎩羽而歸。(正說與反說相結合,很好地增強了說服力。)由此可見,悲觀是鐵軌的鋪路基石,是桿秤上的定盤星,懷有此心態,方可步履穩健,漸臻佳境。

值得注意的是,樂觀與悲觀并非完全對立,而是矛盾統一體,兩者相輔相成,不可分割。樂觀是對未來始終保持信心與希望,這樣方能葆有不竭之動力。但是如果盲目樂觀,就難以走穩走實當下的道路。悲觀是對當下始終保持清醒的認識,這樣方可贏得立足之根本,抓住轉瞬即逝的良機。但是倘若一味悲觀,就無法看到未來的旭日東升。(論述二者的辯證關系,一分為二,正反論證,具有無可辯駁的論證力量。)

“我欲穿花尋路,直入白云深處,浩氣展虹霓?!币詷酚^作未來之翼,以悲觀為當下之帆,讓我們把握當下,著眼未來,共繪時代藍圖、錦繡山河!讓吾輩青年在人生喧囂中獨覓自身芳華,在世事浮沉中守住初心,在滄海月升中探求本我,在浩瀚星空中追尋璀璨人生吧?。ɑ乜鄄牧?,重申觀點,發出呼吁,以激昂振奮的語調收束全篇,有振聾發聵之效。)

【湖北襄陽市第五中學】

技法提純

這篇佳作值得借鑒之處有:

1.立意深刻,構思巧妙

作文思路開闊,論據豐富鮮活,能始終站在青年、國家、民族、時代的高度上高屋建瓴地進行論述,體現了高遠的見識和寬廣的胸襟;能獨運匠心,把“樂觀”比作飛向未來之翼,把“悲觀”比作把握當下之帆,化抽象為具體,化枯燥為生動,深入淺出。

2.層次清晰,條理分明

作文第1段引材料作好鋪墊;第2段提出中心論點總領全篇;3、4段論述第一個分論點,5、6段論述第二個分論點,分論點的議論段落如同雙子星座,熠熠生輝,重點突出,論述充分有力;第7段集中論述了樂觀與悲觀二者之間的辯證關系,如雙江匯流,有水到渠成之效;第8段重申觀點,與開頭形成呼應,行文嚴謹、渾然一體。

3.文采飛揚,辭藻優美

好的議論文,語言上的錘煉必不可少。本文較多地使用了比喻句、排比句、對偶句,還引用了詩句、古語、俗語、佛家語等,顯示了作者在遣詞造句上較為深厚的功力。作文文采斐然、氣勢充沛,似滔滔江河,如花團錦簇,讓讀者不僅能得到思想上的啟迪,還能獲得審美的愉悅,可謂賞心悅目。

[課后][練兵]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人民日報》副總編輯王一彪在一部優秀新聞文集的后記中,用三句話來概括這些文章的寫作經驗和切身體會:天安門上看問題,努力做到胸懷“國之大者”;田間地頭找感覺,努力做到心里裝著人民;鑒古學今求突破,努力做到筆端葆有乾坤。

新聞寫作的道理,對青年的成長也有所啟發。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對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導引]

這是一道引語式材料作文題。首先,要理解材料選取的新聞寫作經驗的三句話:“天安門上看問題,努力做到胸懷‘國之大者”,強調新聞寫作要關注時代社會的宏大命題,啟示我們做人做事必須具備大格局、大胸懷、大視野,要關注時代、心系家國;“田間地頭找感覺,努力做到心里裝著人民”,強調新聞寫作要深入基層、扎根人民、實地求證等,啟示我們要接地氣,要有務實實干的精神,重視基層的力量;“鑒古學今求突破,努力做到筆端葆有乾坤”,強調新聞寫作要吸收古今中外寫作方法的精華,形成自己的筆力,啟示我們要學習借鑒。

材料的三句話,分別講到“胸懷國家”“心懷人民”“筆舞乾坤”,三個內容、三個角度,也就自然形成三元思辨關系?!靶貞褔摇笔谴笄疤?,“心懷人民”“筆舞乾坤”是將“胸懷國家”落到實處;“胸懷國家”是根本,“心懷人民”“筆舞乾坤”是具體實踐路徑。寫作時,可以從三句話中選取其中一句或兩句談做人做事的啟發;也可以三者都談,如果能說出三者之間的邏輯聯系,并且言之有理、言之有據,就屬于高階思維了。

【馬攀峰/供稿】

(同學們,歡迎將你的作文投寄給我們。地址:山西省太原市第232號郵政信箱;郵箱:gzb1zwzk@163.com。我們將擇優刊登,快來投稿吧?。?/p>

猜你喜歡
乾坤胸懷論點
壁上乾坤
乾坤令、歲朝清供
胸懷軍旅夢
碗蓮
胸懷 情懷 不曾忘懷
胸懷 情懷 不曾忘懷
議論文分論點的提取
山路乾坤
中共黨史論文論點摘編
怎樣確定議論文的中心論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