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新時期美術教育和創作的思考 ①

2024-04-30 00:05章文浩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院江蘇南京210013
關鍵詞:美術創作藝術

章文浩(南京藝術學院 美術學院,江蘇 南京 210013)

2022 年9 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發布了最新版《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目錄》。這次學科目錄調整中,對于原有的“美術學”進行了調整,將其改為了“美術與書法”。同時,這次調整進一步強化了專業學位的地位,并且將藝術專業碩士學位點從原來的1 個調整為了6 個專業學位類別,同時這些學位類別都被提升至博士研究生培養層次。國務院學位辦強調本次調整意在“加強對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科專業支撐”和“進一步推進分類培養”。這一巨變彰顯了國家對藝術學科實踐特質的重視以及對培養高水平藝術人才規律的重新認知。

學科的調整必將引發全國高校對學科建設思路及發展策略的調整,思考學科發展的新路徑和人才培養的新模式。同年十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實施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帶動戰略。促進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全面發展,加快建設體育強國。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堅守中華文化立場,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盵1]45這一闡述表明了黨和國家對繁榮和發展中國文化做出了規劃,對新時代美術創作指明了方向,也對高質量文化人才培養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在這時代發展和學科調整背景下思考新時期我國美術創作和教育該如何發展就很有現實意義。

關于新時期的美術創作與教育,結合筆者在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院多年的教學和藝術創作實踐經驗,我認為有幾個方面值得我們重視。

一、研究經典、夯實基礎

美術作為一種藝術形式,根據不同的專業和畫種,擁有各自獨特的研究領域和方向。這種多樣性源于其形式語言特點和文化傳承等方面的差異,同時也蘊含著各自的內在規律和獨特性。因此,在美術教育中,我們應充分尊重各個專業的文化傳統、語言特點和普遍規律,采用相應的教學要求和教學方法。我們既要注重美術專業的獨立性,又要充分考慮專業特點的結合,始終遵循美術教育的規律。

美術與書法的學習與創作是繼承與探索的結果。在美術教學中,引導學生對傳統經典作品進行研究,夯實專業基礎尤為重要。在學院教學中,教師指導學生對中外經典藝術作品的研習是幫助學生進行專業學習的重要方法和途徑。藝術和學術講究在“與古為徒”中“與古為新”。例如油畫藝術教學,回顧中國油畫發展的百年歷史,幾代油畫家們學習、傳播西方油畫并進行中西融合的努力探索才讓中國的油畫有了今天繁榮的面貌。油畫家們在研究中外經典藝術作品中可以更好地理解、掌握、運用油畫本體語言,在潛移默化中促進專業教學。所謂“問道尋源”,通過系統性地研究、解讀經典藝術作品,我們不但可以深入了解藝術形式、藝術語言的發展和演變,學習那些隱在作品背后作者的方法、構思和技巧,還能更加增進我們的專業學習。

美術創作講究藝術性,藝術性的基礎是技術的熟練掌握。一段時間以來,在美術教學中很多師生面臨一個困惑或爭論,即強調專業基礎和個性化培養之間是否存在矛盾。這個問題比較普遍,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專業教學的發展。2022 年,在全山石先生的支持下,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院和全山石藝術中心在美術學院的美術館共同舉辦了“外國美術學院素描、速寫精選展”。我們希望借此機會讓師生更好地了解學院教學的傳統和方法,進一步明確教學思想和目的。展覽在學校師生中取得了非常好的反響,并且吸引了許多校外的專業人士和美術愛好者。從展覽作品中我們能夠清晰地感受到外國學院專業教學對造型訓練的“一脈相承”,師生們比較直觀地了解了許多大家熟悉的優秀藝術家,其扎實的造型能力是如何通過專業訓練來培養而成的。青年時期養成的扎實造型能力為藝術家們今后的藝術創作提供了極好的技術支撐。因此,在我們的專業教學中,科學、系統的專業教學體系和明確的教學目標和要求,對培養具有扎實造型能力的美術人才是至關重要的。反之,教學標準不清,教學秩序和學習效果就會混亂。當然,在注重基礎能力培養的同時也要重視和處理好對學生個性的引導。

二、注重實踐、藝理雙修

學科與專業的發展與理論和實踐密不可分,兩者互相補充,相輔相成。隨著學科的調整,以及適應新時代對杰出藝術人才需求的增加,我們需要更加注重培養人才的理論和實踐能力,強調藝理雙修。在這里,藝理雙修不僅僅指專業實踐和本專業理論知識,還包括對其他領域的興趣和研究,許多美術史上大師的杰出成就都離不開他們廣泛的興趣和不斷的探索精神。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比如達·芬奇,對他而言,繪畫不僅僅是表現物象的技巧,更是認識自然的一種方式。他廣博的興趣和好奇心,敏感而嚴謹的學術精神,為他開啟了更加廣闊的藝術和科學領域。再以我國油畫界的許多先輩為例,林風眠、徐悲鴻、劉海粟、吳大羽、吳冠中、蘇天賜等,他們既具備藝術才華,又具備深厚的文學修養。文學滋養了他們敏感的心靈,他們文字的魅力不亞于他們繪畫的藝術之美。

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言:“凡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爾后識器?!泵佬g實踐類專業需要加強學生的專業技能訓練,通過教學來培養他們的造型能力和創作實踐能力。同時,我們也要重視學生理論思維的培養,以實現思想、人文與美術實踐的有機結合?;趯W科和專業的基礎,我們應該探索和拓展美術教學的價值和實現途徑。這包括加強對美學、美術史、美術創作、文學等領域的學習,真正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和研究、創作能力。

在關注藝術理論與實踐的雙重培養方面,我們可以從書法專業的教學方式中獲得借鑒。盡管書法專業在我國高等院校的專業教學歷史并不算長久,但我們一直強調實踐與理論的雙重重要性,并深知閱讀的潛在價值對個人修養的貢獻。在專業教學過程中,我們積極吸納金石學、文字學、歷史、文學、藝術理論等領域的研究成果,逐漸形成了一套符合專業特點的人才培養方法和模式。這種模式對于其他專業的教學來說具有可貴的參考意義。對于國畫、油畫、版畫、壁畫、雕塑等傳統專業和畫種,我們應在專業建設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加強相關理論研究,以進一步提升教學水平。

三、扎根本土、創造精品

1942 年5 月,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提出“革命文藝為人民大眾,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學藝術創作源泉”的文藝觀;到如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藝術家要創作無愧于時代的優秀作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這番話語為我們每一位美術創作者指引了前行的方向:深入融入生活,扎根于人民,扎根于中華大地,緊握時代的精髓,創作出反映人民生活和時代精神的杰出作品,傳播和弘揚中國的精神。

中西方繪畫歷來都強調關注現實生活,注重觀察、感悟自然,抒寫自己對自然和生活的審美感悟。美術史上許多優秀藝術作品中的生動感人的形象正是基于畫家長期對現實生活的細致觀察、領悟。各專業院校幾乎每年都會在專業課程中安排一定的時間,由專業教師帶領學生外出寫生,考察生活、觀察社會。這樣的教學安排旨在幫助學生提升專業能力的同時,也讓他們了解祖國壯美的山河,觀察社會的風土人情,培養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熱愛自然的意識。實踐已證明,只有扎根于中華大地,我們的美術創作才能生根發芽,才能源源不斷地獲得創作靈感。對于美術創作者來說,要在創作中獲得自由和活力,就必須深深扎根于本土文化和社會現實,探尋與時代變遷相契合的表達方式,建立起與現實的深刻聯系。

創作實踐是美術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專業教學實踐的主要成果展示。通過畫筆表達思想和情感,美術作品承載著創作者的思想,折射著創作者此時此刻的思維和意識。在教學中,我們應當高度重視創作實踐的作用,充分激發師生創作的積極性,通過創作來促進教學,以提升教學質量。同時,美術創作教學也需要與當下社會經濟和精神文化的發展緊密相連,不斷完善和發展。在新時代背景下,需要思想深邃、技術精湛的精品力作,這樣才能真正體現時代的精神內涵。

在美術創作中,我們應當秉持兩個重要原則:首先,堅守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創作原則。我們應從中國深厚的文化資源中汲取靈感與營養,堅定地站在社會主義文化的前沿,不斷傳播和弘揚中國精神。其次,我們要堅持以群眾為出發點,為人民服務的創作與教育原則。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我們努力創作出符合人民群眾需求的優秀作品,為他們貢獻出最好的藝術品。努力創作出符合時代主題、符合大眾審美的具有頑強生命力的精品力作。認真思考時代課題,堅持用明德引領風尚,充分發揮優秀美術作品和美術教育的作用,既樹立美術創作正確的藝術觀,也引導青年一代養成優秀的審美觀。同時,在教學中應當對美術創作的“假大空”現象進行預防,防止過度“娛樂化”,在對美術創作的教育上需要重點關注,祛除糟粕題材。

四、國際視野、文化傳播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要“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1]43“深化文明交流互鑒,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1]46這預示著黨對新時代美術教育和人才培養提出了要求,希望美術教育能夠更好地為中華文明的偉大復興、社會的發展、人類的文明進步發揮作用。

當前,全球正處于一個信息革命、科技發展和全球文化融合的新歷史階段??茖W技術日新月異,信息時代迅速來臨,涵蓋了從人工智能到大數據,從虛擬現實到增強現實的廣泛領域。這個時代的發展對于藝術教育,尤其是美術教育來說,既帶來了機遇,又帶來了挑戰。在這個時代的大背景下,我們需要擁有開闊的國際視野,擁抱不同文化的學術胸懷,積極加強與世界各國的相互學習、相互欣賞、相互交流,以激發想象力、激活思維,提升我們的創造力。只有這樣,美術教育才能更好地為國家的改革發展和對外戰略服務。

我國現在正處在全面建設的新時期,時代的發展也給我們的美術教育和藝術創作提出新的命題和挑戰。美術教育的內容和人才培養的模式如何適應當下社會對藝術人才的需求?美術教育和創作如何在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中更好地發揮作用以及在推進學科和專業建設中如何更好地結合各學院自身的學術傳統、師資隊伍特點,進一步發揮各自的特色、優勢等,都值得我們教育和藝術工作者們認真思考和謀劃。

猜你喜歡
美術創作藝術
創意美術
創意美術
創意美術
《一墻之隔》創作談
紙的藝術
因藝術而生
藝術之手
創作隨筆
爆笑街頭藝術
創作心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