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總書記希望青年人這樣奮斗

2024-05-01 18:48鄧志慧鐘焯
黨員文摘 2024年9期
關鍵詞:梁家焦裕祿群眾

鄧志慧 鐘焯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通過考察、座談、回信等各種方式同廣大青年交朋友,說知心話,關注青年成長成才,對青年給予勉勵與寄望。

今天,讓我們從青年朋友的知心人習近平的奮斗故事出發,感悟其中的深刻啟示。

立鴻鵠志,砥礪追求理想信念

1969年初,15歲的習近平來到陜西省延川縣文安驛公社梁家河村插隊落戶,直至1975年10月離開?!?5歲來到黃土地時,我迷惘、彷徨;22歲離開黃土地時,我已經有著堅定的人生目標,充滿自信。作為一名人民公仆,陜北高原是我的根,因為這里培養出了我不變的信念:要為人民做實事!”習近平在2002年發表的《我是黃土地的兒子》一文中深情回憶。

2015年春節前夕,習近平再次回到梁家河看望父老鄉親時,他動情地說:“人生,我的第一步邁出來,就是到咱們梁家河,在這里選擇了我的道路。我從那個時候我就說,今后如果有條件有機會,我要從政,要做一些為老百姓辦好事的工作?!?/p>

“為民做實事”,質樸而又鏗鏘有力。從梁家河到正定,從福建到浙江,從上海到中央,習近平挑起了越來越重的擔子,但更多百姓過上了好日子,他心中的這份“從心底里熱愛人民,把老百姓擱在心里”的理想初心從未改變。

扣好扣子,樹立正確價值觀

《習近平總書記的文學情緣》中提到,在習近平五六歲的時候,母親就給他講精忠報國、岳母刺字的故事。

“我說,把字刺上去,多疼??!我母親說,是疼,但心里銘記住了?!覉髧膫€字,我從那個時候一直記到現在,它也是我一生追求的目標?!笨梢哉f,從孩童到青年,父母的言傳身教對習近平的價值觀養成有著深刻的影響。

習近平在回憶如何過插隊“勞動關”時,談到了干過革命的姨姨、姨父對他說過的話,“那時我們都是往老鄉那里跑,現在你們年輕人,還怕去,這不對”;“我們那個時候都找機會往群眾里鉆,你現在不靠群眾靠誰?當然要靠群眾”。習近平聽了他們的話,回去以后努力跟群眾打成一片?!耙荒暌院?,我跟群眾一起干活,生活習慣,勞動關也過了?!?/p>

1966年2月7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位置,刊登了新華社記者穆青、馮健、周原的長篇通訊《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那年,習近平13歲。談起這段往事,習近平曾說:“我當時正上初一,政治課張老師念了這篇通訊,我們當時幾次都泣不成聲……”從一名初中生,到縣委書記,再到中國最高領導人,前后50余年,習近平心中始終銘記著這個名字:焦裕祿。

2009年4月1日,習近平在河南省蘭考縣調研期間與干部群眾座談時曾表示:“我們學習和弘揚焦裕祿精神,就要像焦裕祿同志那樣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黨和人民的事業任勞任怨、無私奉獻,以實際行動推進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造福人民群眾?!?h3>知物由學,求真學問練硬本領

習近平常常提到“讀書已成為我的一種生活方式”,青年時期,他在艱苦條件下讀書學習的諸多故事為人傳頌。

2013年,在五四青年節主題團日活動中,習近平現身說法:“上山放羊,我揣著書,把羊圈在山坡上,就開始看書。鋤地到田頭,開始休息一會兒時,我就拿出新華字典記一個字的多種含義,一點一滴積累?!?014年,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回憶起自己30里借書的故事:“那時候,我在陜北農村插隊,聽說一個知青有《浮士德》這本書,就走了30里路去借這本書,后來他又走了30里路來取回這本書?!?/p>

在當年村民和知青眼里,習近平“愛讀書”“懂得很多知識”“是個有文化的人”。經常去習近平所住窯洞里串門的王憲平回憶:“他每天下地干活回來,吃完飯就看書,到了晚上,他就點一盞煤油燈看書。當時的煤油燈很簡陋,把用完的墨水瓶里灌上煤油,瓶口插個鉛筒筒,再插上燈芯,點燃了照明。他就拿本書,湊著那點兒亮光看書,因為離得太近,煤油煙經常熏得他臉上、鼻子上都是黑的。就是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他每天都要看到大半夜,困得不行了才睡覺?!?/p>

除此之外,習近平還潛心學習生產勞動方面的技能。1974年,他在報紙上看到四川農村辦沼氣,意識到這可以解決梁家河缺煤少柴的問題,于是他和其他大隊代表親自去四川學習辦沼氣技術,回來后動員村民組建辦沼氣的施工隊。后來,在習近平的帶領下,梁家河村擁有了第一個沼氣池,逐步解決了村民照明、做飯和取暖的問題。

從梁家河的窯洞到清華大學的課堂,從基層工作到治國理政,習近平始終把讀書學習當成一種生活態度、一種精神追求,不斷滋養著他治國理政的大智慧。

勇立潮頭,在實踐中創新創造

2015年1月,習近平同中央黨??h委書記研修班學員座談。談到自己當年在河北省正定縣的工作經歷,習近平說:“我當年到了正定,看到老百姓生活比較貧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比較落后的情形,心里很著急,的確有一股激情、一種志向,想盡快改變這種面貌?!绷暯浇洺rT著一輛老式鳳凰牌“二八”自行車,奔波在正定縣的鄉間田野,穿梭于滹沱河的南北兩岸,扎實調研、聽取群眾意見。

剛來的時候,正定頭戴糧食高產縣的帽子,卻連溫飽都沒解決,習近平調研分析指出,“咱們實際是個‘高產窮縣”,果斷提出向上級反映,爭取減少一部分糧食征購。

面對分配上搞平均主義、社員出工不出力、生產效率低下的狀況,習近平力推農村改革,在習近平的倡導下,1983年1月,正定在河北開創先河,全面推行包干到戶責任制辦法。兩三年時間,全縣農業總收入翻了近兩番。

“依托城市,服務城市,大搞農工商、農民變工人、離土不離鄉?!薄俺鞘行枰裁?,我們就種什么;城市需要什么,我們就加工什么?!绷暯教岢龅摹鞍氤墙夹汀苯洕l展路子,讓所有人耳目一新,更讓正定實現了“利城富鄉”。

青年習近平將火熱的青春播撒在了祖國大地上,獻給了人民群眾,給廣大青年朋友樹立了榜樣。新時代的青年們,請接好歷史的接力棒,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摘自《學習時報》)

猜你喜歡
梁家焦裕祿群眾
這些數字,讀懂焦裕祿精神
多讓群眾咧嘴笑
A new diagnosis strategy under the PMC model and applications①
人大代表要學習、弘揚焦裕祿的“三股勁”
情牽群眾美好生活新期待
梁家河歲月
梁家河
“群眾來求助”等十六則
為群眾美好生活執著追求
焦裕祿墓前(外二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