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海子墾區日光溫室越冬茬番茄標準化栽培技術

2024-05-02 21:56王萬蓉魏俊梅姚小琴劉相博依明江圖爾迪
農業科技通訊 2024年3期
關鍵詞:灰霉病整枝日光溫室

王萬蓉 宋 偉 魏俊梅 姚小琴 劉相博 依明江·圖爾迪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三師農業科學研究所 新疆圖木舒克 843901)

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屬茄科番茄屬的草本植物,營養豐富,占世界蔬菜產量的14%,占我國蔬菜總產量的34.7%,是我國溫室栽培的重要蔬菜作物, 為農產品消費市場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1-2]。 新疆是著名的瓜果之鄉,番茄產業是新疆的優勢產業,與石油、棉花一起并稱為新疆“一黑一白一紅”三大產業[3]。 隨著現代化農業水平的不斷提高,設施蔬菜在蔬菜產業中的比重不斷增加[4],同時國家農業政策大力扶持新疆南疆地區,自治區、兵團設施農業積極向南發展,南疆各團場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改變了“一棗獨大”的局面,開辟了職工增收的新渠道,設施產業種植規模不斷擴大[5]。 近年來,第三師農業科學研究所在圖木舒克市開展日光溫室番茄標準化栽培技術研究工作, 本文作者針對項目團隊近年來開展日光溫室番茄高效栽培技術進行實踐經驗總結,以供日光溫室種植戶應用參考。

1 日光溫室越冬茬番茄標準化栽培技術

1.1 品種選擇

接穗品種: 日光溫室越冬茬種植, 前期高溫高濕,中期低溫寡照,番茄生長周期在10 月左右,應選擇抗逆性強、適應性廣、耐低溫、耐弱光、產果期長、與砧木嫁接親和力高、無限生長型的中晚熟品種。 以外銷為主的番茄, 栽培要選擇耐運輸能力強并且能長時間貯藏的硬質番茄品種。

砧木品種: 番茄嫁接應選擇有極高的嫁接親和性和抗病性、嫁接成活率高、根系發、植株長勢強的砧木品種。

1.2 秧苗培育

育苗:選擇72 孔塑穴盤進行育苗。 育苗前做好育苗場所和器具消毒,使用高錳酸鉀1 000 倍液進行消毒殺菌處理。 播種之前做好浸種催芽工作, 使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 倍液浸種20 min, 再用25~30℃的熱水中浸種4~5 h。 撈出瀝干后將種子用濕潤紗布包裹,于白天溫度28~30℃、夜間溫度24~26℃的條件下進行催芽處理, 每天早晚觀察紗布水分,缺水及時補充,紗布始終保持手捏即可出水(含水量80%左右)狀態,80%的種子露白時進行播種。播種時裝盤要填滿,壓窩深度不宜超過1.5cm,適宜深度為0.5 cm;播種后白天溫度保持在25~26℃,夜間溫度在20℃左右,保持基質濕潤。

1.3 苗期管理

溫度控制:剛播種后,白天溫度25~30℃,夜間溫度20~22℃;出苗后白天溫度20~25℃,夜間溫度15~18℃;晴天中午溫度過高時適當遮陽降溫。

濕度控制:一般根據天氣、苗情及穴盤基質的墑情確定澆水量和澆水次數。 播種前育苗基質澆足水,幼苗期一般不澆水,過干時可少量噴水。 及時通風換氣,空氣的相對濕度應控制在70%以內。

1.4 嫁接

當砧木長到7~8 片真葉、接穗長到6~7 片真葉、莖稈半木質化、莖粗4~5 mm 時開始嫁接。 嫁接方法一般采用劈接法,嫁接完后用嫁接夾在接口處固定,將苗盤排放在苗床內靠緊, 覆蓋地膜、 四周密封嚴實,保持好室內溫濕度。 移栽前進行煉苗處理。

1.5 適時定植

定植前的預備: 前茬作物收獲后溫室空間按每立方米需硫黃粉5 g、 鋸末8 g 的比例混勻后點燃熏煙, 密封一晝夜, 再打開風口放風,8 d 后再進行定植,定植前也可進行高溫悶棚。

移栽定植:8 月上旬進行定植, 定植在晴天上午進行,番茄需要氮、磷、鉀肥,通常施用優質農家肥25 m3/畝、尿素20 kg/畝、磷酸二銨25 kg/畝、硫酸鉀8 kg/畝作基肥,施入后深翻耙平,南北向起壟,壟寬、溝寬、壟高等根據品種而定。 起壟后距壟背兩側邊沿鋪2 根滴灌帶,采用邊縫式滴灌帶及配套滴灌設施,種植模式為“一壟一膜兩行兩管”,將滴灌系統安裝完畢試水正常后待定植。 定植時必須保持番茄嫁接口離地面3 cm 以上,定植后一次性澆足底水,緩苗醒棵后5~6 d 壟上覆蓋地膜。

1.6 田間管理

1.6.1 溫度管理 苗期:定植至緩苗前,要保持較高的溫度,特別是地溫。 要求白天室溫28~30℃,超過30℃要適當通風;夜間氣溫15~18℃,土壤溫度保持在20℃以上,以縮短緩苗期。 緩苗后,白天適當降低溫度,夜間保持在15℃左右,減少養分消耗,利于開花和結果。

開花結果期:在開花結果期,白天室內氣溫20~25℃,夜間氣溫保持在12~18℃,地溫20℃左右,此溫度條件對番茄生長發育較為適宜。 在開花時應注意避免氣溫大幅度升降,以預防畸形花;在冬季揭蓋棉被時,主要以保溫增溫為目的,靈活掌握,如遇到晴天轉雪天時,棉被要盡量早蓋,防止造成溫室內溫度較低,番茄植株受凍害;番茄植株生長到后期,白天早通風,增大通風量,防止番茄植株早衰。

1.6.2 水肥管理 番茄屬于半耐干旱類蔬菜, 需要較多的水分,為避免大棚內長時間積水,采用滴灌,澆水通常是選擇晴天上午澆水,每次澆水都要澆透。緩苗后為促進秧苗生長,可根據情況澆水1 次。 在第1 穗果坐住并開始膨大時,應追肥灌水1 次,以后每當1 穗果采收時,都要追肥灌水,隨水施肥。 生長后期結合病蟲害防治,進行葉面噴肥,增強植株長勢,提高抗性,延長結果時間,可用濃度為0.5%磷酸二氫鉀溶液噴施。

1.6.3 植株調整 植株整枝:日光溫室栽培密度大,多采用單干整枝法,只留主干結果,其余側枝陸續摘除, 打杈要在晴天的上午進行, 有利于傷口及時愈合,防止感染,當側枝長到10~15 cm 后及時去除。

吊蔓:當植株生長到30 cm 時進行吊蔓,順時針進行纏繞。

疏花疏果:疏花疏果可以保證果實大小均勻,并改善其果實品質。

摘除老葉:在栽培過程中,在第1 穗果實完全膨大并待轉色時,應將第1 穗果實下面葉片摘除,提高通風和透光率,這樣既可以促進果實轉色,又可以防治病蟲害傳播。

2 日光溫室番茄常見病蟲害防治

番茄病蟲害是指影響番茄正常生長和產量的各種真菌、細菌、病毒及昆蟲等,南疆小海子墾區的番茄病害主要有葉霉病、臍腐病、灰霉病等,主要蟲害有溫室白粉虱、蚜蟲等。 其中蟲害蚜蟲和溫室白粉虱危害較為嚴重。 病蟲害防治應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盡量將病蟲害控制在點、片,減少農藥噴藥次數和用藥量。

2.1 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2.1.1 葉霉病 設施內植株種植密度過大、 整枝不及時、澆水過多及設施內通風不及時易引起葉霉病。育苗前做好種子消毒工作, 定植前做好土壤消毒工作,同時要加強田間管理,培育壯苗,增強番茄植株抗性,可有效防治葉霉??;及時整枝、通風、清理棚膜,增加設施內的通風透光性,在番茄播種前及整枝后及時清理設施內病殘枝,進行輪茬換茬,可減少葉霉病的傳播途徑。 在發病的初期階段選擇50%異菌脲懸浮劑進行噴霧防治,能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

2.1.2 臍腐病 番茄臍腐病為一種生理性病害,是由于供水不足或缺素引起的, 番茄植株缺乏鈣元素和硼元素會引起番茄臍腐病。 有機質含量低、氮元素含量高的條件下也容易發生臍腐病。 在定植前,施用腐熟的農家肥或有機肥, 可以改善土壤有機質的含量,有效防止臍腐病的發生;合理灌水施肥,及時澆水、及時補充鈣肥、控制氮肥的使用量,可減少番茄臍腐病的發生。

2.1.3 灰霉病 在連續陰雨天氣時或室內濕度較大時易發生灰霉病,在果實膨大期和澆水之后發病概率比較高。 因此,在灰霉病發生的初期階段,要控制好滴水量,在發現灰霉病時及時摘除患病葉片和果實,防止病情的蔓延和擴散。 在番茄蘸花的過程中,可以選擇可濕性粉劑,能夠提高對灰霉病的預防效果。

2.2 主要蟲害及其防治

2.2.1 溫室白粉虱 溫室白粉虱屬半翅目粉虱科,是刺吸式口器昆蟲,主要為害番茄葉片、莖稈及果實等部位,同時傳播各種病害,導致番茄減產。 根據溫室白粉虱趨黃性,在溫室張掛黃色粘蟲板,將其進行誘殺,減少害蟲的數量;在溫室通風口覆蓋60~80 目的防蟲網,防止外來蟲源進入室內;及時清理設施內病枝、殘枝,減少蟲源擴散。

2.2.2 蚜蟲 蚜蟲是一種植食性昆蟲, 是世界上最具破壞性的昆蟲之一, 主要為害番茄葉片、 莖等,成群聚集在番茄葉片、莖進行為害,導致葉片卷縮、生長不良,進而導致植株果實品質降低及產量下降。 在定植前及整枝后及時清理設施內的病枝、枯枝,進行輪作、換茬,可有效防止治蚜蟲的發生;在室內懸掛銀色塑料條或在田間鋪銀色地膜, 對蚜蟲有較好的驅避作用;蚜蟲發生時,可使用尿素加洗潔精兌水進行噴施葉面,或在室內張掛黃色粘蟲板,可有效治理蚜蟲。

3 采收

番茄果實成熟分為綠熟期、轉色期、成熟期和完熟期4 個時期。 當果實轉色到7~8 成及時進行采收,在采收前15 d 禁止使用任何農藥, 保證番茄果實的安全性。

猜你喜歡
灰霉病整枝日光溫室
日光溫室番茄高產高效栽培技術
模塊化蓄熱墻體日光溫室研究進展
番茄灰霉病巧防治
整枝與密度互作對冀棉958生長發育和產量的影響
番茄整枝有技巧
北方冬季日光溫室番瓜高產栽培技術
試析薄皮甜瓜整枝技術
日光溫室盆栽迷你玫瑰栽培技術
簡述果蔬灰霉病的防治
如何防治棚室番茄灰霉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