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麥的高產增產優質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

2024-05-03 03:53桑如明
農業開發與裝備 2024年1期
關鍵詞:養分高產灌溉

桑如明

(壽光市田柳鎮農業農村服務中心,山東壽光 262713)

0 引言

在小麥的種植方面,高產增產是農民們追求的目標。通過選育高產、抗逆品種,并利用科學的栽培技術,可以提高小麥的產量和品質,從而滿足人們對小麥及其制品的需求。種植管理的科學化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包括土壤調理、適應性施肥和灌溉等方面的措施。通過合理的種植布局和精細化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小麥種植潛力,實現高效的產出。

1 高產增產小麥種植及病蟲防治關鍵技術優勢

高產增產小麥種植的關鍵技術和病蟲防治方面有一些優勢。首先,合理的品種選擇是高產增產的基礎。選擇適應當地環境條件、病蟲害抗性好、產量高的優質小麥品種,可以提高產量。其次,科學的耕作管理是關鍵。合理施肥、病蟲害防治、灌溉管理等對高產增產小麥至關重要??茖W施肥根據土壤肥力狀況、小麥生長期需求和當地氣候條件等多方面因素進行,以保證小麥獲得足夠的養分供應。合理的病蟲害防治措施,如定期巡查、預防性噴藥和合理使用農藥等,能夠減少病蟲害的危害并保障作物的產量。此外,合理的灌溉管理也能提高小麥的產量,保證其正常生長發育。優質苗種的選用對高產增產小麥也非常重要,優質苗種具有高抗病蟲害能力、高產增產性和較強的適應性,能夠提高小麥的產量。

2 高產增產小麥種植技術要點

2.1 品種選擇

高產增產小麥種植對于山東省壽光市田柳鎮的農業發展至關重要。選擇適合的小麥品種時,需要結合該地區的實際情況,并考慮以下幾個要點。首先,品種的適應性。田柳鎮的氣候條件屬于暖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降水量較高,夏季炎熱潮濕,冬季寒冷干燥。因此,選擇適應該氣候條件的小麥品種是至關重要的,如適應溫度較高的品種、具有耐旱和耐寒能力的品種等。其次,病蟲害抗性。田柳鎮的濕潤氣候和豐富的降水量容易導致小麥病蟲害的發生。在進行品種選擇時,應考慮選擇抗病蟲害的小麥品種,例如抗赤霉病、紋枯病、銹病等常見病害的品種??共∠x害的品種能夠減少農藥使用,并提高小麥產量和品質。再次,產量和品質。高產增產小麥的品種應具備較高的產量潛力和優良的品質特性,如具有較高的穗數和籽粒數、早熟性、矮稈型等特點。同時,品質方面,應選擇具有優良的面筋品質、籽粒色澤好、品質穩定等特點的品種,以滿足市場的需求。栽培管理適應性。田柳鎮的土壤類型以黃土為主,富含有機質和養分。在選擇品種時,要考慮品種對土壤肥力適應性,如能適應較低肥力、鹽堿或酸性土壤的品種。同時,還要考慮品種的栽培管理要求,如對水分、施肥、灌溉等的適應性,并結合當地的種植技術進行綜合考慮。最后,市場需求。在品種選擇時,應考慮市場對小麥的需求,選擇熱門品種和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品種,以確保農民的經濟效益。

2.2 灌溉管理

高產增產小麥種植中,科學的灌溉管理是確保小麥生長和產量穩定的重要措施之一。根據山東省壽光市田柳鎮的實際情況,以下是進行灌溉管理的關鍵要點:第一,確定灌溉時間。合理確定灌溉時間是確保水分供應與小麥需求匹配的關鍵。田柳鎮的氣候特點為夏季炎熱潮濕、冬季寒冷干燥,因此需根據小麥的生長發育階段以及土壤濕度來確定灌溉時間。一般來說,小麥在拔節期、孕穗期等生長關鍵時期需要較多的水分供應,此時應及時澆水。而在成熟期,可適度減少灌溉次數,避免過度灌溉導致病蟲害的滋生。第二,確定灌溉量。合理的灌溉量可以保證小麥的生長需水和農田土壤水分的平衡。根據田柳鎮的土壤類型、降水情況、小麥生長時期和土壤水分特性等因素,科學測定和確定灌溉量??赏ㄟ^土壤濕度監測儀器或土壤剖面觀察法,及時掌握土壤含水量狀況,避免過干或過濕的狀態,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第三,灌溉方式選擇。合適的灌溉方式有助于提高灌溉效果和水分利用效率。對于田柳鎮的土壤特點,可選擇滴灌、噴灌或定向齊溝灌等合理的灌溉方式。滴灌系統可精確控制灌水量,減少灌溉時的水分流失。噴灌能夠均勻地覆蓋農田,提高土壤的水分入滲。定向齊溝灌則使水流能夠直接送到植株根系處,減少水分蒸發損失。第四,注意灌溉時機與頻率。灌溉時機和頻率的合理安排直接關系到小麥的生長和水分利用效率。在田柳鎮,應避開高溫時段進行灌溉,以避免過度蒸發和水分流失。同時,要根據土壤濕度和小麥對水分的需求,合理安排灌溉間隔時間,避免過度灌溉或干旱狀態。

2.3 合理施肥

在高產增產小麥種植中,合理施肥是提高產量和品質的關鍵要點之一。結合山東省壽光市田柳鎮的實際情況,以下是進行合理施肥的關鍵要點:第一,土壤測試與養分評價。在施肥前,首先要進行土壤測試,了解土壤的養分含量和pH值等指標。通過土壤測試結果,評估土壤肥力,確定各種養分的含量和比例。根據養分評價,合理制定施肥計劃,確保滿足小麥不同生長階段的養分需求。第二,基礎施肥與微量元素補充。根據土壤養分評價結果,進行基礎施肥,補充氮、磷、鉀等主要養分。通常在春季播種前或秋季晚稻收獲后進行基礎施肥,以提供較高的養分供應。在施肥過程中,還要注意補充少量的微量元素,如鐵、鋅、錳等,以滿足小麥對微量元素的需要。第三,分蘗期施肥。在小麥分蘗期,特別是拔節至孕穗期,是小麥產量形成的關鍵階段。在這一階段,小麥對養分的需求較大,因此需要增加施肥量。適量施入氮肥和鉀肥,有助于增強小麥的耐旱、抗倒伏和抗病能力,提高產增產量。第四,穗期追肥。小麥穗期是籽粒形成的關鍵時期,對養分的需求量較高。在小麥抽穗和孕穗階段,可以施用尿素和鉀肥等,以補充養分,促進籽粒充實和增加產量。施肥時要注重施肥的均勻性,避免肥料過多或不夠均勻的現象。第五,根據不同土壤類型施肥。由于田柳鎮土壤類型多樣,不同類型的土壤對肥料的吸附和保持能力也有差異。因此,在施肥過程中應根據不同土壤類型的特點來調整施肥方案。比如對于酸性土壤,可適度增加石灰的施用量,調整土壤pH值,促進養分的有效吸收利用。第六,精確施肥與配比施肥。合理控制施肥量和施肥時間,將肥料的施用與小麥生長的需要相匹配,避免過量或不足施肥。精確施肥可通過噴施、滴灌等精確的施肥方式,提高養分的利用率。此外,要注意養分的配比,如氮磷鉀之間的平衡,合理配比肥料種類和施肥比例,以滿足小麥生長的需要。

3 高產增產小麥病蟲防治技術要點

3.1 物理防治

高產增產小麥病蟲防治中,物理防治是一項有效且環保的措施。結合山東省壽光市田柳鎮的實際情況,以下是進行物理防治的關鍵要點:第一,清除病蟲源。定期巡查農田,發現病蟲害蟲源時,及時清除。例如,發現帶病蟲害的麥稈或遺留物時,可將其集中清理并遠離種植區域,以減少病蟲害的傳播。第二,地力輪作與間套作物。實施地力輪作或種植間套作物是物理防治的一種方法。地力輪作可以改善土壤質量和生態環境,減少病蟲害的滋生和傳播。間套作物的種植可以有效地抑制病蟲害發生,提高生態系統多樣性,減少單一作物病蟲害的發生。第三,使用陷阱捕捉害蟲。在田間設置適當的陷阱(如黃板、誘蟲燈等),吸引并捕捉病蟲害,減少害蟲對小麥的侵害。選擇適宜的顏色、形狀和誘蟲劑等,可提高陷阱的捕捉效果。第四,土地消毒。定期進行土地消毒,可以有效降低土壤中的病原體和害蟲的數量。常用的土地消毒方法包括熱熏、化學消毒和太陽消毒等。根據田柳鎮的實際情況,可以選擇適合的土地消毒方法進行防治。第五,使用覆蓋物和遮陰網。在小麥生長期間,可以使用覆蓋物或遮陰網來保護植株,減少病蟲害的侵害。覆蓋物和遮陰網可以阻擋害蟲的入侵,降低害蟲的繁殖和傳播能力,起到一定的防治效果。第六,機械除蟲。通過機械手段,如人工拍打、刷洗、吸蟲機等,直接清除附著在小麥植株上的害蟲。在田柳鎮的小麥種植中,可結合實際情況選擇適宜的機械除蟲方法,清除害蟲,減少其危害。在進行物理防治時,需要結合田柳鎮的氣候、土壤、小麥品種以及病蟲害種類等因素進行綜合施策。同時,科學監測和及時研判病蟲害的種群動態,結合農業技術和管理實踐,及時調整物理防治措施,以提高病蟲害的控制效果。

3.2 化學防治

高產增產小麥病蟲防治中,化學防治是常用且有效的方法之一。結合山東省壽光市田柳鎮的實際情況,以下是進行化學防治的關鍵要點:第一,病蟲害監測與預警。建立健全的病蟲害監測與預警系統,及時了解病蟲害發生的類型、程度和分布情況。通過病蟲害監測和預警結果,確定使用化學防治的時機和處理策略,以確保防治效果和保護生態環境。第二,合理選擇農藥。根據田柳鎮不同病蟲害的發生特點和農藥對應的防控效果,在合法注冊的范圍內選擇具有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在使用農藥時,要依據農業農村部門發布的農藥使用指導和防治方案,按照推薦劑量進行施用,避免過量使用和濫用。第三,施藥時機與施藥量。在選擇化學防治時,要根據不同的病蟲害類型和發生階段,選擇合適的施藥時機。例如,在小麥拔節期至開花期,是傳播性病害發生的高峰期,此時可進行針對性的化學防治。同時,要掌握不同農藥的最佳施藥時間和施藥量,確保防治效果最大化,而農藥的副作用和農田環境的影響最小化。第四,科學施用技術。在進行化學防治時,要注意施用技術的科學性和準確性。確保農藥的均勻噴施,避免重復施藥或遺漏施藥。選擇適當的噴霧設備和噴霧方式,確保農藥能夠均勻覆蓋作物整體,增強防治效果。第五,防護與安全措施。進行化學防治時,必須嚴格遵守農藥安全操作規程。農民和農藥操作員應佩戴防護服、防護手套等個人防護裝備,避免直接接觸農藥。在施藥過程中,要避免風大、高溫、低濕等不利條件下施藥,防止農藥飄溢和對人畜、環境造成損害。第六,均衡輪替和合理減量。為了減少農藥的使用量和對環境的影響,可以采用均衡輪替和合理減量的方法。即通過輪作、種植抗病蟲害品種、混合施藥等方式來減少對特定農藥的過度依賴,加強病蟲害的抗性研究和培育,實現化學防治的可持續發展[1]。

3.3 生物防治

高產增產小麥病蟲防治中,生物防治是一種可持續、環保的方法,通過利用天敵、寄生物或微生物等對病蟲害進行防治。結合山東省壽光市田柳鎮的實際情況,以下是進行生物防治的關鍵要點:第一,天敵和寄生性天敵利用。田柳鎮的生態環境適宜天敵和寄生蟲的生存和繁殖??梢酝ㄟ^增加天敵和寄生性天敵的數量和種類,控制小麥病蟲害的發生[2]。例如,沿河濕地區可引進或增殖波紋蜱蜘蛛、蚤蠅、蚜蟲天牛等,作為天敵來消滅小麥的病蟲害。第二,利用昆蟲和鳥類控制害蟲。鳥類、蜻蜓、蜜蜂和一些昆蟲等天然捕食者對小麥病蟲害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梢酝ㄟ^建立鳥巢或人工棲息地,吸引鳥類進駐小麥田,控制害蟲的數量。同樣,利用昆蟲控制害蟲也是一種有效的生物防治策略[3]。第三,制備生物農藥。利用具有抗病蟲害性的微生物制備生物農藥,如利用大腸桿菌菌株制備殺蟲劑、利用拮抗菌制備殺菌劑等。這些生物農藥對病蟲害有較好的生物防治效果,且對環境友好,不會對農田和作物產生污染。第四,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通過健康的生態環境改善病蟲害發生條件,可以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和傳播。例如,合理管理農田周圍的生態系統,增加植物多樣性,栽種花卉和草本植物等,吸引自然界的天敵和益蟲,以保持生態平衡[4]。第五,種植抗病蟲害品種。選擇抗病蟲害的小麥品種進行種植,可以減少病蟲害的損失,降低對防治措施的依賴。田柳鎮的小麥種植中,應根據當地的病蟲害類型和發生特點,選擇相應的抗病蟲害品種進行種植,提高抗性和抵抗力,減少病蟲害對小麥的危害[5]。

4 結語

高產增產小麥種植和病蟲防治關鍵技術在農業生產和糧食安全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茖W的種植管理和綜合的病蟲防治措施,能夠最大化地提高小麥的產量和品質,保障農民的經濟利益和我國糧食供應的穩定性。

猜你喜歡
養分高產灌溉
蒼松溫室 蒼松灌溉
蒼松溫室 蒼松灌溉
蒼松溫室 蒼松灌溉
蒼松溫室 蒼松灌溉
蘋果最佳養分管理技術
小麥高產栽培技術探討
養分
年輕時的流浪,是一生的養分
秋茬蔬菜高產有妙招
超級雜交稻廣兩優1128高產栽培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