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年寄望

2024-05-04 13:48主編王向榮教授
中國園林 2024年1期
關鍵詞:高密度國土風景園林

主編:王向榮 教授

像室外寒冷的天氣一樣,風景園林學科和行業似乎也到了漫長的凜冬時節,學科地位、教育發展、設計市場、建設資金等方面都面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以來從未遇到過的困境。萬物皆有周期,繁花似錦的風景不會永遠持續。冬天代表著沉寂和蟄伏,但也象征著孕育和期盼。每逢新年來臨之際,便到了展望未來之時。我最近參加了一個風景園林論壇,其主題就是“景觀的未來”,在發言中我分享了自己對行業發展的認識:花朵的凋零是在等待著再次綻放,風景園林的發展依然有著廣闊的空間。針對國土、城市、高密度城區和場地4 個不同尺度,我各談了一個風景園林未來研究和實踐的領域和方向。

首先,在國土尺度上,延續并強化國土的自然特征與文化價值。

中國國土疆域遼闊,地貌復雜,氣候帶多樣,有濕潤、半濕潤、半干旱、干旱等不同的地區,植被類型也千差萬別,形成了不同的自然生態系統。復雜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是形成中國國土景觀獨特性和多樣性的自然基礎。中國又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經過幾千年來與土地相適應的獨特方式的改造,中國國土形成了特有的人工與自然交織,山、河、湖、渠、田、城融為一體的具有環境韌性的景觀結構。

國土空間的自然特色和文化價值是中國悠久歷史的記錄,是博大精深文化的載體,對于一個國家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國土尺度上,風景園林未來的一個重要研究和實踐領域是對國土空間進行整體和深入的研究,認識國土景觀的產生、演變、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尋求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更優化的土地利用方式,既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同時又維護幾千年沉積下來的國土景觀的特質和多樣性,延續并強化中國國土的自然特色和文化價值。

第二,在城市尺度上,推進一種自然主導的城市的建設。

農耕時代的中國城市都與區域的地理環境和山形水勢緊密關聯,農業生產的支撐系統,如陂塘、灌渠、運河、海塘等,實際上也是城市的環境支撐系統。城市是自然中的城市,亦是風景中的城市,城市內外的自然互相貫通,城市與區域的山、水、田緊密相融,形成整體的空間結構。

今天的城市與古代城市已完全不同,但人類對自然深度依賴的基因并沒有改變,融于自然的生活依然是保證人類身心健康的基礎。在城市尺度上,風景園林未來研究和實踐的重要議題是如何構建一種自然主導的城市——它是集約利用土地,實現城市在功能、規模和結構上緊湊高效,并把更多的土地留給自然的緊湊之城;是融入地理環境,具有自身賴以成長的自然基因的地域城市;是遵循自然進程、具有完整自然系統和強大韌性的生態之城;是以自然系統整合各種工程設施,使灰色城市具有生命的有機城市;是將自然生態網絡轉變為社會生活網絡,使市民親近自然、樂享自然的共享之城;是寄托情感、承載生活,將自然轉化為畫意并上升為詩境的詩意之城。

第三,在高密度城區實現生態空間的拓展與質量提升。

高密度城區是一個高度人工化的系統。在其中,大范圍地表被硬化或被建筑及基礎設施所占據,自然地表面積占比少,生物生存空間受到嚴重擠壓,自然界中的水和生物等循環過程被阻斷,人工建造與自然之間往往失去了應有的平衡。

高密度城區生態空間的拓展與質量提升具有無限的潛力,如將有條件的建筑及基礎設施的表面和架空層轉化為具有一定生態價值的空間;在滿足各種必要功能的前提下,減少城市硬質地表面積,拓展土壤地表空間;建立地表徑流管理系統,通過下滲、收集、儲蓄和利用雨水,保持土壤水分,維持地下水位;讓城市綠地具有更多的自然屬性,植被更接近于地帶性植物群落;采取措施讓落葉歸根、枯枝回土,促進土壤的健康,提高土壤的生物多樣性及其功能。

風景園林未來研究和實踐的重要領域之一是如何在高密度的城區拓展生態空間的規模,并讓生態空間的分布更均勻,結構更多樣;如何提升生態空間的質量,讓高密度城區的雨水和土壤物質具有一定的自然循環能力,建立起健康的生態系統和城市生態韌性。

第四,在地塊尺度上,將設計場地轉化為場所。

伴隨著生活、生產及生態功能的調整與改變,總會不斷出現需要設計或更新的地塊,場地設計是風景園林實踐最活躍的領域。

場地設計需要解決場地問題,如滿足室外生活的需要、管理自然、建立生境、提升藝術和文化品質等,是多目標、多途徑和多結果的。每一塊場地都是一個客觀存在的物質空間,受到自然和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影響,每一塊場地都是獨特的、唯一的,也是綜合復雜的。不同的設計師對場地會有不同的理解,也會采取各異的設計策略。但場地設計的核心在于,面對一塊場地,設計師如何敏銳地發現、詮釋、尊重并突出場地的特質,將人工建造與場地環境完美地融合,使設計的場地更具有自然與文化延續和強化的意義,從而體現出“場所精神”。在場地尺度上,風景園林未來研究與實踐的重要領域之一就是如何將物理空間的場地,通過設計轉化為具有精神意義的場所。在此過程中,需要確定目標、選擇實施方法、創造美學形態、體現地域和族群文化,滿足社會、經濟、生態和文化等要求。

過去30 年,中國風景園林快速發展,在國土、區域、城市、高密度城區、場地等不同尺度的研究和實踐上,均為美麗中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作出了令人矚目的貢獻。雖然目前風景園林行業面臨著諸多困境與挑戰,但也蘊含著巨大的機遇。風景園林與地表空間生態系統及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盡管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都在不斷變化,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是人類社會永恒的主題,所以,風景園林的發展永無止境。

沉寂的冬日正是思考和孕育的時節,期待風景園林深刻的思想、系統的理論和杰出作品的不斷涌現。

猜你喜歡
高密度國土風景園林
歡迎訂閱2023年《風景園林》
高密度電法在斷裂構造探測中的應用
新時期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的思考
高密度電法在尋找地下水中的應用
鮮花盛開的國土
守望國土的藏族姐妹花
守望國土的藏族姐妹花
風景園林工程施工技術中常見問題思考
GIS相關軟件在風景園林中的應用
探討現代風景園林設計中構成藝術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