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破繭成蝶 奏響新時代絲路樂章

2024-05-04 02:10謝敏
職業 2024年5期
關鍵詞:德拉中俄留學生

謝敏

黑河市職業技術教育中心學校(以下簡稱學校)坐落于美麗的黑龍江畔黑河市,與俄羅斯阿穆爾州布拉戈維申斯克市隔江相望,在習近平總書記描繪的“一帶一路”宏偉藍圖背景下,黑河市迎來了“大橋時代”和“自貿區時代”,學校順應中俄國際文化經貿發展需要,將培養能在中俄兩國貿易、旅游、文化藝術、醫護等方面從事服務、交流等活動的技術技能人才作為學校特色辦學的落腳點和創新點,十幾年來學校致力于中俄教育文化交流,取得可喜的成績。

一、雙向留學培養,創留學職教品牌

(一)俄羅斯學生留學職教,開職教留學先河

2012年秋季學校迎來了辦學史上第一個留學生——亞歷山大·德拉,就讀商務助理專業。這個來自俄羅斯布拉戈維申斯克市羅姆內小山莊的15歲女孩兒,對中國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母親顧慮她年齡尚小,可她毅然選擇了到中國留學。

1.用最短的時間通過語言關

學校組成留學生教學團隊,量體制定了商務助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把過語言關作為第一階段的教學任務。

教學團隊采取“一對一”的教學方式,著眼于零基礎漢語編寫教程,從聽說到寫字,從閱讀到寫作,亞歷山大·德拉漢語學習進步很快,得到任課教師稱贊。

2.學習中國文化藝術成果顯著

在第一階段的教學計劃中,還為留學生設置了中國文化藝術課,開設了中國書法、中國剪紙、中國水墨畫、中國民族樂器、太極拳等文化藝術類課程,并在全校師生面前展示了她的學習成果,受到全校師生的贊嘆。

3.專業課學習如魚得水

亞歷山大·德拉僅用一年的時間通過了漢語四級語言考試,為下一步學習商務助理專業課打下語言基礎,使專業課學習如魚得水,按照教學計劃順利進行,亞歷山大·德拉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了商務助理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和專業技能課程的學習。

4.工學結合,勤工儉學

在二年級學習期間,亞歷山大·德拉一邊完成校內的學習內容,一邊在校內生產實訓基地——妮娜翻譯行做兼職文字翻譯,勤工儉學,減輕了她的家庭負擔,在中俄互訪活動中,她做漢語翻譯,語言能力得到了快速提升。

5.親情關懷,師生情誼深厚

學校從校領導到任課教師對這個來自俄羅斯的小女孩兒給予了親情關懷,每逢節假日,老師們將她帶回家中,為她烹調中國美味的菜肴,帶她參加老師的婚禮和鄉村豐收節,讓她了解到中國傳統民俗,她的同學也傾情相助,亞歷山大·德拉與學校師生建立了深厚的友誼,走進中國家庭、鄉村、企業等經歷讓她成為一個地道的中國通。

6.為繼續留學就業奠基

亞歷山大·德拉在學校讀完高中后,當年考入中國黑河學院本科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學習,因漢語成績優異獲得免學費待遇。畢業后在布市與黑河市之間從事商務工作,亞歷山大·德拉成為既有語言能力又有商務知識的職業技能人才,成為中俄商貿交流活動的使者,學校招收培養留學生,開了中俄兩岸在高中階段留學中國職業教育的先河。

7.形成本土留學生培養模式

留學生亞歷山大·德拉成功的培養案例為學校招收更多的留學生做了一個鮮活的廣告。有了這樣良好的開端,接下來學校相繼迎來了12個俄羅斯留學生,在實踐中學校不斷總結培養經驗,形成了鮮明的留學生培養模式,即“快速過語言關—專業技能培養—工學結合—中國文化學習—升入中國大學深造—實現跨國就業”。

8.升學就業兩條腿走路

留學生可升入中國大學繼續深造,三年的職業教育專業培養,為她搭建了升學的平臺。留學生現有的學習能力和學業水平能夠應聘到中俄兩地商務經貿機構,具備求職謀生的能力。學校對俄羅斯留學生培養始于語言,發展于專業技能,終于實現跨國就業。

(二)為國內赴俄留學學生搭建平臺

學校通過中俄合作交流,增強學校辦學吸引力。每年招收1個“赴俄留學冠名班”,為赴俄留學的學生打基礎。學生來自本地區及遠自云南、江蘇、山東、河北等地,學生從俄語零基礎開始學習。學校與俄羅斯阿穆爾國立大學、布拉戈維申斯克國立師范大學等俄羅斯高等學校建立合作關系,將俄羅斯大學入學考試大綱融入三年教學內容中,邀請俄羅斯大學教師來校輔導,邀請畢業的俄羅斯留學生在第二課堂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派往俄羅斯布市第五學校交流學習,還通過參加黑龍江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特色賽俄語技能賽項、跨境電子商務賽項(俄語賽道)比賽提高學生俄語語言能力。學校通過多種培養方式使“赴俄留學冠名班”學生順利通過入學考試。學校建立“留學服務中心”。在校設置“留學俄語考試點”,2022年、2023年共13人分別考入俄羅斯阿穆爾國立大學、布拉戈維申斯克國立師范大學、雅羅斯拉夫爾國立大學學習。

學校在多年的對俄交流中,開展“雙語雙向跨境人才”培養,培養的俄羅斯留學生有的在中俄兩國經貿企業工作,有的留在中國安家落戶,有的在中國大學攻讀碩士繼續深造。學校不斷擴大“赴俄留學冠名班”招生吸引力,打造赴俄留學優選通道,擴大留學黑河職教國內國外的品牌效應。學校實施“雙向培養”工程,服務“一帶一路”人才需求,走出一條可行的辦學道路。

(三)學習中俄傳統文化,奏響新時代絲路樂章

學校還通過短期技能培訓培養了一批熱愛中國文化的俄羅斯青年學生,在學校學習了中餐烹飪、食品雕刻、中醫康復保健、中國太極拳、中國武術、中國水墨畫等。學校派出學生到俄羅斯布市學習俄羅斯民族舞蹈、手工工藝等文化,中俄兩國青年學生互通互學,共享和傳承了人類文明成果。

學校將本市知名企業利源達作為學校校外實訓基地,該企業生產的商務重型車集裝箱生產取得歐盟認證標準,接收俄羅斯集裝箱訂制的訂單應接不暇。學校計算機專業學生和焊接專業學生到該企業生產線實習,為企業海外發展注入人才動力,推動區域產業更好地與國際接軌,助力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

二、走出國門實踐,培養具有國際視野人才

(一)發揮技能大師工作室作用

學校把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學生作為人才培養的方向。充分發揮中西餐技能大師工作室作用,培養中西餐專業技能人才并在中俄兩岸跨國就業。中西餐技能大師工作室是由學校中餐雙師型骨干教師和俄羅斯阿州烹飪大師、阿穆爾州餐飲企業家協會、黑河市餐飲協會成員共同組成,共同研制中餐、西餐專業教學標準,互學互鑒,應用于中俄職業學校中西餐烹飪教學和餐飲行業,通過中西餐技能大師展示展演活動,吸引中俄兩國更多的人對中西餐學習的熱情。

(二)境外建立實訓基地,拓寬學生國際視野

學校在俄羅斯布市黃鸝鳥飯店、亞洲賓館建立西餐實習實訓基地,俄羅斯廚師手把手地教和做,學生不僅感受到俄羅斯廚師高超的烹調技術,而且學習了來自不同國度的餐飲文化。

學校還將護理專業學生派到阿穆爾州國立醫院進行見習。了解俄羅斯醫院與國內醫院環境的不同,在重癥監護室、手術室進行見習,學習了外傷包扎等急救技術。將幼兒教育專業學生派到俄羅斯布市幼兒園進行見習,學習俄羅斯幼兒手工制作和幼兒活動等,境外實踐和見習拓寬了學生專業學習的國際視野。

(三)備賽國際賽事,彰顯中國職業教育國際水平

2023年11月21~29日,由俄羅斯教育部和俄羅斯教育發展學院主辦的中俄職業教育聯盟組織參加的俄羅斯圣彼得堡“職業達人”國際職業技能大賽中,學校2022級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學生馬翰辰勇奪青少年組計算機游戲三維建模賽項銀獎。本次大賽云集了從俄羅斯62個聯邦州選拔出的700余名國賽選手,邀請來自中國、科威特、菲律賓、沙特阿拉伯、敘利亞、烏干達等20多個國家45名優秀選手同臺競技。馬翰辰的指導教師郭偉在“職業達人”大賽中擔任專家評委,這次師生共同走向國際賽事,是學校辦學水平走向國際化的新的里程碑,為中國職業院校技能國際比賽新突破增添濃重一筆,彰顯了中國職業教育國際化水平。

三、資源共享,不出國門學習中俄特有技能技藝

開發門戶網站資源,合作共育雙語人才。學校建有“中俄合作平臺”,助力共育雙語人才。學校利用“中俄開放門戶網站”,繼續開發中餐烹飪、中醫康復保健等網絡課程及配套教材和教學資源,中俄學生可足不出戶共享兩國的優質教育資源,中俄雙方師生利用教學平臺進行教學和學習?;ネɑヂ?,實現資源共建共享。

學校對俄合作辦學成果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黑河日報》《黑河教育》《中國職業技術教育》《阿穆爾州報》、黑河電視臺、阿穆爾州電視臺、俄羅斯國家電視臺1頻道等多家媒體報道,提升了學校在國內和俄羅斯的知名度。十幾年來,學校促進了中俄文化交流、傳承了中俄兩國特有的技能技藝,為中俄兩國學生實現跨國就業奠定基礎。學校從第一個俄羅斯留學生培養開始,不斷探索培養掌握俄漢雙語、具有國際視野的專業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助力“一帶一路”,為中俄友誼和邊疆繁榮穩定作出了貢獻,如同破繭成蝶,奏響新時代絲路樂章!

猜你喜歡
德拉中俄留學生
中俄今起海上聯演
珠唾集
向真而死——論《菲德拉的愛》的消費符碼與悲劇情感
它就是海德拉
第一章 天上掉下個留學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個留學生
薛范:畢生譯配只為中俄文化交流
Q3 德拉希:藝術狂熱還是投資客?
留學生的“撿”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個留學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