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展認養農業的區位分析

2024-05-04 23:26段翔
現代商貿工業 2024年7期
關鍵詞:農業發展商業模式鄉村振興

段翔

摘要:認養農業是近年來新式的耕耘增值開展形式。顧客預付生產費用,生產者為顧客提供綠色有機食品,在生產者和顧客之間建立一種風險共擔、收益共享的生產方式。認養農業最早起源于德國,在國外已經相對成熟。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人民消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渴望綠色健康的農產品和更加多元的消費體驗,認養農業正在逐漸被社會和市場所接受。而安陽市歷史悠久,農業特產、文旅資源豐富,交通較為便利,擁有較好的發展認養農業的區位優勢。本文將系統分析安陽發展認養農業的必要性、可能性、超越性,為農業發展提供理論指導。

關鍵詞:認養農業;鄉村振興;商業模式;農業發展

中圖分類號:F2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7.008

0引言

安陽市是早期華夏文明的中心之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擁有眾多知名旅游景點與風景名勝,文旅資源豐富。同時,安陽市歷史悠久,特產豐富,擁有但不限于內黃大棗、內黃花生、林州東姚小米、八里營甜瓜、內黃桃、滑縣大尾寒羊等優質知名農產品。但長期以來,安陽市農業產業鏈較為薄弱,產業結構、種植結構較為單一,雖然安陽市擁有較多特色農產品,但品牌效益相對較低,農產品外地知名度并不高。同時,農業文旅產品較為單一,農村文旅項目種類較少,趣味性較低,游客消費體驗較差,未形成區域特色?,F代認養農業是多種業態的融合,其基礎的模式是消費者與經營者簽訂合約,經營者為消費者提供農業生產所需的資料,消費者再進行體驗消費。在現代信息化發展中,認養農業與觀光休閑農業、都市農業、訂單農業等業態進行融合,成為一種高效的發展模式。因此,安陽市農業發展亟須認養農業這種新的業態來刺激居民對農業進行消費,利用“特色農產品+認養農業”打造區域知名品牌,發揮品牌效應,助力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

1安陽市發展認養農業的必要性

1.1認養農業的優勢

1.1.1資金回收快,認購金額大

認養農業可以視為訂單農業的延伸,消費者通過與經營者簽訂合約,提前支付認養費用,獲得認養服務以及認養產品的所有權。經營者可以在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基礎上,科學利用這部分資金進行服務與產品的提質增量,進一步提升消費者的消費體驗,增加復購率。同時,現代認養農業主要服務中高端消費,認購金額較傳統農業畝產值大,資金回報率高。

1.1.2產業融合發展,發展動能增強

現代認養農業往往會涉及多種業態的融合,包括但不限于“認養農業+特色文旅+研學+勞動教育+鄉村康養+電子商務+深加工”等。融合工業方面,認養農業產出的農產品,到用戶手中需要進行簡單加工或者深加工,用戶也可以選擇認養手工業產品,進行差異化定制;融合服務業方面,認養農業提供消費者實地體驗種養服務,承接研學和勞動教育活動,開發鄉村康養與電子商務業務,開展物流服務,與服務業深度融合。

1.1.3市場潛力巨大,市場需求尚未充分挖掘

認養農業的市場需求,植根于中華民族內心對中華優秀農耕文化的血脈傳承,來源于現代社會人們對食品健康的需求與食品市場良莠不齊之間的矛盾,發展于社會經濟逐漸繁榮中人們越來越多元的休閑與體驗價值的需要。根據市場研究機構艾瑞咨詢此前發布的《中國認養農業市場發展趨勢報告》,國內認養農業2016年至2020年的市場規模逐漸由58.5億元增長到220.5億元,年復合增長率均保持在較高的水平。由此可見,認養農業在國內有著較大的市場,且市場尚未飽和,對消費者的需求挖掘也有待加強。

1.2認養農業的成功案例

國內此前已經有多個地方開展了認養農業實踐,且發展到了一定規模。例如,貴州省黎平縣洪州鎮運用獨特資源稟賦和特色種植優勢,開發“油菜+認養農業”的認養模式,發展出“企業+認購”“黨員+認種”“合作社+管護”的組織管理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成功利用200多畝閑置土地進行農業再生產。浙江杭州市開發的“認養一頭?!逼放?,從2016成立至2019年的銷售額就超過15億元,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同時,浙江千島湖在景區開發“公益認養”模式,將景區內的古樹通過線上平臺,依托景區資源進行公益認養,籌集資金用于古樹保護,再利用該模式積累的社會力量開展果樹認養,扶持農村發展。這些模式用其創造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證明著發展認養農業的必要性。

1.3認養農業的功能

認養農業能夠實現資源持有者與需求者的有效動態對接,將農業生產的過程,作為服務售賣出去,擴展了農業的營收渠道,能夠將傳統“產供銷”模式創新為“銷供產”模式,減少了農業市場價格波動對農產品銷售帶來的損失,打通了健康優質農產品到居民餐桌的“最后一公里”,能創造較好的經濟價值;同時,認養農業要求消費者時常前往種養基地,拉近了城市居民與農村居民的距離,加強城鄉居民之間的聯系,有利于實現“以城帶鄉”“城鄉融合”的新型城鄉關系;現代認養農業需要與鄉村文旅深度融合,不斷開發新的文旅活動,不僅可以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促進鄉風文明,還能豐富消費者文化活動內容,滿足人們多元化的休閑和體驗需求。

2安陽市發展認養農業的可能性

2.1自然條件,得天獨厚

認養農業是精細化高質量農業的代表,其最基礎的要求是農產品擁有較高的質量,這就需要較為優秀的自然條件。

氣候條件方面,安陽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地處中原腹地,氣候溫和,雨熱同期,適宜農業發展;農業土壤方面,安陽市的土壤類型主要為壤土和砂壤土,土層深厚,質地適中,土壤肥力較高,有利于農作物生長;水資源方面,安陽市境內有漳河、洹河等河流,全市貫通“南水北調”工程,且地下水資源較為豐富,分布較廣,水資源能滿足認養農業發展所需;自然環境方面,安陽市地勢平坦,平原河谷地區較多,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位于亞熱帶與溫帶的過渡區域,四季分明,春季多旱多風,夏季熱且多雨,秋季較為涼爽,冬季寒冷少雪,光照充足,熱量豐富,降水適中,能為認養農業的高質量精細化生產提供良好的自然條件。

綜上所述,安陽市擁有較為優秀的自然條件,能有效支持認養農業對高質量農產品的需求。

2.2多省交界,交通便利

認養農業需要消費者較為頻繁的前往認養基地,且經營者需要將農產品盡快送到消費者手中,這就需要較為便利的交通條件。

安陽市位于河南省北部,處于晉,冀,豫的交界處,是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交通較為便利。公路方面,全市公路通車總里程13218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178.3公里。京港澳高速、南林高速、大廣高速、濮衛高速、臺輝高速穿境而過,沿太行高速、安羅高速、安新高速安陽段也在積極建設或規劃中,這些高速路網不斷完善,形成較為便利的公路交通,為安陽市境內以及周邊的城市提供認養便利;鐵路方面,京廣高鐵、京廣鐵路貫穿南北,晉豫魯鐵路橫貫東西,濟鄭高鐵內黃站、滑縣站已開通運營,瓦日鐵路紅旗渠站也已開通客運業務,軌道交通具備一定的優勢,為距離安陽市較遠的認養者提供便利;航空方面,安陽紅旗渠機場預計2023年正式通航,擁有一個運輸機場和三個通用機場,建成后將直接服務安陽、濮陽和鶴壁豫北三市1160萬人,輻射晉東、冀南、魯西南150公里范圍內約6000萬人,將大大提升認養農業遠距離配送服務的速度。

此外,安陽市還積極打造豫北航空經濟協作區,建設區域性現代物流中心,加快推進機場、鐵路口岸等基礎設施建設,并已開通中歐班列(中豫號·安陽)。全市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也在持續增長。

綜上所述,安陽市的交通條件較為便利,且仍然在持續發展和完善中,可以較好地滿足認養農業發展對于便利交通的需求,擴大安陽認養農業的輻射范圍和銷售市場。

2.3農業科研,技術支持

農產品提質增量是認養農業發展的根本,經營服務高效運轉是認養農業維系的基礎,綠色可持續是認養農業長效發揮經濟和社會效益的保障。這就需要較為先進的農業種養技術,較為專業的農民和經營者,較為優秀的環保理念和技術。

安陽市重視農業科技創新,抓住耕地和種子兩大要害,充分發揮中棉所、農科院等科研優勢,重點在棉花、玉米、小麥等優勢領域開展核心技術攻關。同時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不斷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同時,安陽市圍繞現代農業發展需求,在新品種選育、病蟲害防治、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融合等方面,開展協同攻關研究、技術集成和試驗示范,取得了顯著成效。全市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已超過96%,秸稈、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分別達到93%、97%,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90%。這些數據充分表明,安陽市的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在不斷提高。其次,安陽市在推廣和應用先進農業技術方面也取得了新的進展。市、縣每年推廣發布先進適用技術40余項,示范推廣到位率在95%以上;同時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建成農業科技項目示范基地37個。這些技術的應用和推廣,不僅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也提升了農產品的質量。

此外,安陽市還通過構建農技推廣服務團隊、實施基層農技人員素質提升工程等舉措,推動了農技的普及和傳播。該市打造了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為農民提供了更全面、更便捷的農技服務。

綜上所述,安陽市的農業科技發展水平較高,在科技創新、技術推廣應用和人才培養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成果,能夠較好地滿足認養農業的發展。

3安陽市發展認養農業的超越性

3.1安陽市農業發展源遠流長,成效顯著

認養農業的傳播需要厚植優秀傳統文化,開發特色產品,才能打造區域性知名品牌;同時,認養農業的發展壯大需要較好的農業發展基礎,才能節約建設成本,利用區域優秀資源,依托產業園區,發揮產業帶動作用,實現高質量發展。

安陽市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中國古代農業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安陽市的農業發展具有悠久的歷史。早在5000多年前,安陽市所在的地區就已開始出現農業活動,農業文化源遠流長,能為認養農業的產品和品牌塑造提供優質資源,創造出其他地區認養農業所不具有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安陽市近些年農業發展成效卓著。在推動鄉村振興方面,安陽市創建省級鄉村振興示范縣1個、示范鄉鎮9個,認定市級鄉村振興試點村200個、星級試點村60個;在維護國家糧食安全方面,2020年,安陽市糧食產量3838萬噸,創歷史最高水平,比2012年增加456萬噸,年均增長14%。2021年,安陽市夏糧產量21126萬噸,是2012年的11倍。2022年,安陽市建成高標準農田已經達到256萬公頃,切實保障了糧食安全,將“中國碗”盛上“安陽糧”;在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方面,安陽市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從2012年的786%提高到2021年的883%,提高了97個百分點。同時,安陽市積極培訓高素質農民16743人,創建全國農業產業強鎮5個,創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9個,批準創建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5個、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22個,市、縣、鄉三級產業園體系逐步形成,不斷提升農業質量的效益和競爭力,農產品供應保障能力不斷提高。

安陽市鄉村振興任務高效推進,糧食安全工作穩步進行,農業高質量發展提質增效,能為認養農業發展提供較好的產業基礎設施,形成區域聯動發展機制,發揮產業集群效應,也能保障農產品的質量。同時,認養農業的發展也能完善安陽農業發展的產業鏈,提升安陽農產品的知名度,打造知名品牌,發揮品牌效應,助力鄉村振興。

3.2安陽市特色資源豐富多彩,文旅繁榮

3.2.1文旅資源豐富多彩

現代認養農業需要與文旅業進行高度融合,認養農業的高質量發展需要依托優質的文旅資源,充分開發“認養農業+文旅資源”的商業模式,一方面,認養農業與知名景區協同發展可以提升認養農業的知名度,擴大認養農業市場,挖掘消費潛力;另一方面,特色文旅資源可以成為認養的一部分,例如,浙江千島湖的“公益認養古樹”模式,充分利用了景區內的資源,開展認養活動,取得了良好的經濟與社會效益。而安陽市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也是甲骨文的故鄉、周易的發源地、紅旗渠精神的發祥地。安陽市擁有豐富的文旅資源,包括世界文化遺產、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博物館和紀念館等,以及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紅色旅游資源。

安陽市的世界文化遺產包括殷墟和大運河滑縣段,其中殷墟是中國最早的國家政治中心之一,也是中國最早的文字——甲骨文的發現地,每年都會吸引大量國內外游客前來參觀。

此外,安陽市還有許多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如岳飛廟、羑里城、紅旗渠等。岳飛廟是紀念南宋愛國將領岳飛的地方,每年有大量游客前來參觀。羑里城是中國最早的國家政治中心之一,也是周易文化的發源地,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體驗周易文化。紅旗渠是新中國成立后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每年有大量游客前來參觀。安陽市還有許多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和博物館,如馬氏莊園、湯河國家濕地公園、道口古鎮等。這些地方都展現了安陽深厚的歷史文化和自然風光。

認養農業可以結合安陽市現有的鄉村旅游項目,例如,茶馬古道、大岷山、紅旗群、馬家巖、桃花谷的鄉村體驗項目,開發新的農業研學項目,在塑造消費者勞動精神的同時,也為景區增添經濟活力,能夠較好地提升其盈利能力。

安陽市擁有豐富的文旅資源,這些資源不僅展現了安陽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秀美的自然風光,為游客提供了多樣化的旅游體驗,也能為認養農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助推器”,使其在保障發展質量的同時快速發展。

3.2.2農業特產優質繁榮

認養農業主要面向城市中高端消費群體,這決定著認養農業所提供的認養對象一定得是具有稀缺性和優質性的知名農產品。安陽市是全國優質小麥生產基地、全省重要農產品生產基地,該地區農作物種植歷史悠久,特色農產品資源豐富,例如,內黃大棗、內黃花生、林州東姚小米、八里營甜瓜、內黃桃,滑縣大尾寒羊等優質知名農產品。認養農業將這些特色農產品作為認養對象,一方面,這些特色農產品的知名度,可以在短時間內,快速擴大認養農業的市場,顯著提升認養農業的生命力和經濟活力;另一方面,這些特色農產品,品種優質,品質優秀,能有效提高消費者的消費體驗,切實保障認養農業的生命線——產品品質。同時,認養農業的發展也能為這些特色農產品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擴大其知名度,形成優質品牌和優質IP。

3.3安陽市內部環境政通人和

3.3.1營商環境良好

優秀的營商環境是發展任何業態,尤其是認養農業這種新型業態的必要條件之一。

安陽市的營商環境在河南省內處于較為領先的位置。根據河南省2021年度營商環境評價結果,安陽市在全省17個地級市中排名第四,整體營商環境綜合得分較高。安陽市為優化營商環境采取了多項措施,包括健全工作領導和推進機制、開展“以評促改”、強化改革創新、狠抓政策落實等。同時,安陽市還打造了“安陽最安心”營商服務品牌,以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這些舉措取得了新成效,市場主體的獲得感和滿意度持續提升,企業滿意度在全省排名第五。截至2022年12月底,安陽市共有經營主體49.98萬戶,其中新設立個體工商戶12萬戶,相比上年增長160.26%,增速居全省前列。綜上所述,安陽市的營商環境在河南省內處于較為領先的位置,并持續得到改善和優化,能為認養農業的快速發展提供有效制度保障。

3.3.2農業發展環境優秀

認養農業在國內的發展仍然屬于初級階段,雖然有比較優秀的案例可以學習,但還是沒有形成明確的發展體系,仍然需要較好的農業發展環境作為支持。

安陽市農業發展環境在近年來得到了顯著改善。政策環境方面。安陽市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扶持農業發展的政策,包括對農業科技、農業產業化、農業社會化服務等方面的資金支持,以及對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扶持政策等。這些政策為認養農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在《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持續增加農民收入的指導意見》中,更是提到要大力發展認養農業;社會經濟環境方面。近年來,安陽市的農業結構不斷優化,農業生產逐漸向高效、優質、生態、安全的現代化農業方向發展。同時,安陽市的交通、物流等基礎設施也在不斷完善,為認養農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社會經濟環境;技術環境方面。安陽市在農業科技方面也取得了顯著進展,包括新品種培育、新型肥料研發、農業機械化和智能化技術的應用等。這些技術的推廣和應用,為安陽市的認養農業農業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市場環境方面。隨著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和環保意識的提高,綠色、有機、健康的農產品市場需求不斷增加,安陽市的一些特色優質農產品在市場上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為認養農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場環境。

總的來說,安陽市的農業發展環境在政策、自然、社會經濟、技術和市場等方面為認養農業提供了優越的發展環境,能切實促進和支撐認養農業的快速發展。

4結語與討論

認養農業是近些年在國內興起的一種新興農業,是訂單農業和觀光休閑農業的延伸。認養農業以其見效快、收益高的特點,成為部分地區扶貧和鄉村振興的有效模式之一,并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安陽市具有悠久深厚的農業發展歷史,農業發展區位優勢明顯,能夠提供認養農業發展的區位因素,能夠較好地發展認養農業。目前認養農業的主要消費者還是在中高端群體,但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認養農業的需求也會不斷增加,社會和市場也會越來越認可認養農業。同時,認養農業在未來想要迸發更大的力量,就必須以可持續發展為綱,提質增效,完善監管和法律法規,不斷融合新興業態,完善產業鏈,擴展收益鏈,提升價值鏈,在高質量發展上篤行??梢灶A見的是,安陽市農業發展將會越來越向上、向好。

參考文獻

[1]楊明花,劉宏林.“認養農業”助力鄉村產業增值[J].農村經營管理,2023,(3).

[2]徐高福,余梅生,孫邦建,等.林木認養業態與模式的探索性構建——基于浙江千島湖的實踐[J].防護林科技,2019,(2).

[3]安陽市人民政府.交通物流[EB/OL].https://www.anyang.gov.cn/2023/05-18/2388526.html,2023.

[4]安陽日報.“河南這十年”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安陽專場答記者問實錄[N].安陽日報,2022,(3).

[5]李慶齡.我市農業高質量發展取得新進展[N].安陽日報,2023,(4).

猜你喜歡
農業發展商業模式鄉村振興
商業模式畫布
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破題尋路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Intertextile春夏面輔料展關注科技、環保創新應對商業模式之變
淺談轉型期農業發展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汝南縣農業發展現狀及對策
淺議水利現代化與現代農業發展的聯系
從星巴克的成功談商業模式創新
2006-2007年度最佳商業模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