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業院校助力地方非遺數字化轉型的PDCA循環探析

2024-05-04 03:15陳珊蔡簡建
現代商貿工業 2024年7期
關鍵詞:平調寧海數字化

陳珊 蔡簡建

摘要: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歷史的見證和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蘊含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識,具有極大的保護價值。職業院校師生團隊聯合國家首批非遺項目寧海平調創新性地將PDCA循環模型應用至非遺“傳—習—錄—守”中,通過“數字化轉型”“沉浸式體驗”“全方位記錄”“全方位展示”的管理模式,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數字化文明進行融合,促進人們在生活中接觸和了解非遺,喚醒人們的文化記憶,使數字化賦能非遺火起來并活起來,有效助力地方非遺的創新發展。

關鍵詞:職業院校;地方非遺;數字化轉型;PDCA循環

中圖分類號:F27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7.041

0引言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歷史的見證和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蘊含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識,具有極大的保護價值。我們國家歷史悠久,在時間的長河里,誕生出了各種各樣的非遺項目。但是現在,有很多項目面臨傳承和發展的困境。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劇和外來文化不斷沖擊的情況下受到嚴重阻礙。

數字化是信息時代的產物,是社會變革、科技發展的重要內容,并且在人們的生活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移動互聯網更是讓萬物互聯成為可能,促進了基礎設施和發展工具的協同化發展。數字化手段獨特的創新性、開放性、結構性特征為不同業態跨界融合提供了可能,依托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技術,為非遺保護和傳承提供了新的思路,開創非遺保護和傳承新局面。

寧海平調是浙東地區古老的地方戲曲劇種之一,至今已有400余年歷史,于2006年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但由于地域局限性,加之此前因走市場經濟線路又一度中斷過演出,相比甬劇、姚劇,寧海平調的傳承和發展之路,走得更為艱辛一些。在數字化沖擊下的寧海平調,抓住了數字化轉型的東風,再一次走到大眾面前,煥發新生機。

在寧??h平調藝術傳承中心授權下,由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師生組建的“紅守藝”公益組織聯合學校、企業、園區、景區等多方力量,創新性地將PDCA循環模型應用至非遺“傳—習—錄—守”中,通過“數字化轉型”“沉浸式體驗”“全方位記錄”“全方位展示”的管理模式,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數字化文明進行融合,促進人們在生活中接觸和了解非遺,喚醒人們的文化記憶,使數字化賦能非遺火起來并活起來,有效助力地方非遺的創新發展。

1PDCA循環

PDCA循環是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沃特·阿曼德·休哈特提出的,由戴明采納和宣傳后,獲得全球普及,因此又被稱為戴明環。PDCA循環的含義是將質量管理分為4個階段,即Plan(計劃)、Do(執行)、Check(檢查)和 Act(處理)。在管理活動中,要求把各項工作按照作出計劃、計劃實施、檢查實施效果,然后將成功的納入標準,不成功的留待下一循環去解決。這一工作方法是質量管理的基本方法,也是企業管理各項工作的一般規律。

2寧海平調數字化轉型的PDCA循環

2.1Plan—堅持四傳計劃

傳承: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意識,營造非遺保護良好社會氛圍,紅守藝團隊立足于寧海平調現狀,以尋覓非遺傳承人為初心,助力非遺文化傳承。以傳承守護文化,讓非遺煥發生機。

傳播:特指非遺文化的傳播。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對于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推動文明交流互鑒、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具有重要意義?!凹t守藝”立足于當今網絡時代,給寧海平調這一非遺保護插上互聯網的翅膀,可以使其得到更好更有效的保護和傳播。

傳揚:全方位守護、激活、傳揚中華文化之美。傳揚平調文化是紅守藝團隊熱血青年的使命,而“互聯網+”手段則是人類邁向數字化文明的必經之路。這也是紅守藝團隊在探尋寧海平調文化發展的新實踐。

傳世:即流傳于后世?!凹t守藝”作為公益團隊,致力于非遺文化的保護與傳承,而最終目的就是希望中國特色非遺文化能夠在漫漫歷史長河中經久不衰,流傳后世。

2.2Do—夯實數字化發展路徑

2.2.1開發云平臺

“紅守藝”積極協助平調藝術中心搭建數字化云平臺。利用數字化云平臺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優勢搭建集成系統。通過數字化模式貫徹紅守藝云平臺的創立初衷,實現其獨立的商業運營與盈利模式。

通過對公眾號進行定位,明確目標人群,確定賬號的ID、名稱、頭像以及描述。再通過考慮覆蓋用戶的特征去有效的積累粉絲,例如:發布一篇主題為寧海平調周邊的玩偶和手辦的推文,吸引小朋友加入到非遺文化中,學習和了解非遺,從而構建“傳—習—守”的良性循環體系;通過朋友圈宣傳轉發,先吸引周邊朋友的興趣,帶動一小部分人的關注。

同時參考同類的競品視頻,對抖音受眾進行定位,明確目標人群,定義實質的內容跟賬號的特色,吸引外圍粉絲。針對性地投放抖音短視頻,拉近和外圍粉絲的距離和親密度。從而促進“外圍粉絲—核心粉絲”的質變。

除此之外,紅守藝團隊在淘寶和微店APP上創建自己的專屬網店,在已有的影響力和知名度的前提下,主要進行非遺衍生文創產品的售賣,如“原創寧海平調元素帆布袋”“原創寧海平調紀念T恤”。紅守藝團隊希望通過此種方式在推廣自身與非遺文化的同時,將售賣非遺衍生文創產品的獲利反向哺育瀕危非遺,拖動瀕危非遺自我造血。

2.2.2開發產品業務線

數字化賦能“非遺經濟”,“紅守藝”創新采用“產品+服務”“線上+線下”的改進機制。在此基礎上推出的“兩大業務線”直面非遺文創銷售的痛點,在平臺創立初期也獲得了較為滿意的反響,為平臺實現雙向哺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產品主要包括兩大系列即“紅手藝”系列、“紅定藝”系列?!凹t手藝”系列包括小伢兒、香囊、香扇、牙出沒(耍耍和牙牙),葉上刻畫(葉伢兒),盲盒(牙沖動);“紅定藝”系列包括兒童文化衫、小圍裙、小頭巾,演出觀眾文化衫、扇子、光盤。此外,將所有產品同步上架到淘寶店鋪以及微店實現線上+線下的O2O服務模式。

2.2.3實施非遺走進工程

平臺助推“非遺文化”進校園,帶動校園藝術氛圍發展的同時,在學生群體之間物色非遺藝術傳承人。非遺+留學生、中小學生研學路線都有“紅守藝”的身影。

“非遺”進景區,以景區公益演出帶動地方社區的文化建設。同時,開設寧海平調藝術節、與紅色旅游基地合作開展寧海平調文化藝術節,開設非遺特色展館進行藝術宣傳和衍生品銷售?!胺沁z”進園區,在宣傳自身的情況下,尋覓園區公益合伙人。發行沉浸式劇場演出,開展非遺藝術宣傳推廣。

同時結合校園、景區、園區的人流量,在特定的地點進行盲盒販賣機的定點擺放。在盲盒的選品上,我們優先選擇“紅守藝”的相關文創產品以及紅旅衍生品,如印制短袖、香扇、香囊、娃娃等。

2.2.4建設非遺實踐基地

為社會廣大人士、學生、文化傳承人等實踐提供良好的非遺文化體驗場所,通過實踐也將對學?!半p高”文化、對非遺文化以及“紅守藝”組織建設起到很好的推進作用,多維度、多角度地推動非物質文化全面建設。

同時以紅色旅游帶動非遺發展,以非遺傳承植根紅色文化,通過紅色景點,了解瀕危非遺。當前的重點為開發寧海四大紅色旅游景點(“梅花村會議”紀念館、前童古鎮、山洋革命根據地紀念園、柔石故居紀念館)為紅守藝紅色旅游基地,帶動更多的人了解平調,增大紅色景點的人流量,實現雙向哺育。

2.3Check—深化數字化轉型成效

為支持平臺長久發展,提高平臺的專業性,平臺成員在社會各界宣傳該項目,得到了社會多方面的支持,邀請各行業的顧問,提高平臺的專業性,助力宣傳平臺項目。

聯合社區、院校、媒體、當地非遺文化保護組織共建藝術傳習基地等,并通過互聯網上線的多頻道進行宣射點,聯動各方媒體資源,為“紅守藝”平臺進行引流。

2.4Act—堅守非遺守正創新初心

非物質文化遺產可以滿足人們認知世界、認知歷史、認知特色文化的需求,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資源,是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的優秀傳統文化結晶,是文化浙江的精神底蘊和魅力所在,是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的寶貴財富和重要資源。

非遺文化的保護和傳承,是交給我們的時代課題和歷史責任。在科技飛速發展、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非遺文化面臨現代文化產業的強烈沖擊,但也獲得了重塑活力的重大機遇。非遺文化該怎么保護、怎么傳承,在人們的努力摸索與實踐中,路徑已經越來越清晰,就是要跳出傳統思維和固有模式,用豐富的創造力把傳統與現代結合起來,借助現代科技手段對非遺文化的展現形式和產品形態進行優化升級,既保留非遺文化的傳統精髓,也要積極拓展非遺文化的商業價值。

讓非遺文化活起來,才能火起來。老非遺要有新思路,高質量做好大融合,讓非遺真正走進人們的心靈是融合創新的關鍵。作為新時代青年要積極擔負新時代非遺傳承發展的使命任務,牢牢秉持見人見物見生活的非遺保護理念,以數字化賦能為手段,著力構建新時代非遺傳承發展管理體系,聚合激活數字化條件下的非遺

3數字化賦能寧海平調發展的管理啟示

3.1世世延續非遺基因,代代傳承修好內功

助力非遺傳承,修好內功是關鍵。世世延續非遺基因,以尋覓非遺傳承人為手段,以助力非遺文化傳承為初心,肩負起“保護好、發展好、傳承好”非遺的時代責任。非遺傳承、傳播、傳揚的終極目標就是促成非遺傳世,使其能夠在歷史的漫漫長河中經久不衰,流傳后世,因此代代傳承修好內功是對非遺傳承人的嚴要求、高挑戰。

3.2外圍關注引熱潮,“四傳”非遺成風尚

外圍關注是助推非遺的又一利器。外圍關注熱潮有助于“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對于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推動文明交流互鑒、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具有重要意義?!凹t守藝”立足于當今網絡時代,給寧海平調這一非遺引來關注熱潮,可以使其得到更好更有效的保護和傳播。

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全方位守護、激活、傳揚中華文化之美,將“四傳”非遺成為一種社會風尚是紅守藝團隊在探尋寧海平調文化發展的新實踐。

3.3內外兼修助非遺,線上線下共搭戲

讓非遺文化活起來,才能火起來。老非遺要有新思路,高質量做好大融合。修好內功——傳承非遺基因,代代傳承;練好外功——外界持續關注,造就非遺風尚,做到內外兼修才能共同為非遺發展保駕護航。同時,不輕易摒棄傳統的非遺“四傳”手段,巧妙為其插上數字化的翅膀,線上線下共同配合,方能協同助力非遺傳承、傳揚、傳播、傳世。

參考文獻

[1]高欣.馬克思主義觀視域下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雙創”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21.

[2]李新潮,范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研究述評與展望[J].文化軟實力,2020,(03).

[3]李閆如玉,朱康有.中華優秀傳統文“雙創”路徑新探[J].理論視野,2021,(12).

[4]賈茹.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合與發展研究[J].中國民族博覽,2022,(15).

猜你喜歡
平調寧海數字化
國學周周讀
家紡業亟待數字化賦能
菏澤大平調的傳承及保護策略研究*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日月星
吃粽子
自大的小螞蟻
數字化制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