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學術界對人力資本基本要素演變的研究

2024-05-04 04:50袁聲莉李超魯章月
現代商貿工業 2024年7期
關鍵詞:量化分析人力資本

袁聲莉 李超 魯章月

摘要:國內有關人力資本基本要素的研究成果較少,學界大多是在研究經濟增長、要素生產率等領域時嵌入人力資本中間變量,專門研究人力資本基本要素如何構成的文獻不多。本文使用文獻計量法選取CNKI文獻平臺上涉及到人力資本要素的文章,在人力資本基本要素統計描述、人力資本基本要素演變分析等方面進行了研究前沿分析。從而得到了人力資本基本要素的特征,以及要素測量特點、文獻發表趨勢、要素發展展望。

關鍵詞:人力資本;人力資本基本要素;要素演變;量化分析

中圖分類號:F2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7.055

0引言

在網絡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人力資本發展潛力巨大。人力資本要素即人力資本的組成部分,研究人力資本基本要素有利于深入剖析人力資本結構,加強對人力資本的深入了解,促進人力資本問題更有針對性地解決,從而更好地服務于社會和企業的發展?,F有關于人力資本的文獻,更多的關注點在于人力資本的重要性,人力資本投資的作用及流向,對人力資本效應進行解釋或者是將人力資本作為一個中間變量來研究經濟增長、企業管理等問題,卻忽視了對人力資本內在要素或結構進行深入剖析。對人力資本基本要素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對概念需要進行深化、細化,發現其內在結構,這是開展更深入研究所必需的,也是科學解讀人力資本價值所必需的。其次,由于人力資本所處情景復雜。因情景不同,人力資本要素結構呈現出差異性。例如,高科技企業人力資本與一般服務業、一般制造業人力資本要素結構顯然不同。進行人力資本要素的研究,在于揭示構成人力資本的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系。通過對人力資本要素演變的分析,總結國內文獻綜述,能夠提煉國內學者對人力資本要素的分類,從而形成客觀認識,促進研究人力資本要素演變規律。

那么,目前學術界對中國人力資本要素領域的研究現狀是怎樣的?人力資本要素的基本特征有哪些?人力資本要素結構又是如何?人力資本基本要素的演變趨勢如何?筆者選取了CNKI中的人力資本要素論文,共1849篇。通過這1849篇文獻歸納總結人力資本基本要素結構的基本特征,并從測量要素、文獻發表趨勢等角度,分析人力資本要素的演變,最后對人力資本要素發展進行預測。本研究采用圖表分析法,從各方面比較、分析和研究人力資本要素現象的變化及其規律。采用折線圖的方式將復雜的人力資本要素在不同年限出現頻率以直觀清晰的形式呈現出來。另外一種方法是文獻計量法,在對統計數據進行統計和分析后,可以對人力資本基本要素的發展進行有效描述、評價和預測,從而總結人力資本基本要素的研究現狀及研究趨勢。

與以往研究不同,本文首先人工提取了樣本數據中的人力資本要素,按時間順序、應用下載量等進行排序,利用圖表分析法、文獻計量法等多種方法,對人力資本一級要素、人力資本一級要素演變及趨勢預測進行綜合分析?,F有關于人力資本研究的論文并不少,但專門針對人力資本構成要素研究的尚不多,大部分學者或默認采用西奧多.W.舒爾茨的定義,或直接使用方便量化統計的受教育年限。目前不同文章對人力資本要素的劃分存在一定差異,衡量人力資本要素的指標尚未形成一致標準。文獻檢索發現,我國目前完全針對人力資本要素構成的研究較少,在人力資本研究領域,人力資本要素研究相對來說是一個比較新穎的研究領域。在研究人力資本要素時,我國學者大多沿用舒爾茨等經典人力資本理論家所下的定義,主要包含了教育、健康、遷移、知識。從總的趨勢來看,文獻數量呈快速上升趨勢,在“教育”等要素占比較高的同時,要素構成更加多樣,從人力資本投資角度來選取測量要素的文章占主要地位。

1文獻回顧

1.1人力資本要素構成

縱觀人力資本領域的已有研究成果,對人力資本綜合要素展開研究的文獻較少,針對人力資本某些要素或某一熱點問題的研究占了大部分,并且不同的文章所持有的對人力資本要素、內涵的觀點大多不同,衡量人力資本水平高低的指標尚未達成一致、研究方法較為單一,多為問卷調查、數理模型等。筆者選取了國內前20篇人力資本要素研究方面影響較大的文章,做了一個簡要的文獻回顧。

陳凌與姚先國(1997)在《論人力資本中的資源配置能力》中認為,知識與能力構成了人力資本的主要要素。隗斌賢與周亞新(1998)在《教育在人力資本形成中的作用及其改革思路》一文中提出教育、知識、能力、經驗。趙秋成(2000)在《我國中西部地區人口素質與人力資本投資》中主張人力資本是資本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在投資過程中形成的凝結在勞動者身上的知識、技能和健康等的總稱?!度肆Y本與消除貧困》(李長安、陸躍祥,2000)、《現代人力資本理論視野:邊疆少數民族地區人力資源開發途徑》(楊林、利經緯,2007)認為人力資本要素包括教育、健康、遷徙。任國強與薛守剛(2003)在《農戶人力資本對農戶就業選擇與收入增長的影響研究》一文中認為人力資本要素是教育和培訓。2004年《企業人力資本價值測度研究》認為是教育、知識、技能。宋美麗(2005)在《城鄉居民人力資本投資的比較研究》一文中認為是教育、文化、健康。彭國華(2007)在《我國地區全要素生產率與人力資本構成》一文中提出人力資本的要素包括受教育年限、態度和能力、人員整體素質、人員流動性和人員培訓投資;同年,劉鐵明等作者在《人力資本構成要素解讀》一文中認為健康、智力、精神是人力資本的三大構成要素,它們相互作用、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人力資本價值?!度肆Y本對女性創業的影響研究》(胡懷敏、朱雪忠,2007)、《知識溢出、人力資本構成與全要素生產率——基于我國省際面板數據的研究》(吳建新,2012)認為是教育、經驗、知識?!度肆Y本、社會資本與農村致富帶頭人形成的關系研究》(肖焰、蔡晨,2008)、《人力資本視角下農民工市民化能力形成機理及提升路徑》(王竹林、范維,2015)、《人力資本、社會資本與農戶貧困——基于甘肅省貧困村的實證分析》(關愛萍、李靜宜,2017)、《農村減貧:應該更關注人力資本還是社會資本?》(李曉嘉、蔣承,2018)認為人力資本要素構成包括教育、培訓、健康、遷徙?!度肆Y本在技術創新、技術擴散中的作用研究》(王金營,2009)、《城市人力資本外部性測度方法研究進展與展望》(趙勇、魏后凱,2013)認為是技術、知識、能力。李平、張慶普(2014)主張智力是主要影響要素。

綜上所述,我國學者大多沿用舒爾茨等經典人力資本理論的觀點,其有關對人力資本要素的觀點大致可分為4種,即因素論(包括技能、健康、知識、經驗)、費用論(包括人力資本投資引發的各種費用)、價值論(包括人力資本投資產生的經濟價值)、資本論(一種特殊形式的資本)。

1.2特定行業的人力資本要素劃分

大部分學者研究的是普遍意義上的人力資本,一部分學者研究了具體行業的人力資本要素構成,如銀行業、會計業、制造業、建筑業、金融業、現代服務業等行業,李世聰(2008)在《用會計計算方法按生產要素分離人力物力貢獻價值及其模型的設計》中認為人力資本要素包括知識、技能。在《人力資本對我國服務貿易發展的影響分析》一文中認為人力資本要素包括教育、培訓、文化水平、生產技巧、熟練程度、管理才能、健康狀況。一部分學者研究了特定對象的人力資本要素構成,如運動員、高管群體、董事會群體等特殊群體人力資本要素。宋君毅(2007)在《我國競技體育高水平運動員人力資本要素市場化》一文中認為人力資本要素包括感悟能力、閱讀能力、適應能力、“干中學”,袁春燕、朱開悉(2011)在《論企業財富表——資產負債表的重新構建》中認為人力資本要素包括董事會組成及股東構成情況、員工知識結構、員工學歷結構、技能熟練程度、人員流動分析、人員滿意度分析。

從總的趨勢來看,研究具體行業或特定對象人力資本要素的文章,更突出人力資本要素中的能力要素,如果文獻涵蓋行業或人群沒有特定的指向,人力資本要素的構成會更加多樣。

2人力資本基本要素結構的特征分析

2.1人力資本要素提取方法

本文首先將確定符合篩選條件的論文集中下載整理成Excel表格,然后按照年份排序,從1993年開始提取,需在文章中找到確切的認為人力資本包括哪些要素的關鍵詞方可填入Excel表格對應要素列,一篇文章中的要素提取需經過另外2人的再次檢查,3次需一致,存在差異時進行修改。若文章中未出現關于人力資本的要素,則將文章刪除,形成二次篩選,確定最終選取結果,然后再進行匯總計量。提取人力資本要素的文獻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文獻中作者僅僅是對人力資本要素進行了概念描述,另一類文獻中作者還進行了人力資本要素的測量,為了更加全面反映中文期刊文獻對人力資本要素的研究狀況,本文將兩類文獻都作為研究樣本。

2.2樣本選取及數據來源

本文研究文獻樣本限定在中文期刊文獻。在中文數據庫中,中國知網(CNKI)收錄的期刊文獻最多,可以獲得最多的文獻資料,因此作為本文樣本的中文數據庫來源。本文限定文獻來源為CSSCI期刊,以“人力資本”為主題詞,不受獲得發展計劃、基金等限制,對文獻進行第一次篩選。根據三次篩選出的文章,發現最早涉及人力資本基本要素研究的文章出現在1993年,因此本文將時間跨度設置為1993—2023年,文獻截止時間為2023年10月15日,語言為中文,最終選取有效論文1849篇。

2.3人力資本一級要素內部結構分析

人力資本要素統計旨在說明人力資本研究者所認同的人力資本要素及其演變趨勢。舒爾茨、貝克爾等人經過長時間的研究提出了人力資本定義。筆者以他們所下定義中提及的如“知識”“技能”“健康”等要素為主,從選取的文章中提取各學者認同的、具有共性的人力資本要素進行補充,歸納得出16個一級要素,再通過細化其子要素得出102個二級要素。除此之外,筆者還將樣本中具有特殊性的人力資本要素另行歸納,提煉出特定人力資本對象的基本要素特征。最后通過Excel表對數據進行統計和整合,并畫出折線圖,從而確定要素的出現頻率,分析出要素的演變趨勢。

從選取的文章中可以看到:人力資本基本要素包括教育、健康、知識、能力、培訓、技能(含技術)、經驗、價值取向、遷徙、收入、年齡、文化、“干中學”、社會關系網絡、任職、信息資源共16個一級要素。按照出現頻次從高到低排列依次為:教育、知識、能力、健康、技能、培訓、經驗、價值取向、任職、收入、遷移、年齡、文化、“干中學”、社會關系網絡、信息資源。前8位一級要素是:教育、知識、能力、技能、健康、培訓、經驗、價值取向。

圖1展示了1993—2023年人力資本要素領域的要素構成熱點。各要素出現頻次總體呈增長趨勢,在2010年和2017年出現頻次增長幅度較大。在所有要素中,教育要素被提及的頻次始終很高,并在2017年達到了高峰,共出現了111次。其次出現頻次較高的是知識、能力、技能和健康,知識在2010年達到了最多的46次,“能力”在2007年達到了最多的45次,技能在2008年和2009年達到了最多的30次,健康在2019年達到了最多的34次。

對于5個出現頻次較高的要素,教育、知識、能力、技能以及健康5種要素的平均出現比率均高于10%,分別為教育平均比率27%、知識平均比率18%、能力平均比率17%、技能平均比率11%、健康平均比率10%??傮w來看,教育占比率最高,知識占比率其次,能力占比率第三,技能占比率第四,健康占比率第五(見圖2)。

圖11993-2023年一級要素出現頻次折線圖

圖2“教育、知識、能力、技能和健康”占比率

由各年份一級要素出現的頻次和頻率可以發現:國內對人力資本的研究中,提及要素主要集中于教育、知識、能力、技能、健康,其中教育要素的出現頻次最高,且出現年份最早。

3人力資本要素演變分析

3.1人力資本測量要素的演變趨勢

在統計人力資本測量的要素中發現,學者們主要從三個角度選取要素指標來測量人力資本水平。一是人力資本投資的視角。這類文獻主要是從人力資本投資角度來測量人力資本水平,即教育、健康、遷徙等;二是人力資本積累的視角。即從勞動者身上涵養的知識、技術、經驗等來測量人力資本水平;三是人力資本價值的視角。從勞動產出的價值,即收入的角度來測量人力資本水平。

3.1.1從人力資本投資視角進行測量要素選取是主要趨勢

從人力資本投資角度來看,舒爾茨等經典人力資本理論學者認為教育是人力資本投資中最主要的形式,且教育的測量標準與方法更加成熟,相對于健康、培訓、遷徙來說,教育的可測性、方便性更高。

通過統計發現,在1849篇文獻中,從人力資本投資角度來選取測量要素的文章占主要地位。筆者認為人力資本投資中的教育、健康、培訓要素相對勞動者本身的知識、能力、技術等這些具有隱蔽性的要素更具有直觀性,更容易觀測,進而獲得統計數據。而從勞動者產出的價值來測量則忽視了產出過程中其他諸多因素的影響,而且勞動者的收入并不能完全代表勞動者的產出價值,在測量準確性上有一定局限性。雖然從投資的角度來測量人力資本水平同樣存在一定局限性,但其方便性、可測量性、準確性都較強于另外兩種方式,因此學者們較多選取從人力資本投資角度來測量。

3.1.2教育投資是人力資本最重要的要素投資

通過對要素的統計可以發現,教育是涉及人力資本測量要素文章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要素,教育要素出現的次數逐年增加,且漲幅明顯大于其他要素出現頻率。

根據對3種角度中出現次數最多的3種要素教育、知識、能力做環比增長率分析可以發現,能力環比增長率波動較大,雖然總體出現次數在上升,但上升幅度和趨勢都不穩定。教育的環比增長率分為上升期和下降期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位于1993—2016年,教育的環比增長率基本維持在100%以上,出現次數總體穩定上升,整體趨勢穩定(由于2008年前出現次數相對較少,屬于小樣本,環比增長率波動較大,不具有代表性,因此這里只選取了2005—2016年的數據。);第二個階段位于2017—2022年,教育的環比率先抑后揚(2020年受疫情影響,涉及人力資本要素的文獻量整體下降,教育的環比率在2020年顯著下降,隨后逐年上升)(見圖3)。教育作為人力資本投資中最主要的形式,用來測量人力資本水平受到學界普遍認同,其數據的可觀測性、易于測量性在諸多用來測量人力資本水平的要素中都居于前列,因此筆者認為教育要素在未來涉及測量人力資本水平的文章中所出現的比例會保持穩定。

圖3要素環比增長率圖

3.2文獻發表趨勢分析

基于本文篩選限定的條件,通過對篩選的文獻按年份排序得到圖4??梢园l現在2000年以前文章數較少,在2000年以后文獻發表量迅速增長,在疫情前的2018年達到頂峰,隨后年份有所下降。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圖4文章發表量年份表

(1)文章性質。2000年以前涉及人力資本測量要素的文獻較少,且這類文章主要以定性研究為主,涉及定量研究的文章很少,有的年份甚至沒有。在2000年以后文獻數量呈快速上升趨勢,其中定量研究的文章增多。

(2)經濟環境。2001年中國加入了WTO世貿組織,我國不斷尋求經濟結構調整,由制造大國向創新大國轉變,勞動力由勞動密集型產業向資本密集型產業流動。這段時期由于經濟的飛速發展,產業間勞動力流動加快,人力資本在生產中的作用日益突顯,國內學界對人力資本的研究更加重視。

(3)政策導向。2003年,全國人才會議明確提出人才強國戰略,2007年將人才強國戰略、科教興國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列為經濟社會三大發展戰略,2010年出臺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持續出臺相關人才政策,促使國內學界對人力資本重視度不斷增強,相關文獻發表量持續上升。

參考文獻

[1]蔡昉,都陽.中國地區經濟增長的趨同與差異——對西部開發戰略的啟示[J].經濟研究,2000,(10):3037+80.

[2]易綱,樊綱,李巖.關于中國經濟增長與全要素生產率的理論思考[J].經濟研究,2003,(8):1320+90.

[3]王德文,蔡昉,張學輝.人口轉變的儲蓄效應和增長效應——論中國增長可持續性的人口因素[J].人口研究,2004,(5):211.

[4]賴明勇,張新,彭水軍,等.經濟增長的源泉:人力資本、研究開發與技術外溢[J].中國社會科學,2005,(2):3246+204205.

[5]王煌,黃先海,陳航宇,等.人力資本匹配如何影響企業加成率:理論機制與經驗證據[J/OL].財貿經濟:119[20200112].

[6]李曉嘉,蔣承.農村減貧:應該更關注人力資本還是社會資本?[J].經濟科學,2018,(5):6880.

[7]肖焰,蔡晨.人力資本、社會資本與農村致富帶頭人形成的關系研究[J].農業經濟,2018,(4):6163.

[8]關愛萍,李靜宜.人力資本、社會資本與農戶貧困——基于甘肅省貧困村的實證分析[J].教育與經濟,2017,(1):6674.

[9]王竹林,范維.人力資本視角下農民工市民化能力形成機理及提升路徑[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5(2):5155.

[10]趙勇,魏后凱.城市人力資本外部性測度方法研究進展與展望[J].經濟學動態,2013,(9):6069.

[11]王金營.人力資本在技術創新、技術擴散中的作用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0,(1):1214+29.

[12]趙秋成.我國中西部地區人口素質與人力資本投資[J].管理世界,2000,(1):121130.

[13]陳凌,姚先國.論人力資本中的資源配置能力[J].經濟科學,1997,(4):2734.

[14]李平,張慶普.企業關鍵智力資本識別的社會網絡分析法研究[J].南開管理評論,2008,(3):7279.

[15]彭國華.我國地區全要素生產率與人力資本構成[J].中國工業經濟,2007,(2):5259.

[16]郭宏福,唐林,趙燕.人力資本研究的基本格局、主題和熱點——基于CiteSpace的文獻大數據可視化分析[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32(4):7585.

[17]沈麗杰,劉文.人力資本投資領域研究的發展演進——基于CiteSpace的可視化研究[J].西北人口,2017,38(4):7079+86.

[18]王素娟,沈君,付光新.中國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文獻計量報告——基于CiteSpace的可視化分析[J].勞動經濟評論,2016,9(1):115.

[19]陳陽.人力資源的可視化研究及其應用[D].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014.

[20]陳南旭,李益.數字經濟對人力資本水平提升的影響研究[J].西北人口,2022,43(6):6576.

[21]蘇科,周超.人力資本、科技創新與綠色全要素生產率——基于長江經濟帶城市數據分析[J].經濟問題,2021,(5):7179.

[22]李憲印,王鳳芹,楊博旭,等.人力資本、政府科技投入與區域創新[J].中國軟科學,2022,(11):181192.

猜你喜歡
量化分析人力資本
2005—2015年中國遠程教育機構及其學習者成本效益研究的量化分析
國家社科基金視角下我國馬列·科社學科研究狀況分析
淺談國有企業人力資本投資與改革研究
企業人力資本會計計量方法的新探
內生經濟增長理論對貴州經濟發展的研究
卓越會計師人才素能維度及其要素量化分析
淺析人力資本的經濟權利與企業剩余分配
人力資本對農民收入的影響:理論及實證分析
網絡新聞標題修改的量化分析
高校桌面虛擬化的量化設計方案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