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色資源融入青年黨史教育的時代價值和長效機制

2024-05-04 05:12闞宗蘭
現代商貿工業 2024年7期
關鍵詞:紅色資源黨史內涵

闞宗蘭

摘要:在分析當代紅色資源內涵及價值的基礎上,探索紅色資源情況及融入大學生黨史教育路徑,形成了以紅色資源融入思政課堂為主渠道、培育大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奮斗精神為主旋律、創新方式方法、持續提升資政育人效果為主旨向的長效建設機制,并提出了一些具體可行的方式方法。

關鍵詞:紅色資源;內涵;黨史;教育;機制

中圖分類號:D9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7.071

紅色資源是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和吸收中外優秀文化的基礎上,由中國共產黨人、先進分子和人民群眾創造的先進文化資源。它是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實踐中積淀和淬煉的寶貴精神財富和豐厚的政治資源,凝聚著國家精神力量和社會共識,蘊含豐富的價值內涵和時代意義,是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建設的優質資源。在當代,深入挖掘紅色資源的時代價值,揭示紅色資源的功能機制,并把其融入大學生的黨史學習教育,有利于充分發揮紅色資源的資政育人功能,賡續紅色基因。

1當代紅色資源的精神內涵及價值

1.1抵制歷史虛無主義,增強文化自信

“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近年來,歷史虛無主義打著“起底”歷史的旗號,以史學研究為名,行錯誤意識形態和政治目的之實,通過歪曲史實和丑化英雄人物以否定中國革命道路、新中國發展成就、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等。紅色資源蘊含豐富的歷史知識、歷史活動、歷史觀和歷史評價,是抵制歷史虛無主義的有力武器,其集物態、事件、人物為一體的物質內容體系,以革命、建設、改革各個階段生動鮮活的“人、物、事、魂”為歷史教科書,能夠承擔為何和如何選擇馬克思主義、選擇中國共產黨、選擇社會主義和選擇改革開放等“四個選擇”最有力的“驗證者”、中國近現代史最真實的“講述者”和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最好的“營養劑”功能。

揭批歷史虛無主義,增強文化自信,要充分發揮紅色資源的物質形態作用。充分地開發和利用豐富且保存較好的歷史資源,開展對歷史虛無主義錯誤思潮的針鋒相對的揭批,以無可辯駁的史實證明歷史發展的規律性、新中國成立和黨執政的必然性。盤好紅色“家底”,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記憶。堅持推進對革命史實、歷史人物和事件細節、真實場景的器物類載體的保護、開發、整合、利用、展現等,持續開展革命遺跡、歷史物證、紀念地、歷史博物館、名人故居等的實體建設和展陳。同時,加強對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的持續深入挖掘和研究,形成最新成果。

1.2傳承紅色基因,堅定理想信念

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紅色文化載體資源庫、基因源的最大底色就是馬克思主義信仰、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從表征初心的上海石窟門和“紅船”到開辟新路的綿延井岡山,從革命英雄主義的瀘定橋到指明民族希望的寶塔山、延河水,從走出徘徊困局的小崗村紅手印到唱響春天故事的經濟特區都是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帶領全國人民為建立理想社會,實現美好生活不懈奮斗的生動寫照。精神信念和信仰是一個民族維系的紐帶,是一個國家凝聚的靈魂,是一個政黨立足的“脊梁”,是培養“四鐵”干部的關鍵和核心,是軍隊建設的旗幟和指引,面對越來越復雜的國內外執政環境和百年未有之變局,更要“打鐵必須自身硬”,以“理想信念宗旨為根基”。

恩格斯指出,“歷史從哪里開始,思想的進程也應當從哪里開始”。從歷史和邏輯相統一的角度。以“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為內容的“五四精神”點燃了愛國主義的熱潮,開啟了救亡圖存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從“首創、奮斗、奉獻”的“紅船精神”到 “敢于斗爭、敢于勝利、開拓進取”的“西柏坡精神”,孕育和催生了黨的赤誠初心和歷史使命;生死攸關時刻挽救了中國革命、黨和紅軍的“遵義會議精神”于復雜的環境中冷靜分析判斷作出決定,確立了毛澤東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拼搏、奉獻、團結、自強”的“抗戰精神”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決定性因素和最重要的保證;以“井岡山精神”“沂蒙精神”等為代表的“老區精神”體現了黨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和“密切聯系群眾”“一切為了群眾”的為民情懷。體現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的“延安精神”凝聚了黨“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和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財富”?!靶貞汛缶?、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舍小家顧大家”的 “西遷精神”深刻體現了聽黨指揮跟黨走,與黨和國家、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時代愛國精神?!坝掠趯嵺`、探索、思考、奮發進取”的“蘇區精神”大力弘揚了站在時代前沿和時代主題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戰略思維和銳意進取、打破陳規、吸取國際經驗,創造性地應用于中國實際的創新精神。

新時代,必須深入闡釋、準確表達紅色資源在理想信念層面的精神內涵,特別是通過不斷培育內容和持續拓展活動方式切實做到“真學真信” 和“學思悟踐”。立足現代審美和時代價值,通過系列文學作品、藝術、影視作品等非物質資源全面展現英雄模范的感人事跡和高尚情操,通過歷史場景和感悟時代變遷的“黨旗的飄展”“儀式的再現”等零距離接觸方式打造熔鑄理想信念的大熔爐和活課堂,通過創新創造各類紅色口號、符號、品牌、路標等把理想信念融入到家風、校風、社會習俗和生活禮儀的建設中去。

1.3堅定走好新長征路,實現中國夢的奮斗之源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征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新征程、進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當下的新長征,雖在環境、任務、力量等方面,新時代長征與當年的紅軍長征、改革開放以及走過的新長征路有許多不同,但其中蘊含的開創性、艱巨性和復雜性是一脈相承的。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而紅色資源是中國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要善于從紅色資源中汲取精神、智慧和力量。面對許多要跨越的 “雪山”“草地”“婁山關”“臘子口”,中國共產黨人必須摒棄貪圖安逸不愿繼續艱苦奮斗和驕傲自滿不愿繼續開拓的想法,必須從紅色文化載體中凝聚中國力量的精神紐帶,激發創新創造的精神動力和推進復興偉業的精神定力,必須為崇高理想信念和人民過上更加美好生活而矢志奮斗。

走好新長征路,答好時代之卷,還有很多“硬骨頭”要啃,需要不斷釋放紅色資源的精神價值,增進紅色資源育人功能的常態化制度化建設。需要保護好各種文物資源,并統籌推進展示工程和提升展示水平,打造、推介一批主題突出、導向鮮明、內涵豐富的革命文物陳列展覽、流動展覽和線上展覽精品,生動闡釋中國共產黨的偉大歷史貢獻。精心設計主題教育載體、制播革命文物故事微視頻、革命舊址短片、革命人物紀錄。

2021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青海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在全社會開展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教育,引導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弄清楚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等基本道理,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偉大實踐中建功立業。而“革命博物館、紀念館、黨史館、烈士陵園等是黨和國家紅色基因庫。要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據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強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作為新時代青年,大學生四史教育需常抓不懈,利用紅色資源開展大學生四史教育應形成長效機制。

2探索紅色資源融入大學生黨史學習教育的長效機制

賡續紅色資源的精神譜系,傳承紅色基因,需要不斷培育新的紅色資源內容,拓展紅色資源活動方式,讓紅色資源更具時代性和生活性。一方面主要從審美維度和價值維度切入,對經典要義進行準確闡釋,并深入挖掘其精神內涵。另外,創新創造各類紅色儀式、口號、符號、品牌、路標等,通過音、視、畫、話、媒,課堂、課程、主題教育、活動等形式展現文化內涵;二是通過一系列的文學作品、藝術、影視作品等靜態和動態的非物質資源來表達其精神層面的內涵。通過講道理、講信念、講精神,全面解讀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跡、高尚情操,讓紅色精神從符號、理念,變成有血有肉的英雄,變成我們身邊鮮活的日常。三是將紅色基因融入到紅色資源創造全程。以主題教育感知愛國愛黨精神和奮斗精神。以“論壇、演講、討論、閱讀、紅課”等主題教育+實踐調研使黨員干部在思想政治上受洗禮、守初心、擔使命。以全景展示、現實體驗等零距離接觸歷史場景和時代變遷。把每一個紅色旅游景點變成常學常新的熔鑄紅色基因的生動課堂,創設紅色品牌、紅色基地、紅色紀念品,打造行走的移動課堂。把黨篳路藍縷、艱苦創業的奮斗精神融入黨風、家風、校風、社俗禮儀的建設中去。

2.1紅色資源融入思政課堂是主渠道

思政課堂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大學生黨史學習教育的主渠道。把紅色資源融入思政課堂,需要從內容和形式上都做好教學設計、教學效果的及時反饋,找準融入的契合點。另外,還要發揮課程思政的作用,引導紅色資源融入專業課、通識課等其他課程內容中,使其同向同行,從而形成協同效應。

目前,尚存在的問題是:一是在融入的內容上存在不夠精準的情況。需要加強和改進、創新高校和資源基地共建合作的方式和課堂形式,走出去、迎進來,讓更多資源基地的專家進校解讀,或者讓高校教師和學生更多參與基地的研發和共建工作,以促使雙方的提高和耦合。二是課堂形式單一性和活動形式化問題存在。作為知識文化水平較高的群體,大學生在思政課學習和理論的掌握方面難度一般不大,但因為閱歷尚淺、人生經驗不夠豐富,親身經歷的歷史事件和直接面對的歷史人物較少,對一些理論和歷史的體驗和感悟難以感同身受而影響在情感和行為層次的效果。單一的課堂講授或者理論宣講無法真正起到思政教育入眼入腦入心的內在境界。構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研學、專題研討、啟發式、互動式項目式教學形式有利于提高大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升教學的實效性,增強理論的說服力和吸引力。要“高度重視思政課的實踐性,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增加實踐教學模塊成為當前高校思政課改革的大方向。構建以傳統課堂、實踐課堂、網絡課堂為主要形式的“三型”課堂,提升思政課授課形式的多樣性和教學效果。目前,微課堂、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主題式研討、沉浸式體驗教學等多種形式都已呈現,但還沒全面鋪開,在推廣中形式化問題凸顯。

2.2培育大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奮斗精神應成為主旋律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春節團拜會、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講話、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2019年新年賀詞、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講話、黨的二十大等多個場合強調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性和發出培育青年奮斗精神的號召。愛國主義是中國精神的核心,是我們的民族魂。而奮斗精神是五千多年中華文明的基因底色和民族稟賦,是個人創造美好生活勇往直前的生活姿態和寶貴財富,也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實踐偉力。以紅色資源融入大學生四史教育,要抓住愛國主義精神、奮斗精神培育這一主旋律,有的放矢,目標明確地引導當代青年防范“內卷化”情緒和“躺平”“佛系”等消極生活態度,勇擔時代責任。

挖掘、引導和打造地方紅色資源與校本資源、學生自身的活動資源相契合,形成體現愛國主義精神和奮斗精神的資源庫。利用各種重大節日活動開展各類儀式性活動、文化校園活動、志愿活動、實踐活動,家鄉紅色文化研學、身邊的奮斗典型、南京地方紅色資源專項調研活動等。

2.3創新方式方法、持續提升資政育人效果是主旨向

真正發揮紅色資源的教育引導功能,提升資政育人效果,還需要不斷創新利用紅色資源的方式方法,形成緊跟時代特色、貼近學生、回應學生關切、吸引學生興趣的紅色資源的展示方式、呈現方式、育人方式,在入腦入心上下功夫,把歷史講生動,把真理講精彩。如結合傳統紅色節慶日、重大事件日、高校開學典禮、畢業典禮等時機,通過儀式、演講、報告、比賽、家書、征文、論壇等形式,廣泛開展紅色精神教育活動。

用好現代科技,創新傳播載體,以鮮活體驗和理性認同厚植紅色文化土壤。構建網上網下一體、內宣外宣的聯動格局,開設云平臺、云展覽、云觀賞的線上展臺,開展線上線下聯動的紅色“云宣講”,運用VR、游戲和實景體驗等創設革命歷史的真實場景,通過動漫、歌曲、藝術展覽等紅色文化轉換的藝術形式,設計各類紅色紀念品等流行商品和網上“微表情包”,以網絡信息技術提升紅色文化載體的傳播力度、廣度和深度。

激發大學生“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擼起袖子加油干”的奮斗豪情和“艱難困苦,玉汝于成”的奮斗熱情;以短視頻、微電影等形式實景展現“過雪山草地”“過封鎖線”“四渡赤水”“運送軍糧等”經典歷史場景和體驗項目,促使大學生感悟革命精神;利用監獄等勞教現場和經典案例、故事,歷史上的錯誤路線和反面教材,警醒做好防范和抵御各類風險和挑戰、經受各類考驗的戰斗準備;開展各種事跡報告會,挖掘、總結和宣揚身邊中的各種榜樣力量,宣傳平凡中的偉大之處和偉大的平凡之作,匯聚和傳揚當代人的各類抗疫、奮進、創新等精神,釋放大學生創新創業創造的勇氣和動能。

不斷促使紅色資源的創新性轉化和發展,使其歷久彌新。結合時代特色和科技手段,不斷創新紅色傳播載體,擴大傳播力度、增強傳播廣度,拓展傳播深度,深化傳播效果。吸引民眾感受歷史、學習四史、了解事件和人物背后的細節和真實場景。通過互聯網傳揚紅色文化,通過動漫、流行歌曲、藝術展覽等形式實現紅色文化的藝術轉換,通過新技術突破時空局限,用VR、游戲和實景體驗等創造革命歷史的真實場景。構建線上線下一體、內宣外宣聯動的格局?;亟ㄔO、課程開發、成果運用同頻共振、同向發力,厚植紅色文化的土壤。

參考文獻

[1]梁柱.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泛起、特點及其主要表現[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3,(10).

[2]習近平.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的講[EB/OL].人民網.http://cpc.people.com.cn/n1/2016/1021/c64094-28798445.html,2016102.

[3]習近平.在參加青海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堅定不移增進民生福祉[EB/OL].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http://www.gov.cn/xinwen/2021-03/07/content_5591271.htm,20210307.

猜你喜歡
紅色資源黨史內涵
第一次學黨史
黨史告訴我們什么?
百年黨史的重要啟示
活出精致內涵
黨史上的今天
理解本質,豐富內涵
挖掘習題的內涵
革命紀念館紅色資源的開發利用
有效發揮紅色教育基地作用開展兵團組工干部黨性教育
近代上海的“紅色資源”為何豐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