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搭上人類便車的動物“旅客”

2024-05-06 22:32Aya貓貓
百科知識 2024年8期
關鍵詞:寵物旅客運輸

Aya 貓貓

2024年1月16日,一架新加坡航空公司的波音747貨機從新加坡樟宜機場飛抵中國成都雙流機場。與往常滿載貨物的貨機不同,這架飛機的貨艙里只有一位尊貴的旅客—首只在新加坡出生的大熊貓“叻叻”。

2021年8月14日,叻叻出生于新加坡河川生態園,它是我國向新加坡出借的大熊貓“嘉嘉”和“凱凱”的孩子?!斑贰痹醋孕录悠碌呐f稱石叻,且與“樂”同音,寓意快樂、幸福。自出生以來,“叻叻”備受獅城人民喜愛,是河川生態園的“大明星”。按照此前中新兩國達成的協議,“叻叻”年滿兩歲后需回到中國。因此,自2023年8月起,新加坡方面就開始緊鑼密鼓地安排它的回國之旅,直至今年1月16日順利成行。

作為一種快速且相對平穩的交通工具,在高價值經濟動物和珍稀野生動物的長途運輸中,飛機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然而,能享受乘坐飛機出行這一待遇的動物少之又少,大部分動物仍是通過陸運或海運的方式進行旅行。接下來,讓我們從陸、海、空等不同的運輸方式來看看這些動物是如何搭上人類便車的吧。

陸上運輸—最傳統古老的運輸方式

堅實廣闊的地面承載著人類百萬年來的進化發展軌跡,同樣也是許多陸生動物生存和移動的場地。在蒸汽動力機械逐步成熟并投入交通運輸前,古代農耕社會的動力來源極為有限,除依靠特定地形環境的水力和風力外,能隨時隨地使用的多是畜力和人力。因此,古代轉移動物一般都由人將動物驅趕到指定場所。時至今日,季節變遷時,有些牧民仍然會將成群的動物轉移到不同牧場。受人畜體力等因素限制,這種轉運方式的行進距離較短,速度較慢。此外,各種惡劣天氣或傳染病也會給動物轉運造成嚴重損失。

18世紀末蒸汽機的快速發展和19世紀初火車的發明與鐵路的普及讓各種動力車輛開始代替畜力車,現代意義上的動物陸上運輸出現了。大量的動物經簡單改裝的貨車和火車被運輸到各地。這種運輸方式雖然能快速而廉價地轉運大量動物,但和運輸貨物不同,動物必須飲水、進食、排泄、休息,對環境溫度和空氣質量也有一定要求,而長途貨車運輸和鐵路運輸很難滿足這些要求。

首先,動物陸上運輸的運行速度較慢,動物在途中需要長時間忍受惡劣環境,難以得到充足的休息。其次,相較普通貨車,雖然一些動物運輸貨車增加了通風和減振裝置,效果仍然不佳—車廂里不僅空氣污濁,而且晃動很大,夏天時更容易出現致命的高溫。另外,為了追求高利潤,很多運輸車都采用多層設計,動物的活動空間被進一步壓縮,排泄物也難以得到及時清理,這更加重了異味的產生和疫病的暴發。

據統計,在鐵路運輸過程中,受驚、疲勞、營養不良和缺水導致的牛死亡率約為6%,羊死亡率高達9%。而且,這些動物的尸體也很難得到妥善處理,往往被草草扔在路邊,這為疫病傳播提供了有利條件。為了提高動物的生存率,一些運輸公司為車廂安裝了噴水和通風裝置,但由于長途運輸耗時太長,且需要在汽車和火車間來回換乘,這樣的措施往往只是聊勝于無。

近年來,隨著高速公路網、冷鏈物流網的普及和疫病防控意識、動物福利意識的提升,動物長途鐵路運輸已逐漸被短途公路運輸取代:肉類加工廠建設在郊區的養殖場旁,僅需用汽車點對點轉運即可將動物運往屠宰廠,再由冷藏車將處理好的肉類運往各大市場。這樣的流程不僅避免了動物在長途運輸中受驚、消耗體力和染病,還在提高動物運輸生存率的同時,降低了動物疫病沿途傳播的可能性,也有利于肉類品質的提升。

某些專用車廠商還針對不同動物的體形、習性以及市場需求設計了不同的動物運輸專用車身或貨柜。例如,一些馬匹運輸車就配備了加高車頂、帶軟墊的隔板、電動通風裝置、飲水機和飼料槽,還在地板上鋪設了防滑材料,增加了排泄物引流管等。

另外,動物很容易因受到驚嚇而產生應激反應,車輛行駛過程中一些幅度稍大的顛簸也可能損害動物健康甚至威脅它們的生命,所以負責動物運輸的司機必須盡量平緩駕駛,同時定時停車休整,以便隨車飼養員或獸醫對動物進行照料。

為了助力成昆鐵路沿線地區實現脫貧致富,滿足百姓的日常出行需求,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在云南普雄和攀枝花南之間開行了5633/5634次“公益慢車”,并在列車中編入經特殊改造的行李車廂,方便乘客攜帶大型牲畜和大件行李。這種車廂的底部具有便于分離糞便的網格和凹槽,加裝了額外的通風天窗和動物拴掛點,列車員還會定期對車廂進行防疫消殺。

水上運輸—多數動物跨洋過海的唯一選擇

進入農耕社會后,為了獲得穩定的水源,人們多擇水而居,而為了打通人員與貨物的流通、促進人類社群的交流,人們發明了船。其實,動物水運的歷史也相當久遠:古羅馬時期,產自北非和西班牙的良種馬就是由水路運抵馬克西穆斯競技場的;中世紀時,歐陸騎士階層所購買的戰馬中有相當一部分是通過水路運輸的;大航海時期,船運也是歐洲殖民者將馱畜和馬匹送往新大陸的唯一途徑。在我國悠久的水運史中,動物不僅是能用來交易的商品,還是供船員豐富伙食的食物??脊湃藛T在著名的“南海一號”古沉船中就發現了不少動物遺骸—這些動物應該是船員為了保障長久航行中的伙食供給而豢養的。

進入近現代,雖然鐵路已經鋪往世界各地,但面對浩瀚的海洋,水運仍然是跨洋運輸大批動物的重要途徑: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孤懸海外的英國和美國使用海輪為遠赴歐陸戰場參戰的遠征軍跨海運送了十余萬匹軍馬。

作為航空技術成熟前跨洋動物運輸的唯一選擇,水運為動物的長途流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與傳統動物陸運一樣,以前的動物水運同樣存在一些問題,最突出的就是運輸慢、用時久。用于動物運輸的船舶基本都是常規排水型船舶,其理論時速一般為六七十千米,但考慮到燃油經濟性和機械可靠性,普通遠洋貨輪的實際航行時速為20~40千米;如果航行在內河上,時速很少會超過30千米。過長的運輸時間帶來了一系列問題:航行途中,動物們必須在相對狹小、陰暗的船艙內完成日常吃喝拉撒睡等活動,健康難以得到保證;茫茫大海中,食物、淡水等必需品極為有限,即使人們在出航前準備了足夠的飼料和潔水,但仍舊面臨長期儲存的難題;因為空間有限,一旦發生疫病,基本做不到人畜徹底隔離,不僅會引發大量動物死亡,還會危及船員的生命安全……以上種種問題讓當時動物長途運輸的死亡率居高不下,就連一些高價值動物也無法幸免。

進入當代,船舶工業的進步讓大規模動物遠洋運輸變得更安全平穩,這些海上“巨無霸”能跨洋運輸數萬頭牛羊,能攜帶數千噸淡水和草料,還配備了強大的反滲透過濾系統,每日可以產生數百噸淡水以滿足人畜所需。此外,為優化動物生存環境、減少船員數量,近年來,一些新造的動物運輸船還具備噪聲和振動控制,自動通風、喂食、喂水和自動排泄物處理等先進功能,能滿足當前國際新型動物運輸船的最高標準。

除了陸地動物,船舶還能運輸甚至飼養魚類。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海水魚飼養和消費國,我國在傳統魚苗跨省海運的基礎上,開始嘗試研發和運營深海養殖工船。這種“海上牧場”把傳統的沿海魚塘網箱搬到了船上,借助便利的取水條件,可以不斷為魚池換水,從而提高飼養密度和魚的品質。相較于傳統的無動力深海網箱,深海養殖工船不僅可以自主遷徙、全年恒溫飼養,更可主動躲避惡劣海況、降低災害損失。

我國第一艘深海養殖工船“國信1號”于2022年投入使用,載重量達10萬噸,相當于兩艘遼寧艦的排水量,它安裝了先進的自動化飼養和加工設施,全船僅需配備35名船員?!皣?號”是目前全球設計規模最大、功能最全、實用性和可靠性最強的漁船。更難得的是,由于養殖方法科學、水質優良,該船飼養的大黃魚的品質幾乎和野生的一樣優良,市場認可度極高。未來,我國還會有更多此類“海上牧場”投入生產和運營,將帶動我國漁業從近海走向深藍,實現“耕海牧魚”夢。

空中運輸—“尊貴”動物長途旅行的最優選

作為一種快速且相對平穩的交通工具,飛機能快速縮短運輸時長,讓動物無需忍受長時間的舟車勞頓即可跨洋越海。因此,在珍稀野生動物和高價值經濟動物的長途運輸中,空運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2023年回國的13只旅外大熊貓全部都是通過空運方式運輸的。

目前,動物空運可分為貨機主艙運輸、客機客艙運輸和客機機腹貨艙運輸三種。其中,貨機主艙運輸是大批量動物、大型動物和需要特殊生存環境的動物運輸時的最佳選項。

貨機主艙中沒有座椅、廚房、行李架等設施,空間十分寬敞,而且貨機主艙常和機組休息室相連,更方便飼養員隨時照料動物,非常適合跨洋運輸珍稀野生動物和一些高價值經濟動物。比如,為了讓大熊貓“叻叻”的回國之旅輕松愉快,機艙溫度不僅要保持在12℃~16℃,運輸籠中還要放置50千克重的各種食物,同時配備中新兩國的后勤保障團隊。為此,承運方新加坡航空公司專門抽調了一架波音747貨機進行運輸。此外,純血馬也是通過上述方式運輸的。

當然,除了陸生動物,一些海洋館和動物保護機構也有長途運輸鯨、海豚等大中型水生動物的需求。這些動物不僅自重驚人,有些還需要完全浸沒在水中。因此在空運這些動物時,除了要考慮動物自身體重和體形,還必須考慮水箱的重量及裝卸問題。為此,航空公司往往會使用寬體貨機,甚至是擁有尾艙門的軍用運輸機來執行運輸任務。2017年,為了從俄羅斯海參崴引進兩頭虎鯨,無錫某海洋公園就向俄羅斯伏爾加-第聶伯航空公司租用了一架伊爾-76型運輸機。

如果你想讓寵物和自己一同打“飛的”的話,該怎么辦呢?沒關系,現在很多寵物貨運代理公司和航空公司都提供寵物托運服務。

不過,為了保證寵物能在機腹貨艙的特殊環境中存活,作為承運方的航空公司除了只在有貨艙增氧加溫的客機上提供這一服務外,也對運輸程序和寵物本身的狀況有一定要求:一是寵物檢疫證明等運輸文件必須要齊全,寵物必須身體健康、無異味、未懷孕;二是不托運短鼻品種的貓、狗(因為這類動物的鼻腔狹窄,容易在氣壓較低的機艙內發生呼吸困難);三是托運人必須提前向航空公司發出申請,并簽署托運合同;四是裝運寵物的籠子要堅固,鋪有吸水墊,其內部空間不僅要滿足寵物生存,大小和重量也要符合相關規定。當然,寵物托運也有一些缺點,如整個托運過程中,主人對寵物的狀況完全不知情,如果寵物在運輸途中不幸死亡,勢必會引起航空公司與寵物主人間的糾紛。

鑒于此,目前國內海南航空與吉祥航空等航空公司推出了諸如“寵物進客艙”等允許某些寵物與主人一同登機并進入客艙的服務。不過,考慮到客艙中還有其他同行旅客,為了保障客艙安全和清潔,這項服務只在特定城市出發的直達航班的經濟艙內開展,而且要求更嚴格。以海南航空為例,旅客只能攜帶部分適合機內環境的家養貓、狗;在滿足寵物托運要求之余,旅客必須為寵物提前清潔好身體、穿上衣物、戴上嘴套、穿戴寵物紙尿褲、遮蓋箱體;不能在飛行途中喂食、喂水或從箱子中取出寵物;視飛機大小,每趟航班只允許最多托運2~4只寵物……雖然海南航空為這項業務做出了種種嚴格限制,但仍獲得了有相關需求客人的好評,認為這是國內航空業提升服務水平的有益探索。

綜觀陸、海、空三類動物運輸途徑的發展歷程和現狀,不難發現,人類交通運輸技術的進步、疫病防控和動物福利保障意識的不斷提升,讓搭上人類便車的“毛茸茸旅客”能快捷、安全、舒適地穿梭于世界各處。未來,人類或許還會讓這些特殊“旅客”體驗到電力驅動、無人駕駛等交通運輸技術新成果,進一步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責任編輯】諶 燕

猜你喜歡
寵物旅客運輸
非常旅客意見簿
我是人
抬起腳來
給小旅客的禮物
受阻——快遞運輸“快”不起來
比甩掛更高效,交換箱漸成運輸“新寵”
養寵物
關于道路運輸節能減排的思考
金旅客車
綜合運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