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析高職物流教育校企協作模式的建設路徑

2024-05-06 16:23周斯斯
中國儲運 2024年3期
關鍵詞:校企物流院校

文/周斯斯

本文從高職物流教育校企合作現狀著手,對高職物流教育校企協作模式建設路徑進行探究,旨在為日后相關人員的研究提供參考。當前高職院校在校企合作期間,實踐訓練與知識理論融合的效能不高,導致高職院校在開展人才培養期間,難以提升學生的專業效能,再加上教師自身的專業性有限,學生在學習期間未能得到符合崗位和企業需求的針對性指導,從而難以滿足學生自身職業發展需要。因此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當務之急,是將專業教學與企業進行有效銜接,建立互利互惠的教學模式,從而在為企業輸送人才的同時,提升學生畢業的就業率。

一、高職物流教育校企合作現狀

(一)企業對物流教育的校企合作認知度不高。當前很多物流企業都對應用型人才的要求非常高,一些中小型企業尤為明顯,其在合作中期望以后的高職物流專業學生就業后,可以直接在該企業開展本職工作[1]。但是企業對于和高校間開展聯合來提高其實際物流專業學生素質的積極性卻不高。歸根結底是企業在組織畢業生的頂崗實習過程,總是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與此同時,至今相關機構還未能制定合理高效的機制對存在的問題加以處理。(二)高職院校的物流教學缺乏企業實際操作機會。當前部分的高職學校仍然僅僅在基礎課程上講授了物流專業的基本理論知識,且由于現代物流操作設備普遍售價都比較高,短期內高職學校在教學經費上較為緊張難以快速完成設備的采購工作和建立完善的實訓室。個別學校即使撥付大量的經費購置部分教學設備,但為了資產保護,大多數只供學生進行參觀,并沒有用于實際的教學操作中,導致了現代物流專業的學生并沒有過多實踐經驗[2]。但是當前現代物流專業所要求的人員不但需要掌握專業基礎知識,還需要對基礎的專業技能和操作流程有相當的了解,而沒有實踐能力已成為高職學校培訓人才培養效能難以提升的主要原因,因此企業在與學校合作的過程中,合作的興致不高,企業亦無精力和人手逐一培訓每一位實習學生。此外,高職學校盡管也與很多企業進行了合作教育,但實際參加培養教學的企業相對較少,并出現了每年都要換企業的現狀。而有些的企業僅是因為缺少人手,才主動向高校進行合作,希望通過企業和高職學校合作的方式,來緩解企業人才短缺的情況,但當企業總體上經營平穩以后,則不再繼續投入于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與培養。此外,在與中小企業合作的過程中,由于對項目效益相對較低,不能實現雙方在合作方面的利益訴求,這也是當前中小企業未能接納高職院校人員,校企合作積極性低下的重要原因。(三)高職院校的物流教學師資力量薄弱。高職學校在開展物流專業教學時,部分教師自身沒有進行過全面化的物流專業基礎理論學習和培訓,理論知識掌握得不夠深入,亦缺乏相應的操作經驗和實踐基礎,總體的教學水平比較薄弱[3]。教師隊伍是保證物流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以及人才培養水平的至關重要因素但是當前高職學校師資力量較弱,教師自身的學科教學能力和教育水平,與學生自身發展需要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不僅致使學生自身的學習效能難以提升,還嚴重制約了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水平,使得校企合作培養人才的方式難以在中職院校進行,全面落實在當今時代發展,背景下,高職學校教師可以根據市場發展需求進行應用型人才培養,以此促進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學科教師能夠在實際發展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掌握更多現代化教學知識。而且還要掌握實際教學技能,并具有實際操作經驗,如此方能培育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但是,當前高職物流專業教師自身的專業性較低無法承擔高質量的課堂教學,出現實踐型教師比例缺乏的情況。

二、高職物流教育校企協作模式的建設路徑

(一)轉變教學理念,科學指導校企協作實踐。企業需要的人才是與行業發展需求相契合的復合型專業人才,具有較高的實用性,因此在開啟校企協作模式時,教師應對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進行全方位衡量,從而提升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效能[4]。此時高職院校一定要以就業能力和質量意識這個中心指導為理念,確定物流教育的學科定位,并確立長遠發展目標。在此活動中,相關人員和物流的技術人員一起進行研究,其研究的內容涉及工作崗位的實際服務功能、特點及其典型性等,更關鍵的是物流行業發展需求。因此,高職院校要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與思想,根據校企合作項目實踐需要,不斷改進原有的教學內容和方式,使學校課程與項目實踐充分結合,強化無力管理專業學生的素養和實際能力培養[5]。在物流教學與培養的整體進程中,應以學校發展的根本宗旨,切實幫助合作的物流企業,培養優秀應用型人才,如此方能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和職業需要的高職物流專業人才。(二)基于就業導向,完善校企協作課程體系。在高職院校物流專業教育課程體系構建期間,應根據求職要求進行內部資源的優化與吩咐并對企業內部實際情況進行了解,結合當前專業教學情況,構建合理化科學化的教育體系,當前物流行業對于管理人才的需要較多,因此高職院校在與企業進行協作時,應側重物流,專業管理方面教學,使學生在掌握專業知識的同時具有管理能力,并能夠將理論知識與實際進行有效結合,以此提升自身人才培養結構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強調培養目標要貼近職位實際需求,這一階段體系構建任務中,增加了一定比重的實踐學習內容,以確保學生有充分的機會參加企業實踐訓練[6]。在高職教育課程體系建設的步驟中,在物流管理專業教學過程中,應將實用性作為專業人才培養的原則,以此進行后續的教學工作,此時為有效保證教學的實用性,應在課程體系設計時,根據社會對于物流行業的需要情況進行綜合考量,以此提升學生自身專業知識與技能。此時教師應對當下學校面臨嚴峻的就業競爭環境進行綜合考量,并進行結構優化,將物流管理教育學科與實踐教學內容有機結合,將學生輸送到企業中,提升學生的實踐經驗,從而確保物流管理教育課程體系與學生的成長特點和規律、企業的實際需求更加貼近。(三)加強師資建設,為校企合作提供保障。高職院校在開展物流管理教學工作過程中,為有效提升此專業與實踐教學的融合性,強化校企協作效能,應不斷加強自身師資隊伍建設,為校企合作創設具有保障性的師資隊伍[7]。其一,強化物流管理,師資人才培養,大力發展人才引進機制,進行改革創新。其二,由于物流專業有著較強的實踐性和實用性,因此在人才培養期間應將側重點放置在教學的實踐性和提升學生實踐經驗方面,此時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具有較強的實踐教學能力,促使學生能夠學有所長?;诖烁呗氃盒T陂_展物流專業師資力量建設時,應保障教務師具有實戰經驗,且長期在物流行業擔任相關要職,以此提升教學的實踐性,使得該專業師資隊伍更加專業。只有如此,方能保證高職院校物流專業師資隊伍,教學質量,促使校企協作模式得以有序開展。其三,高職院校進行物流專業師資培養,需要建立健全輪流培養機制,根據社會發展情況,經常性地開展物流專業教育培訓,進行全面而系統化的理論訓練,奠定理論課程根基。(四)強化校企交流,形成互利互惠的關系。校企合作應當建設在各方互相尊重、公平協調的基礎上,校企合作意在推動各方一同發展前進[8]。如果各方簽署協議,就必須經過反復磋商,以兼顧彼此間的共同利益。此時校企合作的成立首先是在于培育高質量的、適應社會需求的人才培養,在開展合作關系的進程中各方難免會遇到一些困難,為確保聯合關系得以長期地開展到底,在協議具體內容的設定上應當盡可能具體化,以免于日后發生沖突。同時校企之間還可以選擇適當的教學人員成立交換班級,對雙邊成員的學習情況開展更有效的溝通,以相互了解彼此間所掌握的情況,從而更好地開展教學交往配合,通過設計更適合學生實際的教學物流項目,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高職的教師們也可以深入到實訓基地當中,與學生們一同開展實訓操作,只有如此,教師在課堂對學生們開展基礎理論知識講授時才能明白該怎樣緊抓側重點,有效地開展教學知識點的講解,讓學生更迅速地將基本知識與實際運用密切聯系在一塊,從而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教師的能力也有了相應的提高。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物流國際化、標準化發展的背景下,高職院校在開設物流專業的過程中,應與企業聯手,一改往常合作弊端,建立共進共贏的協作模式。此時應強化企業對于校企合作的認知,并運用政策鼓勵,促使雙方在市場發展中占據有利地位,從而推進物流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猜你喜歡
校企物流院校
本刊重點關注的物流展會
深化校企合作促進應用型人才培養實現校企生三方共贏
“智”造更長物流生態鏈
企業該怎么選擇物流
校企聯合對人才培養的作用
校企合作運行機制初探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運輸優化
校企合作五反思
院校傳真
院校傳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