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肌電生物反饋治療腦卒中后中樞性面癱的臨床效果

2024-05-07 06:33閆貴國
醫學美學美容 2024年7期
關鍵詞:腦卒中

閆貴國

[摘 要]目的 探析對腦卒中后中樞性面癱患者實施肌電生物反饋治療的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80例腦卒中后中樞性面癱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各40例。對照組予以常規治療,試驗組予以肌電生物反饋治療,比較兩組臨床療效、面部功能及生活質量。結果 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5.00%,高于對照組的65.00%(P<0.05);試驗組治療后臨床面部評價量表(FaCE)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試驗組治療后SF-36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肌電生物反饋療法在腦卒中后中樞性面癱的治療中具有良好的干預價值,可改善患者面部功能,提高治療效果,對于患者生活質量提升具有一定促進作用。

[關鍵詞] 腦卒中;中樞性面癱;面部殘疾指數

[中圖分類號] R74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4949(2024)07-0063-03

Clinical Effect of Electromyographic Biofeedback in the Treatment of Central Facial Paralysis After Stroke

YAN Gui-guo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Shanghai First Peoples Hospital Jiuquan Hospital/Jiuquan Peoples Hospital, Jiuquan 735000, Gansu,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electromyographic biofeedback therapy on patients with central facial paralysis after stroke. Methods A total of 80 patients with central facial paralysis after strok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1 to January 2023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4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treatment,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electromyographic biofeedback. The clinical efficacy, facial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85.00%, which was higher than 65.00%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FaCE scor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SF-36 scor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P<0.05). Conclusion Electromyographic biofeedback therapy has a good intervention value in the treatment of central facial paralysis after stroke, which can improve the facial function,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promot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Key words] Stroke; Central facial paralysis; Facial disability index

中樞性面癱(central facial paralysis)作為腦卒中后一種常見的神經功能障礙,主要與大腦控制面部的運動功能區域損傷相關[1,2]。中樞性面癱給患者的日常生活帶來困擾,還可能導致患者在社交和情感上遭受打擊,進而產生抑郁等心理問題。肌電生物反饋療法(EMGBFT)作為一種新興的非侵入性腦刺激技術,已經被用于治療腦卒中及其并發癥,包括中樞性面癱。EMGBFT通過刺激大腦特定區域,有助于改善血流、增強神經可塑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恢復神經功能[3,4]。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討常規療法、肌電生物反饋療法在治療腦卒中后中樞性面癱中的效果和適應性,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酒泉醫院/酒泉市人民醫院神經內科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80例腦卒中后中樞性面癱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各40例。對照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40~54歲,平均年齡(47.19±4.62)歲。試驗組男24例,女16例;年齡39~55歲,平均年齡(47.28±4.59)歲。兩組性別及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具有良好的遵醫依從性;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嚴重心衰、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存在重度聽力或語言障礙。

1.3 方法

1.3.1對照組 接受常規治療:①針灸:患側面部挑選陽白、魚腰、頰車、下關和地倉等穴位,經標準消毒后,使用針灸針(蘇州環球)進行治療,采用毫針斜刺或平刺技術,并結合電刺激;②面部肌肉訓練:鼓勵患者進行鼓起嘴巴、活動眉毛、露齒、嘴唇突出和吹氣球等動作,增強面部肌肉力量;③物理療法:使用紅外線照射和吞咽言語療法儀器,針對面部肌肉進行訓練,1次/d,連續治療21 d。

1.3.2試驗組 予以肌電生物反饋療法治療(EMGBFT):面癱側使用生物反饋治療儀(南京偉思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蘇械注準20202090142,型號:偉思SA9800型)進行干預,具體方案包括:將一個表面電極放置在耳后面神經出口,另一個電極分別放置在眼輪匝肌、提上唇肌和顴小肌交匯處或顴大肌、笑肌和口輪匝肌交匯處;波形設置為三角波,波寬200~300 μs,頻率1~50 Hz,電流強度設置1~5 mA?;颊咝柙谥委焹x屏幕發出指令后執行面部肌肉主動收縮動作,如皺鼻、露齒微笑、臉頰膨脹等。達到預設閾值即進行1次電刺激,以引發目標肌肉的收縮,每次治療持續20 min,兩組肌肉各治療10 min,每周進行6次治療,10次治療為1個療程,完成3個療程后進行療效評估。

1.4 觀察指標

1.4.1評估兩組臨床療效 顯效:神經電生理檢查面部肌肉功能恢復至接近正常水平;有效:神經電生理檢查面部肌肉功能有所改善,但未完全恢復到正常水平;無效:面部肌肉功能無改善甚至惡化[5]??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2評估兩組面部功能 采用臨床面部評價量表(FaCE)[6],總分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面部功能越優異。

1.4.3評估兩組生活質量 采用生活質量評定量表(SF-36)[7],總分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生命質量越優異。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面部功能比較 試驗組治療后FaCE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生活質量比較 試驗組治療后SF-36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3 討論

面神經作為第七對腦神經,負責管理舌前2/3的味覺,可控制面部表情肌肉的運動及調節舌下腺、下頜下腺和淚腺的分泌[8]。面神經對肌肉不僅有支配作用,一定程度上還提供營養,因此其受損會引發肌肉功能障礙,繼而導致中樞性面癱。臨床研究證實[9,10],通過吞咽和言語治療可有效改善面部肌肉功能障礙?;诖?,在中樞性面癱的康復治療中采取綜合性治療方法,注重神經功能的重塑和功能性訓練,對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和恢復社交功能至關重要。

肌電生物反饋治療主要利用肌電圖(EMG)信號來監測和記錄肌肉活動。這種治療方法基于生物反饋原理,通過將生理信息反饋給患者,以增強其對自身生理過程的認識和控制能力[11,12]。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試驗組治療后FaCE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肌電生物反饋治療效果較佳,可促進患者面部功能恢復。分析認為,肌電生物反饋治療技術是一種能夠幫助患者重新感知自身相關生理信號的方法,可將患者未察覺到的肌電信號以視覺和圖形的方式呈現出來,實時測量肌電信號的強度和幅度,并將其與刺激閾值進行關聯比較,從而形成閉合式的反饋回路;同時,肌電生物反饋治療通過對肌肉的反復訓練和反饋刺激,激活中樞神經系統損傷后仍有反應的運動感覺細胞,可促進受損神經周圍未受損皮質神經元的功能重塑,通過持續的訓練和反饋,還可加速大腦中樞神經的功能重組,從而實現面部肌肉運動感覺功能的恢復,提高治療效果[13,14]。試驗組治療后SF-36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肌電生物反饋治療可促進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分析認為,肌電生物反饋治療過程中患者主動收縮產生的肌電信號達到刺激閾值時,系統會自動調高誘發點,進一步誘發肌肉刺激。這種反復的運動再學習模式,使患者能更好地自主控制偏癱側面部肌肉動作,如微笑、鼓腮、吹口哨和動鼻翼等;且治療后肌電生物反饋治療組能更好地控制面部肌肉張力,避免面部肌肉痙攣或攣縮,減少了臨床上中樞性面癱導致的面肌痙攣問題,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肌電生物反饋治療技術在促進中樞性面癱患者面部肌肉運動感覺功能恢復、提高治療效果、增強患者生活質量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王能,林曉偉,張曉麗,等.補陽還五湯聯合針刺治療腦梗死恢復期中樞性面癱療效及對運動功能、生活能力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20,29(20):2266-2269.

[2]徐明珠,楊述玉,黃石璽,等.調督和胃針法聯合火針治療腦卒中后中樞性面癱的療效及對血漿內皮素水平影響[J].針灸臨床雜志,2020,36(12):9-12.

[3]蔣文輝.面癱采用針灸聯合中藥濕熱敷治療的效果觀察[J].內蒙古中醫藥,2023,42(8):149-151.

[4]程慶華,陳蓓蕾,肖雪,等.肌電生物反饋與電刺激治療對急性出血性腦卒中后吞咽障礙患者臨床療效及吞咽功能的影響[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23,20(4):59-63.

[5]王鐵剛,潘麗娜,王海,等.棒擊推拿聯合電刺激生物反饋治療成年女性壓力性尿失禁:盆底肌表面肌電值的變化[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22,26(35):5693-5699.

[6]王蓮,鄧巍,劉晨晨,等.個性化護理溝通模式及心理干預在面部軟組織損傷患者整形修復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美容醫學,2022,31(4):151-155.

[7]李冬梅,凌燕,袁愛華.多維度強化護理結合階段性功能康復訓練對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運動功能、自護能力及疼痛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23,32(4):569-572,584.

[8]湯小芬,陸學成,李勁.不同頻率疏密波電針配合艾灸治療面癱恢復期的效果及對面神經肌電圖與鐙骨肌反射的影響[J].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23,51(1):104-107.

[9]黃晶,王寶愛,馬力.中藥濕熱敷聯合肌電生物反饋療法治療氣虛血瘀型面癱的臨床效果及對面神經傳導功能的影響[J].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23,46(4):527-532.

[10]郭超,王彬彬,孫圣喬,等.舌下神經-面神經側-端吻合術治療聽神經瘤術后重度周圍性面癱的效果分析[J].中華神經外科雜志,2022,38(12):1244-1248.

[11]劉華,張丹,夏銘蔚,等.針刺聯合馬錢子外敷對頑固性面癱患者面神經麻痹癥狀及面神經功能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21,30(21):2340-2344.

[12]吳晶,張偉,陳焱強,等.雙側重復經顱磁刺激聯合肌電生物反饋治療腦卒中吞咽障礙的臨床研究[J].中國康復,2023,38(6):323-327.

[13]熊波,李航,文遠超,等.肌電生物反饋治療腦卒中患者運動功能障礙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科學,2023,13(15):12-15.

[14]師慶彬,王鋒.扶正補土針刺法配合肌電生物反饋治療對老年腦卒中后偏癱患者血液流變學、肢體功能恢復的影響[J].反射療法與康復醫學,2023,4(16):27-29,33.

收稿日期:2024-1-16 編輯:劉雯

猜你喜歡
腦卒中
腎小球濾過率下降與腦卒中類型及預后關系探討
綜合干預對首發腦卒中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
“三位一體”急救模式對急性腦卒中救治和預后的影響
早期護理介入在腦卒中患者構音障礙訓練中的作用
早期康復護理在腦卒中偏癱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
腦卒中合并腦栓塞癥的預防及護理觀察
良肢位擺放結合中藥熏敷降低腦卒中患者肌張力的療效觀察
針灸配合康復臨床對腦卒中偏癱患者肢體功能恢復的效果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