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牧草產業高質量發展路徑研究

2024-05-08 08:48劉娜娜沙旦提阿不都外力
草食家畜 2024年1期
關鍵詞:飼草料飼草牧草

劉娜娜,蒲 娟,沙旦提·阿不都外力

(1.新疆畜牧科學院畜牧業經濟與信息研究所,烏魯木齊 830011;2.新疆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烏魯木齊 830052)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牧草產業是我國農業的重要構成[1],也是一個國家農業生產實現良性循環的重要基礎[2],牧草產業發展對畜牧行業革新有直接影響,其高質量發展更是推動畜牧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對農業結構的調整、優化有舉足輕重的作用[3]。而飼草作為重要的農業資源,通過草食動物將其轉化為肉奶,是保障我國食品安全的重要舉措[4-6]。國家高度重視牧草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為進一步推動畜牧業的高質量發展,國務院辦公廳出臺了關于《促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該意見明確提出我國要健全飼草供應體系,建設現代化的飼草產業,實現飼草產業的高質量發展,為堅守國家糧食安全提供必要的保障[7],同時2023年中央1號文件明確指出“樹立大食物觀,加快構建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結合、植物動物微生物并舉的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由此可見飼草產業發展對于畜牧業發展、國家糧食安全及多元化食物體系建設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8]。

新疆地域面積遼闊,牧區相對分散,擁有多樣性的氣候和土壤條件,不同牧區適宜種植的牧草品種類型多樣且不同,各牧區主要種植的牧草種類涉及狼尾草、高羊茅、洋牧草、金雀稗、苜蓿等,由于生產水平和技術應用等制約,各類先進技術在牧草種植過程中的實施難度較大。牧草產業發展具備生態、生產雙重功能[9],草地作為新疆重要的自然資源之一,是促進新疆畜牧業不斷發展的關鍵,更是實現新疆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9]?,F階段,新疆牧草產業發展情況如何?還存在哪些問題?如何實現新疆牧草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是當前新疆牧草產業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之一。鑒于此,本研究在分析新疆牧草產業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的基礎上,著重探究了未來實現新疆牧草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路徑。

1 新疆牧草產業發展現狀

1.1 草地資源豐富助力新疆畜牧業高質量發展

隨著新疆家畜存欄量的增加,牲畜業規?;l展速度的提升,優質飼草的需求基數隨之增加。2022 年新疆牛、羊存欄量顯著增加,其中牛存欄達690.91 萬頭,羊存欄達4 825.21 萬只,比上年增長12.1%和5.6%;牛出欄量增加,而羊出欄量有所減少,其中牛出欄達292.64 萬頭,比上年增長1.2%,羊出欄達3 547.57 萬只,比上年下降4.1%。伴隨牛、羊存欄量的增加,牧草需求隨之上升,而新疆豐富的草地資源為畜牧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利保障。新疆擁有廣袤的草原和良好的種質資源,草地類型豐富,全國18 個草地大類中新疆占據11 個,具備良好的利用條件及生產力。據新疆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數據顯示,新疆草地面積為5 198.60萬hm2,其中天然牧草地3 959.81萬hm2,占全疆草地的76.17%,主要分布在阿勒泰地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州直、塔城地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哈密市、和田地區。

1.2 草原放牧牲畜達上限,牧民定居點配套飼草料地有提升空間

草原放牧作為畜牧業發展的一種方式,這對新疆牧民生計具有重要意義,而當前新疆的草原放牧牲畜已經達到一定上限,同時牧民定居點配套飼草料地有較大程度的提升空間。根據行業部門相關數據資料顯示:2022 年新疆落實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面積0.44 億hm2,其中禁牧0.11 億hm2,草畜平衡0.33 億hm2。各季節草場全年放牧牲畜達1 684 萬頭(只、匹),其中羊1 400 萬只、牛210萬頭、馬74萬匹,折合2 746萬羊單位,已達上限。同時上一年度,新疆牧民定居點越冬舍飼牲畜達到875萬頭(只、匹),其中羊665萬只,牛171萬頭,馬39萬匹。同時,目前新疆配套的飼草料地31.4萬hm2,種植飼草料21萬hm2,其中10.4萬hm2未用于飼草料種植。

1.3 人工種植飼草料地達千萬畝,秸稈及農副產品資源化利用有待增強

伴隨新疆畜牧產業的不斷發展,牧草需求逐漸攀升,人工種植飼草料地隨之增加,“冬麥+復播青貯玉米”一年兩熟種植模式的推廣,使得飼草料供給保障能力不斷提升。根據行業部門相關數據資料顯示:2022 年新疆苜蓿、青貯玉米等種植面積78.29 萬hm2,干草產量達到934.16 萬t,其中苜蓿留茬面積16.67 萬hm2,干草產量137 萬t;青貯玉米種植面積59.24 萬hm2,青貯折干草產量742 萬t;飼用高粱、燕麥草等其他飼草種植面積2.39 萬hm2,產量55.16 萬t。同時新疆大力推進秸稈科學還田、離田高效利用、基質化、飼料化和能源化等,各類型的秸稈和農副產品資源利用率不斷提升,但依舊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2022年全疆農作物秸稈飼用量2 081.4萬t,其中,小麥秸稈飼用量634.1萬t;玉米秸稈飼用量1 337.44 萬t;棉花秸稈飼用量68.68 萬t;水稻秸稈飼用量14.1 萬t;其他作物秸稈的飼用量約27.08萬t;農副產品資源飼用量327.16萬t??傮w來看,新疆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情況不斷好轉,如小麥、玉米、棉花、水稻、其他作物及農副產品等。

1.4 養殖企業向種養結合模式發展,企業進口飼草需求增加

近年來,新疆各類型養殖企業逐漸向種養結合及飼草料訂單模式發展,各養殖企業在疆內購買飼草中60%為作物秸稈,苜蓿僅13%左右,疆外主要是從甘肅、內蒙、寧夏、河南等地購買,而購買的飼草中75%為小麥、玉米和其他作物秸稈。從被調查的新疆飼草加工企業來看,各飼草加工企業的飼草生產加工能力逐年提升,具體表現在苜蓿加工量、裹包青貯玉米加工量、小麥秸稈加工量均有較大幅度的提升,而揉絲粉碎玉米秸稈加工量、微貯棉花秸稈加工量基本與上一年度持平,同時草產品生產加工企業的標準化、商品化水平逐年提高。此外,企業進口飼草的需求有所增加,從被調查的草產品進口企業發現,部分企業通過進口苜蓿干草、天然牧草和其他飼草等銷往烏魯木齊市、喀什地區、和田地區。

1.5 更多利好政策促進新疆牧草產業發展

近年來,我國推出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糧改飼、振興奶業苜蓿發展行動等系列政策,促使草食畜牧業集約化發展增速,高效增加優質飼草,在推動現代飼草產業發展過程中取得了良好成效[7]。2021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草原保護修復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已墾草原需按照國務院批準的范圍和規模進行有計劃地退耕還草,鼓勵和支持人工草地建設,恢復提升草原生產能力,支持優質儲備飼草基地建設,促進草原生態修復與草原畜牧業高質量發展有機融合[10]。為進一步促進新疆草原畜牧業發展,2023 年1 月新疆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研究院提出《推動新疆草原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相關建議》指出當前新疆飼草料短缺的問題并提出相應建議。同時自治區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上自治區人大代表榮成提出《關于推動自治區優質牧草高質量發展的建議》,這些都為新疆牧草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2 新疆牧草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2.1 糧經飼結構不合理,優質飼草料基地建設滯后

現階段,新疆統籌糧經飼、擴大飼草種植面積的難度相對較大,種植業與養殖業相結合的還不夠緊密,部分牧民定居飼草料地改變了種植飼草料的屬性。在新疆的糧經飼三元種植結構中人工飼草料種植面積僅占農作物播種面積的12.85%,遠遠低于內蒙古的30%、寧夏的40%、甘肅的37.5%,就長遠發展而言,一定程度上難以形成種植業與養殖業相互銜接、相互促進、協同發展的格局。此外,新疆飼草資源在空間分布上呈現出南、北疆分布不平衡的發展格局,尤其南疆飼草料短缺問題嚴峻,優質牧草較匱乏,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南疆畜牧產業的發展。

2.2 科技投入不足,品種創新能力不夠

新疆家畜存欄量大,牲畜業規?;l展提速,優質飼草需求基數大,但飼草良種選育缺乏穩定的資金投入,持續創新能力較弱。新疆牧草產業在科技投入方面存在不足,尤其在牧草種質資源開發、育種等品種創新能力方面相對薄弱。如北疆玉米種子30%依賴國外進口,本土自育品種占40%,種植面積占40%~50%。苜蓿種子80%以上依賴進口,種源面臨“卡脖子”困境。優質飼草種植管理和單產水平有待提升,南疆復播籽粒玉米單產僅400 kg 左右,復播青貯玉米平均產量不足3 t,北疆正播青貯玉米單產4 t,南北疆籽粒和青貯玉米畝單產水平仍有挖潛空間。機械研發能力不強,國產機具在飼草揉絲粉碎、攤鋪晾曬、撿拾打捆等環節還需提升。

2.3 牧草產業鏈松散,新技術推廣緩慢

新疆飼草生產中存在的產業鏈松散、新技術推廣緩慢等瓶頸問題,使得其生產效益不高、飼草供給能力不足。近年來,新疆飼草料產業已初見雛形,但飼草料生產規模小,加工能力弱,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組織化和產業化發展水平低,技術服務跟不上,市場體系不健全,缺乏產品質量標準等問題較為突出[9],總體而言,新疆牧草產業在發展過程中,從牧草的種植、收購、加工到銷售的整個流程中,各個環節之間的協調和配合存在不足。牧草產業發展過程中新技術推廣速度較為緩慢,這可能是與牧草種植技術的研發、應用和推廣的難度有關。因此,各類先進的飼草生產和應用技術不能及時得到有效普及和應用。此外,牧草品種的創新能力也存在不足,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了新的優質飼草品種研發和推廣。

2.4 畜牧業養殖成本高,急需培育并拓展優質牧草資源

畜牧業發展過程中養殖成本較高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而飼料成本通常占據很大比例。隨著糧食價格的日益上漲及飼料原料供應不足等原因使得飼料成本不斷攀升,同時飼料質量的高低也直接影響養殖的效益,一般情況下優質飼料,其價格也相對較高。因此,降低養殖生產成本的關鍵在于如何降低飼料成本。而優質的牧草資源一定程度上可以為牲畜提供豐富的營養和優良的品質,有助于提高牲畜的生長速度,增強繁殖能力和抗病能力,從而降低飼料成本和養殖風險。

2.5 草產品和飼料加工轉化能力不足,飼草料產業化經營程度不高

新疆飼草料生產加工經營企業“小弱散”,企農利益聯結機制不健全、服務項目單一、機械設備配套不齊,不能有效滿足飼草規?;N植、收獲、加工、配送全程專業化服務需求。草產品和飼料精深加工能力不足,大多以出售初級草捆產品和飼料原料為主,專用、高端、特色的優質全價配合飼料相對較少,同質化競爭較為嚴重,產業帶動力不強。農作物秸稈和副產物商品化率不高、飼料化利用率低,特別是棉花秸稈、葡萄藤等加工飼用率不足10%。飼草料市場培育不夠,飼草料流通體系建設相對滯后,供需信息不暢、價格不穩定、區域調配能力不足。

3 新疆牧草產業高質量發展路徑

3.1 優化戰略布局,發揮現行政策優勢

新疆各級政府應深刻認識飼草產業在推動畜牧業高質量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為促進畜牧業振興和優質畜產品產業集群建設,需統籌規劃糧經飼種植。在優化布局、品種選育、栽培模式、生產管理、機械采收、加工流通、政策保障和資金投入等方面,系統性地規劃飼草產業發展,從而提高飼草料供應保障能力。各縣要貫徹2020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的意見》的要求,確保一般耕地主要用于糧食和重要農產品及飼草飼料生產。同時,爭取現有農村集體機動土地在保證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安全的前提下,優先合理種植飼草料,新開發農用地和復墾耕地也需優先種植飼草料。正確理解并把握自然資源部等國家四部委《關于嚴格耕地用途管制有關問題的通知》中關于永久基本農田種植糧食作物的政策規定,推行糧食與非糧食作物間作、輪作、套種方式,擴大玉米、豆類種植。此外,需切實落實國家和自治區關于促進飼草料產業發展的各項政策,以推動飼草產業的持續發展。

3.2 提升牧草產業化經營水平,拓展飼草進口渠道

新疆各地需重視培育新型牧業經營組織,推動規?;N植、收獲、加工、配送的全程專業化服務模式發展。推廣“輪牧+補飼”、“暖季放牧+冷季舍飼”等生產方式。同時加快實現產業鏈由相對單一向集聚融合發展的轉變,提升草產品和飼料精深加工能力,以優化產業化經營水平。在進出口方面,各地應依托重要口岸,協同海關加強關稅稅率宣傳工作,引導具備進出口權的企業從周邊國家進口優質牧草。此外,應適度引進大麥、小麥、玉米、苜蓿等優質飼草料,完善飼草料市場流通體系和科技服務體系,以促進新疆畜牧業的持續發展。

3.3 完善飼草產業技術體系,建立牧草全產業鏈

設立優質飼草產業技術體系,其中政府部門需加大政策支持,科研院校進行品種培育和研發新技術,涉牧企業進行市場推廣及產業運營,民間團體進行宣傳、教育和服務等,各主體相互合作,共同推動牧草產業發展。尤其針對飼草良種繁育、高效栽培種植、精深加工和流通交易等環節,實行逐年逐項補貼政策,推動新疆優質飼草全產業鏈的發展。同時,充分利用本地的天然牧草、人工種草、退耕還草、合理利用秸稈等飼草料資源,實施退耕還草工程,采取政策扶持、技術研發、市場開拓、產業鏈延伸等綜合措施,廣泛動員社會各界力量,從而保障飼草產業體系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3.4 加大科技投入,探索牧草生產新路徑

新疆各地需積極加大正播籽粒玉米、復播青貯玉米和一年兩熟青貯玉米種植模式的技術推廣,提升土地的單位面積產出。加強作物秸稈及非常規飼料技術研發,增強加工飼用率。探索、開發、利用荒漠資源、鹽堿地等進行規?;瘷C械化種草及水培飼草等,拓寬飼草料來源。依托自治區優質飼草產業技術體系,推動草業科研人員與企業深入開展合作與交流,協同致力于牧草品種、節水技術、抗逆栽培技術、收獲機械、草產品加工及市場流通等領域的科學研究,為優質牧草及相關技術發展貢獻力量。

3.5 重視天然牧草資源保護,因地制宜種植牧草

新疆具備天然的牧草資源優勢,實現對天然牧草資源保護和合理利用是解決牛、羊等牲畜飼草料供應問題的根本。在牧草資源豐富的地區,通過科學合理的草畜管理,提高牧草產量,保障牧民收入,加強生態保護,解決冬季牛羊飼草料供應問題,實現草原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保障草原生態安全。在牧草資源貧瘠地區,農牧部門需與林草部門緊密配合,嚴格落實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加大天然草原改良和天然打草場建設力度。對于具備水資源灌溉條件的山坡草地,采取免耕補播鄉土草種的措施,增加人工打草場面積。同時,對于已墾草原,按國務院批準的范圍和規模有計劃地實施人工種草。

4 結論與討論

新疆是我國的主要牧區之一,畜牧業是新疆最具特色的基礎產業[11],畜牧業發展對于促進農牧民增收,實現新疆農村經濟繁榮,保障居民農產品安全,維護社會經濟穩定意義深遠。牧草產業作為畜牧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構成,對于新疆畜牧業發展意義重大,它不僅是牛、羊、馬等牲畜的基本食物來源,更是保障畜牧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柱。因此,牧草的生產和合理利用,事關新疆畜牧業的興衰和生態平衡的維護?,F階段,新疆牧草產業總體發展態勢良好,豐富的草地資源和較多的利好政策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新疆畜牧產業向高質量邁進,人工種植飼草料地面積穩定在千萬畝以上,養殖企業向種養結合模式發展,但也存在優質飼草料基地建設滯后,牧草品種創新不足,產業鏈松散等問題,因此,牧草產業高質量發展已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本研究從發揮政策優勢、提升產業化經營水平、健全牧草全產業鏈、加大科技投入等多方面提出促進新疆牧草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路徑??傮w來看,本研究是從宏觀層面探究新疆牧草產業發展的現狀、問題及優化路徑,尚未從微觀農牧民、企業等多層面進行深入探討,后續研究可從微觀主體視域出發,多層次、多角度探究新疆牧草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猜你喜歡
飼草料飼草牧草
飼草料供給對小型奶牛養殖戶經濟效益的影響
考慮飼草料質量的家庭牧場水土草畜平衡計算方法與應用
養兔牧草品種咋選擇
河南畜牧獸醫(2021年5期)2021-01-06
藏北牧區圈窩飼草種植及應用前景
關于西藏飼草種植模式探討——以拉薩市為例
國審牧草品種
——黔南扁穗雀麥
淺談發展飼草料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奶牛飼喂青貯飼草的比較試驗
適宜藏北“窩圈”栽培的牧草篩選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