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州市農村“三產融合”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2024-05-08 12:14王曉威
農業技術與裝備 2024年1期
關鍵詞:三產融合融合農業

王曉威

(德州市德城區統計局,山東 德州 253000)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問題。2015 年國家史無前例提出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該策略的實行,有助于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的完善構建、拓展農村收入途徑和農民增收,是鄉村產業振興目標實現的必經之路。近年來,德州市依托農業資源優勢、交通區位優勢和政策支持優勢,有條不紊地落實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工作,早日完成農業與二三產業交叉融合的現代產業體系制定,努力健全產業鏈條、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增加農民收入,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取得明顯成效,涌現出一批典型模式[1]。2022 年,全市糧食年產量超768×104t,蔬菜和食用菌年產量超過663×104t,肉蛋奶年產量164.93×104t;農民合作社1.4×104余家,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將近300家,培育家庭農場達9 050 家;創建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2 個、國家級一村一品示范村鎮17 個。雖然德州市農村“三產融合”發展成績不錯,但在實際工作中仍存在多方面的困難及問題?;诖?,本文在此方面展開了討論。

1 德州市一二三產業融合典型模式

1.1 主導產業全產業鏈融合發展型

聚焦于主導產業,組建完整的產業鏈。把握農業生產主旨,有機關聯農藥、種子和化肥,或者打造農業產銷供一條龍,或者巧妙聯結農產品銷售和農產品加工,采取多元形式,形成規?;洜I,建立完整產業鏈,這便是產業融合的主要形式。如山東(慶云)鼎力棗業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從早期創辦就一直沿用“種植—加工—銷售”一體化發展,以“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產業化經營的模式為主導,形成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公司擁有自己的“十萬畝棗園”綠色食品基地,成立了“鼎力棗農合作社”,為棗農提供技術、信息服務,在300多個村成立了合作小組,發展社員8 000多人,超5×104戶農戶簽訂了訂單收購合同。所加工、銷售的棗深加工系列制品暢銷全國各地,金絲小棗汁飲料產銷量被山東省飲料行業協會審定為山東省同行業中排名第一位。樂陵希森馬鈴薯集團積極延長農產品加工鏈條,使企業獲利,農民獲益。該公司構建了從源頭土豆組培車間生產,包括大棚的微型薯生產,大田播種收獲,用生產的土豆制作土豆全粉,再用土豆全粉制作成饅頭等食品的產、加、銷一體化模式,切實延長了土豆產業鏈,帶動周邊百姓年均收入4×104元左右。武城中椒英潮公司有機整合精深加工、服務、育種、物流、銷售、研發、倉儲和種植等多環節,構建完整產業鏈,一躍成為中國辣椒全產業鏈的引路人。該公司實施了2016 年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試點項目,獲山東省財政扶持資金300×104元。

1.2 農業與其他產業交叉融合型

農業、文化旅游、生態等元素的交互,能夠讓農業從原本的銷售產品完成升級,上升到賣感受、促參與,賣觀賞、風景。德城區蘆莊村集體投資興建的九龍灣低碳生態農業循環經濟產業園與科研院校相結合,打造種植、養殖、深加工、生態休閑農業觀光旅游于一體的現代化產業園,規劃建設了蔬菜瓜果采摘園、花卉觀賞種植園、生態養殖園,平均每年接待游客10×104人左右,業務收入達到300×104元。武城縣金水灣生態園將種植、養殖、旅游、度假、休閑、生態農業觀光融為一體,被評為山東省農業旅游示范點、省生態農業示范園區。夏津縣把握建設黃河故道生態旅游區的契機,開辟出一條全新的三產融合路徑,包括吃住行游購娛、種植結構調整、林果深加工、會議會展、生態觀光旅游等。小小的椹果,每年都有百萬人前來摘采,而且有多家知名的椹果酒廠家經手加工,其身價暴漲。所以,最近3年夏津椹果種植在原有的基礎上擴大了100 hm2。

1.3 生產服務引領支撐融合型

依托農技服務、農機服務和動植物疫病統防統治等農業生產性服務,鼓勵農戶嘗試農業服務外包,徹底根除如何種地和誰來種地等疑難問題。如山東齊力新農業服務有限公司作為齊河縣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的典型,以統防統治為切入點,購進直升機及配套噴藥設施、拖拉機耕種設備等配套動力服務農、林業,進行田間飛防,配合肥料緩釋技術一次性完成耕、種、施肥,使農業生產過程簡單化,促進了農民群眾增收、農業產業增效。近兩年來,公司服務齊河縣2×104hm2糧食生產,農戶農藥使用量下降15%,農業生產綜合成本降低20%,節本增收200 元/667 m2,全縣糧食種植面積2×104hm2,農戶增加效益6 000×104元以上。

1.4 先進要素技術滲透農業型

以“互聯網+”為例,農業向數據化、在線化方向發展,農產品結算預定均在線上完成,線下以銷售(O2O)、交易為主,以網上在線監控管理為輔推進落實農業生產經營工作。如夏津瑞豐源生態農業示范園“物聯網+智慧農業”系統成為全市樣板。該平臺包含“物聯網云平臺、智能監控系統、遠程智能控制系統、溯源系統和園區全景互聯網無縫漫游展示系統”等五大部分,在農業生產方面,可以通過手機、電腦等實時監控園區內溫度、濕度、光照度、鹽分等動態參數,超出正常預設范圍后監控系統會自動報警,系統可以請求技術人員遠程操作或自動進行對應操作,通過分析中心綜合分析各種因素,為農產品提供最佳生長條件。溯源系統的應用則將園區內農產品的“來龍去脈”詳細呈現給消費者,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責任追究,確保放心消費。

2 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 各產業間鏈接度不高,融合發展存在“脫節”

2.1.1 一產支撐不足

以德城區黃河涯鎮為例,目前該鎮可利用農用地共0.73×104hm2,其中耕地0.58×104hm2,年產小麥約5×104t。雖然當地中糧面業、益海嘉里等大型小麥深加工企業小麥需求量較大,每年約130×104t,但品質要求嚴格,本地產小麥基本難以滿足需求,一般以零散收購為主。樂陵市楊安鎮也面臨同樣的問題,雖然樂陵市是國內調味品加工集散基地,但當地種植農作物品種較為單一,調味品加工所需辣椒、麻椒、白芷等大多數原材料均從國內各省市購入,甚至國外進口,本地調味作物種植基地規模不足0.33×104hm2,一產對二產支撐力有待進一步加強。

2.1.2 二產帶動乏力

2022 年德州市規上食品加工企業利潤率僅為3.66%,全市銷售收入達到30×108元以上的企業僅有星光糖業、雙匯、福洋生物3 家企業,除功能糖外,5 個細分子行業的骨干企業規模均在全省5名以后,帶動能力不足。

2.1.3 三產層次較低

禹城市辛店鎮的沙河辛西瓜為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但發展主要以種植、采摘游為主,大李油葵、陳樓花生等本地優質產品發展則主要以種植、初加工為主,深加工鏈條較少,還未能完全實現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2.2 產業要素支撐不足,融合發展遭遇“瓶頸”

2.2.1 金融支持不足

由于合作社、家庭農場和專業大戶為非企業法人,缺乏金融機構認可的一般抵押物,且存在信用等級低、財務管理不夠規范的問題,因此貸款難度較大,尤以大額貸款和中長期貸款問題較為突出。以樂陵市西段鄉為例,該鄉合作社、家庭農場和專業大戶的銀行融資滿足率多在50%以下。樂陵市金億奶牛養殖企業投資了4 000×104元建設的標準化牛場,因為沒有土地證不能抵押,難以獲得銀行貸款;市場價在3×104元/頭的奶牛,金融機構評估價值僅為5 000 元,企業難以獲得足夠的貸款額度;綜合前期各項投資總額達8 000×104元,但銀行貸款不足1 000×104元。金融支持不足,限制了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2.2.2 人才支撐不足

農產品加工等相關企業普遍反映高端技術人才缺乏,多數農村合作社經營人員多為45 歲以上高中以下學歷的農民,年輕大學生回鄉工作的占比不足3%。如德州和膳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月薪萬元以上招聘養殖相關專業大學,目前依然面臨崗位無人問津或工作無法超過3個月的窘境。

2.3 利益聯結機制松散,融合發展難以“協同”

當前涉農企業、合作社和農戶之間主要通過土地流轉、租賃服務、單向銷售的利益聯結方式,農民主要是通過單向銷售、土地流轉來獲取收入的,無法獲取到產品加工后端和產業鏈條延伸后的收入,導致雙方合作關系脆弱,在面臨市場化競爭、災害風險時,難以協同發展。禹城市大豆分離蛋白產能占全國市場30%,但龍頭企業山東禹王集團受限于土壤、人工成本等因素,選擇在東北地區建立大豆種植基地;保齡寶生物公司、百龍創園生物公司等玉米深加工企業,多在本地收購玉米,沒有真正采取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等方式將農民、農業經營主體、大企業集團利益緊密聯結在一起,帶動作用不明顯。

2.4 農村基礎設施薄弱,融合發展缺乏“出路”

由于農產品季節性的生長周期,農產品“上行”具有季節性,且農村地區較為廣闊,居民居住較為分散,快遞服務點面臨投遞點多、投遞面廣、投遞線路長、單位運輸成本和投遞成本較高等問題,很多快遞企業進村積極性不高,對農業一二三產業融合促進作用有限。以齊河縣為例,目前該縣有電商類企業約260 家,但規上電商企業有僅有6 家,助推農產品銷售、擴大外部市場能力有限,農產品“上行”存在短板。當前村級的電商服務站點建設停滯不前,鄉鎮中尚未設置物流配送代辦點,導致農村電商網點布局分配不均衡、物流網絡體系不健全。

3 德州市農村“三產融合”發展對策建議

3.1 強化政府引領,形成部門聯動

政府需為農村三產融合發展提供必要的環境條件。一是在對二、三產業生產許可證申報時,農業經營者要最大化提供優惠和便利;二是對于科技服務和發展方向,要為其指明正確的方向。另外,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涉及多個產業,需要多個部門共同參與、共同推進。建議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會議,跟蹤監督產業融合發展各項工作進展,指導、協調和檢查產業融合發展相關工作,形成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部門聯動機制[2]。

3.2 科學優化資源配置,補齊各類要素短板

一是在農業產業化減免稅收、財政投入等方面加大力度?;诂F有金融政策創新補充,構建多形式、多層次和多渠道的資金籌集機制。譬如,不斷拓展農村抵押物范圍,發展適用性強的金融創新業務,如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農村土地經營、農房抵押貸款等等,穩步提高農民土地融資能力;針對重點龍頭企業,除了農業政策性貸款以外,政府可出面為其進行貸款擔保,為工商資本入駐農業產業化領域免除后顧之憂,用大資金促進三產融合的大發展。二是積極孕育孵化人才。對準合作社負責人、科技示范戶、種養大戶、返鄉農民工、家庭農場主、農村能人、農民企業家等為主體,組織職業技能培訓活動,孕育孵化專業技能型、生產經營型、社會服務型職業農民,為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后盾。設置農業創業貼息貸款和農業創業基金,鼓勵大中專畢業生走向農村邁出創業的一大步;邀請農技推廣人員、科研人員為龍頭企業、合作社提供技術咨詢服務。

3.3 創造多元化利益連接方式,優化利益聯結機制

健全利益聯結機制,以農民為受益主體,通過引導分散小農戶與大型企業建立利益關系等方式,改善農民參與三產融合的傳統低收益模式,鼓勵農民以土地經營權入股、以農產品和生產原料參股,保障農民能直接參與企業利潤分配,優先分享產業鏈增值、價值鏈延長帶來的收益,增加農民共享增值收益的機會。提倡農業龍頭企業啟用股份制、合作制、股份合作制等方式,對土地經營權入股、訂單農業等利益聯結機制持續優化,盡可能讓農戶享受到二三產業的紅利,構建長效機制,為農民增收做長遠打算。發展多類型的合作社,堅持以“保底收益+按股分紅”等模式為主導,倡議農戶和龍頭企業設置風險保障金,由龍頭企業出面為合作社、農戶貸款進行擔保。

3.4 加大農業融合主體培育力度,做強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必須有主體支撐,可采取機制創新、政策支持、典型示范等多種方式,孵化綜合能力強的經營主,盡可能做到技術裝備水平過關,示范帶動面廣且市場競爭力強勁。首先,從農村發展現狀出發,穩步落地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要求農業龍頭企業竭盡所能幫扶農民經營主體。出臺相關政策法律,鼓勵農民踴躍參與,為產業融合貢獻一己之力。不斷增強龍頭企業實力,向鏈條化、一體化方向靠攏,融入電子商務、社會化服務、農產品加工等。其次,全力扶持農村合作社,提高農村合作社的規范程度和專業水平,致力于實現質量效益型,聯動家庭農場、合作社、規模戶等多方,實現橫向一體化發展,提高抵御風險的能力。

3.5 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立科技支持平臺

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離不開各項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如物流、網絡、交流、電力等。政府應進一步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維護力度,推進現代農業基礎設施標準化建設,加快補齊農業基礎設施短板,提速完成農村道路改建擴建,做好養護工作,確保物流通暢,農產品常態化運行。整合實施農業產業發展項目,切實增強農田防災抗災減災能力。加強農村變壓器等設施的管理,在防范安全風險的同時,切實解決農業生產用電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問題,并且做好物流電子平臺和農村信息網絡平臺的建設工作,巧借現代化手段,為農村產業發展提供堅實的后盾力量。面向縣(市、區)構建農村綜合性信息化服務平臺,并輸出多元服務,包括市場需求、電子商務、農業物聯網、鄉村旅游、公共營銷等,避免農產品滯銷?!翱茖W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對農業產業結構做出優化完善,依舊把科技放在中心位置上。此外,依托政府相關部門,充分發揮科研機構的技術資源和智力優勢,開發架構產學研互動合作平臺,配套實行農業技術開發合作機制,運用多種方式在技術和智力上全力支持農村三產融合發展。

猜你喜歡
三產融合融合農業
國內農業
國內農業
國內農業
村企黨建聯建融合共贏
擦亮“國”字招牌 發揮農業領跑作用
融合菜
從創新出發,與高考數列相遇、融合
《融合》
諸城:工業強縣的“三產融合”之路
基于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理念的農業園區規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