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背景下江西高職院校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路徑與政策建議

2024-05-08 12:14汪智娟
農業技術與裝備 2024年1期
關鍵詞:江西省培育農民

汪智娟,景 琦

(江西制造職業技術學院,江西 南昌 330095)

《農業農村部、財政部關于做好2018年農業生產發展等項目實施工作的通知》(農財發〔2018〕13 號)文件中指出,要把培育新型職業農民作為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的重要途徑,以服務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為導向,以滿足農民需求為核心,以提升培育質量效能為重點。高職院校是國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職責是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在開展新型職業農民技能、學歷水平提升、創業服務培育方面有著天然的優勢[1]。那么高職院校如何積極開展新型職業農民的專業技能、學歷教育及創新創業教育培訓,更好地為“鄉村振興戰略”注入人才動力,都是現在亟待解決的問題。

1 江西高職院校參與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現實需要

“鄉村振興”涵蓋產業、生態、人才、文化和組織等4個層面,培養新型職業農民既是振興鄉村的必經之路,也是作為農業大省江西省高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是新型職業農民可以為鄉村振興戰略注入人才[2]。江西省政府及各個地市政府通過出臺針對新型職業農民的優惠政策措施,吸引去大城市發展的本地農村人才回到鄉村發展,這些農民都是需要江西各高職院校進行再培訓的對象。二是可以有效地促使職業農民身份的轉換,使農民成為一種職業[3]。新型職業農民是指“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現代化農民,江西省高職院校需要通過專業化的技能培訓和技術指導,進行針對新型職業農民的個性化教學,因材施教,使新型職業農民素質迅速提高。三是可依托地理優勢、傳統農業及綠色生態的比較優勢,為新型職業農民培養提供長期動能。四是助力鄉村經濟發展。通過培養一批認同鄉村振興戰略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引領農村發展,讓這批新型職業農民成為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先鋒。

2 江西高職院校參與新型職業農民培育中存在的問題

2.1 培訓內容單一

高職院校進行培訓時,主要以生產技術性人才為主,其訓練內容盡管可以滿足大部分新型職業農民的需求,并且被新型職業農民所認可,但與培育新職業農民所必需的社會知識體系還有一定差距[4]。技術訓練主要以專家講座、遠程培訓、短期集中授課等形式進行,以農業等方面的知識為教學重點。此外,由于部分課程培訓內容缺乏針對性、新意,無法滿足不同需求、不同層次的新型職業農民需要,從而影響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對知識的消化及吸收。

2.2 培育手段和方式單一

當前,江西省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方式和方法都比較單一,缺乏靈活性,一些高職院校仍然沿用傳統的授課方式,難以適應多樣化的新型職業農民需求。在培訓方式上,重點放在了對新農村農業帶頭人的培養和示范培養上,重點放在了對農業帶頭人和鄉村基層領導人進行的核心培訓上,在教學方式上主要采用傳統的單一授課方式,沒有很好地利用現代新型信息技術、多媒體教學和開放教學方式進行教學,此外,遠程教學、小班課堂和實戰訓練等教學方式也沒有得到很好地推廣,極大地制約了新型職業農民的培養[5]。

2.3 培訓教師隊伍結構亟待調整

培育新職業農民的教師隊伍結構不合理,需要多方調整[6]。一是培訓教師流動性大,大部分為兼職或校外聘用的短期教師,不能進行持續、穩定的培訓。與此同時,為了滿足培養需求,培養教師的技能門檻也逐漸降低,有些教師本身并沒有充分的農業實踐經歷,他們所擁有的農業技術能力與水平都無法達到常規的培養要求,與學生的質量形成了巨大的落差,降低了培育成效。二是有些教師雖具有較強的農學基本理論,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很好地結合學員的實際情況進行授課,不能做到根據需要進行針對性的教育。三是那些擁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教師,因為沒有經過系統的理論培訓,既沒有辦法寫出一份標準的指引,也沒有辦法將實踐經驗中的理論知識系統地、條理清楚地向農民們傳授。

3 江西高職院校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路徑與政策建議

3.1 學校方面

江西省高職院校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可以從找準高職院校的辦學定位、創新職業農民導向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課程設計、加強專業建設、提高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升級改進[7]。一是強化專業設置與課程創新。江西省高職院校要設立涵蓋現代農業、農村經濟管理、農業科技等專業,通過創新課程設計,引入前沿技術和管理理念,緊密結合實際需求,構建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有效機制。二是實踐教學與實習強化。江西省高職院校要加強實踐教學,包括農業實地實訓、農村社區服務等,為職業農民提供更多實際操作和問題解決的機會,加深對農業的理解。三是建立產業對接與合作平臺。江西省高職院校要建立與農業企業、農村合作社等的緊密合作關系,為職業農民學生提供創業和實踐機會,使其能夠更好地融入農業產業鏈。四是建立導師制度與實習指導體系。江西省高職院校要引入導師制度,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指導,協助其規劃職業生涯,同時建立實習指導體系,確保實習經驗的有效性。五是提供創業支持與政策倡導。江西省高職院校需要為新型職業農民學生提供創業支持,包括資金、培訓和政策支持,同時通過倡導政策,促使江西省內地市各地方政府支持新型職業農民的發展。六是建立評價體系與反饋機制。江西省高職院校要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注重對學生實際能力和綜合素質的評估,同時設立反饋機制,及時調整培養計劃和課程設置。

江西省高職院校需要根據省內地市的農業產業發展規劃,對接現代農業產業發展,通過這些創新性的措施,可以使高職院校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體系更加貼近實際需求,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為培養適應現代農業發展要求的人才提供更好的支持。江西省高職院校需要開設符合新型職業農民需求的短期速成班,建立更為完善和適應實際需求的高職院校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體系,以促進農業人才的全面發展和農業現代化的推進。

3.2 政府方面

政府要加強扶持力度和強化就業創業服務,促進人才要素在城鄉之間雙向流動。江西省農業農村廳印發的《關于組織做好2021 年全省高職擴招高素質農民專項報考工作的通知》明確指出,2021年高素質農民專項報考面向江西省招收高素質農民2 400 人,并免予收取學費、書費和住宿費。一是加大地方政府的財政支持力度。根據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實際安排專項經費,用于新型職業農民培養的支持政策、培訓場地建設的工作經費支出,以及新型職業農民專業化的教學培訓基地、實訓基地、教學設備等基礎設施建設,保證江西省高職院校新型職業農民專項培育工作的有效推進。二是強化對新型職業農民就業創業的服務。對新型職業農民自主創業建立的現代化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組織、農村合作社等,給予更多的優惠政策及扶持政策。

3.3 社會方面

社會各方面要協同共進,可以在加強“新型職業農民”的系統培訓、營造良好社會氛圍方面進行改進。一是構建培訓體系。政府確立以農委牽頭,財政、科技、農機、人社、教育、共青團、婦聯等單位參與,統籌各類教育培訓資源,加強培訓基礎條件設施建設,積極探索構建以江西省高職院校為主體,農民合作社和農業企業等廣泛參與的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體系。選拔具有中級職稱以上專業技術人員和各類優秀農村實用人才,組成江西省高職院校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專兼職師資隊伍。二是加強培訓管理。要提高整個社會對新型職業農民培訓重要性的認識,實行管培分離、臺賬管理、培訓報告、監督檢查、項目驗收、檔案管理和資金管理等各項管理制度,推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民生工程規范化、制度化實施。三是優化培訓內容。新型職業農民專業化的培訓內容需要設置公共基礎課和農業領域專業技能課,公共基礎課培訓的內容主要是國家關于農業的政策法規、現代化農業產業、農業技能以及農業生產安全等知識,專業技能課緊密圍繞糧油高產創建、糧食生產三大行動、農業產業化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美好鄉村建設等重點工作,結合地方主導產業、特色產業發展,突出培訓從事專業化、標準化、規?;?、集約化農業生產經營或社會化服務應具備的基本知識。

猜你喜歡
江西省培育農民
模擬成真
農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鈣與您同在
饸饹面“貸”富農民
《江西省志?審計志》順利通過驗收
考了個大的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敵人
未來或可培育無味榴蓮
念好"四部經"培育生力軍
“五老”以“三用”關愛青年農民
也來應對農民征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