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語學習活動觀下指向思維品質培養的初中閱讀教學實踐

2024-05-08 11:33蘇麗霞
師道·教研 2024年4期
關鍵詞:阿炳語篇文章

蘇麗霞

英語學習活動觀是我們中國本土的學習理念。該理念基于六要素整合的課程內容,通過具有關聯性、遞進性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最終的目標是指向核心素養的達成。目前,“碎片化講解、淺層性學習的現象”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仍然存在?;诖?,我以人教版Unit 9 Section B Reading Sad but beautiful這節閱讀課為例,探討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理念,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比較、分析、概括、歸納、推理、判斷、評價等思維活動,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鑒賞能力、創造能力等思維能力,提高的思維品質,讓學生“會做事”“能做成事”“懂得做正確的事”,讓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

一、分析文本,凝練主題

Sad but beautiful是一篇人物傳記,該篇文章是人教版(全一冊)Unit 9 Section B Reading部分。這一單元主題是“人與自我”和“人與社會”,“音樂和電影(Music and movies)”是本單元的核心話題。該單元分為A和B兩部分。Section A以2個聽力、1個對話和1篇閱讀語篇構成,運用定語從句來表達人們對音樂方面的喜好。在Section A的基礎上,Section B進一步拓展話題,包括2個語篇,一個以聽力的形式呈現Ali參觀Michael房間并對房間里的cool things展開談論,表達對于衣物、作家、電影的愛好;另一個閱讀語篇就是Sad but beautiful這篇文章,介紹一代國樂大師阿炳傳奇的一生和他的二胡音樂,他雖命運坎坷,仍熱愛音樂,讓學生了解中國民間音樂的魅力,了解音樂創作的中國舊社會貧困百姓苦難的背景,引導和培養學生善于發現美、欣賞美、傳播美,學習運用英語向世界介紹中國?;谡Z篇的分析,凝練本單元的主題意義為“Express beautiful music and movies,enjoy the beauty of art (發現音樂和電影之美,享受藝術之美)”,確定本課時子主題為 “Taste music,experience life (品味音樂,品味人生)”。

二、通過活動,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

(一)預測了解,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Sad but beautiful講述了國樂大師阿炳命運多舛的一生和他的音樂瑰寶。如果學生不了解二胡和民樂《二泉映月》,不了解阿炳當時生活的年代,不了解一代音樂巨匠心酸凄苦的一生,就不能品出文章背后蘊含的文化內涵,也不能品出《二泉映月》樂曲的悲怨、抗爭、凄美和豁達。1.激活已有的知識經驗。閱讀語篇前,教師讓學生思考,回憶自己認識的中國樂器有哪些,自己還聽過哪些中國著名的民樂。教師可以展示部分中國樂器的圖片,播放中國民樂樂曲片段的音頻,從視覺和聽覺豐盈學生的想象,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激起學生閱讀文章的欲望。2.引導學生讀前預測。學習這篇文章,教師可以根據教材配圖,向學生提問:What can you see in this picture? Whos the man? How does this picture make you feel? 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的生活、知識經驗,結合圖片所見,進行聯想、猜測。不管學生預測答案是否正確,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學生開啟了思維的閘門,并通過自己的語言“輸出”自己的想法。學生帶著自己的主觀聯想進行閱讀驗證,尋找答案,解疑釋惑,這種“探秘”的思維過程可以拉近讀者與文本的距離,與文章產生共鳴,與直接閱讀效果會很不同。3.了解人物的歷史背景。文章的第三段講述了阿炳超凡的樂器技藝讓他聞名于世。文章的最后一句“Its sad beauty not only paints a picture of Abings own life but also makes people recall their deepest wounds from their own sad or painful experiences.”為什么這個樂曲會深深觸動人們,揭開人們疼痛的傷疤。這時,有必要讓學生了解阿炳創作這首樂曲的年代。教師通過視頻或圖片展示當時的舊中國正值軍閥混戰,百姓民不聊生的場景。處于社會最底層的阿炳,用音樂詮釋了對現狀的不滿與憤怒。一曲《二泉映月》,不僅聽到阿炳對苦難的傾訴,也讓我們聽到那個年代百姓的聲聲哭訴。

(二)梳理分析,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1.梳理語篇的線索結構。線索是語篇的脈絡。抓住文章的線索,讀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語篇的主題和邏輯關系。為了幫助學生梳理語篇的線索結構,把握文脈,教師設計了以下兩個活動?;顒右唬?Read and underst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passage.Which one do you choose?初讀課文,讓學生捕捉語篇的結構,思考并選擇?;顒佣篠kim and match the main ideas with each paragraph.讓學生快速獲取語篇各段的大意,捕捉精髓。2.分析語篇的文體及語言特點。不同的文章體裁決定了文章有不同的寫作方法。敘述類的文章是以寫人物的經歷和事件的發展變化為主要內容的一種文體。這篇文章是人物傳記,屬于記敘文體。閱讀人物傳記類的文章,教師應該指導學生抓住人物的出生年月、主要事跡、人們的評論等方面的信息。為了讓學生獲取阿炳這個人物的生平信息,教師根據人物生平的時間軸,設計出“When?”“Where?”“What?”的表格,讓學生展開閱讀活動。根據時間線索,學生了解到阿炳從年少成才到“瞎子阿炳”跌宕坎坷的一生:出生無錫——幼年喪母——父親教授樂器——年少成才——父親去世,生活窮困潦倒,因病致盲——幾年后,無家可歸——結婚之后,仍于街上賣藝。抓住文體的特征,關注人物傳記的基本要素,學會概括提煉,學生就能讀懂語篇的邏輯關系。

(三)品賞評判,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1.鑒賞“文化”和“品德”之美。學習文章第三段時候,教師讓學生帶著以下問題進行閱讀活動:(1)What made Abing very popular during his life?(2)How many pieces of music could he play?(3)How does Erquan Yingyue become now?然后,再次讓學生聆聽韻律優美、意境深邃的《二泉映月》,體會曲中透出的含蓄、隱忍與凄美,引導學生感悟生活的苦難并不能摧毀阿炳的意志及對音樂、對美的追求。2.批判的眼光進行判斷與評價。文章對阿炳“因病致盲”只用一句話帶過,為什么會因病致盲?教師課前讓學生搜集阿炳的有關資料,讓學生思考阿炳“因病致盲”的原因,并讓學生表達對阿炳一生的看法:What do you think of Abing?學生通過課前搜集資料,了解到阿炳雖音樂天賦異稟,但是其父去世后,他沉迷享樂,揮霍無度,生活失檢,染病致盲,生活窮困潦倒,流落街頭。生活困頓,他逐漸清醒起來。在音樂的世界里,他兼容并蓄,將自然界的萬物生靈之音,融入自己的音樂,用音樂喻古諷今。日寇侵華時期,他用音樂抨擊社會的黑暗,用音樂支持抗日。他的音樂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民間風味,是我國藝術的瑰寶。阿炳年輕時放蕩失檢,應該批判。后來嘗盡人間冷暖,他面對動蕩的社會,仍秉著堅韌的意志和對音樂的執著,用音樂說新聞的方式痛斥黑暗的社會。這個時候的阿炳是具有思想先進性的,其藝術也達到了巔峰。

(四)討論分享,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在讀后環節,教師設計了兩個學習活動?;顒右唬涸趯W生完成整篇文章的閱讀之后,教師設計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活動,讓學生分組討論:From the passage,we know a lot about Abing and his music Erquan Yingyue.Now a foreign visitor is interested in Abing and his music.He / she wanted to know more about it.Can you tell him / her more?活動二:Share the story about Abing with your parents at home.And record with video.

責任編輯? 邱? 麗

猜你喜歡
阿炳語篇文章
新聞語篇中被動化的認知話語分析
張幫主
張幫主
細致入微的描寫讓文章熠熠生輝
放屁文章
小處著眼,寫大文章
瞎子阿炳
瞎子阿炳
做好深化國企改革大文章
從語篇構建與回指解決看語篇話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