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態文明建設融入高校思政課的路徑分析

2024-05-09 16:55張英琦張文靜李木子
白城師范學院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思政課文明思政

張英琦,張文靜,李木子

(1.吉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吉林四平 136000;2.吉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吉林四平 136000;3.華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廣東廣州 510631)

在現代化國家建設中,黨中央和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并將其擺在突出位置,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中,將生態文明建設上升到國家政治層面,彰顯了國家改善生態環境、形成良性發展的決心。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又進一步將生態文明建設放在了國家發展的戰略性位置上,著重強調“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1]的重要歷史任務。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又明確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2]生態文明建設充分考慮我國國情和實際發展狀況,形成了新型的以保護環境為主旨的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模式,其主要宗旨是要實現人類與自然環境和諧相處,社會良性發展,經濟持續繁榮。

國家進行生態文明建設的首要任務是推廣生態文明理念,高校作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地,是進行生態文明教育的重要場所。大學生作為社會新思想新觀念的傳播者、未來國家建設的中堅力量,肩負著推動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大使命,因此,必須把強化生態文明意識的重要任務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高校思政教育與生態文明建設具有契合之處,將思政課作為生態教育的主要依托課程,使學生樹立生態文明理念,在意識中強化,在實踐中落實,為持續推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助力。

一、生態文明建設融入高校思政課的必要性

(一)教育目標一致,理論內容交互相通,有助于豐富思政課內容

生態文明建設強調保護環境,注重生態平衡和可持續發展,而高校思政課的目標之一是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通過思政課教學,使學生能夠認識到自己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和環境倫理的重要性,能夠激發他們主動參與到生態文明建設。

培養良好的生態理念需要專業的知識作為支撐。發掘高校思政課教材中蘊含的生態文明教育元素,可以發現生態文明建設與高校思政課教學內容上具有互通性。如,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講授生態文明意識價值觀,從歷史唯物主義出發,講“事物的聯系和發展”與生態領域中自然辯證法相契合。自然辯證法主要探討人類與自然環境的共生關系,揭示過度開發利用自然資源違背生態規律、破壞生態環境,人類應順應自然,深刻體會人與天、地、社會環境間的關聯。形勢與政策課主要講解國家重大方針政策和時代路線,關注全球政治經濟發展趨勢和時政熱點,具有鮮明時代性。當今世界面臨的棘手的生態問題是全球變暖,氣候環境惡化對人類生產生活產生不利影響,生態文明建設需要全人類共同參與和相互配合。因此,可以發掘其中生態教育資源,對比分析各國針對生態破壞提出的應對措施,以辯證的視角看待我國在世界生態治理方面的貢獻,彰顯“人類命運共同體”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巨大作用。

(二)價值理念相似,教育效果互為補充,有助于深化思政課的育人功能

生態文明建設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提倡尊重自然、珍惜資源、保護生態。高校思政課旨在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培養學生的道德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生態文明教育理念貫穿于思政課程體系中,使學生深刻把握生態文明建設的意義,不僅有利于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程,也有助于提升思政課的教育效果,深化思政課的育人功能。在思想引導層面,發揮思政課的導向功能,對學生進行生態文明價值觀的引導,讓其清晰地認識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3]的重要發展理念,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精神動力。

二、生態文明建設融入高校思政課面臨的問題

(一)兩者融合的知識內容“碎片化”,缺乏完整培養體系

隨著環境問題的日益突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在高校教育中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高校開始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教育體系,強調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和生態平衡的理念,注重培養學生的環境意識和社會責任感,通過教育實踐,將生態文明理念融入思政課中,為培養具有環境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的人才做出努力。然而,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和挑戰,需要進一步的改革和完善。有的高校在傳統的思政課教學中直接加入生態文明建設的知識點,導致教學內容為抽象的“碎片化”拼湊,難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學生難以理解和接受。此外,生態文明建設的知識點繁多,教學內容的選擇和組織也是一個難點。孤立零散的知識讓學生難以形成系統的生態文明知識架構,未形成完善的生態文化建設培養體系。

(二)教育資源支持不充足,與生態文明建設的培養需求不匹配

高校思政課和生態文明建設需要大量的教育資源支持,包括師資、教材、實驗室、研究中心、實踐基地等。然而,由于資源分配不均衡,一些高校生態文明教育資源匱乏,限制了生態文明建設融入高校思政課程的深入發展。同時,思政課教師隊伍結構與生態文明建設的培養需求不匹配。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是一個跨學科、綜合性的領域,需要具備環境科學、生態學、社會科學等多學科背景的教師來承擔。然而,目前高校較少具備相關專業背景和實踐經驗的教師,導致生態文明建設融入高校思政課的師資力量相對薄弱。當前,多數高校的生態文明教育主要由思政課教師和環境生態、農林類專業的教師承擔。然而,思政課教師只能結合部分教學內容進行生態文明價值觀的教育和引導,而相關專業的專業課教師更注重專業知識的傳授,學生只能接受到零散的生態文明知識教育,導致生態文明教育的效果不盡如人意。

(三)生態文明建設融入思政課形式單一,實踐動力不足

生態文明建設融入高校思政課缺乏教育實踐的拓展并且形式相對單一。傳統的思政課注重理論灌輸和知識傳授,對于實踐教學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在將生態文明建設融入思政課的過程中,需要更新教育理念,將實踐教學視為重要組成部分,并在課程設計中予以充分考慮。目前,生態文明建設融入高校思政課中的實踐教學存在一些體制機制上的限制。例如,學??赡苋狈ψ銐虻馁Y源和支持,無法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實踐機會;評價體系可能偏重筆試考核,忽視實踐表現;教材編寫過于理論化,缺乏與實踐相關的案例……這些都會影響到生態文明建設教育實踐的拓展。教學實踐需要學生的積極主動參與,然而,由于學生的課業壓力以及缺乏相關的激勵機制等,導致學生參與意愿和動力不足。

三、生態文明建設融入高校思政課的實踐路徑

(一)整合教學內容,構建特色“生態思政課”

孤立零散的知識難以使學生形成生態文明知識架構,在思政課中構建完整的生態文明教育體系,既充實了思政課教學的理論知識,也有利于學生樹立科學生態文明意識和良好生態文明價值觀。教師針對教材知識特點創建專題教育研究板塊,以主題帶動學生學習生態理論知識,可以形成系統、完整的生態理論體系。如,可以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學中插入有關生態道德和法治的專題模塊,向學生講授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是社會美德,普及國家針對生態環境出臺的政策法規,培養學生的生態道德觀。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加入辯證視角看待生態文明發展板塊,讓學生從辯證唯物主義角度分析人與環境的聯系,使學生形成保護生態意識,培養其生態價值觀。在中國近現代史綱要中加入生態文明歷史發展觀模塊,培養學生的生態發展觀。在形勢與政策中加入國家生態政策和治理體系模塊,培養學生生態安全觀。通過思政課育人功能,從多角度對學生的生態文明理論、生態道德觀、生態價值觀、生態歷史觀、生態發展觀、生態安全觀等進行培養,構建系統的生態文明思想培養體系,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服務。

(二)升級思政課教學資源,適應生態文明建設要求

為了支持生態文明建設融入思政課,高校應加強教育資源的建設。建設環境科學實驗室、研究中心等,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教育資源和實踐機會。鼓勵教師參與相關項目研究,提升他們在生態文明建設領域的專業能力。引進優秀的生態文明建設和思政教育相關專業人才,提高師資隊伍的專業水平和實踐能力。加強教師培訓和繼續教育,提升教師在生態文明建設和思政課領域的教學和研究能力。在完善專業發展和激勵機制方面,通過建立健全生態文明建設和思政課領域的專業發展和激勵機制,將生態文明建設教學工作作為教師評價的重要考核指標,為教師在這方面的專業發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激勵。針對創新型教育內容,教師應選擇恰當的教育模式以適應教學問題。改變教師“一言堂”傳授知識的教學思路,采用案例教學法進行教學,舉出典型生態案例作輔助。如,在講解人與自然辯證關系時,展示黃河地區生態環境污染及治理案例,帶領學生分析黃河地區生態破壞的自然和人為原因,并據此提出保護性治理措施。學生在參與分析過程中,能樹立正確生態文明觀,辯證地看待地理事物的發展。同時,給學生播放一些因生態破壞給人類社會帶來危害的視頻或圖片,通過視覺、聽覺刺激,使學生直觀感受生態建設的重要性,強化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三)實施“第二課堂”,助推實踐動力提升

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新時代社會,只有將理論和社會實踐相結合,打破意識和行動之間的枷鎖,把生態文明理念落實在生活實踐中,才能更好地將生態文明建設的教育落到實處。充分利用學生的“第二課堂”,將實踐活動分成校園內部實踐和社會實踐兩部分。在校內實踐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生態文明辯論賽,以讓學生在辯論中發掘生態文明建設的深層含義,引導學生思考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問題,使學生建立綠色生態意識,在實踐中得到新認識,再將新認識應用到實踐中,使生態文明理念體系不斷完善。在校外社會實踐中,思政課教師可組織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社會調研,引導學生結合主修專業,從生態建設視角認識家鄉生態現狀及存在問題,在社會實踐中深刻把握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內涵,提升學生生態文明建設付諸實踐的動力。

生態問題關乎人類生存發展,關乎國家未來前途命運。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高校思政課,是思政課教學的一次創新。高校思政課在更新理念和教育方法、增強人們環保責任意識、引導積極的生態文明價值觀念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高校學生作為新思想、新觀念的先行者,更要為生態文明建設的落實助力。

猜你喜歡
思政課文明思政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請文明演繹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新時代高校思政課中中國故事的創新表達
——評《新時代高校思政課的打開方式》
淺議高校學生在思政課中的情感認同
漫說文明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思政課堂這樣“沸騰”——陜師大思政課從“有意思”到“有信仰”
對不文明說“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