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化時代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困境與應對策略研究

2024-05-09 15:28王玉芳
中國信息化 2024年4期
關鍵詞:輔導員職業思想

王玉芳

一. 大思政視角下輔導員職業能力的內涵

《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準(暫行)》指出:經過專業培訓學習,引導輔導員掌握系統的知識與技能,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其特征表現為: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具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關的寬口徑知識,具備較強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教育引導能力、組織協調能力調查研究能力。具體內涵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一)知識素質包括基礎知識、專業知識、法律法規知識

基礎知識是指馬克思主義理論、政治學、哲學、教育學、心理學、法學、社會學、倫理學等學科基本原理與知識;專業知識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基本理論和方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相關理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務相關知識;法律法規知識是指基本的政策法規,按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相關規定來執行。

(二)能力素質包括:思想道德素質、能力素質、心理素質等

思想道德素質是輔導員能力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最為關鍵一環,輔導員應該肩挑使命,做好大學生的思想引領工作;能力素質指輔導員要有較強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溝通協調能力、觀察能力、辦事能力等,能夠帶領班集體朝著目標努力,班集體會向凝聚力和向心力邁進;心理素質包括堅定的理想信念、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良好的情感品質等。輔導員應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不斷適應信息化社會的需要,提升思政教育工作實效性。

二.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困境分析

(一)職業認同度低,主動性欠缺

大思政視角下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是基于國家層面新形勢,適應信息化社會發展的需要,展現出對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重視。然而,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與現實訴求還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現在職業認同度低,主動性欠缺等方面。高校輔導員具備雙重身份,既是知識文化的傳播者具有教師身份,又是學生工作的管理者實施者,這就導致輔導員工作事務繁雜,事務性工作精力時間耗費過多,忽略專業技能的提升,久而久之出現缺少社會認同與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的外動力下降現象。此外,部分輔導員隨著時間年限的增加,學生工作的熱情減退,會出現一定程度的職業倦怠,學習的主動性欠缺,職業認同感和幸福感不足,自我提升的動能下降,從而影響著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育人工作存在長期性和艱巨性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輔導員育人工作任務繁重,具有長期性和艱巨性。學生從高中跨入大學階段,思想意識具有可塑性,如何塑造學生適應社會變化,成為高校輔導員工作的重要任務。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高校輔導員需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規律、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教書育人規律,工作任務重要且繁雜。高校輔導員工作涉及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黨團和班級建設、學風建設、學生日常事務管理、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工作、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校園危機事件應對、職業規劃和就業創業指導、理論和實踐研究九大方面,育人工作具有艱巨性,需要輔導員德才兼備,以德為先,不斷提升自身專業素養,應對紛繁復雜局面。

(三)缺乏健全完備的激勵機制

健全完備的激勵機制是輔導員能力提升的重要抓手,面向高校輔導員對工作情況進行全方位評價,一方面有利于正確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優化工作范式,提高工作實效性。另一方面有益于鼓勵和肯定輔導員工作,提高輔導員工作的使命感,樹立愛崗敬業的職業理念。輔導員作為高校教育系統的組成部分,承擔著育人使命,但是一定程度上有著存在感稍弱,地位有待加強等問題。各高校雖承接了上級政策文件并結合學?;咎厣M行發展,但缺乏健全的輔導員激勵機制,動力不足,科學性較弱。

三. 信息化時代高校輔導員開展思政教育路徑

(一)培養職業認同,提升自我效能

職業認同是個體對自我職業角色的認知和接受程度,具體體現在勝任感、承諾、報酬和滿足感四個方面。隨著輔導員工作年限的增加,閱歷得到增長,對學生工作十分熟悉,創造力稍顯滯后,部分輔導員會出現職業倦怠問題,職業幸福感降低,如何培養職業認同,成為制約輔導員能力發展的重要因素。面對種種考驗,輔導員應轉變角色,找準定位,制定合理職業規劃(短期、中長期、長期發展規劃),定期核驗執行情況,感知工作進步,提高自我效能感。另外,學校應重視發揮典型引領示范作用,定期舉辦榜樣的力量交流會,分享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凝心聚力,加強職業認同。

(二)做好頂層設計,完善配套設施

根據教育部出臺的《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規定了高校應按總體上師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設置專職輔導員崗位,高校應執行這一政策,根據學校實際情況,確定輔導員數量,促進輔導員職業化、專業化發展;嚴格輔導員選聘制度,設定輔導員準入門檻,打造一支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輔導員隊伍,不斷適應社會發展需要,提高育人本領;政府加大對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的重視,建章立制,以制度來保障,對多方面工作進行統籌,健全監督機構,保證??顚S?;高校應關注輔導員的職業發展,鼓勵輔導員從事科研活動,支持攻讀更高的學位,不斷提高輔導員的科研能力,為建設科研強國貢獻力量;輔導員自身應不斷學習專業知識,主動參加職業培訓,錨定自身發展規劃,聚焦思想引領,以此夯實專業基礎。

(三)健全激勵機制,暢通晉升渠道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認為:人的一切行為都由需要引起,需求是行為的內驅力,因此健全輔導員激勵機制,暢通晉升渠道尤為重要。高校應制定利于輔導員職業發展的政策,規劃其成長路徑,來滿足自我實現的需要。優化輔導員薪酬體系,按時發放工作酬金、輔導員津貼、績效津貼等,提高高校輔導員待遇和地位;健全輔導員職稱評審制度,按照政策文件落實人員入編,保障輔導員“雙線晉升”“兩條腿走路”,解決輔導員急難愁盼問題,不斷增強職業自信和職業價值感;暢通輔導員晉升渠道,篩選德才兼備、能力突出的輔導員作為學校發展的儲備人才,肯定并鼓勵輔導員所獲得的成績,對于優秀者進行表彰,調動輔導員工作的熱情;高校之間還應加強溝通交流,增加輔導員外出培訓的機會,學習其他高校先進的成果經驗,拓寬輔導員的工作視野;聚焦輔導員的內心訴求,打造健康向上、氣正風清的工作環境,明確工作分工,厘清職業邊界,更好回歸本職工作。

(四)借助智慧教育平臺,開展思政教育

伴隨5G、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的學習方式、生產方式乃至生活模式都被賦予了深刻的智能化生存烙印。高校輔導員應不斷加強自我教育,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定期參加職業能力培訓,例如崗前培訓、輔導員工作技能培訓、職業能力提升培訓等,通過定期開展教學研討活動,提高自身職業能力素質。同時,通過運用互聯網智慧教育平臺,革新學生管理范式,利用網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關注學生身心發展,以適應新時代培養人才的步伐。

作者單位:西安體育學院

猜你喜歡
輔導員職業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奮進之路
守護的心,衍生新職業
思想與“劍”
1+1我們這樣學隊章:我們的輔導員
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
“思想是什么”
職業寫作
好輔導員這樣煉成
我愛的職業
“職業打假人”迎來春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