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螺 賽肥鵝

2024-05-09 15:14汪志
中國周刊 2024年4期
關鍵詞:俗語螺螄泥巴

汪志

人間最美的四月,第一個節日便是“清明”。清明時節,春暖花開,美食眾多,在民間有“清明螺,賽肥鵝”的俗語。形容清明時節的田螺特別美味,螺螄肉像鵝肉一樣肥嫩可口,百吃不厭。

我的故鄉在長江岸邊,水生食物眾多,而螺螄是最不稀奇的物種之一。不僅田間池塘,山坑溪圳隨處可見,它們有的“頑皮”地吸在石壁上,還有的鉆在泥巴中,更有的還附在草葉樹須里,適應能力非常的強。

筆者出生于20世紀60年代。記得兒時,每到清明時節,家里祭祖、上墳時備用的美食眾多,螺螄是必不可少的一種,而捕撈螺螄的任務就落在我們這些半大孩子身上。鄉間的四月,一塊接一塊的水田里還沒有插秧,清澈見底的水田泥巴上面到處都是大小不等的螺螄,它們有的在“運動”,有的三三兩兩聚在一起“聊天”,還有的在“睡覺”,此時,我們拎著水桶,手拿一個小撈網,站在田埂邊一個接一個撈著。水田中間夠不著了,我們便卷著褲腿赤著腳來到水田中間,一會工夫就捕撈大半桶。聽村里的老人說,清明時節吃螺螄能改善視力,為了這種說法,又擔心眼睛近視,每年的清明時節,我都記得吃螺螄。

別看螺螄小,可肉嫩鮮美。小螺螄捕撈回來后用清水先放養一天,以清除一些寄生蟲及各類雜質,然后手拿一根大號衣針,將螺螄的橢圓形硬蓋挑掉,俗稱“挑青”,這個說法還有個來歷。神話傳說中,這個青是指“青娘”,是“蠶妖”,每年清明前后,江南一帶人家開始養蠶,此時“蠶妖”就要出來作亂,有的蠶就會變成僵蠶不能吐絲。為了避免“蠶妖”出來禍害,一定要用針挑來吃螺螄,把吃后的螺螄殼扔屋頂瓦上,讓“蠶妖”無處可逃。

螺螄肉挑出后,要剪掉螺螄肉屁股洗凈,先姜蔥蒜爆炒,再放螺螄肉,配上食鹽、料酒、辣椒、醬油、辣子醬等佐料翻炒幾遍,放少許冷水煮開后盛出,一盤美味的醬爆螺螄肉便香噴噴擺在眼前。雖然螺螄登不上大雅之堂,但螺螄在坊間卻有“盤中明珠”之美稱,可謂愛吃者眾。其實,所謂的“清明螺”,不是指螺螄的品種,而是說清明前后這段時間的螺螄比較肥美,所以有“清明螺,賽肥鵝”“明前螺,抵只鵝”之類的說法。據考證“清明螺,賽肥鵝”這一俗語,是源于過去人們因為生活貧困,買不起肥鵝,而每到清明時節,山溪田野里的螺螄又多又大,人們爭相去摸去捕撈螺螄,帶回來加工就成了一道美食,這個時期的螺螄不僅泥腥氣小,且養了一個冬天,肉質肥美勝似鵝,這一句俗語也就傳開了。

螺螄肉不僅味美可口,其藥用價值也不可低估,營養價值也很豐富。

螺螄的吃法多種多樣,制作簡單。爆炒、湯煮均可,既可紅燒,又可清炒,可以帶殼燒,也可把肉挑出來爆炒或串起來烤著吃,只要你喜歡,隨便怎么制作都是一道人間美味。著名戲劇家及美食大師汪曾祺曾在一篇文章中說道:“螺螄處處有之。我們家鄉清明吃螺螄,謂可以明目。用五香煮熟螺螄,分給孩子,一人半碗,由他們自己用竹簽挑著吃?!焙靡粋€“賽肥鵝”的清明螺,滑嫩爽口,維系著我童年舌尖里抹不掉的快樂記憶。

猜你喜歡
俗語螺螄泥巴
螺螄樹
誤傳了幾千年的俗語,你也是傳播者嗎?
螺螄粉
小泥巴變變變
俗語知多少
泥巴怪
客家俗語巧誦讀
吃完螺螄粉,我忽然不想死了
吃完螺螄粉,我忽然不想死了
植物詞“杏”的國俗語義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