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子和他的弟

2024-05-09 16:41南懷瑾
臺港文學選刊 2024年2期
關鍵詞:孝弟孔門學問

南懷瑾(中國臺灣)

《論語》是一部語錄體裁的書,是孔子的門人弟子們,記述老師孔子當時向弟子們的教學和解答問題等。粗讀起來,好像條理層次不清,分類又不合系統。如果加以悉心體會,就會發現它的精神和體系自有條貫,并非次序紊亂,漫無目的。讀書必要另具只眼,才不會瞎摸亂撞。儒家門墻在望,只要自有眼目,便可由此書中體會得孔門學問的宗旨與精神所在,不會輕易被人瞞過去了。

學問的基本

第一篇的《學而》,是孔門弟子匯編孔子所教為學的宗旨與目的,以及為學的精神和為學態度的基本道理,是全書二十篇的綱領,所以首先要深切體認。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通篇首先提出孔子教示為學的精神與態度,要弟子們應當為學問而學問,不是為功名利祿而學問。它的重心在于“時”字和“說(悅)”字。為什么呢?因為學問之道,在于造就一個人之所以為人,以及人要如何立身處世的道理。至于知識和文學等,只是整個學問中的一部分,并非學問的最高目的。立身就是自立,處世就是立人,因此為學的精神,要做到隨時隨地,在事事物物上體認。洞明世事,練達人情,無一而非學問,遂使道理日漸透徹,興趣日漸濃厚,由好之者而變為樂之者,才是學而“時”習之到達了“說(悅)”的程度。倘是只為求知識文學而學問,事實上有時反而覺得很苦,哪里還會悅得起來呢!只有在學問上隨時有會于心者,才能心胸開豁,無往而不悅的。一定要有這種見解,才不會把這句話變成教條,才能領略到,這一句的確是為學的至理名言了。

因此他又跟著說,真正為學問的人,首先就要確立一種精神,認清人生的本分,然后能夠以一生甘于淡泊、樂于寂寞的胸襟,方能順時因勢,隨時偕行,如此才可以言“學”。儒者以學問為本,以持身謀生為務;謀生與職業,是持身的要務,不能與學問混為一談。但要知道,“德不孤,必有鄰”,只要學問真有成就,自然會如響斯應,“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當然會有志同道合的良朋益友,互相過從,所以他說: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如果把這句話只解為朋友來便樂了,有時候是講不通的。因為朋友不一定都是令人樂的,有良朋也有害友,壞朋友來了的時候,你縱使硬把這句話貼在心里做教條,也會有“學而時習之,不亦苦乎”之嘆了。所謂遠方,是說不一定是目前親近的朋友,千里趨風,知音在邇,人生得一知己,死而無憾,故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他跟著又說: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那是進一步又告訴你,為學問是為了自學做人,目的并不在求人知,假定寂寞一生,默默無聞,沒有半個知己,也不要怨天尤人才對?!皯C”,是內心怨憤;“君子”,是儒者學問成就者的美稱。通常的人情,總是喜歡自我表揚,都有自視甚高的心理,所以無真學問者,便有懷才不遇、憤世嫉俗,甚至對社會人群,生起一種仇恨怨懟的心理。因此在《里仁》篇中,孔子又說“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了。這個立,就是要建立學問的宗旨與中心,如要真為學問,首先就要確定這個精神和態度,然后才可以談學問。這三則記載,就是標出孔門為學的精神和態度,首尾條貫井然,并非如教條一樣,各自分立的。

循此一貫的線索,便可以得到其中的旨趣了。

孔門為學的精神與態度,既已了解,那么,為學又學個什么呢?于是便引出孔門弟子有若的一則話來了。

孝弟是什么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有子名有若,魯人,是孔子的弟子,少孔子四十三歲。他指出孔子教示為學問的目的,是在完成一個人之所以為人,也可以說是完成一個真人,就是以孝與弟,作為學問的基本。為什么呢?“孝”是為人兒女者,上對父母的一種真性情的表現,也就是天性至愛的升華,這是一個為學的縱向中心,所謂承先啟后,繼往開來,是貫串上下的?!暗堋笔侵笇π值苕⒚?,乃至朋友社會人群真誠的友愛,這是為學的橫向中心,所謂由親親、仁民,而至于愛物。弟也就是友弟,也就是人與人之間友愛的基礎。

人為什么一定要孝弟呢?因為人之所以為人,他不同于動物之處,就是有靈性和感情。孝與弟,是人們性情中最親切的愛之表現,一個人對父母兄弟姊妹骨肉之間,如果沒有真性情和真感情,這就不知道是個什么東西了。我們都是做過兒女的,也都有機會要做父母,至于兄弟姊妹朋友,大家也都是有過經驗的,試想,假使對上下左右,沒有孝弟的至性至情,那個社會會變成一個什么形態呢?所以,以孝弟為學問的基本,就是要求人人培養這種真性情的美德。由此擴而充之,對社會國家和人類,才有真愛。

古人說:“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門”,也是由于這個道理而來。西方的文化,大體很注重社會人群橫的一面,所以由男女夫婦的愛,擴而充之,就是社會和國家愛的觀念,而且重視下面較多;至于對上面的父母呢,并不特別注重孝道,只是下對兒女的養育,盡了最大的愛,兒女長大了,上對父母也就不一定要盡孝。再看西方的上,是以形而上做對象,建立一個神,作為信仰的皈依,也許忽略了人與神之間基本的橋梁——對父母的孝道。所以舉世重視的西方文化,好像只背了一個丁字架在世界上走,似乎不能撐持這個上下左右十方的天地了。

由此可以認識孔子教學的偉大處,真是放之六合而皆準,彌綸天地而不過。所以有子在這里,告訴你孔門教人為學的目的,在于培養人性中的真性情。它的基本,就是先要做到孝與弟。如果人生最基本的孝弟真情都沒有了,還談得到其他嗎?因此他再提出“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這句話。不孝弟,必定會犯上,那是必然的趨勢和結果,那是人性的反面,也是缺乏良好教養的表現。古文鮮字與少字通用,毋須另講。

為學的目的,在于養成人性最基本的孝弟,為什么在這里,又單獨地插入一則說“仁”的話呢?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這則話在這里插入《學而》篇里,未免顯得太突兀了。其實并不奇特,“仁”之一字,是我們傳統文化里一個至高無上的精神,尤其是儒家的學問,以完成一個人達到仁的境界為宗旨。上面把孔門為學的精神、態度與目的,都已提出來了,到此才顯示為學的宗旨,在于完成一個“仁”字。學不至仁,便無成就。然而仁不在于學理上的巧言思辨和外表的做作,所以在《衛靈公》篇及《陽貨》篇中,又引孔子的話來證明說:

“巧言亂德”,“惡利口之覆邦家者”。

仁是性情心性的最高境界,有體有用,必須要篤實履踐才能做到。第四《里仁》篇中,專講此道,所以不必在這里多做討論。這里單獨插入這一則,只為顯出為學的宗旨,乃順承上面所講各則而來,是一畫龍點睛之筆。如果你認為“巧言”只是指巧辯之言,“令色”只是指阿諛的態度,那么除了不巧言、不令色以外,便算是達到仁的境界了嗎?這未免太不踏實。要知道,為學而達到仁的境界的人,在孔子生平,是絕少輕許的,就如繼傳孔門道統的曾參,也自謙地不敢輕易言仁。所以在提出為學宗旨的“仁”字以后,加入了曾參的一則話,表示學而至仁,他亦有所不敢造次輕言之慨。但他說自己只能做到日日以三事反省自己,也許略近于仁吧!

你每天反省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待人接物,“無一事而不盡心謂之忠”。立身處世,“無一物而不盡情謂之信”?!秾W而》一篇,以“孝”“弟”“忠”“信”四個字為學問的準則。孝弟是內以持己,忠信是外以致用,內外備至,體用兼圓,這是孔門教學完成仁的境界的極則。所以在這里,曾子只提出為人謀而不忠、與朋友交而不信的兩件事,日日以此省察自己的篤實履踐功夫,希望不辜負夫子的諄諄傳授,那才是學問的用力重點。所謂“傳不習乎”,就是指夫子的所傳所教,自己日日反省實踐的功夫,是否真能做到了呢?

由此可見孔門當時為學的風氣,師弟之間,兢兢業業,孜孜以學問為務的精神,是如此地誠敬親切,踏實履踐。如果只把它作為教誡式的教條來看,有時候就會看成虛文了。由于這三句話,再反觀體察今日的社會人群,無論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大家相處,到處都是“當面春風背后雪”,而堅持德行盡忠盡信者少,玩弄權術而不忠不信者多。大家都感覺世風愈來愈壞,只是無法可以挽回,正因為失去了儒家所教的做人的學問之道。我們如能深加體會這一節話,便會矍然反省而警惕了。

《學而》一篇的要點,到此都已揭示出來了,那么,學問之道,就止于此而已嗎?那又不然!不然!學以致用,立身必然關系處世。內以持己之學,已有上面三則;那么出以致用的學問,又是如何呢?儒者以內圣外王之學相標榜,古文“用”字與“王”字相通,外王就是外用。由內圣而至于外用,也只是擴充其內養所得,以持身立己之道的學問,用之于立人處世而已。

節儉的美德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這個“道”字,這里做動詞用,也就是與領導的導字相通用。春秋封建時代,列國諸侯的大小強弱,通常是以戰車的多少為代表。周室王者,為萬乘之君,與現代理想中聯合國的領導地位相似。千乘之國是諸侯列國的強者,介乎王者之間,可以稱得上是個大國。這里引用孔子的話是說,儒者一旦有學而致用的一天,其以內圣之道,領導千乘之國時,也只需擴充平常學養所得,就是領導治國者的真學問了。也就是說,只要擴充平常以孝事父母的至情,對一事一物而無不敬,便是大有用于天下了?!熬础?,是信的根本,所以領導治國的人,必須要做到敬事而信的程度。

所謂敬事,就是無論對事或對人,都要以全副心力去做,能夠誠敬之極的話,凡事便可洞見機先,也就是事先看清它的動因和所得的后果。所以舉措實行每一件事,慎其終者必慎其始,自然就可立信于天下了。如果不敬其事,漫不經心地處置事物,或朝令夕改,那就會失信于人,國人也就不信他的領導了。所謂敬事而信,不僅對事而言,須知領導治國者,信己又須信人,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如不能開誠布公,信己信人,只是勉強相從附和,其對事的不敬,就可想而知,他的結果,也不待說了。

所謂節用,好像專指財政經濟的節儉而言,其實儒家、道家,繼承傳統文化,都以儉為教。但要知道,“儉”字不僅指財政經濟而已,消費精神,不愛惜人力,社會奢侈風氣的形成,等等,都是不儉所致,都是不知節用的結果。所以孔子告誡弟子們,領導治國者,必須節用而愛人。至于“使民以時”的一句,意義更為重要,所謂“時”,它的意義極大。簡略地說,大而言之,領導治國者,必須使人民認清時代大勢的趨向,然后把握這一時代,創造新的時代。小而言之,必須要了解人們的時代心理,一切措施必須合于人們當時的需要,然后才能要求國民為國忠誠努力。

除此以外,凡軍國大計,決策運籌,必須要有學問,能深切了解時運的機先,然后以四兩而撥千斤,就可以達到無為。所以,能掌握這個“時”字,便是帝王之道與王者師之道的學問了。歷史上興衰成敗的局面,每一幕的起落,都合于這三句話的原則。舉例來說,當漢、唐初興的時期,大多的措施,都合于這個道理。又如明末亡國的時期,隨時隨處的措施,都違反了這個原則。所以只要以史證經,就可明白其中的深意了。

《學而》篇中,本來只是發揚孔門為學的道理,到此忽然插入一則孔子言學而致用,涉入領導治國的學問,這絕非孔門弟子們的隨便安排,只要把全篇作為一篇論學術的文章讀,就可以明白它的行文起伏曲折,以及學術思想的發展過程了。所以在這一則之后,又提出孔子以孝弟為教化中心的目的。

為學的重點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

后人認為,孔子當時周游列國,汲汲于求得從政之位,目的是實行他所代表的傳統儒家理想的政治。其實,當時凄凄惶惶的孔子,究竟是否就是這種心愿,實在不敢妄加忖度。不過,他當時并非愁慮國家天下的衰亂問題,只是憂慮傳統文化真精神的斷絕,因為這是隨處可見的事實。須知,傳統文化的形成,是由歷史的累積和千秋萬世智慧的結晶而成,不是一蹴而可就的。

《學而》篇中,只記述孔門的為學道理,以及存續傳統文化精神,雖然間或涉及政治理論和思想,到底不是本篇的主要目的。因此便又引出孔子所教弟子的入孝、出弟、謹信、泛愛、親仁了,這也等于說,何必汲汲于講求領導國家的道理呢!只要盡心致力于學問,入而孝于父母;出去處世,對于社會人群,能夠做到友愛,謹慎言行而有信,胸懷博愛,躬親履踐而達到仁的境界,就是學問的要緊關頭。如果為學能到這個程度,還有多余的精神和能力,就可以學習文學或其他的知識了。到此明白指出,學問與文學,是迥然兩途的事,千萬不可混為一談。

為什么要這樣解說呢?豈不是牽強附會嗎?不然!絕沒有牽強附會的成分。何以見得呢?在第二《為政》篇中有一則:“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云:孝乎,唯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這豈不是很好的自注自解,與此遙遙相對嗎?以《論語》而講《論語》,豈不比另做注解更為確切嗎?須知學問固然為致用,用也可能是從政,但為學的目的,若在急求致用于從政,那就根本歪曲了孔門為學的精神。所以本則的道理,就不得不安置在此處,孔子也只有終其身而做無位的素王了。

跟著而來的,是孔門弟子子夏的一則話,再提為學的態度,并一再指出孝弟忠信的重要,用以證明孔門為學的目的。

盡孝 盡忠 有信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子夏,是孔門的弟子,名卜商。這一則開始的兩個賢字,第一個是動詞,第二個是名詞,指有學問的賢者?!吧弊种笐B度,同時也作男女好色之色?!耙住弊种缸円椎囊?。他是說,假定有一個人,見到有學問的賢者,便肅然改變態度而起敬,就是賢其賢,自己愿效法他,致力為學。甚之可以放棄愛慕男女色相的戀愛心,而來專心致力于學問。這豈不是最難能而可貴的嗎?這樣的人,豈不是人中的俊杰、最難得的良才嗎?歷史上這種見賢思齊,終至學問成就,事功德業永垂千古的,實在有不少的人物。例如宋代大儒張橫渠,他在少年時代,談兵結客,豪氣凌云,自從晤見范仲淹后,便回心向學,終成開北宋理學的大儒??墒俏覀冎灰獙⑿谋刃?,就可以明白,這的確也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人如果見賢思齊,自會致力為學;仰事父母,能竭力盡孝;服務國家社會,能夠以身相許而盡忠其事;處于社會人群,與朋友交往,必定言而有信。子夏認為假定有這樣一個人物,他雖然沒有經過一番學問陶冶的功夫,而以子夏看來,他也必定就是一個最有學問的人了。到此就更明白孔門學問的重心在此,至于知識的追求,那只是學問的余力罷了。

本篇到了這里,對于為學的道理,原則上的都已說過了,以下所記述的,都是為學的探討,或為學的修養方法。所謂對機施教,在在處處,顯出孔子善于應用機會施教的風格。

自重 自尊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孔子說,為學問要做君子之儒的基本修養,首先就要自重。自重不是自尊,自尊最容易走入傲慢。自重的意思,是重視自己和尊重他人的人格與為學的精神,所以自重與自尊是不可混為一談的。有許多人做學問,那種自尊,都是基于潛意識的自卑感,所以把傲慢當作自尊的威嚴,那是學問上最大的錯誤。換言之,那就不是自重,因為傲慢的人,不是看不起別人無學問,便是看不起別人有學問。無論屬于哪一種,都由于自己的不自重而來,所以徒有傲慢,便不是儒者的威嚴。

威不是使人怕,就如冬天里太陽之可愛,或如夏天里太陽之可畏,都是威。無論如何,太陽畢竟都是可愛的,而且是生命的泉源,人生必不可缺少的。為學能養成自重這樣的胸襟,就是人人所需要的,也就是君子,這才是儒者之威,而為學的基本態度,才算穩固了。如果不自重而只知自尊,當碰到自尊心滿足,或自尊心發生動搖的時候,就會隨時變更初衷的,所以說“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了。立己內養的學問,能夠做到如此程度,用它來處世應事,最主要的,還要能夠做到忠和信,那就是內外兼修的學問了。

下面“無友不如己者”,歷來的解釋,都是交朋友要交勝過自己的人,勉強一點來說,指交友要交學問德業勝過自己的人。無論如何解釋,只要是這種觀點,則孔子的所以為圣人,的確大有問題了。這豈不是勢利之尤者嗎?其實,那是解錯了孔子的意思,非常不合理,而且與下文“過則勿憚改”也聯不起來。他所謂“無友不如己者”,是由君子不重則不威一句,一直貫串而來;其所以如此說,是教我們處世以忠信為主,處世交友,不要傲慢看不起人。對任何一個人,都要重視他的長處,尊重他的優點,那樣,你就不會輕視別人了,也就會覺得,沒有任何朋友不如自己了,所以叫作無友不如己者,這便是孔門為學問的真摯處。

因此下面就說:“過則勿憚改”,能夠這樣虛心處世,在在處處都是學問,當你重視人人,發現自己過錯的時候,就要勇于改過,不怕困難地努力改過遷善,才是真正為學而學問了。這樣,便可知《述而》篇中,“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是互相呼應,并無出入之處;否則,就顯見孔子的話,有先后互相矛盾之處了。

全篇說到這里,猶如行文的起承轉合,必須把為學的孝弟忠信,內圣外用的方法,做一根本的確定,于是便引出傳承孔門道統的曾參的一句話,作為學問方法的一個定論。

好因得好果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歷來都把這句話作為圣人以孝治天下的一句格言,把它放在敬事祖宗的頭上,以為“慎終”是喪祭的時候,祭之以禮的表現;“追遠”,是祭祀列祖列宗,不可不誠的意思。能夠做到這樣,民風道德,就可歸于敦厚了。這種解釋,大體為歷來所公認,當然不可厚非。不過,從文字意義來講,它是明明白白告訴你,凡事如要想得一個良好的結果,要想慎其終的,不如預先注意良好的開始。

“追遠”,是追尋遙遠逐漸而來的初因和動機。因正則果圓,那是處理事物的不易法則。為學之道而達成為人的方法,必須在在處處、事事物物,做到謹慎它的初因和動機,能如此培養個人的風格,形成風氣,那么,民德就自然歸于仁厚了。這樣豈不是順理成章的說法嗎?對孝思追祀的意義,也就自然在其中了,何必硬把它當作祭祀祖宗之孝思的教條,豈不是太狹仄難通嗎?

講說學問之道的話太多了,未免有點嚴肅近于刻板。于是在這里便引出一則學以致用的趣味文章,很像談禪的機鋒,也是最高雅的幽默。

子禽問于子貢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子禽是孔門弟子,名陳亢;子貢也是孔門弟子,姓端木,名賜。因為孔子凄凄惶惶,周游列國之間,而且每到一個邦國,就問他的政治,好像是急于求個從政的機會似的,弄得他的及門弟子也都有點懷疑起來,不知他的心思了。于是,子禽便問子貢說,我們老師這種作風,是為了想求得從政的機會嗎?還是想貢獻他們一些政治的道理呢?或是想多多聯合各國,打算另有作為呢?子貢聽了他的問題,卻不做正面的答復,只是告訴他孔子的修養,以及為人的境界,已經達到溫和而不爭奪,善良而不兇暴,恭敬而不會輕率,節儉而不肯浪費的精神了。假使老師想求得從政的機會和位置,他也不會像一般人要踏上政治舞臺的那些作風??!而且縱使有給他位置,他也不見得馬上就要,必定會禮讓再三,然后于不得已中才接受。

至于孔子究竟想不想從政,對于子禽提出的懷疑,子貢卻不肯說,也不便多說了,只是要子禽自己去研究吧!你要怎么想都可以,可是千萬不要忘了子貢對孔子的贊辭,“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幾個字,所代表的孔子的學養和風格。我們講到這里,如果再說下去就會被兩千年前的子貢所笑了,其余未盡的意思,大可由人們自己隨時隨地去體會吧!你看,這可是很高明的機鋒和幽默??!如果你硬要認為謙讓也是一種最高明的權術,那你也不妨試試看,不要玩弄權術自己反被權術所玩,那就“悲嘆窮廬,將復何及”了!

下面跟著而來的一則,仍然言歸正傳,引出孔子對孝考驗的一種方法。

父子之間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須知人倫父子之間,自然是天下最親愛的關系。但是對至親至愛的父母,處父子骨肉之間,夠得上有至性至情而盡孝的,究竟有多少人做得到呢?雖然你會寫信給父親,學外國人的習慣,喊一聲親愛的爸爸媽媽,大體多半是筆下寫寫罷了。

換言之,父子之間,多少都有點距離,甚至還帶點虛假。所以說,當這個人的父母在世的時候,他在父母面前的行為和心志,一定表現得比在外面好得多。但是,當他離開父母,甚至在父母亡故以后,他的行為和心志,如果也是父母在世時一樣;而且在父母亡故三年之久,他仍然不改父母在世時的真誠行為和心志,這個人就可以稱得上是孝子了?!坝^”字,就是觀察考驗的意思。

這一則,順理成章是如此說的。歷來有人的解釋,把它作為父亡三年之中,仍然無改于父母在世時候的志業。這樣一來,便有變醍醐為毒藥的味道了。為什么呢?第一,未免太籠統;第二,也太不合理。換言之,假如父親在世時,他的行為是不對的,你也要跟他一樣,做三年不對的事嗎?而且與《里仁》篇中所述“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也就有出入了。況且這與下面“禮之用,和為貴”一則,也就脫節了。這就難怪有些人要打倒孔家店,或高喊那是吃人的禮教了。

因為上面的一則,便引出下文孔門弟子有子說到禮的一段,以補充說明對于父母生死存歿之間,孝道是否有所虧缺之處。不然,孔門弟子們也絕不會糊涂如此,不把它放在《八佾》篇中,納入專講禮的范圍了。

禮的作用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上面既然說,對父母生死存歿之間的孝道,固然要“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但是父母的行為,有時也并非絕對都是好的。只因不敢違背親心以盡孝道,所以雖然看出父母的行為有不妥的地方,也只好屈志以從,暫時以慰父母之心??墒巧茞菏欠侵g,仍須婉轉和平地變更。這種地方,就必須要善于運用傳統文化里儒家的精神所系,也就是他們極力所提倡的禮樂之教了。所以有子在這里,提出了“禮之用,和為貴”?!昂汀?,便是和平與中和的意思?!岸Y”的作用,是在折中一切是非矛盾,使之中肯。所以說,先王重禮教,是因為禮是美化人文社會和人生的一種方法。無論大小的事,在在處處,都隨時需要禮的作用?!跋韧酢?,是儒家標榜歷史上太平之治、文明鼎盛的代表名稱,并不一定指哪一個王朝。

因此有子又說:“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边@是說,無論大小的事,在善惡是非上,碰到行不通的時候,就要知道禮的作用,可以折中的,便中和了它。不過中和又會發生另一沖突和矛盾,所以中和的本身又具有另一新的中和之因存在,這個便要靠禮的無盡妙用了。如果你不知道用禮來節制的話,無論大小事,有時的確是會行不通的。

這樣就與上則文字首尾銜接,意思完全貫通了。

因為論孝道而引出有子的一則論禮的作用,又因為講禮之用,再引出一則有子的論為學的方法。

有子曰:信近于義,言可復也;恭近于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他說為學之用,其所以注重“信”字,是因為“信”相近于“義”,可以使言行相符,講到便能做到。義是禮之宜,是仁的發揮應用,也就是信的宗極。恭敬的“恭”字,是相近于禮的,待人接物,遇事恭敬處理,便可以避免因錯誤所帶來的恥辱,所以禮就是恭敬的宗極。凡是言行之初,目的動因不必太騖高遠,陳義理想不必太過高明,必須擇其可以親切而能做得到的,這也就是學問的宗旨了。這是“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的道理。再由此發揮為親親、仁民、愛物,便是儒家孔門為學擴而充之的宗旨。因此可知“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這一句,就是《雍也》篇中的“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都是教人為學由淺近開始,而漸及于遠大也。

本篇到此,將近全篇的結論,所以又引用孔子關于為學態度的一則話,以教示儒者的風格。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這是孔子論為學的基本態度。假定有一個人,能夠安于本分,在貧賤的時候,能夠甘于貧賤,雖然食不能得飽,住不能得安,但是具有敏捷的智慧,注重于篤實履踐的功夫,而慎于言語,并且謙虛好學,肯向有道之士討教求正,即可稱得上是好學的了。這種為學的態度,也是反映為學的目的,只是為了完成一個人,是為了人生,不是為了生活。一個人的胸襟意境,能夠升華到這種程度,才真正是學問的本色了。所以在《里仁》篇中便說:“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币簿褪沁@個意思。如果真為學問而學問的人,絕不會在生活困惑時,就放棄了學問的修養和造詣。

上文已經說了孔子論為學的本色,于是就引出子貢的一段探討學問的話,作為陪襯,以顯示儒者學問修養的境界。

貧而樂富而禮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我們由這段對話當中,首先便可看出孔門師弟之間,從容探討學問的風格與樂趣。子貢本來自己認為對于學問的修養,已經有了相當的心得,所以他和老師討論為學態度的時候,便把自己的胸襟心得說了出來。他說,一個人貧賤時,對別人并無諂媚的態度;在富貴之中,也沒有驕傲的神氣,這樣的修養,你看怎么樣?可以說是夠得上有學問了吧?本來這一番話,說到學問修養到此,確實也算是很好的了,可是孔子答得更妙,更顯出他學問的平易近人之處了。

孔子說:你說的,當然也算是很好的了,可是你說的貧而無諂,是自己胸中仍有一個貧的觀念存在,只不過是因為貧,才要做出無諂而已。富而無驕,自己胸中也還有一個富的觀念存在,只不過是因為富,才要做出無驕而已?!安徽勎幢厥乔辶鳌边@種胸襟修養,遠不如養到胸中平平淡淡,把貧與富、諂與驕的相對觀念,都蕩然一概無存,連一個貧與富、諂與驕的意識,都了不可得才好。因此雖然貧亦不改其樂,縱使富也非常好禮,這才是真正的平易踏實了。

子貢聽了孔子的話,便有“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感覺,于是就引用兩句古詩來贊美說,學問之道,猶如做一件精巧的東西那樣,要小心地切了又磋,磋了又切;然后還要經過精細的琢磨,才能完成一個最善美的東西。他又說,關于這兩句詩的含義,我現在也由此而懂得了??鬃勇犃吮阏f:子貢??!現在才真正可以和你談談《詩》的作用和意境了,有了這樣的見解,如果告訴你過去的歷史和經驗,你就可以理解未來是什么境界了。由此可見孔門師弟之間,探討學問的風格,是如此的輕松和諧,這才是詩樣的美化學問和人生。

全篇到此,最后引用孔子一則關于為學的精神和風格的話,作為結論,恰恰與開始的一則互相呼應,有首尾相顧之妙。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為學之道,在于自己為學問而學問,并不在于求人知道的。而且只要你真有學問,也不愁沒有人知道你的。最可怕的,是自己不知道別人有學問??!到此,它由“學而時習之”和“人不知而不慍”一則一貫起來,自己又下了進一層的注腳,以顯示孔門教示為學的風規。

猜你喜歡
孝弟孔門學問
孔門十二時辰
孔門七十二賢
比多少的學問
孔門七十二賢
The Cultural Memory of Davis’s Retranslation of San Yu Lou
“一”的學問
“孝弟”:“仁之本”還是“為仁之本”
——以朱熹對《論語》“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的詮釋為中心
雞叫的學問
“貼秋膘”不等于吃肉,秋冬進補有學問
金圣嘆《水滸傳》人物論的心學解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