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之價值內蘊

2024-05-10 01:10徐秦法田哲瑞
關鍵詞:中國式現代化發展

徐秦法,田哲瑞

廣西大學 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基地,廣西 南寧 530004

黨的二十大報告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明確為前進道路上必須牢牢把握的五條重大原則之一,并強調要“維護人民根本利益,增進民生福祉”[1]27。這不僅是對中國共產黨性質的充分彰顯,更是新時代踐行“為人民執政、靠人民執政”理念的應有之義?!靶抡鞒躺?,我們要始終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路走來,我們緊緊依靠人民交出了一份又一份載入史冊的答卷。面向未來,我們仍然要依靠人民創造新的歷史偉業?!保?]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具有渾厚的歷史底蘊和理論基礎,貫穿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進程之中,是黨性和人民性的深度融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集中體現,是對“人民主體論”的新時代應答,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立足中國現實又高瞻全人類的發展,為人民謀幸福的責任和擔當。

一、理論價值:傳承了人與社會發展相統一的思想

人與集體、社會的關系問題貫穿著人類社會歷史演進的始終,人類從未停止對如何實現人與社會雙重和諧發展的探索。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傳承了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關于個人與社會、人的本質與社會的本質、個人發展與社會發展等論述的思想精髓,借鑒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個人與國家、人與自然物等關系以及相處之道等思想,續寫了中國共產黨百余年探索實踐中運用、豐富、完善的相關理論成果,傳承了人的發展與社會發展和諧統一的思想。

(一)對唯物史觀中人民決定社會變革的觀點繼承

“歷史什么事情也沒有做,它‘不擁有任何驚人的豐富性’,它‘沒有進行任何戰斗’!其實,正是人,現實的、活生生的人在創造這一切,擁有這一切并且進行戰斗。并不是‘歷史’把人當作手段來達到自己——仿佛歷史是一個獨具魅力的人——的目的。歷史不過是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而已?!保?]295馬克思、恩格斯以從事物質生產的人的活動作為出發點,深入闡釋了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對英雄史觀進行了批判。英雄史觀夸大社會意識的能動作用,將人民群眾排斥于歷史發展邊緣,認為社會發展主要是由幾個人或者一小群人決定,帝王將相的精神意志推動著社會的發展變化,人民群眾需集合在他們的權威之下才能有所作為。這種片面甚至客觀唯心主義的觀點把人民群眾看作盲目的追從者,忽視人民群眾的創造性和智慧。而唯物史觀認識到人民群眾的巨大力量,肯定人民群眾才是社會歷史的主體,認為時勢造英雄而非英雄造時勢,單個英雄人物的力量不足以推動整個社會的發展,只有人民群眾的力量才能促使社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指明實現社會發展和個體的自由全面發展只能由人民群眾去實現。

“歷史活動是群眾的活動,隨著歷史活動的深入,必將是群眾隊伍的擴大?!保?]287唯物史觀論證人民群眾是社會實踐的主體,為滿足生存和發展需要,必須不斷改進工具,提高實踐的水平,積累豐富的物質財富進而改變生存狀況和環境,因而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創造者,創造著整個社會物質財富,支撐著社會的存在和發展。人民群眾作為社會生活的最直接感受者,在物質生產實踐中不斷認識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在滿足人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同時創造了大量的精神財富,豐富了人類的精神世界。同時,人民群眾推動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矛盾運動的發展,當生產關系束縛生產力發展時,依靠自身力量變革生產關系使其不斷適應生產力的發展,促成上層建筑的不斷變革,進而刺激社會改革演進。因此,人民群眾是促成人類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古今中外歷史充分證明,改革只有依靠人民群眾才能取得成功,反之必將失敗。

此外,唯物史觀認為人民推動社會發展和變革,最終實現共產主義和人的解放能夠使自身本質得到復歸,“建立在個人全面發展和他們共同的社會生產能力成為他們的社會財富這一基礎上的自由個性”[4]。在共產主義社會中的人將獲得完完全全的解放,社會關系全面發展,不再為生存而勞動,將與人自身、自然以及社會和諧共存,人的異化狀態將會消失。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傳承了唯物史觀關于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的觀點,充分尊重人民群眾的社會主體地位和發展意愿,既重視社會的整體進步,又凸顯人民的個性需求,給予人人出彩的機遇,對人與社會的關系問題作出了新時代的回答,傳承了人與社會發展相統一的思想。

(二)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民為邦本的思想借鑒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其中蘊含的天下為公、民為邦本……是中國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中積累的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道德觀的重要體現,同科學社會主義價值觀主張具有高度契合性?!保?]18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其中蘊含著的“治國有常,利民為本”等思想,在精神特質、思維方式、理論內涵、價值追求等方面與科學社會主義價值觀主張具有內在一致性和高度契合性,是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等創新理論發展的重要來源和借鑒,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執政興國的歷史文化底蘊。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包含了古人對人和社會及二者之間關系的思考:從民眾地位看,認為國為民眾所共有“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奉行“禮大于利”的“公共的義理與個人利益之間的辯論”,如“宜民宜人”“維君子命,媚于庶人”“以政為德”“以仁存心”“君舟民水”“民無不為本”等,提醒封建統治者要遵從“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的理念,關心民眾、重視民眾力量,妥善處理與百姓的關系;從君民關系來看,認為君王為絕對統治者、民眾為服從者,雖然有著嚴格的等級制度,但是百姓也能夠影響甚至決定政權興衰存亡,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等;從施政理念上看,意識到民眾對王朝發展的支撐和推動作用,重在愛民、利民、教民等,反對暴力爭斗和戰爭避免傷及無辜,要體恤百姓、幫扶年齡較大或有身體缺陷等弱勞動能力者。此外,其還認識到政權穩固需要各行各業的人共同維護,要提高士農工商等從事不同職業的人的社會地位和生存能力。這些觀點匯聚成了古代民本思潮的內容基礎,逐漸凝聚成精神力量,影響著古人對自身和生存環境關系的處理探索。如以老子自然無為推崇人自由發展天性為代表的“觀天之道、天人合一”等認識論,把人從自然界中剝離,指出人區別于“天”,人是獨立存在的,要重視個人本質與發展;孔子有教無類教導民眾提高精神境界,孟子人性本善以仁義禮智為人的起端,意在促進個體的發展精神。又如將“人”與“物”剝離,將人的價值視為高于物的價值,有著尊重生命、熱愛生活的貴人精神;關注世事,有著強烈的民族榮譽感和敬鬼神而遠之的入世精神;敢于直面困難,改造自然和自身所處環境,有著勵精圖治、越挫越勇的斗爭精神等。

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充分借鑒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民本思想的愛民、重民等價值觀念,是對民本思想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創新發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髓、思維方式和治理情懷,夯實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歷史基礎和群眾基礎,是新時代治國理政的重要遵循。

(三)對中國共產黨關于人與社會關系問題的接續論答

“發展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人民。在消除貧困、保障民生的同時,要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保證人人享有發展機遇、享有發展成果。要努力實現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實現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保?]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就將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思想,始終堅持對人與社會發展規律、人與社會關系問題的探索,并在百余年的實踐中積累了眾多歷史經驗,作出了一系列跨越時代的理論回答。

從新民主主義革命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為適應革命形勢和維護新政權環境,毛澤東同志以政治為中心思考人與社會的發展問題,認識到人民群眾才是取得革命勝利和推進中國發展的動力。他肯定了人的社會特征,運用階級分析方法科學論述了“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的關鍵性問題,并依據此完善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理論,鮮明地指出:“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保?]1031他還辯證論述了個體和社會的關系,明確只有貢獻自己的力量,服務社會和國家才能真正實現個人價值,而“人民”作為歷史性范疇概念,每個個體只有充分服務于這個群體才能體現自身價值,特別是黨員干部更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保障維護人民整體利益,確立了中國共產黨“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

隨著對社會主義認識的不斷深化,鄧小平同志認識到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社會主義的發展趨向一致,人民的不斷發展就是社會主義發展的內在動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要依靠人民群眾,要重視人民的力量,鼓勵人民開拓進取、傳揚中華民族特性和精神,提出實現共同富裕是人民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的發展目標,堅信中國人民必將能夠實現共產主義。同時,鄧小平同志多次深入基層,參加實踐調研,與人民群眾緊密聯系,致力于推進社會主義建設和人民進步。大膽改革創新現有生產關系,鼓勵個體的自我發展,激發市場活力,重視科學技術的培育研究,進行特區試驗發展,探索“先富帶后富”的共同富裕道路。

21 世紀后,黨的建設和國家發展面臨著新的實踐困難和理論問題,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創造性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和黨建理論,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將人民的發展融合到黨的建設之中,明確了黨帶領中國人民發展的任務和要求,并強調黨領導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除了物質財富增加,也必須重視人的精神文化修養建設,社會主義發展的最終目的是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以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圍繞人的發展、人與國家社會的發展等問題提出的科學發展觀則進一步突出人在社會發展中的關鍵位置,重視人和自然的關系處理,努力打造一個人與自然的和諧狀態,實現人與社會的可持續和協調發展,強化了我們黨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取得了整體性進步和突破性進展,人民需求已經從物質豐裕追求向多樣化生活質量追求轉化,為人的發展與社會的發展進一步統一提供了有利條件,也提出了新的理論和實踐問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增進民生福祉為落腳點,提出“四個全面”“推動高質量發展”“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美麗中國”等推進黨和國家事業各領域全面發展的要求,帶領人民共同創造美好生活。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轉變了以往只注重依靠經濟發展帶動人的發展的模式,發展動能由經濟一元轉變為文化、生態等多元,實現了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統一,作出了中國共產黨關于人與社會關系問題的新時代回答。

二、實踐價值:指明了依靠人民推進現代化的路徑

“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是一個抽象的、玄奧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止步于思想環節,而要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各個環節?!保?]國家治理現代化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標志和關鍵因素,治理效能影響著制度的踐行。以人民為中心明確了推進現代化進程的主體,平衡了人民生活需求與現代化需要二者之間關系,為新時代新征程如何依靠人民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新思路。

(一)中國式現代化為人民而推進

“現代化的最終目標是實現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F代化道路最終能否走得通、行得穩,關鍵要看是否堅持以人民為中心?,F代化不僅要看紙面上的指標數據,更要看人民的幸福安康?!保?]中國式現代化以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維護人民根本利益、增進民生福祉是其價值旨向。

一是以人民主體為基礎。近代以來,無數仁人志士都致力于現代化的探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人民成為社會主義國家和政權的主人,黨和政府領導人民行使管理權力,為人民辦事、對人民負責,以人民為中心開啟了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各項探索。如確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為根本政治制度,從國家頂層設計層面用制度保障人民當家作主,同時輔以基層群眾自治制度,讓人民科學合理參與制度踐行和國家治理、承擔國家發展責任,全方位地體現人民意愿。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在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的同時,也積極鼓勵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發揮國有經濟優勢的同時鼓勵人民自主創業,扶持中小微企業發展,不斷夯實保障人民群眾主體地位的物質基礎。此外,以人民為中心不斷強化著人民的主體意識。中國式現代化各領域的探索實踐充分激發和調動了人民的主體作用和首創精神,極大地培育增強了人民的主體意識,讓人民群眾切身感受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所獲得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僅要求黨和政府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理念,更強調讓人民意識到自己處在發展的中心和主體位置,引導其主動助力社會發展,為實現偉大夢想凝聚人心和力量。

二是以人民需要為導向。人民是“中國之治”的決定性力量。變革社會制度、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滿足人民不斷豐富的根本利益需求。中國共產黨是為領導人民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的使命型政黨,自成立以來就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的目標,不斷滿足人民的需求,推動社會變革進步。人民的需求在不斷變化,只有時刻保持黨性和人民性的統一、時刻客觀掌握人民的需求變化,才能從根本上做到以人民為中心謀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完善社會制度和提升治理能力水平推動現代化的進程,是涉及國家發展和人民前途的大事,要多次利用各種形式與民眾溝通,傾聽基層聲音、接受民眾的監督和建議,暢通民眾參與政治生活的權利,充分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這正是中國共產黨不忘初心、緊跟人民需求變化的步伐、堅持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解決實際問題的使命擔當的直接體現,表明了中國共產黨堅持以人民需要為導向、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民族復興的決心。

三是以人民享有為目標?!皩崿F現代化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矢志奮斗的夢想。中國共產黨100 多年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追求民族復興的歷史,也是一部不斷探索現代化道路的歷史?!保?]從中國共產黨成立之日起,就與中國人民一起共同成長共同發展,重視人民的切實感受和收獲。無論是土地革命時期為人民爭取土地,還是抗日戰爭時期保護人民生命安全,抑或是解放戰爭時期進行土地改革,黨始終把人民的生存和發展放在第一位,為人民爭取實質性權力。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依然保持密切聯系群眾、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F今,中國式現代化所蘊含的社會治理體系現代化不僅要實現其他社會形態無法實現的效能和目標,更要使治理成效惠及每一個中國人民。黨的二十大明確提出“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1]22,并進一步明確了到2035 年“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1]24的目標。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過程就是發展成果由人民共同享有的過程,人民享有的越多,將能創造出更多促進中國發展的物質精神財富,現代化的進程就越快。新時代新征程,我們更要將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實到制度建設、社會治理和現代化進程中去,為人民辦實事,改善人民生活質量,讓發展成果惠及廣大人民群眾,更大限度地彰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性、先進性與現實性。

(二)中國式現代化因人民而推進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推進現代化最堅實的根基、最深厚的力量?!保?]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治國有常,利民為本。為民造福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必須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勵共同奮斗創造美好生活,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保?]46中國式現代化由人民創造,其成果由全體人民共享也由全體人民共同捍衛,必將因人民而繼續向前推進。

一方面人民開創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現代化,人民的創造貫穿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始終。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的百業待興到今日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70 余年的奮斗全部離不開人民的創造。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我國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工業體系逐步完善,綜合國力日益增強,經濟發展開始轉型調整。新時代十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效果顯著,產業的不斷優化升級,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增添了諸多優勢。經濟的發展不再以環境嚴重污染為代價,形成了相應的制度和現代化治理,為子孫后代留有生存和發展的資源,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人民民主制度不斷完善,全面依法治國穩步推進,社會治理能力與治理體系不斷提升和完善。我國科研能力和水平也實現了質的突破,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部分科技成果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近年來,中國式現代化的進程出現了短暫的放緩,但是在全球范圍內相比依然保持著持續向好的發展趨勢。同時,中國式現代化發展進程中出現的問題,也需要依靠人民的創造進而不斷完善和改進制度體制機制,推動中國式現代化不斷向前躍進。當前,我國發展仍存在貧富差距和城鄉差距較大的問題,行業之間資源分配不合理,一些民生問題尚未解決。加之改革進入深水區推動著社會結構的調整,人們的思想逐漸多元,對生活質量的要求更高。社會主義建設和國家治理能力提升需滿足人民發展需要,讓人民活得更有尊嚴、更有幸福感還需努力。因此,必須注重制度和治理的統一,協調推進、全面部署,合理分配社會資源,依靠人民的創造和作用解決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現象。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重視人民的首創作用,強調人人有責、明確自身責任和義務,鼓勵全民積極參與到社會治理和現代化建設之中,改變“圍觀意識”“等靠要”等觀念,使由人民開創的中國式現代化能夠行穩致遠。

另一方面,人民捍衛中國式現代化成果。中國式現代化的推進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必須依靠人民共同應對、捍衛現代化的成果。從全球發展來看,全球化仍然是發展的總趨勢,但近年來開始出現逆全球化現象,導致全球發展出現了更多不確定因素。和平與發展雖仍為時代主題,但區域性武裝沖突不斷,戰爭爆發因素增多,與各國民眾對安全、發展的愿景背道而馳。同時,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不斷提升,一些極端主義抬頭,公開反對、破壞中國的國際形象以及發展成果,扭曲、夸大事實,蒙蔽本國人民,抹黑中國國家形象,以“臺灣問題”“南海紛爭”等干涉中國內政,“其根本的目的就在于抹殺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道路和中國發展的歷史成就,從而消解人民對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認同”[9]。此外,科技的不斷發展,使得各種意識形態相互交叉、激烈碰撞,各種價值觀念魚龍混雜。中國式現代化由人民創造,也需要人民捍衛和繼續推進,必須不斷提高我國綜合國力為民族復興保駕護航,“要強化人民守護歷史成果的責任”[9],依靠人民講好中國故事、增強中國話語表達,為世界呈現一個有理想、責任和擔當的大國形象,消解對中國的誤解,抵制對中國的惡意攻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指明了如何依靠人民捍衛中國式現代化成果的路徑,彰顯了中國共產黨強烈的責任意識、擔當意識和問題意識,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遵循。

三、世界價值:凸顯了全世界人民命運與共的理念

“共同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以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促進人民相知相親,共建美美與共的文明百花園?!保?0]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提出共建“一帶一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倡議,讓世界人民更全面、更直接地了解中國和中國人民,展現了中國人民愛好和平、致力于追求發展的民族特性,確證了中國發展理念的科學性、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價值追求的崇高性,為全人類的發展問題提供了中國智慧,推動了世界社會主義事業發展。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契合了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與當今世界人民對自身與世界未來的構想不謀而合,是無產階級政黨帶領全人類實現自由解放的價值體現,充分凸顯了全世界人民“各美其美”命運與共的理念。

(一)與全人類尋求自身價值的目標一致

“科學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中國式現代化為人類實現現代化提供了新的選擇,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為人類和平與發展崇高事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1]16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關注全人類的共同發展的同時充分尊重個人的發展和自身價值的實現,是在發展動力和價值取向等方面的全球把握、世界展現,與全人類尋求自身價值的目標一致。

隨著全球化的進一步發展,各國人民更加聯系緊密、利益交匯點擴大,全球問題需共同應對。西方往往將發展定義為單純的物質財富增加,忽略了人民發展以及整個社會的協同進步,無法認識到人民群眾真正所需,更無法帶領人類實現真正的自由和解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重視集體力量,認識到了個人的發展對于集體進步的重要性,強調尊重個體差異,致力提高個人的物質和精神的雙重獲得感。同時,資本主義的發展是建立在對無產階級的剝削和壓榨基礎之上的,為賺取更大的利益,盲目擴大生產,無限追求機器的革新和資本的積累,體現著重“物”輕“人”的發展理念。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摒棄了這種錯誤的思想,堅持以人為本的觀念,妥善地處理了“人”與“物”二者之間的關系,使人能夠發揮主觀能動作用認識和改造世界,明確了人是資本和技術的主人而不是被資本和技術控制的工具。此外,資本主義國家營造了一種虛假的“自由”“平等”,其本質是掩蓋維護統治階級少數人利益的事實,在這種利益集團相互斗爭、社會分裂的狀態下,普通勞動人民永遠無法獲得實質的公平、享受社會發展財富,就更無自身發展可言。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出發點、落腳點是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重在變革落后的與生產力發展不相適應的生產關系、解放生產力,努力實現國家的繁榮和個人的發展。

只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才能著眼于人的自身需求、彰顯個人價值,不斷促進世界各國人民真正解放和自由。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旨在通過以人為本促進各領域快速發展最終實現共產主義和人的解放,與全人類尋求自身價值的目標一致,凸顯了全世界人類命運與共的價值理念。

(二)與全人類謀求和平發展的訴求一致

“政黨要錨定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順應人民對文明進步的渴望,努力實現物質富裕、政治清明、精神富足、社會安定、生態宜人,讓現代化更好回應人民各方面訴求和多層次需要,既增進當代人民福祉,又保障子孫后代權益,促進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保?]追求和平、促進發展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推動人類發展、順應人民心意是執政黨的義務和責任。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僅順應了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與全人類謀求和平發展的訴求不謀而合,彰顯了中國共產黨胸懷天下、為世界謀大同的眼光和胸懷。

經濟全球化促進了國與國之間的交流,任何國家都不能以犧牲本國人民利益和幸福為代價,為一己私利阻止全球發展大勢。面對世界經濟發展問題,只有增強溝通、保持合作開放姿態,讓世界人民共享世界經濟的發展成果,才能化不利為有利,促進本國發展。中華民族自古便是追求發展、愛好和平的民族,推動著世界和平發展事業前進。我國積極參與國際合作,本著互惠互利的原則倡導各國家團結一致、為民辦實事,造福各國人民,率先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旨在滿足各個國家人民的發展需求,擴大中國人民與各國人民的利益交匯點,為構建平等互惠的發展模式以及世界的發展提供寶貴經驗,與世界人民共同創造美好世界。

以人民為中心是以人民向往的和平、進步與分享需要為中心,在不損害他國人民的利益前提下參與世界發展往來。經過幾年的努力,“一帶一路”倡議被越來越多的國家和人民所接受并積極響應,所帶來的成效也越來越惠及更多的國家和人民,各地區、各民族和國家之間形成了平等、互助的合作關系。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超越了意識形態的分歧、民族文化的差異以及歷史遺留的爭端,為不同社會制度、不同意識形態國家之間開展競爭合作提供了新的方案和思路,是全人類謀求和平發展的訴求的現實表達和積極回應,充分彰顯了全世界“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價值理念。

(三)與全人類探求演進規律的旨向一致

“歷史發展有其規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極被動的。只要把握住歷史發展大勢,抓住歷史變革時機,奮發有為,銳意進取,人類社會就能更好前進?!保?1]人類對社會發展規律的探索貫穿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之中,改善生活狀況、促進社會發展是其根本價值旨向。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汲取了全人類文明發展的先進成果,是人類追求幸福生活理想王國的現實生動寫照。在物質積累方面,能夠集中力量,提高辦事效率,發展更大的生產力,為美好生活提供物質來源。在占有和分配方面,確保人民是生產資料的主人,分配公平,盡可能兼顧個人勞動和社會勞動、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在精神文明方面,人民精神得到極大解放,思想道德素養提高,人民崇尚團結奉獻,反對好逸惡勞,能夠形成一種“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社會風氣。這種現狀的實現,是中國人民從被壓迫中解放出來成為新國家和新制度的主人后主動實踐積極創造的。

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堅持實事求是不斷思考“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的問題,從歷史和現實兩個層面創新性地回答了發展中人和社會關系的問題。從整個人類社會演進來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更替了以往社會形態以“權”為中心、以“資”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充實了世界社會主義發展理論,展現了社會主義發展的無限潛力。世界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一國到多國,到經歷曲折探索甚至走入低谷,再到新時代中國煥發出的勃勃生機,為其他探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追求人與社會協調發展的人民提供了精神動力和現實參照。

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與全世界人民探求人類社會演進規律的旨向一致,是中國共產黨對人民主體論的認同和繼承發揚,是對人民民主專政的堅持,是對中國人民百年努力的肯定,是對馬克思主義的進一步發展和創新,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定力,進一步彰顯社會主義強大生命力和優勢以及為世界謀大同、為人類謀進步的志向。

猜你喜歡
中國式現代化發展
邊疆治理現代化
中國式民主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不要讓中國式焦慮,廢掉了你的孩子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現代化詮釋
中國式失敗
國內某1 700 mm熱軋廠現代化改造
“會”與“展”引導再制造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